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熙,何柳斌
(1.柳州工學(xué)院,廣西柳州 545000;2.柳鳴錯資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有限責(zé)任公司,廣西柳州 545000)
棉織物柔軟舒適、透氣性好,廣泛應(yīng)用于服裝、床品、毛巾、窗簾、地毯等,但棉織物纖維的極限氧指數(shù)僅為18%,點燃后火焰會迅速蔓延,很難熄滅,大大限制其應(yīng)用范圍[1-2],因此棉織物的阻燃改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為了提高棉織物的熱穩(wěn)定性和阻燃性,鹵素、氮、磷、硅以及部分金屬化合物阻燃劑被用于棉織物的阻燃整理[3-4]。鹵素阻燃劑整理可有效降低棉織物的火災(zāi)風(fēng)險,但會產(chǎn)生有毒和腐蝕性氣體,嚴(yán)重危害人體健康[5]。含氮化合物和硅系阻燃劑阻燃效率較低,通常作為其他阻燃劑的協(xié)同劑[6]。金屬化合物熱穩(wěn)定性好、價格低廉,但整理后織物性能下降。所以,阻燃效率高、無腐蝕性的含磷阻燃劑成為研究熱點[7]。目前常用的含磷阻燃劑整理織物多為逐層處理工藝,工藝流程長,不適合工業(yè)應(yīng)用;另外對含磷阻燃劑整理織物的服用性能研究較少[8]。膨脹型阻燃劑體系在燃燒過程中可形成比較蓬松的泡沫炭層,通過隔熱、絕氧泡沫炭層達到阻燃效果,符合環(huán)保阻燃的要求[9]。本研究以酪蛋白為氣源發(fā)泡劑,聚磷酸銨為酸源脫水劑和炭化促進劑,采用雙層涂覆方法制備阻燃棉織物,研究酪蛋白/聚磷酸銨對棉織物阻燃性能和服用性能的影響。
材料:純棉平紋漂白機制物(150 g/m2,華紡股份有限公司),酪蛋白(精一級,浙江華天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聚磷酸銨(聚合度為50,太豐新型阻燃劑有限公司),鹽酸、氫氧化鈉(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自制去離子水。儀器:TG50 熱重分析儀(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CZF-2 垂直燃燒試驗儀(南京市江寧區(qū)分析儀器廠),EQUINX55 傅里葉紅外光譜儀(FTIR,德國Bruker 公司),S4800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日立公司),YG461E-Ⅲ全自動透氣測量儀、YG207 型織物硬挺度試驗儀、YG026B電子織物強度機(寧波紡織儀器廠)。
稱取5 g 酪蛋白顆粒,加入100 mL 去離子水中持續(xù)攪拌,用1 mol/L HCl 溶液調(diào)節(jié)pH 為3,放入80 ℃恒溫水浴中持續(xù)攪拌30 min,得溶液A;將10 g 聚磷酸銨加入100 mL 去離子水中持續(xù)攪拌,用1 mol/L NaOH 溶液調(diào)節(jié)pH 為10,持續(xù)攪拌30 min,得溶液B。將棉織物浸入溶液A 中,兩浸兩軋,將酪蛋白整理到棉織物上,90 ℃烘3 min;將烘干的棉織物浸入溶液B中,兩浸兩軋,將聚磷酸銨整理到酪蛋白整理棉織物上,100 ℃烘3 min,得酪蛋白/聚磷酸銨整理棉織物。
紅外光譜:用傅里葉紅外光譜儀測試,測試范圍為4 000~500 cm-1,分辨率為2.0 cm-1。
表面形貌: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測試前對樣品進行噴金處理)。
熱穩(wěn)定性:用熱重分析儀測試,溫度為室溫~600 ℃,升溫速率10 ℃/min,N2氛圍,氣體流速50 mL/min。
阻燃性能:用垂直燃燒試驗儀參考GB/T 5455—1997《紡織品燃燒性能試驗垂直法》測試。
透氣性:用全自動透氣測量儀參考GB/T 5453—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測試。
柔軟性:用織物硬挺度試驗儀參考ZB W04003《織物硬挺度試驗方法斜面懸臂法》測試。
撕破強力:用電子織物強度機參考GB/T 3917.1—2009《紡織品織物撕破性能第1 部分:沖擊擺錘法撕破強力的測定》測試。
2.1.1 FTIR
由圖1 可知,3 300 cm-1附近的吸收峰對應(yīng)—OH的伸縮振動,2 900、1 425 cm-1附近的吸收峰分別對應(yīng)—CH2—的伸縮、變形伸縮振動,1 310 cm-1附近的吸收峰對應(yīng)C—H 的彎曲振動,這些吸收峰對應(yīng)棉織物纖維素的特征峰。此外,在1 250、885 cm-1處的吸收峰分別對應(yīng)聚磷酸銨的PO 和P—O—P 伸縮振動,在1 625、1 529 cm-1處的吸收峰分別對應(yīng)酪蛋白的酰胺Ⅰ帶、Ⅱ帶振動。因此可以認(rèn)為酪蛋白和聚磷酸銨已經(jīng)成功涂覆在棉織物表面[10]。
圖1 酪蛋白/聚磷酸銨整理棉織物的FTIR 譜
2.1.2 SEM
由圖2 可以看出,未整理棉織物纖維表面較光滑,纖維之間存在空隙;整理后空隙消失,表面變粗糙且較均勻地沉積大量顆粒狀物質(zhì),表明酪蛋白和聚磷酸銨已沉積到棉織物表面。
圖2 整理前(a)后(b)棉織物的SEM 圖
2.1.3 熱穩(wěn)定性
由圖3 可以看出,棉織物的熱解分為初始分解、主要熱解和焦炭分解3 個階段。未整理棉織物的初始分解階段為300 ℃以下,主要質(zhì)量損失為棉織物的結(jié)合水;主要熱解階段為300~400 ℃,最大熱失重溫度為344 ℃,這一階段質(zhì)量損失速率較快,纖維素迅速裂解為左旋葡萄糖和可燃性氣體小分子;焦炭分解階段為400 ℃以上,這一階段質(zhì)量損失速率降低,纖維素燃燒殘渣繼續(xù)脫水、脫羧生成H2O 和CO2。整理后棉織物主要熱解階段起始溫度提前至265 ℃,最大熱失重溫度為298 ℃,質(zhì)量損失速率比未整理棉織物低,殘?zhí)苛恳灿?8%增至63%。這是由于聚磷酸銨的熱分解溫度比棉織物纖維低,提前分解生成多磷酸,促進棉織物纖維素在更低溫度下分解成炭并隔絕氧氣和熱量的傳遞,抑制棉織物進一步熱分解,減少可燃性氣體的逸出,提高棉織物的阻燃性能[11]。
圖3 整理前(a)后(b)棉織物的熱穩(wěn)定性
未整理棉織物接觸火源后劇烈燃燒,續(xù)燃時間和陰燃時間分別為20 s 和0 s,損毀長度為300 mm,燃燒結(jié)束后幾乎沒有灰燼。整理后棉織物的續(xù)燃時間和陰燃時間分別為4 s 和0 s,損毀長度為78 mm,阻燃性能得到較大提高。由圖4 可知,整理棉織物燃燒后仍能維持本身形貌,表面出現(xiàn)大量折皺,這是由于燃燒過程中釋放的氨氣等使炭層膨脹,阻止熱量和氧氣進入,阻止火焰蔓延,達到阻燃效果。
圖4 整理棉織物燃燒結(jié)束后的SEM 圖(a)和纖維放大圖(b)
由表1 可知,整理后棉織物透氣性下降8.7%,表明酪蛋白/聚磷酸銨膜覆蓋后降低了棉織物的透氣性。彎曲長度明顯增大,柔軟性降低,因為沉積酪蛋白/聚磷酸銨后分子鏈運動困難,棉織物纖維或紗線之間的摩擦磨損增加;柔軟性降低對棉織物服用性能影響較大,需進一步進行柔軟整理。撕破強力保留率為92.4%,相比未整理棉織物略有降低,可能是由于酸性的酪蛋白懸浮液水解部分棉織物纖維,但對服用性能影響較小。因此整理后棉織物服用性能和柔軟性明顯降低,限制其在親膚服裝上的應(yīng)用。
表1 整理前后棉織物的服用性能
以酪蛋白為氣源發(fā)泡劑,聚磷酸銨為酸源脫水劑和炭化促進劑,采用雙層涂覆方法制備酪蛋白/聚磷酸銨阻燃棉織物。酪蛋白/聚磷酸銨較均勻地覆蓋在棉織物表面,在熱降解過程中,酪蛋白/聚磷酸銨涂層促進棉織物提前分解成炭并產(chǎn)生泡沫阻隔層,賦予棉織物優(yōu)良的阻燃性能,續(xù)燃時間為4 s,損毀長度為78 mm。酪蛋白/聚磷酸銨整理后的棉織物服用性能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