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劉紅麗,李國偉
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患者中近50%與高血壓發(fā)病相關[1]。高血壓發(fā)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珻HD)的幾率較高,且是殘疾或死亡的主要病因。多數學者認為高血壓可通過異常的生物機械力、炎癥反應等途徑誘發(fā)冠心病,其中血管炎癥反應是高血壓連接冠心病的重要橋梁[2,3]。Salusin-β是近年來新發(fā)現的心血管活性肽,通過促進炎癥反應、泡沫細胞形成及血管平滑肌增殖等途徑參與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4]。單核趨化蛋白-1(MCP-1)是一種強大的單核/巨噬細胞趨化因子,在慢性炎癥、血管重建及纖維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5]。報道顯示salusin-β可促進MCP-1釋放,引起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并激活局部炎癥反應[6],但對血清salusin-β和MCP-1在高血壓發(fā)生冠心病變化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擬檢測高血壓患者血清salusin-β和MCP-1的表達,為冠心病的可能的發(fā)病機制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選擇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信陽市息縣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接診的65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和75例單純高血壓患者(單純高血壓組),另選擇同期體檢健康者60例為對照組。納入標準:患者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7]:收縮壓(SBP)≥140 mmHg和(或)舒張壓(DBP)≥90 mmHg;患者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8]:經冠狀動脈(冠脈)造影檢查≥1支主要冠脈血管(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狹窄程度≥50%;年齡40~75歲;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合并心臟瓣膜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等疾?。缓喜⒓甭匝装Y性、高熱、感染性疾?。缓喜⒆陨砻庖咝约膊?、血液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肝腎功能異常疾病等;近2周內服用阿司匹林、他汀類或降壓藥物等;近1月內有重大外傷史、手術史;意識障礙,難以配合者。
1.2 方法
1.2.1 一般資料收集受試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體質指數(BMI)、吸煙等。
1.2.2 生化指標采集受試者空腹靜脈血10 ml,3500 r/min離心15 min,留取上層血清,置于-70℃冰箱備用。采用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公司)檢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1.2.3 血清salusin-β、MCP-1檢測采用全自動Biocell HT2酶標儀(鄭州博賽公司),按salusin-β、MCP-1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檢驗。
1.2.4 SNYTAX評分[8]及病變不同類型分組對患者實施冠脈造影檢查,儀器選擇美國GE公司生產的心血管造影儀INNOV/A3100型,經橈動脈或股動脈穿刺,使用DUQUE系統(tǒng)對冠脈狹窄管腔及參考管腔直徑定量分析,SNYTAX評分>32分為高危亞組,23~32分為中危亞組,≤22分為低危亞組。按病變不同類型分為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和心肌梗死亞組。
1.3 統(tǒng)計學分析以SPSS 18.0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3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內比較SNQ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發(fā)生危險因素使用Logistic分析,血清salusin-β、MCP-1的相關性使用Pearson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基線資料比較3組受試者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和單純高血壓組的BMI、SBP、DBP、吸煙、TC、TG、LDL-C均高于對照組(P<0.05),HDL-C低于對照組(P<0.05),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TC、LDL-C高于單純高血壓組(P<0.05),HDL-C低于單純高血壓組(P<0.05)(表1)。
2.2 3組血清salusin-β、MCP-1比較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單純高血壓組血清salusin-β、MCP-1均高于對照組(P<0.05),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血清salusin-β、MCP-1均高于單純高血壓組(P<0.05)(表2)。
2.3 不同SNYTAX評分及病變范圍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血清salusin-β、MCP-1比較根據SNYTAX評分結果顯示,高危亞組、中危亞組血清salusin-β、MCP-1高于低危亞組(P<0.05),且高危亞組血清salusin-β、MCP-1高于中危亞組(P<0.05)(表3)。根據臨床癥狀范圍顯示,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15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28例和心肌梗死亞組22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心肌梗死亞組血清salusin-β、MCP-1高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P<0.05),且心肌梗死亞組血清salusin-β、MCP-1高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P<0.05)(表4)。
表1 3組基線資料比較
表2 3組血清salusin-β、MCP-1比較(,ng/L)
表2 3組血清salusin-β、MCP-1比較(,ng/L)
注:Salusin-β:心血管活性肽、MCP-1:單核趨化蛋白-1。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單純高血壓組比較,bP<0.05
2.4 血清salusin-β、MCP-1的相關性分析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血清salusin-β、MCP-1間呈正相關(r=0.342,P<0.05)。
2.5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發(fā)生的Logistic分析將TC、LDL-C、HDL-C、salusin-β、MCP-1納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TC、LDL-C、HDL-C、salusin-β、MCP-1均是高血壓發(fā)生冠心病的影響因素(P<0.05),TC、LDL-C、salusin-β、MCP-1為危險因素(P<0.05),HDL-C為保護因素(P<0.05)(表5)。
2.6 血清salusin-β、MCP-1水平與死亡結局的關聯所有受試者隨訪20~50個月,隨訪中位數32個月,對照組無死亡,單純高血壓組死亡1例(1.33%),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死亡8例(10.76%)。8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死亡病例中,高危亞組5例(4例為再發(fā)心肌梗死,1例為心臟性猝死);中危亞組3例(2例為急性左心衰竭,1例均為心臟性猝死)。與中危亞組相比,高危亞組死亡例數有增高趨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肌梗死亞組死亡6例(4例為再發(fā)心肌梗死,2例為急性左心衰竭);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死亡2例均為心臟性猝死;與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相比,心肌梗死亞組死亡例數有增高趨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不同SNYTAX評分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血清salusin-β、MCP-1比較(,ng/L)
表3 不同SNYTAX評分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血清salusin-β、MCP-1比較(,ng/L)
注:Salusin-β:心血管活性肽、MCP-1:單核趨化蛋白-1。與低危亞組比較,aP<0.05;與中危亞組比較,bP<0.05
表4 不同臨床類型范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血清salusin-β、MCP-1比較(,ng/L)
表4 不同臨床類型范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血清salusin-β、MCP-1比較(,ng/L)
注:Salusin-β:心血管調節(jié)肽;MCP-1:單核趨化蛋白-1。與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比較,aP<0.05;與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亞組比較,bP<0.05
表5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發(fā)生的Logistic分析
80%~90%的高血壓患者存在除血壓升高外的心血管危險因素[9,10],早期了解高血壓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有助于患者早期干預和針對性預防,降低病死率。本研究顯示,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TC、LDL-C、HDL-C和單純高血壓間存在差異,提示在長期高血壓刺激下,患者血脂異常,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引發(fā)冠心病[11,12]。
Salusin主要包括28個氨基酸所組成salusin-α和20個氨基酸組成的salusin-β,salusin-β在人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廣泛分布[13],Sato等[14,15]研究顯示,salusin-β通過增加細胞內鈣離子、上調基因表達及誘導細胞有絲分裂等途徑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Sun等[16]認為,在伴有動脈粥樣硬化加劇的高血壓大鼠中,血清salusin-β顯著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salusin-β增高,隨SNYTAX評分升高及病變嚴重而增高,Logistic分析顯示salusin-β是高血壓患者發(fā)生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salusin-β水平較高的患者其死亡風險增高,原因可能為[17]:①salusin-β可促進機體白細胞介素1β(IL-1β)、血管粘附分子等炎癥介質釋放,加劇血管內皮損傷并激活局部炎癥反應,炎癥介質的釋放及炎癥反應是冠心病發(fā)生的充要因素;②salusin-β可激活miR155/NOX2/NF-κB通路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由泡沫細胞轉化,促進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研究顯示[18,19],循環(huán)中MCP-1與動脈粥樣硬化負荷、斑塊易損程度和炎癥細胞的活化相關。高血壓炎癥始動因子,MCP-1可促進單核巨噬細胞聚集于血管壁,加速細胞基質沉積,降低血管壁彈性,促使斑塊不穩(wěn)定甚至破裂[20]。本研究顯示,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中,血清MCP-1呈高表達,隨SNYTAX評分升高及病變嚴重而增高,Logistic分析及隨訪結果也顯示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血清MCP-1越高,再次心肌梗死及死亡的風險也越高,該結果與salusin-β類似,與salusin-β激活NF-κB信號通路,升高血管壁炎癥因子MCP-1表達,加速單核細胞的粘附作用有關,進一步證實salusin-β、MCP-1間呈正相關關系,該結果與文獻報道相似[21-23]。
綜上,血清salusin-β、MCP-1的升高是高血壓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兩者可用于評估冠心病嚴重程度及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