□程 濤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都被社會廣為關(guān)注,尤其是高職院校,為了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在教育工作中,針對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雖然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有目共睹,但是就目前而言,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里面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不太好。因此,需要不斷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對當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心理得到健康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到位了,學生管理工作做起來也會更加容易。本文主要就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以及如何更好地開展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簡要分析,希望可以對提高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一些幫助。
現(xiàn)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對他們來說是一項不可多得的競爭優(yōu)勢。但有的學生一考試就緊張到腦袋一片空白,無法發(fā)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有的學生一面試就結(jié)結(jié)巴巴說不出話;還有的學生稍微考差了一點就經(jīng)受不住打擊,一蹶不振。這些都是學生心理素質(zhì)差導致的。尤其是近幾年,幾乎每年到了畢業(yè)季都能夠看到大學生就業(yè)難的新聞,這些新聞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無形中給他們造成了一種心理壓力。負面情緒累積太多、積壓時間太久,慢慢就會變成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如果學生能夠在學校里面得到很好的心理疏導,把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心理障礙都清理干凈了,那么他們不論是在面對考試還是面試的時候,都能夠更自信更游刃有余地去處理。高職院校是向社會輸送綜合型人才的教育機構(gòu),只有加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不論是在高職院校還是普通高校,學生的首要任務肯定是學習,如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學生整體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那么整個學校的學習氛圍就會受影響。畢竟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綜合型的人才,光靠專業(yè)技能和知識儲備是不夠的,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也非常重要,學生心理健康與否,直接關(guān)系和諧校園的構(gòu)建。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都把側(cè)重點放在了教授學生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知識上面,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并沒有達到理想狀態(tài)。有的學校就算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也不過是形式主義,并沒有在實際操作中給學生帶來真正的心理疏導作用。具體原因可以歸結(jié)為以下兩點:首先,很多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甚至很多學校所謂的心理健康教師根本就不具備執(zhí)教資格,對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沒有專業(yè)的了解,只是用學校其他任課教師來濫竽充數(shù)罷了。這也是很多高職院校看上去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視,還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學生依然心理健康問題頻發(fā)的原因之一。其次,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關(guān)于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設施比較缺乏,這會直接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效果,阻礙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入地發(fā)展。
前面我們已經(jīng)提到,不少高職院校都已經(jīng)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這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沒有發(fā)揮實際作用。一方面是校方敷衍所致,另一方面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理念有待革新。很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甚至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然后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當成思想品德課程來上,不僅毫無效果還會讓學生倍感無聊。所以,目前高職院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塊,最要緊的就是轉(zhuǎn)變這種觀念,不要再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混為一談。
要想保證高職院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就必須改進現(xiàn)在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機制,制定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機制。那么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機制呢?第一個制度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從業(yè)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制度,第二個制度是學生心理健康監(jiān)督制度,第三個制度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獎懲制度,第四個制度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制度。簡單來說就是要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教學工作與自己的獎懲、晉升等都足夠透明化,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目的。
高職院校能夠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就看他們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只要學校足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會想辦法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教學工作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普遍能夠接受到比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還會打造一支高質(zhì)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以保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質(zhì)量。
社團活動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來說,會更加受學生的歡迎。尤其是一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比較新穎的社團活動,能夠吸引到很多學生參與。學校可以定期舉辦一些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guān)的社團活動,一來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來還可以讓學生的生活更加豐富,保持陽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社團活動除了可以在校內(nèi)舉辦之外,還可以在校外舉辦,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多多親近大自然,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務,從而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交到更多的朋友,并向朋友敞開心扉,傾吐心事。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出去爬山、參觀名勝古跡等,不僅能疏導學生心理障礙,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
對于大部分高職學生來說,他們對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比較抵觸,或者說滿不在乎。所以,為了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跟日常的教學工作巧妙融合起來,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比如,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及心理健康教育,還可以在專業(yè)課教學中講授學科知識的時候,順帶講一講心理健康知識,還可以對學生的不良言行進行專門的指導。正所謂教書育人,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qū)W生傳授專業(yè)知識,還需要向他們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除了傳統(tǒng)的上課方式以及前面提到的社團活動等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之外,還可以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通過學校廣播站播放心理健康相關(guān)知識、創(chuàng)辦學生心理健康校刊、在校園網(wǎng)上設置心理咨詢窗口等方式,來教育學生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會直接影響學校是否能夠向社會順利輸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所以,高職院校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夠把學生管理工作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