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陽* 姜 瑾 呂宜光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消化科,遼寧 大連 116000)
胃石癥是由于攝入不能消化的物質在胃內形成團塊狀物質潴留,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生活質量提高,我國人均壽命不斷提高,胃石癥的老年患者人數不斷增加[1]。老年人的胃石癥并發(fā)癥多且更為嚴重,病死率更高,同時也存在其相應的臨床特點。本研究旨在總結老年性胃石癥的臨床特點,選擇更適合的治療方式。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大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消化科胃鏡診斷胃石癥患者36例。排除年齡未達到60歲的中青年患者、未住院治療的臨床資料不全的胃石癥患者、影像等其他方式可疑胃石癥、未經胃鏡確診患者及出現腸梗阻等嚴重并發(fā)癥手術患者。最終選取符合條件的老年人胃石癥患者30例,其中男性11例(36.67%),女性19例(63.33%),平均年齡為(67.82±8.81)歲。發(fā)病季節(jié)在秋冬季為24例(80.00%),在春夏季為6例(20.00%)。16例(53.33%)患者在發(fā)病前進食易形成胃石的食物,其中11例為進食山楂,4例為進食柿子或柿餅子,1例為進食生棗;余14例患者無明確進食易形成胃石的食物及藥物病史。16例曾進食山楂或柿子等食物的患者發(fā)病時間分別出現在進食上述食物的2 d~3周。
30例患者除1例在無任何癥狀情況下行胃鏡檢查時偶然發(fā)現胃石存在外,余29例(96.67%)均有不同程度腹脹、腹痛等消化道癥狀。其中腹脹21例、腹痛24例、惡心17例、嘔吐4例、貧血4例,黑便2例,入院后的便隱血試驗無一例表現陽性結果。
胃鏡結果:胃鏡下所見胃石數量:單發(fā)胃石為24例(80.00%),2塊胃石為3例(10.00%),3塊及以上胃石為3例(10.00%)。胃石大小為3~13 cm,平均為(5.34±1.90)cm。在胃鏡下觀察,1例為胃部糜爛,22例為胃部潰瘍,7例無胃部糜爛及潰瘍。在22例存在胃部潰瘍的患者中,其中8例為單發(fā)潰瘍,5例為2處潰瘍,9例為3處及3處以上潰瘍。潰瘍創(chuàng)面大小為3.6~0.6 cm,平均大小為1.66 cm。在22例合并潰瘍患者中,潰瘍部位分別為胃竇6例,胃角7例,胃竇及胃角7例,吻合口1例,十二指腸球部1例。
既往病史:在30例患者中,高血壓8例、冠心病5例、殘胃4例、糖尿病(糖耐量異常)3例、胃息肉2例、腦梗死1例、腎病1例、腸梗阻1例、甲亢1例、膽囊炎1例、食管炎1例、膽道腫瘤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肺結核1例;3例胃鏡病理提示存在異型增生,13例患者既往無任何疾病史。
1.2 治療方式 入院后根據患者情況給予禁食水或半流飲食,并予碳酸氫鈉液每次60~80 mL日3次口服,配合以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或蘭索拉唑抑制胃酸,鋁鎂加混懸液及(或)康復新液保護胃黏膜。內鏡下碎石治療的患者應用圈套器切割胃石;對于堅固胃石需多次碎石時,1例患者輔助應用鱷嘴型異物鉗將其夾碎,再應用圈套器切割胃石,使其碎裂成小塊,取出及自行排出體外。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應用統計描述()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進行χ2檢驗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方式及預后 在30例患者中,11例患者應用藥物治療成功碎石,19例患者應用內鏡下碎石治療成功碎石。在19例經內鏡下碎石患者中,內鏡下治療的次數分別為16例1次(占84.21%),1例2次(占5.26%),1例3次(占5.26%),1例4次(占5.26%)。在碎石器械使用上,除1例4次治療患者在最后一次碎石時使用圈套器和鱷嘴型異物鉗外,其余患者均使用圈套器將大塊胃石碎成小塊胃石,少數患者將小塊堅硬胃石經口取出,多數患者需將碎裂后的小胃石自行排出。藥物治療時間平均為(6.82±2.08)d,胃鏡下碎石治療平均時間為(6.79±3.75)d,統計分析顯示二者無統計學意義(P=0.55)。同時比較不同治療方式的患者臨床特征發(fā)現,兩種治療方式患者在年齡、性別、發(fā)病時間、胃石數量、胃石大小方面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在30例患者中有11例通過藥物成功碎石,藥物碎石成功率為36.67%;19例藥物治療失敗患者均通過1次或多次碎石治療成功,內鏡下治療成功率為100.00%。對兩種治療方式成功率進行統計學分析,發(fā)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并發(fā)癥 30例患者中,有1例在第1次胃鏡檢查時發(fā)現因存在十二指腸球部不全狹窄而導致胃石在十二指腸球的嵌頓,在碎石過程中將胃石脫至胃腔內進行碎石。另有1例在碎石約1 h后出現腹痛絞痛癥狀,當日腹部立位片提示不全腸梗阻,第2天自行緩解。余患者無任何并發(fā)癥出現。
胃石癥人群發(fā)病率為0.07%~0.40%,屬于少見病。根據攝入物質不同分為四類:植物性胃石、動物性胃石、乳酸性胃石和藥物性胃石[2-4],我國臨床以植物性胃石最為常見。胃石的形成目前認為與胃正常生理結構被破壞、胃排空延遲和胃酸分泌減少等多種因素有關[5],合并多種基礎疾病、既往胃部手術史的老年人被認為是胃石癥的高危人群。本研究4例(13.33%)為接受過胃部手術的患者。發(fā)病患者中以女性為主,好發(fā)時間為秋冬季,多為植物性胃石[6-7]。分析原因考慮為秋冬季是山楂、柿子成熟上市時節(jié),每年此時期我院均可見因進食此類高鞣酸食物而導致的植物性胃石癥的就診患者。在胃石癥患者中以老年人多見,因為老年患者本身易存在多種基礎疾病,更易出現胃蠕動下降,胃排空延遲及胃部解剖結構破壞等情況,成為胃石癥的高危人群[8-9]。同時,老年人感覺敏感性減退,可表現為無癥狀性胃石癥,容易導致延誤診治。在老年性胃石癥患者中多數的不適癥狀表現為腹脹、腹痛、惡心及嘔吐等非特異性消化道癥狀,臨床表現難以與其他疾病鑒別,需借助胃鏡等相關輔助檢查確診。由于胃石形成后在胃內對于胃黏膜的反復摩擦會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及出血,長期作用甚至會癌變。
胃石癥目前治療方式有很多,包括藥物治療、內鏡治療和外科手術(包括開腹或腹腔鏡手術)[10-11],如藥物治療中的抑酸劑及抗酸劑、促動力藥、中藥、消化酶治療、發(fā)泡劑、可口可樂,內鏡下碎石包括機械碎石、激光碎石、微波碎石法、高頻電流碎石、電力液壓碎石、熱探頭碎石法以及Dual-knife聯合電圈套器[12-17]。本研究發(fā)現,對于老年性胃石癥應強調早診早治,當胃石在胃內并未出現腸梗阻、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時,治療效果好,治愈率近乎100%,使患者免于手術。同時,在胃鏡下碎石中發(fā)現,胃石的硬度是決定治療方式選擇的一種重要因素,也與治療次數相關。在胃鏡下碎石發(fā)現,部分堅固胃石需要多次治療,或其他器械輔助。在本研究的3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通過4次碎石治療,最終獲得治愈。第4次治療時應用鱷嘴型異物鉗將其夾碎,再應用圈套器切割胃石,最終將胃石粉碎取出。因為胃石癥屬于少見病,各醫(yī)療單位可根據自身情況,選取適合器械。鱷嘴型異物鉗對于圈套器不能成功分割的胃石,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
在內鏡下治療的患者中,僅1例在碎石約1 h后出現不全腸梗阻,第2天自行緩解??紤]與碎石大小、胃石的粉碎程度相關。目前胃石粉碎的程度暫無相關標準,我們經驗建議在碎石過程中盡量將胃石粉碎到直徑小于2 cm,以防較大胃石排出時造成腸梗阻、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綜上所述,對于老年性胃石癥患者應早診早治,對于藥物溶石失敗者,內鏡下治療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必要時可選擇合適的器械輔助碎石,均可取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