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甘溫除熱法在虛熱肺痿證治中的應用

2021-03-27 15:36:14蔣於琨
吉林中醫(yī)藥 2021年10期
關(guān)鍵詞:甘溫陰火熱法

蔣於琨,楊 帆,張 偉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濟南 250014;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濟南 250011)

肺痿是一種肺臟的慢性虛損性疾患。“溫能除大熱”見于李東垣的《內(nèi)外傷辨惑論·飲食勞倦論》[1]。本文試從虛熱肺痿的病因出發(fā),以中醫(yī)理論基礎為指導,探討甘溫除熱法在虛熱肺痿證治中的應用。

1 肺痿病因病機

肺痿是肺氣痿弱不振,以咳嗽、多唾濁沫和短氣為主證[2]。由于津液耗傷,導致肺胃陰虛,陰虛火旺,虛火上炎,肺氣上逆則喘咳;熱灼津傷,故咽喉干燥不清爽,痰黏難咳。正如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中所言:“比而論之,痿者萎也,如草木之痿而不榮,為津灼而肺焦也”[3]。喻嘉言在《醫(yī)門法律·肺痿肺癰門》中也提到“肺痿者,肺氣痿而不振也,……于是肺火日熾,肺熱日深,肺中小管日窒,咳聲以漸不揚”[4],此乃虛熱痿肺。若繼續(xù)失治傷陽或素體陽虛、肺中虛冷,乃至虛寒肺痿??梢姳静∫驗榻騻`治和久病損肺,虛熱肺痿常見,二者也可同時出現(xiàn)。如喻氏云“肺痿者,其積漸已非一日,其寒熱不止一端”[4],病機可概括為陰虛內(nèi)熱,肺中虛冷和肺氣虛衰。

2 虛熱證是言其常

2.1 肺乃嬌臟 肺為嬌臟,喜潤惡燥。如若因汗出過多;或嘔吐頻作;或消渴小便頻繁量多;或大便燥結(jié),失治誤治而用了瀉下峻猛的藥物,攻下太過。而出現(xiàn)反復焦灼津液的現(xiàn)象,以致肺失濡養(yǎng),燥盛則干,肺葉枯萎而成痿。又因為陰津灼傷太過,而致肺胃陰虛,火旺上炎,但此火乃虛火,如沈明宗在《金匱要略編注》中有“真陰之虛,陰火上逆刑金,為火逆上氣”[3]。由此,嬌臟易傷,說明了火邪伐金而成痿。

2.2 肺家主氣 肺朝百脈,主一身之氣,司呼吸。一方面,如前所講,沈氏云“虛熱刑金,氣弱不振,咳而唾沫,為肺痿”(《金匱要略編注》)[3]。另一方面,脾主中焦,為生氣之源,如若因過食肥甘生冷或嗜酒傷中等因素,脾失健運而少生或不生谷氣,導致肺無氣可主,陳修園《醫(yī)學實在易》云:“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5]。虛而更虛,則進一步加劇焦痿程度;同時,脾胃虛弱,水谷化為濕濁下流于腎,陰火不能斂藏而上乘,此熱灼津而致痿,正如李東垣所言:“是熱也,非表傷寒邪皮毛間發(fā)熱也。乃腎間受脾胃下流之濕氣,悶塞其下致陰火上沖,作蒸蒸而熱 ”[6]。

2.3 虛易外感 皮毛屬肺,肺與外界直接相連,肺痿者正氣不足,多易感外邪,若邪氣襲表,甚則犯肺,加之虛陽亢逆,陰火浮盛,常出現(xiàn)發(fā)熱,后背微惡寒,得衣被可減,自汗盜汗,氣短喜飲,脈象虛而無力或大而無力,可知惡寒乃表象,不能改變氣虛發(fā)熱的性質(zhì),故也不能以此來判斷是外感發(fā)熱。究本溯源,仍以虛為主,不離痿之變。

3 “溫能除大熱”的理論基礎

3.1 淺談源流 “溫能除大熱”的理論思想首見于《內(nèi)經(jīng)》,而將其明確提出作為治則始于李東垣的《內(nèi)外傷辨惑論·飲食勞倦論》:“《內(nèi)經(jīng)》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溫能除大熱?!薄短m室秘藏·小兒門》黃芪湯下自注曰:“此三味皆甘溫能補元氣,甘能瀉火?!秲?nèi)經(jīng)》云:熱淫于內(nèi),以甘瀉之,以酸收之”[7]。李東垣以《內(nèi)經(jīng)》為基礎,闡釋了甘溫藥物能除熱的思想。后世張景岳在《景岳全書·十問篇》中對勞倦發(fā)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凡勞倦傷脾而發(fā)熱者,以脾陰不足,故易于傷,傷則熱生于肌肉之分,亦陰虛也”,指出勞倦虛熱既可由單純元氣虛弱而發(fā)熱,也可由于熱勢不退,而同時存在陰氣不足,或熱氣耗傷陰液的因素[8]。

3.2 生理基礎 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靈樞》有“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之論,《素問》有“四肢皆稟氣于胃,而不得至經(jīng),必因于脾,乃得稟也”之旨??芍羝⑽笟馓?,則氣血化生無源,便無法滋肺潤肺而致肺系疾病。這也從側(cè)面說明了脾胃與因氣虛或氣虛血虧所生之熱有密切的關(guān)系。應用甘溫藥物補益脾胃之氣進行治療,借以調(diào)補中州,充實后天,則中氣足,氣血旺,從而使肺氣受益,肺系疾病趨愈[9]。李氏在《脾胃論》中云:“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過焉,過則傷其正也。”又引《調(diào)經(jīng)論》云“陰虛則內(nèi)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故為內(nèi)熱。”指出“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其始病,遍身壯熱”[10],均闡明了飲食、勞倦和情志等因素,可損傷脾胃,發(fā)生各種病變;又因為“陽氣惡煩勞”,王綸在《名醫(yī)雜著》中也說:“內(nèi)傷發(fā)熱,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nèi)熱,乃陽虛也,故其脈大而無力,屬肺脾”[11]。說明脾胃損傷后,進一步發(fā)展形成氣虛發(fā)熱或陽虛發(fā)熱?!皞麅?nèi)為不足,不足者補之”,于是李氏創(chuàng)立了甘溫除熱的代表方劑補中益氣湯。李氏亦有“參芪甘草為除熱之圣藥”之說,以甘溫為主,專補脾胃正氣,升陽氣,瀉陰火,故甘溫能除大熱。

由此可見,甘溫除熱,并非直接除熱,而是通過糾正因為氣虛發(fā)熱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病理變化而達到退熱的目的,符合治病求本的原則,是一種正治法[12]。

4 甘溫除熱法指導肺痿論治

4.1 甘除之 虛熱痿肺,津傷葉焦,陰液虧虛,證見喘咳,咽喉干燥,痰黏難咳,還可能有口干欲得涼潤,舌紅少苔,脈象虛數(shù)等。如張景岳云:“凡內(nèi)證發(fā)熱者,多屬陰虛,或因積熱,然必有內(nèi)證相應,而其來也漸。蓋陰虛者必傷精,傷精者必連臟。故其在上而連肺者,必喘急咳嗽。”陰虛則血虛,故陰虛內(nèi)熱的同時,亦可見血虛發(fā)熱,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云:“飲食勞倦傷脾,則不能生血,故血虛則發(fā)熱,熱則氣散血耗而無力?!惫首粢愿蕼刂畢ⅰ⒐?、芪、術(shù)、棗等味補血養(yǎng)陰除熱,陰足則熱自退,如歸脾湯、人參養(yǎng)營湯[13]。此種情況,大忌用苦寒之藥瀉胃土。

4.2 甘補之 肺痿日久,肺氣痿弱,久病及腎,元氣虛衰,證見咳久不已,語(咳)聲低微,少氣懶言,形體枯瘦等。李東垣獨創(chuàng)“陰火”一說,他認為“腎間陰火沸騰,……其陰火下行,還歸腎間,皮膚腠理極虛無陽”,可見陰火起于腎間。又云“心火者,陰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絡之火,元氣之賊也?;鹋c元氣不能兩立,一勝則一負”,可知陰火起于下焦,耗傷元氣,為病理之火。治療上,“損者溫之”,朱丹溪認為“陰火從其補”,張景岳認為“夫病以有形之火,須治以有形之物,……形而火衰者,可助以甘溫之物”“若以陽虛發(fā)熱,則治宜益火,益火之法,只宜溫熱,大忌清涼”[14],故以性溫之藥,如參、歸,溫養(yǎng)補益也是自然。如十全大補湯、人參養(yǎng)榮湯。需要注意的是,東垣提到,如若血中伏火日漸煎熬,血減則心無所養(yǎng),可見心亂而煩,病名曰悗??梢孕粮饰刂畡┥枤?,陽生則陰長。

脾胃運化腐熟水谷,肺主氣司呼吸,脾胃傳輸旳飲食水谷之精氣,上輸于肺,與肺吸入之清氣結(jié)合變化而成宗氣,乃“肺為主氣之樞,脾為生氣之源”,二者相輔相成[9],若胃氣不足,氣虛及陰,也可致陰虛內(nèi)熱,如《內(nèi)經(jīng)》所言:“有所勞倦,……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nèi)熱?!弊C見嘔逆,不嗜食,胃脘寒,可用芪、草、參溫補脾胃,復其職司,也有助肺益氣之用。

4.3 甘散之 虛人易外感,肺痿者也不例外?;颊哧柼擉w質(zhì),正氣不足,衛(wèi)外不固,無法有效抵御六淫等邪氣,邪氣易直中臟腑。此時雖有發(fā)熱惡寒,但自汗乏力明顯,脈象仍以虛象為主,所以本質(zhì)還是氣虛感邪的發(fā)熱,非單純外感所致。李東垣在補中益氣湯的立方本旨中有云:“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芪以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損其元氣”“加升麻、柴胡以引之,……能補衛(wèi)氣之散解,而實其表也”;《景岳全書》有云:“如東垣用此以治勞倦內(nèi)傷發(fā)熱等證,雖曰為助陽也,非發(fā)汗也,然實有不散而散之意,故于勞倦感寒,或陽虛痎瘧及脾氣下陷等證,則最所宜也”[14]。可以看出對虛人感寒,如趙獻可云“以補中益氣湯一方為主,加味出入”[15],振復正氣,趕邪外出而除熱。同時體現(xiàn)出“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療思想。綜上所述,甘溫除熱法在肺痿的各個時期均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結(jié)合臨床,抓住疾病演化的本質(zhì),才能更好的服務于臨床。

5 小結(jié)

甘溫除熱法彰于李氏,后世對其評價頗高,有“外感法仲景,內(nèi)傷法東垣”[11]之說。肺痿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多歸屬于間質(zhì)性肺疾病,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確切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不明,臨床治療方法有限,且有一定的副作用。筆者認為,從中西醫(yī)結(jié)合角度,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以甘溫除熱的治則治法,臨證審慎分析,在扶正和祛邪中獲得平衡,可以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藥減毒、增效的優(yōu)勢,緩解病人的痛苦,收到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猜你喜歡
甘溫陰火熱法
李東垣“甘溫除熱法”的現(xiàn)代臨床應用
李杲陰火理論研究探析*
論培土生金法對臨床治療COPD的指導意義
淺析“陰火”
李杲“陰火”學說之我見
溶劑熱法可控合成納米氯化亞銅
應用化工(2014年12期)2014-08-16 13:10:46
甘溫除熱法源流與實質(zhì)探討
林家坤陰火理論在慢性腎衰竭疾病中的應用
低溫溶劑熱法制備5V級性能優(yōu)異的LiCr0.2Ni0.4Mn1.4O4正極材料
一元醇熱法制備SrHfO3∶Ce超微球發(fā)光粒子
通江县| 留坝县| 深圳市| 沁阳市| 绵竹市| 奉节县| 固镇县| 上高县| 鸡东县| 马关县| 高安市| 天门市| 通渭县| 沂水县| 横峰县| 连平县| 静宁县| 怀安县| 双辽市| 高州市| 曲麻莱县| 综艺| 云浮市| 鲁山县| 建瓯市| 无锡市| 清涧县| 禹城市| 天气| 南川市| 盘山县| 陇川县| 东阳市| 墨玉县| 阿拉善右旗| 岳阳市| 交口县| 垫江县| 白朗县| 稻城县|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