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勤
(南京工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盵1]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師座談會時再次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盵2]這一重要論述為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指明了方向。
本研究將從內涵、制約因素及對策角度進行理論闡述和現實把脈,為進一步提升思政課親和力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
“親和力”一詞源于化學和生物學術語。一般指物質間相互吸引、結合的力量。《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修訂本中將“親和力”引申為:使人親近、愿意接觸的力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親和力”一詞被引入到社會科學領域中。
關于思政課親和力的內涵,目前學界主要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進行界定。有學者認為,親和力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基本特性的相互性、作為信息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和作為基本實踐活動的相互性之間的有機疊加形成的一種合力育人力量[3]。也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既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特性,也規(guī)定著要素特質,是各要素親和力的合力”。[4]還有學者從課程載體、課程教學、授課教師、教學環(huán)境等維度研究親和力的生成機制,認為課程載體的時代性和科學性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生成的基礎,課程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生成的條件,授課教師素質與影響力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生成的關鍵,教學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性與先進性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生成的保障[5]。
上述對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不同維度闡述,為我們正確理解思政課親和力提供參考。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思政課親和力,雖然在旨趣上相同,都是以學生興趣、需要及其背景知識為邏輯基點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但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前者側重于教育角度,從教育主體、對象、方法、內容等要素尋找親和力的生長點。后者聚焦于課程角度,從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和課堂體系等要素尋找親和力的生長點。
綜上,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突破現有的思政課課程體系、教學體系、課堂體系等局限,按照新時代的新發(fā)展、新變化、新趨勢、新要求,以思政課的內涵發(fā)展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增強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和課堂體系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學生對思政課產生認同感、信任感、新近感和接納感,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從而提高思政課育人實效。
十八大以來,思政課教學實效得到一定提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得到有效落實,但是,部分學生對思政課的課程性質、定位及其價值存在認知偏差,影響了思政課親和力增強。這種認知偏差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受“無用論”思想影響。一部分學生看問題往往不夠長遠、不夠深刻,認為思政課內容不能直接對他們生活和就業(yè)提供幫助,進而斷言思政課無用。在“無用論”思想影響下,一部分學生上課表現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人來心不來,課上埋頭做其他作業(yè)、睡覺、偷玩手機、不帶課本等。上課和沒上課,多上一節(jié)或少上一節(jié)課,在他們看來,其效果沒多少差別;二是受“錯誤信息”影響,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甚至在上大學時接受的一些錯誤信息,有學生就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洗腦”,但何為政治?他們也說不清楚;三是受支撐思政課內容的背景知識碎片化、模糊化的影響。雖然學生從小學就上思政課,從教學經驗看,大部分學生的背景知識不成體系、模糊,似是而非。這些認知偏差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思政課的正確認知,進而影響他們對思政課的認同。
學生學什么、怎樣學是教學實效取得的根本。任何理論都不是自明的,它需要被“灌輸”。大學生是黨和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黨的指導思想、執(zhí)政理念和經驗教訓等需要通過思政課“灌輸”給學生。問題是如何把這種“灌輸”轉化為“如何學”?!?0后”大學生,出生成長在信息時代,信息獲取渠道呈多元化,一方面大學生獲取的信息量多,另一方面多元化對他們的價值觀形成造成較大的影響。這個特點客觀上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知識點”灌輸模式,既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相關信息量,又要給學生補一些背景知識,采取與學生“對話”的方式教學,教師講解與學生討論相結合。否則,單向度的理論“灌輸”,或只重視教的方法忽視學的方法,不能滿足“00后”大學生多元化的需求。
思政課的教材內容具有抽象性、宏觀性、歷史性、經驗性等特點,而大學生認知常常依賴于經驗、感性,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相關理論的背景知識了解不是很全面,即使知道某個概念,但對概念的內涵把握不清楚,有時張冠李戴。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發(fā)現,一部分學生反思、自我質疑和自我批判等意識淡薄、能力較弱,甚至以為自己所知的都是對的。另外,學生喜愛手機式的“淺閱讀”,很少讀經典書。他們喜歡用網絡中流行的話語表達思想,對思政課中話語體系很陌生??梢姡瑢W生實際知識結構、話語方式以及興趣點與思政課教材體系有很大差距。
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課堂體系轉換過程中,專題化教學得到普遍實踐,“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原則得到有效貫徹,但也存在一些“恰當”與否的問題。當前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課堂體系轉換“不恰當”主要表現為:一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優(yōu)化上針對性不強,過分拘泥于教材,在教學內容的轉化上照本宣科;有的教師脫離教材,熟悉什么就講什么,學生愛聽什么就講什么,內容跳躍,銜接性不強。無論是“三貼近”還是“專題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過度地迎合學生口味,淡化了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失去了思政課應有的理論高度。同樣,直接照搬教材,學生認為內容太空洞,看不懂,聽不懂。
針對思政課與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等實用性需求之間的“無用論”等問題,有必要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反復解釋思政課的價值及其教法學法等,適宜地揭示兩者之間內在邏輯關系,重點解決“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的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政課學習觀。
首先,從認知行為學角度看,一方面需要講清楚人的“思維方式—思想—行為”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思維方式決定思想,思想支配行動,同時,思維方式的構建又是長期學習的結果。理論的功能在于指導實踐,指導實踐的前提是理論要能說服人??茖W的理論引導正確的有效決策和行為。另一方面,需要把學生的認知從現象層面引導到本質層面,由感性認識引導到理性認識,由實踐層面上升到經驗層面,再上升到理論層面。學生能夠熟練背出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容,但不能正確地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這里需要感性認識的過度,如果能給學生看一段相關的視頻和文章,補充感性認識,將有助于學生理解理論與社會現實。
其次,就思政課來說,有必要反復強調思政課的初心與使命、教法、學法及其特點。社會上普遍存在對思政課“誤讀”“曲解”等現象,把思政課簡單地等同于意識形態(tài)灌輸。根除這些成見和錯誤認識的辦法就是反復強調思政課的初心與使命,強化學生正確邏輯思維養(yǎng)成和積累經驗教訓重要性的價值認識。
最后,培養(yǎng)學生理論學習興趣。關于興趣教育原則已廣泛地應用于現代教育實踐中,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中,認為“興趣和目的,關心和效果必然是聯系著的。目的、意向和結局這些名詞,強調我們所希望和爭取的結果,它們已含有個人關心和注意熱切的態(tài)度。”他還說:“教學的問題,乃是尋找材料使一個人從事特殊活動的問題。這種活動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或對他有興趣;同時,這種活動不把事物當作操練的器械,而當作達到目的的手段?!盵6]精心設計問題,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以“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興趣把學生帶入到理論學習中來。
學生“微課”指學生在課堂上就某個知識點宣講3~5分鐘。由任課教師課前根據授課內容,選擇部分知識點,由學生備課,并由學生上臺宣講,任課教師要及時對學生所宣講的內容進行點評。
一方面,學生上“微課”能有效地呈現和解決學生對某知識點的理解和思想意識中的問題,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搭建起一條快捷的信息渠道,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學生上“微課”,契合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微課”能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能充分激起當代大學生們展示自我、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相長,怎么教、如何學,本來就是一體。讓學生參與到“怎么教”的實踐中來,老師參與到學生“如何學”實踐中去,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
“三位一體化”教學模式指在講授某個知識點時,做到“三個聯系”,即理論與現實熱點問題相聯系,課本學習與經典閱讀相結合,理論教學與教學拓展活動相結合。這種教學模式要求“三個聯系”的主題要一致,都是圍繞某個知識點展開。從學生的角度講,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既能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某理論,又能站在現實角度審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相關的熱點問題;通過課外延伸閱讀,能解決學生上講聽不懂問題,促進其理論消化;組織教學拓展活動,如組織學生主題論壇、分析經典影視作品、沙龍活動等,能培養(yǎng)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傊?,通過對理論、現實、實踐活動的穿越互動,拓展教學渠道,構建立體化教學網絡,從而讓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教學內容,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采用“三位一體化”教學模式,一是要做好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歷史背景介紹工作?!?0后”的大學生,他們對思政課內容的社會歷史背景不熟悉,因此,相關社會歷史背景介紹是必不可少的。選擇適當的視頻,組織學生觀看,讓學生能夠比較直觀地了解特定社會歷史,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二是要運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不健康或價值取向迷惑問題。一般認為,大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應該找心理學老師。思政課教師也能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唯物史觀之所以能夠超越它之前的歷史觀,主要在于它為我們提供兩種基本的方法論視角,即歷史視角和社會關系視角。從歷史維度出發(fā),把學生引到歷史思維上來,樹立唯物歷史觀,幫助他們分析問題,了解歷史的必然性和局限性。從社會關系出發(fā),闡明人與社會的關系,克服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方式,樹立家國情懷。鼓勵學生從歷時態(tài)上分析社會矛盾和生活困難,分析其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和暫時性,以及其歷史發(fā)生趨勢;從共時態(tài)上把社會矛盾和生活困難拓寬看,找到其產生的社會根源以及其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只有從歷史和社會關系相結合的角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心理健康問題。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載體和空間,也是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技術支撐。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大板塊中全面滲入信息技術,以“聽、讀、講、論、寫、演”六個切入點,推動學生逐步達到“感興趣”“感悟”“理解”“拓展”“融會”和“認同”六個教學目標。
首先,課前使用微信、公眾號、MOOC、視頻等平臺和資源,著眼于增加“聽”和“讀”的量,落點在“感興趣”和“感悟”上。所謂增加“聽”和“讀”的量,就是推薦學生看相關影視作品,以聽故事的形式,讓他們對思政課感興趣。在微信群等平臺上,給學生推送一些比較好的文章,吸引學生,同時希望他們通過看文章來感悟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歷史意義和理論內涵等。其次,課中使用學習通、精選影視片段等,著眼于“講”“論”,落點在“理解”和“拓展”上。課中的“講、論”主要是指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討論。思政課是一門思想性、理論性和現實性都非常強一門課。一方面需要老師的講解,另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討論,共享智慧。最后,課后使用PPT和微電影等,著眼于“寫”和“演”,落腳點在“融會”和“認同”上,就是要求學生以PPT或微電影等形式展示學習成果。目的是讓學生在展示成果中融會所學知識,認同所學的理論。
信息技術能夠提供非常多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延伸教和學的時間和空間。但是同時,它打破了我們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制和教學組織形式,這給我們現有的教學管理工作、教學資源建設、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建設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
綜上所述,增強思政課親和力的核心障礙集中在思政課的課程體系、教學體系、課堂體系、話語體系等與學生既有學情之間的矛盾。消除這種障礙就要堅持樹立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內容上根據大學生的成長需求和期待,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雙向構建;在教育教學方法上推進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努力形成思政課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之間相統(tǒng)一的互動疊加效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把“有意義”變成“有意思”,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讓更多學生愛上思政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