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興
顧炎武(1613-1682)是江蘇昆山人,《日知錄》是他“稽古有得,隨時札記,久而類次成書”①潘耒:《日知錄序》,見《顧炎武全集》卷18《日知錄序》,第12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的著作,文稿內(nèi)容涉及經(jīng)濟社會、典章制度、風俗民情、經(jīng)史藝文等眾多領(lǐng)域,被稱為明清實學思潮中的代表作之一,在我國學術(shù)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顧炎武27 歲(1639 年)“秋闈被擯,退而讀書”,開始輯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主要素材來源是“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縣志書、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冊之類”。這標志著顧炎武正式踏上了“實學”之路。根據(jù)顧炎武自述:《日知錄》(三十二卷本,遂初堂刻本)為“積三十余年,乃成一編”,而且還說:“所著日知錄三十余卷,平生之志與業(yè)皆在其中,惟多寫數(shù)本以貽之同好。”②顧炎武:《與友人論門人書》,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三》,第101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一方面,從成果質(zhì)量看,《日知錄》是顧炎武三十余年如一日精心撰寫的作品,他自視其為畢生治學研究的結(jié)晶。另一方面,從寫作時間看,《日知錄》始撰時間以顧炎武“臨終絕筆為定”①顧炎武:《與潘次耕書》,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四》,第130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倒推三十年,大致應在1650 年前后。由此推斷,顧炎武寫作“實學”巨著《日知錄》之前,已先行撰寫其他“實學”著作,積累了大約十年的“實學”研究經(jīng)驗。根據(jù)考證,《日知錄》(八卷本,符山堂初刻本)的刻印時間為1670 年。從1650 年前后到1670 年,《日知錄》(八卷本)是顧炎武耗時二十年左右撰寫“實學”研究成果,不僅階段性地展現(xiàn)了顧炎武的“實學”研究概況,而且在他的學術(shù)生命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據(jù)顧炎武《初刻日知錄自序》記載:“炎武所著《日知錄》,因友人多欲鈔寫,患不能給,遂于上章閹茂之歲刻此八卷本。”②顧炎武:《初刻日知錄自序》,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二》,第75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這句話交代了初刻《日知錄》(八卷本)的時間及原因。
一是初刻時間:公元1670 年。顧炎武在《自序》中自述是上章閹茂年。按照天干地支紀年法,上章閹茂是指庚戌年,由此推算出刻印時間為康熙九年,即公元1670 年。另外,先生在《與友人書》中說:“ 《日知錄》初刻本乃辛亥年刻。”③顧炎武:《與友人書》,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八》,第242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辛亥年即康熙十年(公元1671 年),顧炎武初刻《日知錄》是大事,為何會在自述時出現(xiàn)庚戌、辛亥兩個刻印時間?按照我國傳統(tǒng)刻印技術(shù)的周期,顯然應該理解為:《日知錄》(八卷本)系康熙九年(公元1670 年)始刻,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 年)刻印完成。
二是初刻原因:友人索要。初刻《日知錄》,是為了滿足好友鈔寫的需求,本質(zhì)上必然是出于友人閱讀、學習的需要。由此可見,初刻《日知錄》是被動的,而非主動付梓;雖是被動刻印,但顧炎武主觀上也是樂意為之的。從“多”和“患”的用字可以判斷,不止一位友人要鈔寫,之所以同意刻印《日知錄》(八卷本)(符山堂初刻本),顧炎武勢必對當時的《日知錄》(八卷本)(符山堂初刻本)比較滿意,因而自信地交由符山堂刻印了,否則不會印刻。如程先貞(1607-1673)所言:“亭林先生……今年結(jié)夏,于此與二三同人講《易》,復得發(fā)其《日知錄》一書觀之,多考古論世之學,而其大旨在于明經(jīng)術(shù)、抉王道,為之三嘆服膺,勸其出以惠學者?!雹艹滔蓉懀骸顿涱櫿骶ち中颉?,見《顧炎武全集》卷22《附錄·亭林先生同志贈言》,第214-215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670 年,顧炎武在德州講《易》??逃 度罩洝罚ò司肀荆┡c此“二三同人”有關(guān),其中必定有程先貞。
我們知道,顧炎武始終未曾把已經(jīng)完成的三十二卷《日知錄》再度付刻。直到顧炎武逝世十三年之后,即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潘耒根據(jù)顧炎武遺稿整理而成并刻印。因而,《日知錄》(八卷本)既是初刻本,也是顧炎武在世時刻印的唯一版本。雖然沒有重刻《日知錄》,但是有重印和抄本傳世,只是流傳不廣,所以曾被誤認為已經(jīng)亡佚⑤陳祖武:《從〈日知錄〉到〈日知錄集釋〉》,見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點校:《日知錄集釋:全校本》,第8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F(xiàn)存八卷本《日知錄》刻本,有國家圖書館藏兩部及上海圖書館藏一部。⑥袁晶靖:《八卷本〈日知錄〉之早印本》,《文史》2014年第4 輯。
對照《日知錄》(三十二卷本),初刻本《日知錄》(八卷本)只是顧炎武“實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從形式和內(nèi)容分析,《日知錄》(八卷本)雖未完全成熟,但在顧炎武“實學”研究道路上卻具有奠基石意義,也為其創(chuàng)作《日知錄》(三十二卷本)后續(xù)條目奠定了扎實的基礎(chǔ)。
一是樹立了實學研究的基本框架。根據(jù)陳祖武先生的考證:“全書共錄札記一百四十條。就目錄次第而論,我們即可窺見三十二卷本的雛形, 在八卷本時已經(jīng)大致定下來了。”①陳祖武:《〈 日知錄〉八卷本未佚》,《讀書》1982 年第1 期。初刻《日知錄》(八卷本)共收錄讀書札記140 條。其中,卷一14 條,卷二25 條,卷三7 條,卷四25 條,卷五16 條,卷六17 條,卷七19 條,卷八17 條。從內(nèi)容上看,卷一講《周易》《尚書》《詩經(jīng)》,卷二、三講《春秋》《禮》《四書》,卷四、五、六講治道,卷七、八為雜考證。與《日知錄》(三十二卷本)上篇經(jīng)術(shù)、中篇治道、下篇博聞的編纂框架基本一致,可見《日知錄》(八卷本)刻印時已經(jīng)大體形成了《日知錄》(三十二卷本)的基本框架,潘耒編輯整理《日知錄》(三十二卷本)時只是將《日知錄》(八卷本)的條目歸入了其他卷。當然,其中諸多條目的內(nèi)容,顧炎武也早已作了修改與完善。
二是圈定了實學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把孜湟舱勑?、理、性、命諸范疇,但他否定這些范疇的舊理解,而把它重新規(guī)定為可以經(jīng)驗的所謂實學,以所見所聞為準?!雹诤钔鈴]:《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史——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第209 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從內(nèi)容分析,《日知錄》(八卷本)已經(jīng)涵蓋了經(jīng)學、史學、金石學等范疇,并統(tǒng)統(tǒng)納入到了顧炎武“實學”之中。顧炎武的“實學”,內(nèi)容十分豐富,契合明清實學思潮內(nèi)容的“會通”特征。顧炎武“實學”離不開其家學的影響。嗣祖顧紹芾(1563-1641)曾對先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即“士當求實學,凡天文、地理、兵農(nóng)、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③顧炎武:《三朝紀事闕文序》,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七》,第216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顧炎武自己也強調(diào)“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④顧炎武:《與人書二十五》,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四》,第148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突出經(jīng)世致用,構(gòu)建“修己治人之實學”⑤顧炎武:《夫子之言性與天道》,見《顧炎武全集》卷18《日知錄卷之七》,第308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包含習“六藝之文”、考“百王之典”、綜“當代之務(wù)”、問“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等等?!度罩洝罚ò司肀荆l目的內(nèi)容不僅關(guān)注傳統(tǒng)經(jīng)典,而且注重對各類實務(wù)的研究。正如張豈之先生所述:“書本知識與實際知識相結(jié)合的札記——這也表現(xiàn)了顧炎武‘實學’的特色。”⑥張豈之:《儒學·理學·實學·新學》,第177 頁,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三是彰顯了實學研究的精品意識。事實上,顧炎武已下定決心將《日知錄》寫成“撫世宰物”“后王”的精品。從文本看,《初刻〈日知錄〉自序》并不是1670 年寫的,而是六七年之后打算重刻卻又未刻時所作。為什么沒有重刻?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日知錄》(八卷本)初次刻印六七年之后,顧炎武表露出了對文本的不滿,“其中疏漏往往而有,而其書已行于世,不可掩”⑦顧炎武:《初刻日知錄自序》,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二》,第75、76、76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為了避免再有類似情況,顧炎武自然不急于重新刻印。這或許也是《日知錄》(三十二卷本)生前不刻定本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先生說:“蓋天下之理無窮,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故昔日之得,不足以為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雹囝櫻孜洌骸冻蹩倘罩涀孕颉?,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二》,第75、76、76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初刻本《日知錄》經(jīng)歷了六七年的傳播之后,顧炎武更加堅定了學無止境、精益求精的治學理念。事實上,“ 《日知錄》一書,稿本在顧炎武生前是一直變動著的,蓋歷來偉大學者寫作態(tài)度是極度嚴肅負責,絕不肯粗制濫造,貽誤后學。”⑨趙儷生:《顧炎武〈日知錄〉研究——為紀念顧炎武誕生350 周年而作》,《蘭州大學學報》1964 年第1 期。為了達到“明學術(shù)正人心,撥亂世,以興太平之事”的目標,顧炎武《初刻〈日知錄〉自序》認為:“須絕筆之后,藏之名山,以待撫世宰物者之求”⑩顧炎武:《初刻日知錄自序》,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二》,第75、76、76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他打算在《日知錄》定本之后再刻印,進而有從政治民者加以運用。這也是顧炎武與潘耒講“著述之家,最不利乎以未定之書傳之于人?!度罩洝吩俅辏绮患澳?,則以臨終絕筆為定,彼時自有受之者,而非可預期也”?顧炎武:《與潘次耕書》,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四》,第130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的原因所在。
截至1670 年,顧炎武從事“實學”研究已有三十載,內(nèi)容上逐漸形成體系,而研究方法也相當成熟?!度罩洝罚ò司肀荆┑拿媸?,實質(zhì)性地顯示了顧炎武“實學”研究的基本寫作方法。
一是札記的方法。顧炎武從小接受了讀書做札記的良好教育,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做“鈔書”①顧炎武:《鈔書自序》,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二》,第78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他撰寫《日知錄》,采取了在閱讀材料的基礎(chǔ)上篩選并摘記所需的章句,進而撰寫體會、作出評論并匯集條目成冊的方法。因而,《日知錄》的寫作是邊札記、邊修改,持續(xù)增改、評論的過程。以《日知錄》(八卷本)卷四為例,《鄉(xiāng)亭之職》條增寫近千字、《部刺史》條增寫至千余字,而《以錢為賦》條從五十四字增改至一千三百余字。顧炎武在《初刻〈日知錄〉自序》中寫到:“歷今六七年,老而益進,始悔向日學之不博,見之不卓?!瓭u次增改,得二十余卷。”②顧炎武:《初刻日知錄自序》,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二》,第75-76、142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梢姡度罩洝罚ò司肀荆┛逃×吣曛?,先生的學問有所精進,累計發(fā)現(xiàn)了一些疏漏,自然對《日知錄》(八卷本)有所不滿,而且已經(jīng)將八卷逐漸增改至二十余卷了。如顧炎武在《又與楊雪臣書》中寫到:“向者《日知錄》之刻,謬承許可,比來學業(yè)稍進,亦多刊改?!雹垲櫻孜洌骸杜c楊雪臣書》,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六》,第203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札記的方法,可以說是“讓他人為自己代言”的表述方式。這在顧炎武的其他著作中也有充分的體現(xiàn)。表面上,這似乎是“述而不作”,實際上并不是隨意鈔寫,而是經(jīng)過了大量地閱讀、精心地篩選、深度地提煉才提煉出契合自己思想見解的話語。梁啟超曾作出評價:“ 《日知錄》各條多相銜接,含有意義?!瓕嵡昂笳諔?,共明一義,剪裁組織,煞費苦心?!雹芰簡⒊骸吨袊倌陮W術(shù)史》,第60 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這就涉及了另一種研究方法,即史論結(jié)合。其實,顧炎武也十分贊同司馬遷“于序事中寓論斷”⑤顧炎武:《史記于序事中寓論斷》,見《顧炎武全集》卷19《日知錄卷之二十六》,第979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的做法。顧炎武通過鈔錄(札記的一種具體形式)別人的話語,往往是來自數(shù)人的同類見解,做出自己的推斷;而增改、評論的寫作是持續(xù)改進的過程,也顯示了顧炎武愈益成熟的治學水平以及嚴謹細致的治學態(tài)度。
二是實證的方法?!度罩洝罚ㄈ肀荆┑膶懽骱臅r三十多年,直至顧炎武臨終絕筆尚未定本。其實,《日知錄》(八卷本)面世之后幾年,顧炎武寫作《日知錄》的速度比較快,六七年之后便“漸次增改,得二十余卷”。但是為什么遲遲未定稿?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顧炎武耗費了大量時間進行查找、求證。這個過程,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充分顯示了他堅毅的治學品格。而更為重要的是,顧炎武開拓性地運用了實證研究的方法。所謂實證研究,主要是指研究者親自收集和觀察資料,進而得出結(jié)論假設(shè)或者檢驗理論假設(shè)的研究。那么實證方法,就具有鮮明的直接經(jīng)驗或者第一手資料的特征,包括數(shù)理實證和案例實證。顧炎武把他的搜集、鑒別資料的方法稱為“采山之銅”⑥許蘇民:《顧炎武評傳》,第337 頁,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他在《與人書十》中談到《日知錄》的寫作方法:“嘗謂今人纂輯之書,正如今人之鑄錢。古人釆銅于山,今人則買舊錢,名之曰廢銅,以充鑄而已。所鑄之錢,既以粗惡,而又將古人傳世之寶舂剉碎散,不存于后,豈不兩失之乎?承問日知錄又成幾卷,蓋期之以廢銅,而某自別來一載,早夜誦讀,反復尋究,僅得十余條,然庶幾釆山之銅也?!雹哳櫻孜洌骸冻蹩倘罩涀孕颉罚姟额櫻孜淙肪?1《亭林文集卷之二》,第75-76、142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顧炎武以鑄錢比喻治學,贊賞古人著書立說立足社會生活的實踐,在實踐中取材再創(chuàng)作,即“采銅于山”;貶斥今人“買舊錢”“充鑄”,依傍古人成果,以模擬、剽竊等手段編造文章的行為。顧炎武認為,論一事,必舉證。⑧中國實學研究會:《實學文化與當代思潮》,第57 頁,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他寫作《日知錄》,堅持“早夜誦讀,反復尋究”的方法,通過對古籍的整理、???、注疏、輯佚增寫、增改條目,以詳實的案例作為有力的佐證材料,以期實事求是、無征不信。
顧炎武“實學”研究的實證方法,是個體獨立完成的,與現(xiàn)今流行的“大數(shù)據(jù)”有相似之處,即使用計算機從數(shù)據(jù)庫中查找指定的信息??上ь櫻孜洳皇怯嬎銠C,大量的書籍也未錄入數(shù)據(jù)庫,所以顧炎武采取“采銅于山”的方法進行實證研究,屬于“慢工出細活”的過程,自然也是十分艱苦的。
三是研討的方法。顧炎武治學注重向友人征求共識,認為交友是自身經(jīng)術(shù)、治道的重要途徑。顧炎武寫到:“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①顧炎武:《與人書一》,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四》,第138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又說:“古人之為學焉而有所得,未嘗不求同志之人?!雹陬櫻孜洌骸稄V宋遺民錄序》,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二》,第83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顧炎武晚年撰寫的《廣師》,從學術(shù)見地、堅苦力學、博聞強記、好學不倦等方面對十位“同學之士”大加贊許,自愧不如。顧炎武將為學與交友相結(jié)合,善于發(fā)現(xiàn)友人的優(yōu)點,以友為師?;蛟S正是這個原因,顧炎武的“朋友圈”十分廣泛,交往頻繁??梢?,與友人研討、對標友人的優(yōu)點進行互動,是顧炎武治學的基本方法。顧炎武沒有急于重刻《日知錄》,而是“欲更刻之,而猶未敢自以為定,故先以舊本質(zhì)之同志”③顧炎武:《初刻日知錄自序》,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二》,第76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古人講:“同門為朋,同志為友?!睘榱送晟啤度罩洝罚壬浴度罩洝罚ò司肀荆榛A(chǔ),采取征求、質(zhì)詢志同道合的友人對文稿的意見。這當然也是求證方式之一,通過友人(其他專家)的意見檢驗自己的觀點。如顧炎武1676 年寫給黃宗羲的書信中談到:“炎武以管見為《日知錄》一書,竊自幸其中所論,同于先生者十之六七,但鄙著恒自改竄,未刻,其已刻八卷及《錢糧論》二篇,乃數(shù)年前筆也,先附呈大教?!雹茴櫻孜洌骸杜c黃太沖書》,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九》,第299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這是以書信的方式“出戶”,不僅顯示了顧炎武注重尋求知識主體的共識,而且也表明了先他謙虛謹慎的治學態(tài)度,其目的當然是通過這樣的“研討”方式將《日知錄》寫成“平生之志與業(yè)皆在其中”⑤顧炎武:《與友人論門人書》,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三》,第101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的精品。在這個意義上,《日知錄》(八卷本)是顧炎武完善《日知錄》(三十二卷本)的“試金石”。
顧炎武的研討式“實學”,并不局限于友人,普通民眾也是他質(zhì)詢的對象。顧氏經(jīng)學的實證方法更有區(qū)別于一般考據(jù)法之特點,即進行足跡半天下的實地考察和廣泛求證于學友的認知交往性實證。⑥周可真《:江南儒學的實學品格——以顧炎武為典型》,《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20 年第4 期。顧炎武治學以“行萬里路”著稱,他“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蚺c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fā)書而對勘之”⑦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見《全祖望集匯校集注》之《鮚埼亭集卷第十二》,朱鑄禹匯校集注,第230-231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顧炎武晚年自述:“九州歷其七,五岳登其四。”⑧顧炎武:《與戴耘野》,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六》,第204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他治學采取了“晚明考據(jù)學家都十分注重實地考察取證的方法”⑨葛榮晉:《中國實學思想史》中卷《第二編 明中葉至清中葉的實學思想》,第6 頁,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果斷“出戶”而“足跡半天下,所至交其賢豪長者,考其山川風俗、疾苦利病,如指諸掌”⑩潘耒:《日知錄序》,見《顧炎武全集》卷18《日知錄序》,第11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在交往中獲取直接經(jīng)驗或間接經(jīng)驗。在復雜的生活軌跡中,顧炎武通過不間斷地調(diào)研求證,用各種直接或間接經(jīng)驗檢驗個人治學的正確性,逐步完善相關(guān)“實學”研究的成果。
以上三種基本方法,從札記、到實證、再到研討并最終定稿,反映了顧炎武“實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從“鈔書”札記接受知識開始,經(jīng)過個人的主觀分析與學術(shù)綜合,借鑒友人等評價,最終創(chuàng)新地形成自己的學術(shù)成果。這個過程使顧炎武“實學”研究的認知結(jié)果日趨科學化、合理化。從認知發(fā)展看,這與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Bloom’s Taxonomy)對“認知過程維度”從低階到高階的基本判斷,即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基本一致。顧炎武“札記”是知道或記憶層次的低階認知,但其基礎(chǔ)性價值至關(guān)重要,實證、研討的層次越來越高,其復雜性也同步增長。從認知形式與學習有效性看,與埃德加·戴爾的“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論也相類似,顧炎武“實學”研究從“札記”式被動學習趨向“實證”和“研討”式主動學習階段,也是從低知識保留率趨向高知識保留率。
顧炎武治學的涉獵面非常廣,對標現(xiàn)行的學科門類進行梳理,其治學成果覆蓋了文學、史學、哲學、經(jīng)濟學、軍事學、管理學等近10 個學科,因而被稱為千百年來屈指可數(shù)的“通儒”。也就是說,顧炎武的“實學”是一個內(nèi)容龐大的知識系統(tǒng)。相較《日知錄》(三十二卷本)1019條,《日知錄》(八卷本)140 條只能說是管中窺豹而已,甚至“八卷本與三十二卷本比較,一百四十條中,文注均同者僅十八條”①陳祖武:《〈 日知錄〉八卷本未佚》,《讀書》1982 年第1 期。。盡管如此,《日知錄》(八卷本)的影響仍然十分深遠。初刻《日知錄》(八卷本)不僅傳播了顧炎武“實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擴大了先生治學的影響力,而且奠定了顧炎武“實學”的歷史地位。
《日知錄》(八卷本)反映了顧炎武“實學”的目標指向?!胺教贸蹩瘫緸轭櫻孜溆H刻,反映著作者作為亡明遺臣的政治立場和文化心態(tài)?!雹趶埦┤A:《〈 日知錄〉的版本與研究》,《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 年第4 期。顧炎武自評《日知錄》:“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別著日知錄,上篇經(jīng)術(shù),中篇治道,下篇博聞,共三十余卷。有王起者,將以見諸行事,以躋斯世于治古之隆,而未敢為今人道也?!雹垲櫻孜洌骸杜c人書二十五》,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四》,第148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度罩洝罚ㄈ肀荆┥掀?jīng)術(shù)、中篇治道、下篇博聞的撰寫布局是延續(xù)了《日知錄》(八卷本)??梢姡懊鞯馈迸c“救世”是顧炎武撰寫《日知錄》時始終堅持的目標指向。他反復強調(diào)的是學習不是為了個人獵取名和利,而在于明道救世、撥亂反正。④沈嘉榮:《顧炎武論考》,第244 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從單一性看,《日知錄》(八卷本)的各個條目,雖篇幅有長有短,但都是尋求知識本原的“形而上學”,具有明顯的思辨性,也就是“明道”,即掌握真理、認識世界。從整體性看,《日知錄》(八卷本)包含講經(jīng)、治道、雜考證共140 條,在形式上無疑是知識總匯的典型,目的當然是服務(wù)“救世”,即改造世界。顧炎武的哲學是實踐哲學,認為認識世界(“明道”)是為了改造世界(“救世”、“淑人”)。⑤周可真:《顧炎武哲學思想研究》,第111 頁,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由此可知,顧炎武“實學”以“明道”為出發(fā)點,而其“實學”的外在表現(xiàn)則是“救世”,這也契合其倡導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⑥顧炎武:《正始》,見《顧炎武全集》卷18《日知錄卷之十三》,第527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在這個意義上,顧炎武“實學”具有“尊德性”與“道問學”相統(tǒng)一的特征?!度罩洝罚ò司肀荆┳鳛轭櫻孜渲巍靶藜褐稳酥畬崒W”的階段性成果,已經(jīng)顯示了其形式上的治學目的是“明道”,即“道問學”;而其德性自覺的本質(zhì)是“救世”,即尊德性。道問學又以尊德性為前提和基礎(chǔ),從而表現(xiàn)為“平生之志與業(yè)皆在其中”⑦顧炎武:《與友人論門人書》,見《顧炎武全集》卷21《亭林文集卷之三》,第101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與朱熹以“道問學”為主、陸九淵以“尊德性”為宗的學術(shù)具有鮮明的差異,顧炎武“實學”突出強調(diào)經(jīng)世致用,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