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劍
2020年必將以它的不平凡而載入史冊。對于中國學術界來說,除了與全國人民一樣有著抗擊新冠疫情的深刻記憶,還有一些在這大變局之年中已經或正在或將要發(fā)生的值得關注的事:2020年是中國高?!半p一流”建設第一期的收官之年;2020年是清理“四唯”“五唯”、破除“SCI至上”實際行動的一年;當然,對于學術期刊人來說,2020年還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CSSCI來源期刊目錄”更新發(fā)布之年,隨著所謂“北核”“南核”的發(fā)布,是否還會像以往那樣幾家歡樂幾家愁,或者引發(fā)新一輪的熱議?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雖然有關學術期刊和學術評價的問題已討論了多年,但今天我們仍然要問一聲:上述幾件事將會對今后產生怎樣的影響,學術期刊和學術評價又將迎來怎樣的未來?
讓我們從已經發(fā)生的大事說起。
要說最近這五年來發(fā)生在高校且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當推以下兩件大事,而這兩件大事之間的關聯(lián)則頗為耐人尋味。
第一件大事就是“雙一流”建設。2015年10月,國務院發(fā)布了《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總體目標和分階段推進的具體目標,規(guī)劃“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為此列出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看到這個路線圖和時間表,我最初的感受有兩點:一是規(guī)劃之宏大,二是時間之緊迫。用三十來年的時間,趕上乃至超越西方發(fā)達國家有數百年歷史的高等教育,在金字塔頂尖占據一席之地,的確讓人振奮,不過,實現(xiàn)這一宏偉目標的難度,對高等教育歷史有所了解的人,應該都是可以感知的,故而必須以最大的投入、最少的羈絆、最快的路徑、最高的效率來謀求彎道超車,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想,也許正是這兩點讓習慣于圍繞高校中心任務而運作的學術期刊人,特別是高校學術期刊人產生了以往所沒有的不適之感,至于原因何在,且容我作以下分析。
第二件大事就是三年前的2018年開始的清理“四唯”“五唯”行動。從中央到教育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都頒發(fā)了相關文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8年發(fā)布的《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價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科學設立人才評價指標……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苯逃哭k公廳隨即發(fā)布了《關于開展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由此,清理“四唯”“五唯”行動在高校全面推開。接著,教育部、科技部又于2020年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規(guī)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破除“SCI至上”行動由此展開。關于這些行動,教育部還有一系列后續(xù)文件和舉措,至今各校仍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之中,這里強調兩點:一是此次清理“四唯”“五唯”,不僅是理念上的,更是行動上的,這與以往雷聲大雨點小的評價改革不同,雷聲大,雨點更是不?。欢谴舜螌⑵瞥癝CI至上”提升到了“評價導向”的高度,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已開啟了評價體系的重建。
那么,“雙一流”建設和清理“四唯”“五唯”、破除“SCI至上”這先后發(fā)生的、均為教育部全力推進的兩件大事之間,是否有某種關聯(lián)呢?
從表面上看,“雙一流”建設和清理“四唯”“五唯”、破除“SCI至上”行動間似乎并無交集,但如果從一個特殊的角度來看,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就非常清晰了。這個角度就是學術評價,特別是評價指標來源。
什么是“雙一流”?“雙一流”是對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的簡稱,這并不是一個科學意義上的嚴謹概念,誠如劉道玉先生最近所言:“無論是教育學詞典或是在世界上那些高水平大學的文獻中,都找不到‘一流大學’這個詞?!薄半p一流”大概是世人對處于世界頂尖地位的大學和學科的一種形容或稱呼,故不大可能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明確標準,當然也不會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女孩或可以隨意自封的。不管國際上有無“雙一流”的說法,只要有比較,頂尖大學和學科總是存在的,哪些大學和學科能躋身其列,世人也有一些“共識”,故而“雙一流”建設是否成功,衡量的標準中首先得有一條,即需要舉世公認。
那么,如何達成舉世公認呢?所謂“舉世”,指的當是全世界;所謂公認,至少得有三個層面的認同:一是學者;二是管理部門;三是普通大眾。按說學者最有發(fā)言權,但隨著學科分工的日益精細,作為個體的學者,或以學科聯(lián)結的學術共同體,能夠比較準確評價和判斷的只有自己的專業(yè)領域,而這個專業(yè)領域對于大多數學者來說,不過是二級學科甚至只是某個專門的問題領域。要讓他們直接判斷各學科及其分支領域中誰是“雙一流”,特別是一流大學是很困難的;即使他們有心判斷且作出了判斷,也還有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公認”很難做到。那么,管理部門行嗎?同樣會遭遇專業(yè)的門檻,至少在判斷“雙一流”方面,他們不會比學者高明。再就是普通大眾了,當然更不可能憑借自己的一技之長就能準確評判“雙一流”。可見,世界范圍的關于“雙一流”的“共識”(舉世公認)是需要引導的。
那么,誰來引導?是國際學術評價機構。評價機構憑什么能夠引導?這要歸功于加菲爾德對學術文獻引文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以及據此制作的SCI。作為科學引文數據庫的SCI大大提高了學術文獻引文分析的效率,深得學術研究人員青睞而聲名鵲起;而其為遴選數據源期刊開發(fā)出來的影響因子指標體系,則造就了眾多的評價機構。借著SCI的東風,各大評價機構不僅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布有關大學、學科等各種排行榜,而且,他們還聲稱,其各種排行榜都是憑真實數據說話,并不會受到主觀好惡影響,其所做的是客觀評價,所以是公正的。排行榜簡單清楚明白確實不假,甚至其“客觀性”似乎也很有說服力,但我們必須知道,其之所以能夠“客觀”,個中秘密就在于,排行榜的依據只是評價對象的部分外在數據,只要能保證來源數據的真實性(即非人為造假),這些數據就當然可以說是客觀的。知曉這一點,我們就還會知道,這個“客觀”是有限的,即數據的客觀并不能等于其評價結果(等級和座次)的客觀。盡管評價機構的排行榜不涉及評價對象的具體內容,但似乎并不影響其在世界范圍內的風行,因為我們很難找到比排行榜更加簡單和客觀的評價結果了。正是評價機構層出不窮的各種排行榜,潛移默化地影響乃至塑造了從普通民眾到政府部門甚至學術界對頂尖到一般的大學和學科的基本看法。
可見,“所謂‘雙一流’,實際上就是國際大學排序中的一個等級,根本離不開量化標準”。因此,“雙一流”建設對學術評價的最大影響,就是改變了我國大學評比中的參照系,其比較范圍也由國內拓展到了國際,而這種比較,最直觀的就是比拼國際評價機構采用的數據。于是,在以SCI期刊目錄為代表的國際學術期刊(亦是評價數據源期刊)上的發(fā)文量遂成了不可缺少的硬性指標。
當然,作為國家戰(zhàn)略的“雙一流”建設有著豐富的內容,不是簡單的排行榜所能全部反映的,而構建國際學術話語權,就既是“雙一流”重要的建設內容,也是衡量“雙一流”能否成功的重要標志。
構建國際學術話語權的努力并非始于“雙一流”建設,至少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后期學術國際化熱潮的興起,而在此之前,我們更多聽到的是“與國際接軌”。“接軌”與“國際化”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主動的引進意識與后者強烈的輸出沖動。所謂輸出沖動,就是要讓中國學界的聲音在國際學術舞臺上響起,而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無疑是最快捷的辦法。所以,一段時間以來,在SCI期刊發(fā)表論文得到了許多著名高校的積極鼓勵,甚至發(fā)展到了“至上”的地步?!半p一流”建設啟動之時,循著多年來形成的慣性,加之時間的緊迫,基本還是走在這條捷徑上(當然,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對于一流學術期刊集群建設也曾有所規(guī)劃,但在高校似乎未能真正地落實)。然而,選取這樣的國際化“捷徑”的代價卻是沉重的:放棄自建國際學術平臺看似大大節(jié)省了國際化和“雙一流”建設的時間,但國際學術話語權的構建卻失去了基礎,在國別歧視、英語霸權以及意識形態(tài)沖突之下,沒有學術平臺,也就無所謂話語權??梢?,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但這個淺顯的道理,我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似乎也沒能真正明白。直到今天才發(fā)現(xiàn),這條捷徑不僅難以通往既定目標,而且還讓我們白白浪費了建設中國一流學術期刊的大好時光。
因此,如果說“雙一流”是繼國際化而來,那么,清理“四唯”“五唯”,尤其是破除“SCI至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出于對這樣的“國際化”的反思。
清理“四唯”“五唯”和破除“SCI至上”行動的全面推開,是在“雙一流”建設開展了三年之后,到目前為止,兩者重合的時間并不算長,但相互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緊張,相信是不難看出來的。因為“雙一流”不僅參照系是國際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更重要的是,要獲得國際公認(首先是國際評價機構的認可),就必須依托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作為成果傳播的主要平臺,并將在這些期刊上發(fā)表論文作為最重要的評估指標;清理“四唯”“五唯”和破除“SCI至上”行動則是對“雙一流”某些重要指標的消解,不再唯SCI等國際大牌期刊是尊,倡導將論文寫在中華大地上。緣此,兩者間的緊張不可避免。
那么,這先后發(fā)生的兩件大事及兩者間的緊張關系對學術期刊又有怎樣的影響?
“雙一流”建設和清理“四唯”“五唯”、破除“SCI至上”行動都是近年來發(fā)生在高校的大事,作為我國學術期刊主要成員的高校學術期刊當然會受到一些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進而也會對我國學術期刊基本格局的演變產生一定的影響。
我們還是先來看“雙一流”建設。根據《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規(guī)劃》,建設任務涉及五大項: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傳承創(chuàng)新優(yōu)秀文化,著力推進成果轉化。師資、人才、科研、傳承、成果都一一規(guī)劃到了,卻獨獨不提學術期刊。是學術期刊對于“雙一流”建設不重要嗎?非也。“雙一流”建設成果的發(fā)布要依賴學術期刊,“雙一流”建設的評估也離不開學術期刊,僅從這兩方面即可看出,學術期刊的重要性并不亞于以上五大項,可卻為何被遺忘于一旁?
不妨從學術期刊的現(xiàn)狀出發(fā)來探尋原因。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的分布并不均衡,大多屬西方學術出版集團所有,中國雖然也有一些不錯的學術期刊,可惜卻不成體系和規(guī)模,缺門較多,遠不能滿足“雙一流”建設的需要。更為要害的問題是,中國缺乏擁有數千種專業(yè)化、體系化、國際化學術期刊集群這樣規(guī)模的國際學術出版集團,小規(guī)模出版甚至單打獨斗的學術期刊很難從市場占有和國際影響上抗衡這些國際出版大鱷,而這又不是短時間內通過突擊建設就能有根本改觀的,至少在分別以五年和十年為期的“雙一流”第一期和第二期建設中是難以實現(xiàn)的??梢?,師資、人才、科研、傳承、成果,都是我們自己的,盡可以規(guī)劃,而“雙一流”建設規(guī)模的宏大和時間的緊迫使得我們至少在近期和中期的建設中不得不主要依靠這些國際出版集團的學術期刊作為學術成果發(fā)布和傳播的主要平臺,這卻是很難納入我們規(guī)劃中的。所以,如果說“雙一流”建設遺忘了學術期刊,那么,這種遺忘在某種意義上說,既不是疏忽,也不是無意,而是不能不暫時忘掉的。這才是我們前面所說到的“讓習慣于圍繞高校中心任務而運作的學術期刊,特別是高校學術期刊人產生出了以往所沒有的不適應之感”的原因所在,對于沒有走出國門的學術期刊人來說,明白其中緣由的不免生發(fā)出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慨嘆;而不甚明白的則會感受到有勁無處使的無奈。
不提歸不提,但“雙一流”建設一經啟動,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在傳播和評價方面的作用還是更加凸顯了。事實也是如此,“雙一流”建設啟動以來,已顯示出對國際學術期刊的重度依賴,高校外流的學術論文不是減少,而是更為迅速地增加了。大量優(yōu)質論文的外流,不僅付出了極為可觀的版面費,而且使得國內學術期刊必須面對更加嚴重的優(yōu)質稿源匱乏的困境,當然,國際學術話語權的構建也就更加困難了。
“雙一流”建設雖然不提學術期刊,但卻從另外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學術期刊何其重要。
再來看清理“四唯”“五唯”和破除“SCI至上”行動。從評價體系重建的角度來看,清理“四唯”“五唯”和破除“SCI至上”都還只是“破”,破了之后,拿什么來取而代之呢?從幾部委的文件來看,取而代之的是:分類評價、同行評議、代表作評價。其實質都是回歸同行評價,即學術共同體的評價。
關于學術共同體評價,學術界已有很多討論,學術評價應回歸學術共同體評價的正當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關鍵在于學術共同體評價的科學和公正能否得到保證,亦即學術共同體評價的專業(yè)性和自律性能否得到保證。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還要加上是否具備國際視野、能否走出國門這一條。如果這三者不能得到切實保證,那么,以同行評議為主要形式的學術共同體評價也許會帶來比“四唯”“五唯”還要嚴重的問題,對“雙一流”建設更是如此。這就使得學術共同體表達其意志、發(fā)表和評論其成員作品、評論和監(jiān)督評價行為,以及建基于此的學術評價,變得十分重要,而專業(yè)化、體系化、國際化的學術期刊無疑是最合適的平臺(關于這一點稍后再作進一步分析)。
當然,“把論文寫在中華大地上”更離不開學術期刊。其實,僅僅寫在中華大地上還只是第一步,還要在世界學術舞臺上擁有話語權,所以,學術期刊只有走向國際,為國際學界所承認乃至看重,才能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和一個學術、科技強國以及國際學術話語權構建可依托的平臺,而這也是我國學術評價體系重建成功的前提。沒有這樣的平臺,“雙一流”建設、評價體系重建和國際學術話語權的構建的基礎何在?
就這樣,學術期刊在“雙一流”建設和評價體系重建乃至科技強國建設中的作用開始凸顯,學術期刊特別是高校學術期刊存在的問題開始得到正視:多綜合性而缺乏與學科體系配套的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體系化、國際化的整體設計,是我國學術期刊特別是高校學術期刊規(guī)劃和建設的最大敗筆。這是不得不補上的一課,那么,如何補上這一課呢?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迎來了第三件大事:2019年8月,中國科協(xié)、中宣部、教育部和科技部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標,緊接著,多部委又聯(lián)合發(fā)布了“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紙上的“意見”變成了具體的建設行動,沉寂多時的學術期刊終于浮出水面,走向了臺前。
當然,四部委《意見》既沒有提及“雙一流”建設,也沒有提及清理“四唯”“五唯”行動,而是從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體現(xiàn)文化軟實力的角度出發(fā),來闡述科技期刊的作用與意義的,開宗明義即指出:“國家創(chuàng)新能力根植于知識創(chuàng)造、匯聚與傳播及其生態(tài)環(huán)境??萍计诳瘋鞒腥祟愇拿鳎C萃科學發(fā)現(xiàn),引領科技發(fā)展,直接體現(xiàn)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同時,《意見》對我國科技期刊的現(xiàn)狀也有明確評估:“我國已成為期刊大國,但缺乏有影響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存在明顯劣勢,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笨梢?,如果從中國要建設成為科技強國的遠大目標來看,即使沒有“雙一流”建設與清理“四唯”“五唯”和破除“SCI至上”之間的緊張,世界一流學術期刊建設早晚也會提上議事日程,因為世界一流學術平臺畢竟是科技強國的標配,哪有強國主要靠別人的平臺來發(fā)表自己的成果的?但這件大事能夠啟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雙一流”建設和清理“四唯”“五唯”行動也是功不可沒的,正是兩者間的緊張所反映出來的平臺的窘迫,才使更多的人看清了缺乏世界一流期刊這一短板后果之嚴峻,從而有效地推動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這件意義不亞于“雙一流”的大事的出臺。
這個進展中的第三件大事與以往頂層有關學術期刊建設部署相比,有兩個鮮明特點。
第一,明確了理念,并落實到了具體規(guī)劃中。我們不妨看一下這個計劃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未來五年,躋身世界一流陣營的科技期刊數量明顯增加,科技期刊的學術組織力、人才凝聚力、創(chuàng)新引領力、國際影響力明顯提高。前瞻布局一批新興交叉和戰(zhàn)略前沿領域新刊,做精做強一批基礎和傳統(tǒng)優(yōu)勢領域期刊,優(yōu)化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繁榮發(fā)展科普期刊。實現(xiàn)科技期刊數字化轉型,推進集群化并加快向集團化轉變,全面提升專業(yè)化、國際化能力,形成有效支撐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與創(chuàng)新型國家相適應的科技期刊發(fā)展體系。
到2035年,我國科技期刊綜合實力躍居世界第一方陣,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團,有效引領新興交叉領域科技發(fā)展,科技評價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明顯提升,成為世界學術交流和科學文化傳播的重要樞紐,為科技強國建設做出實質性貢獻。
從中可以看到,科技期刊的數字化、集群化、集團化、專業(yè)化、國際化、科技評價等都與話語權和科技強國建設聯(lián)系了起來,用十多年的時間使“我國科技期刊綜合實力躍居世界第一方陣,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團”。與“雙一流”建設的規(guī)劃相比,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目標同樣宏大,時間卻更為緊迫,其難度更是可想而知,所以如何行動成為關鍵,這就形成了第二個鮮明特點。
第二,落實到了行動。緊隨《意見》出臺的《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對一流期刊的建設作了具體計劃:
設立領軍期刊、重點期刊、梯隊期刊、高起點新刊、集群化試點以及建設國際化數字出版服務平臺、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7個子項目,對單刊建設、刊群聯(lián)動、平臺托舉、融合發(fā)展進行系統(tǒng)布局,力圖多點支撐、多點協(xié)同發(fā)力。
當然,這個宏偉的規(guī)劃最終能否如期變?yōu)楝F(xiàn)實,還要讓時間來證明,但至少以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體系化、國際化的學術期刊集群為目標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終于拉開了序幕,同樣是學術和科學的人文社會科學,也會受到同樣規(guī)律的制約,所以,我們也有理由期待國家層面的人文社會科學世界一流期刊建設的啟動。那么,這樣的期刊集群在建設中和建成后對評價體系的重建又會起到何種作用?
如前所述,學術評價體系的重建,就是要回歸學術共同體評價,但如何確保學術共同體評價的專業(yè)性和自律性以及如何走出國門成為國際公認的權威評價,卻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換言之,只有專業(yè)性和自律性以及國際化同時得到滿足,學術共同體的評價才可能是公正、科學、合理和具有國際影響的。可見,正在進行中的評價體系重建能否成功,將取決于確保其專業(yè)性、自律性和國際化的機制能否成功構建,而在這樣的機制設計和構建中,學術期刊及其所依托的數字平臺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F(xiàn)行評價機制之所以屢遭詬病,與缺乏內嵌于學術共同體的專業(yè)化、體系化和國際化的期刊集群直接相關。因此,學術期刊體系的重建也為我們帶來了學術評價體系成功重建的希望。
如果按照學術期刊發(fā)展規(guī)律,一流期刊集群的建設過程也必然是其回歸學術共同體過程,而學術期刊一旦回歸學術共同體,它對同行評議的作用就能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
第一,可以為同行評議的專業(yè)性提供必要的支持。共同的專業(yè)志趣本就是聯(lián)結學術共同體的紐帶,在專業(yè)領域內的學術交流、批評和評價都是學術共同體的基本活動。同行評議之所以成為重建學術評價的希望之路,從專業(yè)性的角度來看,一是因為同行評議的專業(yè)性是其他方式的評價無可比擬和替代的,只有同行評議才有可能實現(xiàn)真正的內容評價;二是因為參與某個具體項目同行評議的雖然只是具有專業(yè)學術水準的學者個人,但他們的身份應是學術共同體的代表,至少在理論上,他們代表的是共同體的意志,左右其作出判斷的是個人學識與共同體意志的綜合作用;三是因為只要有一個內嵌于學術共同體的開放平臺,無論是展現(xiàn)共同體成員的個人學識,還是凝聚共同體的意志,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的。可見,只要條件具備,同行評議的專業(yè)性是可以實現(xiàn)的,其中,個人學識、共同體意志表達和凝聚的平臺就是重要條件之一,而最合適充當這一平臺的,無疑當首推內嵌于學術共同體并作為其中心乃至旗艦的學術期刊。
第二,可以為同行評議的自律性提供必要的保證。學術共同體之形成,除了共同的專業(yè)志趣之外,其內部的規(guī)范、標準和守則及批評和監(jiān)督機制都是其得以良性運行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共同體內部約束其成員學術行為的機制。這樣的機制對于同行評議尤為重要,其健全與否,是除了專業(yè)性以外決定同行評議,亦即重建學術評價體系能否成功的關鍵。這是因為:其一,同行評議作為一種以主觀判斷為主的評價,參與評價者除了必須具有與其評價者身份相稱的學術識見,還必須具備堅守學術標準,不為權力和人情左右的基本道德素養(yǎng),這就需要具備遴選評價者的合理機制;其二,參與評價者的個人識見固然重要,但本質上還要代表學術共同體的意志,需要有一種機制來讓評價者在評價中必須考慮共同體的意志;其三,評價的結果須經得起事后的檢驗,這就需要學術共同體的再評價,這其實也是一種監(jiān)督機制。對于學術共同體這樣的組織來說,這些機制都只能建基于學術批評,無論是學者個人學術能力和德行,還是共同體意志的匯聚,以及對評價的再評價,只有在內嵌于學術共同體的開放平臺上通過學術展示和學術批評來呈現(xiàn),學術期刊當然也就成了最合適的平臺。
此外,期刊體系的重建對現(xiàn)階段量化評價的改善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世界一流期刊集群建設畢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至少在這一過程完成之前,評價機構的各種排行榜還會以一定的形式存在并發(fā)揮影響,而體系化重建中的學術期刊對排行榜數據源的改變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流期刊集群中每個刊物躋身國際一流期刊之時,必然也是登上國際學術期刊排行榜之日,自然會成為新的評價數據源。這對緩解“雙一流”建設與評價體系重建之間的緊張也會起到直接作用,因為只有成為國際學術排行榜的數據源,才能改變稿源的投向,有效吸引國際國內最優(yōu)秀的稿源,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雙一流”建設。當然,只要學術期刊還沒有真正回歸學術共同體,并得到其認可和歸依,學術期刊人因排行榜而產生的焦慮就不可能消除。所以,專業(yè)化的學術期刊體系重建也是學術期刊人走出焦慮回歸學術共同體的唯一途徑。
更為重要的是,期刊體系的重建可為學術話語權的構建提供必要的平臺。學術話語權的核心是規(guī)則制定權和評價權,學術期刊既是其構建的基礎,也是其展示和實現(xiàn)的平臺,對此,前面我們已做了專門討論,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我們正處在數字和互聯(lián)網時代,在國際學術出版和傳播已完全數網化的今天,一流期刊集群的建設不管采行何種路徑,都離不開對數字平臺的依托。在數網時代,學術期刊集群建設不可能以紙質期刊為中心,數字化、聚合型的開放國際學術平臺建設將是重中之重。數字平臺在學術期刊集群建設中將集規(guī)劃、引領、凝聚、編輯、出版、傳播、互動、服務等功能于一身。
成功的數字平臺不僅是學術期刊集群的最佳載體,而且也能為學術評價體系的重建發(fā)揮獨特的作用。如果學術評價能夠真正回歸學術共同體評價,即還學術共同體為權威評價主體的地位,評價機構回歸數據挖掘者的定位,那么,數字平臺就不僅是評價數據的主要來源,更可為學術共同體評價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由以上分析可知,“雙一流”建設與清理“四唯”“五唯”破除“SCI至上”行動所表現(xiàn)出來的緊張,根源還在于內嵌于學術共同體的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體系化、國際化的一流學術期刊集群的缺失。這是有心走向學術、科技強國的中國必須補上的一課。故而學術期刊體系重建將是必然的,這既是“雙一流”建設成功必須依托的平臺,也學術評價體系重建的邏輯起點。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卓越行動計劃的出臺有望在科技領域補上這一課。希望國家層面的人文社會科學一流學術期刊集群建設也能盡早啟動,因為這樣的期刊建設,對于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評價體系的重建同樣會起到重要作用。
可以想見的是,一流期刊集群建設目標一旦達成,不僅能將論文寫在、發(fā)表在中華大地上,而且也會在國際學術界得到廣泛傳播,真正做到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基于此,“雙一流”建設所遭遇的平臺缺失的尷尬、其與清理“四唯”“五唯”破除“SCI”至上之間的緊張也就不再。因此,不管卓越行動計劃和或許會啟動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體系的重建目標何時能夠實現(xiàn),這條路都應該堅定地走下去,直到目標實現(xiàn)的那一天。當那一天到來之時,管理部門或許可以不再將學術評價僅僅視為分配和管理學術資源的指揮棒,評價機構或許可以不再僅僅是周而復始的排行榜的生產者而開始從事更多數據服務,學術期刊人在回歸學術共同體后或許可以不再因“核心”“C刊”等排行榜而焦慮,從而共同攜起手來一起真實地服務于學術研究。
附記:本文為作者在“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發(fā)言稿,此次發(fā)表恢復了發(fā)言時因時間所限而略去的內容,修訂了部分文字并重新擬訂了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