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江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教育部門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風格與學習差異,只有真正地了解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現(xiàn)狀與差異,才能更好地推動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技術興起之后,互聯(lián)網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涌現(xiàn)出來,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模式下具有不同的學習風格,教師需要根據(jù)每個人的學習成效進行差別教學,讓學生都能快速地進步,使每個學生都能彌補自己的缺點,在學習中找尋收獲知識的樂趣,為了實現(xiàn)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特對學生學習風格和學習差異進行深入探析,旨在幫助一線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關鍵詞:學習風格;學習差異;個體特征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92
現(xiàn)在在一線工作的教師,普遍反映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現(xiàn)在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差,由于身邊的誘惑太多,部分學生沉溺于網絡,因此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學習風格進行了探析,從理論發(fā)展的歷史上來看,學習風格這一專有名詞是20世紀50年代左右提出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到了20世紀90年代,對于學習風格的研究逐步地應用于實際的教學中,該理論一經實踐便在廣大的教師群體中取得了非常高的評價。我國對于學習風格的研究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末正式地引進外國的部分理論,結合中國實際的教育現(xiàn)狀給出正確的指導,教師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與教學難度為學生量身打造學習的風格,這樣教學的目的性更強,學生也能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成績上的進步,總體來說,探究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學習差異是非常有必要的,掌握學生的學習風格具有非常高的教育價值。
一、學習風格與學習差異概述
(一)學習風格的定義
學習差異是學習風格不同的直接后果,為了探究二者的作用,我們首先要明確學習風格的具體含義是什么,截至目前,教育界對于學習風格這一名詞并沒有嚴格的定義,但是可以從學習風格的特點上總結歸納出來,學習風格首先是學習者傾向使用的學習方法,在這種學習方法下,學習者會感到學習的快樂,不會有精神上的壓力。學習風格是比較穩(wěn)定的,不在外界嚴重的干擾下,不會輕易地發(fā)生變動,最后學習風格因人而異,具有很強的個體差異性,不同個體對于學習的理解不盡相同,在學習中使用的方法也是根據(jù)自身的喜好來確定的,所以學習風格的個體差異性非常明顯。
(二)學習風格與學習差異的關系
不同的學習風格造成學生在知識掌握程度上的差異,其中可以表現(xiàn)為知識運用的差異以及考試成績的差異,而學習差異反過來又能影響學習的風格。學習風格通常和學習差異是如影隨形的,為了進一步研究學習風格與差異,需要對學習風格的基本要素進行剖析,關于學習風格的要素通常涉及環(huán)境、情感、個人心理素質、教育觀念等多個方面,這些因素最終都能體現(xiàn)在學習風格的差異上。以性別這個因素來說,男生女生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不一樣,男生的獨立性較強,在學習風格上表現(xiàn)為個人的思考鉆研;女生的合作思維更強,女生更偏向于利用團隊完成手頭的工作。當然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表現(xiàn)也是不一樣的,在小學以及初中階段,女生的成績普遍好于男生,這是因為女生安靜認真,女生的思考能力更強,在學習方面更能穩(wěn)住心態(tài)。由于男女生在生理上的差距,造成了男女生在認知上的差異,男生偏向于理性思維,而女生更偏向于感性思維;男生在邏輯判斷方面具有優(yōu)勢,而女生在情感分析方面的領悟更徹底。因此可以看出,影響學習風格的因素最終影響了學習差異,可以說學習差異是學習風格的后果,又是不同學習風格產生的催化劑。
二、學生學習風格與學習差異的研究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在學習上的潛能是不一樣的,研究學生的學習風格有助于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學生缺乏自信心會導致學習上的自卑感,內心沒有強大的精神支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常會感到迷茫,確立基本的學習風格,學生在此風格下能夠游刃有余地處理學到的知識,在知識的體系中信心滿滿,教師的教學工作也能更加順利地開展。
(二)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
在遇到學習困難時,由于學生不清楚自身的學習風格,如果此時沒有外界的幫助,學生就會陷入被動的局面,不能找到良好的解決措施,如果學生明確了自身的學習風格,那么學生就會從已知領域進行類推拓展,找到自己擅長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強化了學生自我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本領。
(三)提升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學生的學習風格有直接的關系,有的學生學習較為懶散,這樣的學習風格是不被提倡的,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多思考多動腦,在不斷的練習中鞏固知識,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良好學習風格,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與學生不斷地產生共鳴,學生跟得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另外考慮到個體差異性,教師也應對個體學習風格較差的學生及時地進行輔導,這樣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能夠顯著改善教學的質量。
(四)優(yōu)化個別化教學
學習風格因人而異,現(xiàn)代的素質教育更加提倡對每個學生進行優(yōu)化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先遵照大多數(shù)人的學習風格推進整體的教學計劃,對于學習風格不同的學生,教師會單獨進行點撥,這樣既保障了整體的學習進度不會落下,也能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在個別化教學中,要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并且通過教學結果的反饋不斷地優(yōu)化,這樣才能保證個體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
(五)強化教學理論基礎
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風格,進而導致學習差異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是目前還沒有完善的理論基礎,幫助新入職的教師或者經驗少的教師解決教育理論問題,因此需要總結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差異,來形成一套理論范本,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有理有據(jù),不會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風格。學生的學習風格差異需要多方面評估,既要考慮學習的高效性,也要充分考慮學生對于知識的接納能力。
三、改善學生學習風格與學習差異的策略
(一)正確評估學生的學習風格
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讓每位學生都能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因此正確評估學生的學習風格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利用相應的測量工具,對學生的單項科目和整體性的表現(xiàn)進行調查,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規(guī)范的應答,學生首先對自己的學習風格有清楚的認知,其次在回答問題時應秉持嚴謹?shù)膽B(tài)度,學生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向教師反饋自身的情況。教師在收集學生的評測結果后,對學生的風格進行判斷,再將學習風格類似的進行分組研究,最后對班級內的同學進行整體性的評估。當然學生的學習風格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是發(fā)生變化的,這就要求教師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學習近況,及時把握學生最新的學習風格和學習差異。
(二)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
教學活動整體來說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教師的“教”,另一個是學生的“學”,在對目前的教學狀況基本調查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學校對于教師傳授的過程很重視,包括定期舉辦教師教學方法總結會和經典課堂學習等活動,但是對于學生學習的過程有些疏忽。教師要想切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需要具有辨識學生學習風格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因材施教。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在知識獲取過程中的路徑和效率,盡可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方法上的困難。另外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提升學習的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做到事半功倍。
(三)調整教學風格與教學策略
及時地調整教學風格與策略,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風格方面實現(xiàn)質的飛躍,針對不同風格不同水平的學生,教師的教學風格應當相應地做出調整,有的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有困難,教師應當多引導,為學生指明學習的道路,對于能夠自主完成學習的學生,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激發(fā)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未知的能力,不僅傳授知識,更要傳授學習的方法??傮w來說,教師的教學策略應當與學生的學習風格相匹配,在不同的學習風格下,教師應當靈活選用教學策略,加強創(chuàng)新性課堂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使用,在課堂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學生的引領者,更是學生的好伙伴。
(四)正視學習差異
由于多重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差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單從學習成績高低上來評價學生的水平是不科學不合理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學習較差的學生的關注,讓學生感受到集體學習的溫暖,學生在成績方面暫時落后不要灰心,要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只有這樣才能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充分地挖掘學生身上的潛力,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風格,在學習中不斷地增強信心。教師在課堂中營造出輕松學習的氛圍,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學習壓力,引導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成長起來。
總體來說,針對當下的教育狀況,展開對學生學習風格和學習差異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習風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的價值,是當代學習心理和教學論等領域研究的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課題。適合自身的學習風格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當然教師和學生都要正視學習中存在的差距,只有保持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tài),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策略,避免假大空的方法,帶著探索的心態(tài),去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長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快地樹立自信心,每個人根據(jù)自身的特點進行發(fā)展,真正地領會到素質教育的真諦。
參考文獻:
[1]董君武.構建個性化學習系統(tǒng)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2]裴艷.基于學習分析的學習資源個性化推薦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3]劉自慧.基于網絡學習行為分析的學習風格識別及其實證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
[4]王吉林.基于定制服務的個性化學習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