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卿
從新課程改革以來,作文教學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和發(fā)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畏難情緒。對話實際上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及學生和實際生活、作品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話式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平等相待的師生關系為首要前提,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要特征,將教師的啟發(fā)及學生的討論當作一種主要的學習手段,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心靈之間的對話與思想的碰撞。
一、將學生帶入對話氛圍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開展對話式的教學,不能先要求學生寫作相關的對話情景,因為這個要求對學生來說有些生澀和陌生,他們可能會覺得假、大、空。而作文教學只能力爭比較真實的自然,并且能夠通過多種藝術手法體現(xiàn)文章的藝術性。所以在進行對話式的教學時,教師首先就需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對話中,這樣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對話呈現(xiàn)出來的神奇效果,從而讓學生對對話式作文教學產(chǎn)生有效的認知和理解,不斷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并引導他們勤加練習,逐漸掌握比較簡單的對話式作文寫作模式。
例如,教師在講解《孔乙己》這篇文章時,可以引導學生去把握文章當中的喝酒人真實的心態(tài),以及孔乙己的心態(tài)變化與人物特征,從而深刻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從孔乙己到店里的時候,眾人與孔乙己的對話,我們可以感受到眾人對他的戲謔和嘲笑,孔乙己是他們生活的調(diào)味品。在后一段中,這些喝酒的人根據(jù)自己對孔乙己的了解進一步羞辱他,并且在公眾場所就高聲嚷到:“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人對孔乙己的嘲笑及羞辱是完全扭曲的,他們聯(lián)合起來針對孔乙己,此時,孔乙己的回答就顯得更加唯唯諾諾以及羞愧難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孔乙己是有羞恥心的。然而在孔乙己的認知當中,偷書并不算是偷竊行為,足以顯示他的迂腐,段落的最后一句描寫到“孔乙己滿口的之乎者也走開了,而酒館里也是一陣哄笑”,從中可以明顯地看出眾人只是單純地調(diào)侃他,以調(diào)侃他為樂。
二、讓學生深入討論思考
教師在開展對話式教學時,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主導作用,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多與學生溝通,讓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主要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并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及思考時,應減少不必要的限制,這樣才會促使學生更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苛求完美或是將學生的回答與標準答案進行對比,這樣只會導致學生不敢去表達,羞于去表達。
例如,在學習景物描寫時,教師先給出一個話題,比如“綠”這個話題,之后引導學生討論和思考,不做任何限制,僅僅讓學生圍繞話題展開想象。之后,學生就會很容易進入激烈的討論當中,有一部分學生會認為這是春天萬物復蘇的情境,還有一部分學生會聯(lián)想到碧波蕩漾的河水等。學生經(jīng)過一系列想象后,就會自然而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后全班同學再展開交流。學生會發(fā)現(xiàn),大家想象的內(nèi)容不一定相同,而且可能存在較大差異。這樣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刻的思考和研究,也可以選出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語段,最后再進行一次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感受到自己和教師之間存在很多共同話題,而且也可以讓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密切,學生也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評價時采用對話評閱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都是簡單地打個分數(shù)。一般情況下,教師是評閱的主體,而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者,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作文評價方式。首先,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閱時,應適當?shù)夭扇〈蚍峙c評語相結合的模式,應適當肯定學生作文當中的亮點,并且給予相應的鼓勵,如果學生有不足之處,也可以給予相應的建議;其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互評,這樣學生就會正確地審視和評價對方的作文,而且也會對文章的優(yōu)劣有更強烈的感受。
例如,在學生寫完“我最好的朋友”這個主題作文之后,教師可以讓班級的各個小組對作文進行評閱。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別人的作文,而且還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朋友對自己的印象。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對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而且還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認知,寓教于樂。
總而言之,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采取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寫作的樂趣,而不是感受到寫作給自己帶來的壓力,從而將寫作當成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以及表達自己認識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