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君
英語繪本教學是課本學習的有益補充,也是實現(xiàn)語言自然習得、培養(yǎng)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需要。在對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實踐探索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問題,從而更好地促進教與學的共同提高。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應對應分級目標
從我國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現(xiàn)狀來看,課堂微觀目標應根據(jù)學段有所側重:對低學段應重視培養(yǎng)興趣、語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了解不同的社會文化;對中學段應重視交際能力、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關注學生思維品質在學習中發(fā)揮的作用及反作用;對高學段應重視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特別是寫作能力、高階思維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繪本教學材料需要更深層次的解讀
繪本材料包羅萬象,文本背后常常有著深層次的人文特征。如故事《Dick and the Olympics》讓學生正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理解“There is one thing I can do”的意義。繪本在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課本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對文本的解讀功力是教師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師在解讀文本時常常受到個人喜好、認知能力等的限制,教學活動受詞匯課、對話課影響較深,落腳點放在詞匯和句型上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時,教師不妨采用“Lets have a discussion”這樣的活動,多問問學生,多啟發(fā)他們思考,從孩子的視角產(chǎn)生新的靈感。
關注學生語言能力及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在英語繪本教學中,教師多采用圖片環(huán)游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圖片環(huán)游在小學低年級無疑是一種有效促進學生理解文本的學習形式,但是在高年級還用這種形式就顯得幼稚和浪費時間。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積累程度不同,教師應在不同學段采取不同的閱讀策略。默讀、自讀、聽讀相結合,以問題驅動提取故事的主線,引導閱讀和思考,從不同方面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英語繪本教學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促進良好品質的養(yǎng)成。但是,由于語言環(huán)境和積累的影響,中國孩子語言能力略落后于思維能力,因此教師不能急于求成。適當留白,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梳理時間非常必要。如在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有的教師提出問題后,害怕冷場,往往不等學生思考就自己拋出答案,有的還不斷引導學生往預設的答案上走。既然繪本的人文性是促進孩子思考,那為什么不給他們思考的時間,給予適當?shù)牧舭啄??在這一點上,英語課和語文課有相通之處,我們可以從語文的閱讀課中獲得啟發(fā)。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具有趣味性,能較好地體現(xiàn)英語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發(fā)展孩子的多元智能。讓孩子悅讀、善思,讓教師將語言學習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通過繪本教學的探索,促使學生語言水平和教師專業(yè)水平都得到提升。
(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