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wèi)星
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認知水平,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所提高。在寫作評價中,教師可以采用互批模式進行作文批改,讓學生進行互助式學習。
一、改進作文批改模式
在作文批改中,對初中階段學生的作文,教師要精批細改。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全面批閱,指出文章的結構及語法等問題并進行適當修改,這種批作文的方式能夠使老師對學生的作文水平有全面清楚的了解,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問題進行改正,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然而,這樣的方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因為教師的時間與精力是有限的,要批改的作文數量繁多。教師工作量大,有時,在學生寫新作文的時候,教師還未批閱完之前的作文。因此,互批作文模式的實施可以及時解決這些問題,使初中作文教學順利開展。
教師要盡快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需改變傳統(tǒng)的自己批改作文的做法,要引導學生互批作文,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進行批改。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準備,在初一下學期,教師可以采取這種方式進行作文教學。在作文寫完之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批。學生在上學期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對作文的鑒賞能力也會有相應提高。以往都是教師批閱作文,現在變成學生批閱,在批改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學習到新的知識,激發(fā)了學生批改作文的熱情。這樣的教學模式既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師寫作教學的質量,值得推廣。
二、合理分配互批小組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批改作文的模式被稱之為“學生一對一互批互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采用這樣的方法讓學生批改作文,批改之后再互換回來,學生根據對方的批改進行修改。在這種模式中,學生的作文只被批改一次,只在一種建議之下完成作文的修改。但是,在教學之中,教師會發(fā)現,互批作文只局限于兩人,多數學生就是找好朋友批閱,有的學生會抬高分數,使作文成績不真實,提出的要求也不符合作文的實際情況,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盡量避免出現這樣的狀況,合理分配作文批閱小組,采取多人批閱的方式開展作文教學。
互批作文把作文批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欣賞其他同學的作文,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相互學習與促進中提高作文能力。教師要合理分配批閱任務,避免讓學生每次只能看一篇作文的現象,而是要讓學生多欣賞批閱作文,領略不同學生的作文魅力。
初中階段,學生分配給作文的時間比較少,如果某一篇作文寫得很吸引人,那么學生就可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寫作上。學生批閱作文有時僅僅是懷著好奇心去評判,想看看別人的作文是什么樣子的,因此閱讀多篇作文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前后四人為一組,將男女生混合在一起共同批閱作文,或者采用抽簽的方式進行作文批閱,讓學生在互動與互批互改中提高寫作水平。
三、制定詳細評分標準
互批作文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作文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推行互批作文這種模式,在平時就需按照相關要求去做,讓這種學習模式得以有序推進。在互評作文之前,教師要做好指導,確定作文評分的標準,按一定的步驟進行批改。
在初中階段,雖然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有了提高,但知識儲備還不夠,對一些字詞句的理解存在偏差。有些學生語文素養(yǎng)較高,在作文中使用了一些成語,可能會讓其他同學產生誤解,進而導致評閱出現錯誤。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在評閱作文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設,制定相應的評閱標準,讓批閱作文的同學避免做出錯誤的評價。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制定相關的評閱標準與評分細則,讓學生按具體的要求進行評價。教師可借鑒中考或高考作文的評分細則,列出作文分數的等級,讓學生參照相關的標準進行評價。一般情況下,學生對文章中心是否明確、語句表達是否通順、是否存在錯別字、標點符號運用是否得當等能做出正確評價,但對一些需要有更高鑒賞能力的評價要求的把握則離不開教師的指導。
首先,教師對作文書寫是否工整美觀進行評分,制定出評改項目與評分細則,字數是否達到要求,少于多少字扣多少分。檢查是否書寫題目,沒有書寫扣多少分等。接著,教師要讓學生對主題的表現以及文本的形式給出評價,如果作文要求寫抒情散文,看作文是否符合文體特征等。如果對作文手法有特殊要求,要讓學生在作文中找出并給予一定分數。有了具體的評分標準,學生便可以按照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客觀評分。
初中作文的批閱方式有很多,教師在日常作文評閱中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互助式批閱。在作文批改中,學生也能學習相關知識,在批改他人作文的同時審視自己的作文,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