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菲菲
目前,臨床較常見的疾病是消化道早癌,是指腫瘤病變僅局限與于黏膜層、并未對黏膜下層產生浸潤,并未隨著淋巴結轉移,具體劃分為“黏膜內癌”范疇。近年來研究表明[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習慣、生活作息習慣發(fā)生明顯改變,引起消化道早癌患病率逐年升高,常見疾病類型是食道早癌、結直腸早癌及早期胃癌等,上述癌癥在臨床上并非有明顯癥狀表現,因此平時極易被人們忽視、延誤最佳治愈疾病時機,部分群體就診時、疾病已經發(fā)展到中晚期,嚴重威脅生命健康,因此早期加強診斷、治療有積極意義。張娜等[2]認為,普通胃腸鏡檢查能及時確診病情,但仍會發(fā)生誤診、漏診,影響預后、應用受限。研究發(fā)現,目前診斷此病以內鏡為主,清晰顯示消化道內具體情況,取出疑似活體組織、進行活檢,以取出患者體內活體組織為基點,切實開展病理學檢測流程,診斷金標準是病理檢測結果,利于對機體消化道內具體情況綜合評估,基于此,本研究選擇本院門診收治的6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消化道早癌患者經診斷價值,匯總如下。
本次采用回顧性研究,數據采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門診收治的6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資料,均知情、同意此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根據檢查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n=30):男18例、女12例,年齡30~52歲,平均(40.58±8.27)歲;病程1~5年,平均(3.12±1.15)年;體質量指數19~26 kg/m2,平均(23.34±5.28)kg/m2;其中食道早癌有11例,結直腸早癌有10例,早期胃癌有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11例,高中有9例,大專及以上有10例。對照組(n=30)男17例,女13例;年齡31~53歲,平均(40.62±8.35)歲;體質量指數18~25 kg/m2,平均(23.12±5.26)kg/m2;病程1~6年,平均(3.29±1.24)年;其中食道早癌有12例,結直腸早癌有8例,早期胃癌有1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12例,高中有9例,大專及以上有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納入標準:①經內鏡確診為消化道早癌;②CT、內鏡及活檢病理等確診;③年齡在30歲以上;④消化道內并未有出血現象;⑤患者胃黏膜呈顆粒狀、顯露黏膜血管,呈灰暗色;⑥呈絨毛狀、細顆粒狀結節(jié);⑦呈條片狀或彌漫性分布;⑧檢查時顏色異常、黏膜微??;⑨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
(2)排除標準:①甲狀腺功能亢進、染色劑過敏;②既往易有消化道手術史;③存有內鏡檢查禁忌證;④器質性病變;⑤胃內潴留物較多、很難抽吸干凈;⑥臨床資料不完整。
兩組接受胃鏡檢查前12 h,叮囑禁水、禁食,予以患者2%、100 mL鹽酸利多卡因膠漿,利用鹽酸達克羅寧膠漿麻醉、潤滑喉頭。
對照組:普通胃腸鏡檢查。(1)胃鏡檢查:指導患者選擇平臥位或者半臥位,身體偏向一側,局部麻醉患者咽喉部,經口腔、食管將胃鏡進入患者胃部,借助胃鏡觀察患者的食管、胃部情況;(2)腸鏡檢查:指導患者選擇側臥位,常規(guī)清潔消毒肛門部位后,經肛門將腸鏡進入患者直腸、結腸部位,對其直腸、結腸內的情況仔細觀察。
觀察組:內鏡窄帶成像技術。患者接受胃腸鏡檢查、發(fā)現疑似病變后,采用普通胃鏡結合放大模式檢查,借助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觀察病灶表面血管微細結構,最后明確病灶浸潤深度、取樣活檢即可。
早癌檢出結果:統(tǒng)計兩組檢出食道早癌、結直腸早癌及早期胃癌的例數,比較檢出率。
表1 兩組早癌檢出結果比較[例(%)]
表2 兩組圖像清晰度比較[例(%)]
圖像清晰度:評分范圍是1~4分,1分是圖像不清晰,對胃黏膜細微結構很難辨認,也不能有效辨認病變輪廓;2分是圖像很模糊,但是對胃黏膜細微結構、病變輪廓基本辨認;3分是具有清晰圖像,對胃黏膜細微結構、病變輪廓很容易進行辨認;4分是具有清晰圖像,胃黏膜細微結構、病變輪廓均能準確辨認[3]。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檢出結果)以率表示,χ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檢出食道早癌15例,檢出率50.00%;結直腸早癌8例,檢出率26.67%;早期胃癌5例,檢出率16.67%;對照組檢出食道早癌11例,檢出率36.67%;早期胃癌3例,檢出率10.00%;觀察組檢出食道早癌50.00%、結直腸早癌26.67%、早期胃癌16.67%,對照組分別為36.67%、23.33%、10.00%,觀察組總檢出率(93.33%)高于對照組(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比較3分區(qū)域占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1分區(qū)域(0)、2分區(qū)域(3.33%)占比均低于對照組(20.00%、26.67%),觀察組4分區(qū)域(46.67%)占比高于對照組(1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既往研究結果表明[4-5],消化道早癌涉及食道早癌、結直腸早癌及早期胃癌等,其中食道早癌是指:機體病灶浸潤深度已經到達黏膜層、并未隨著淋巴結轉移的食管癌;結直腸早癌是指:患者病灶浸潤深度已經到達黏膜層、黏膜下層的結直腸癌,上述疾病中,食道早癌與病灶是否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無直接聯系,但是日常生活中,消化道早癌基本無典型的臨床癥狀,發(fā)病初期病灶外型的臨床表現尚不明顯,患者忽視疾病、往往延誤最佳的治愈疾病時機,影響預后效果,因此戴磊等[6-7]學者認為,早期行針對性診斷方法尤為重要。
有研究報道[8-9],胃腸鏡診斷此病能提高疾病確診率,其中消化內鏡窄帶成像技術檢查更能彌補常規(guī)胃腸鏡檢查的不足,改善消化道早癌的檢出情況,尤其重點檢出消化道早癌微小病灶。經調查研究顯示[10-11],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能提高疾病檢出率,其屬于新型成像技術,重點對消化道黏膜表面的微細腺管、微血管形態(tài)仔細觀察,發(fā)現普通內鏡下難以發(fā)現的病灶,提高疾病檢出率,且放大觀察黏膜表層結構,確保內鏡分辨率達到近百萬像素,明確異常病灶后,切換畫面為放大觀察相,獲得最佳觀察效果[12-13]。其次,消化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能精準觀察消化道黏膜,對胃腸道上皮快速區(qū)分,協助臨床醫(yī)師更好地選取活體組織、減少活檢次數,與病灶周圍的正常組織合理區(qū)別,及時排除糞便等外界因素干擾,借助檢查放大作用、提高疾病檢出率,緩解患者疼痛、經濟負擔縮短就診時間,因此借助消化內鏡窄帶成像技術檢查能提高疾病檢出率、為后期治療提供參考,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14]。
本研究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疾病總檢出率更高(P<0.05);兩組比較3分區(qū)域占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1分區(qū)域、2分區(qū)域占比更低,4分區(qū)域占比更高(P<0.05);說明本文與陳孟君[15]文獻結果接近,表示內鏡窄帶成像技術是新型的診斷手段,對病灶周圍黏膜微血管結構清晰顯示,考慮放大內鏡、更好地觀察病變部位變化情況,保證確診疾病的效果,且該技術能精準觀察腺體開口形態(tài),準確性、特異性較高,清晰顯示黏膜血管、合理分類微血管模式,對早癌組織學結構精準預測,因此內鏡窄帶成像技術檢查能提高診斷準確率,為后期治療提供參考、具有臨床可推廣性。
綜上所述,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內鏡窄帶成像技術檢查能提高疾病確診率,為后期治療提供參考數據、改善預后效果,具有臨床可借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