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鐘嵊
小時候,我對栽種特別感興趣。母親便同意將院內(nèi)東南角放柴火的地方整理一下,騰出空來,讓我搞個小菜園。我隨即用秫秸夾障把四周圍了起來,扎上柴門,用锨、镢在園內(nèi)整地,然后在靠近障子的邊沿挖坑種上蕓豆,讓它長大后可以爬上障子開花結(jié)果。中間整平后撒上油菜籽,不久就會長出一小片油菜,開出黃色的油菜花,小菜園將會變成一個小花園。
蕓豆下種后,我每天觀察它們的變化。
開始鼓芽了,先露出白嫩的彎脖兒,接著將兩片葉瓣慢慢舉起,分開,發(fā)芽。忽然,我發(fā)現(xiàn)有幾棵彎脖兒奄奄一息,拔出來一看,根沒了。
“是該死的螻蛄把它的根咬斷了,眼前被它拱起的長長隧道就是鐵證!”
唉,眼看剩下的幾棵也保不住了。
我想到了刺猬,刺猬是吃螻蛄的,它晚上常常貼著墻根找螻蛄和蟲子吃。早先我逮過刺猬,以后又跑了。隔壁伯母家四哥剛好有只刺猬,是他前天在院外墻根逮的。我想讓它來看護小菜園。
四哥笑著說:“它不光吃螻蛄,也吃蚯蚓,那就沒有幫你小菜園松土的了?!?/p>
算了,不管蕓豆的事了。還有小油菜呢。
小油菜長得很快,不久就綠油油一片了。
那天,我出去割草時,忘了把小菜園的門閂上。老母雞領(lǐng)著它的孩子們進去了。
當我回來時,它們?nèi)栽趫@子里,都吃小油菜吃飽了。老母雞正在園子里趴著,伸著一只爪子,用翅膀撲打起來,將濕土揚在身上。小雞們也學著它的樣子,連小油菜的根也被它們刨出來了。
我趕緊轟它們,老母雞卻賴著不起來,我把它扔出去,小雞們才都跟著跑出去了。
我只好重新整理菜園。母親看了說:“這園里不必再種菜了,種上也長不住,瞎費事。雞吃慣了,早晚還要進來糟蹋。不如栽上幾棵能爬墻頭的絲瓜,用樹枝子插好,雞進不去,等爬上墻頭以后,就不怕雞了。”
按母親說的,我不僅栽了絲瓜,還栽了扁豆和葫蘆。兩三天后都緩過苗來了。
起初,它們互不侵犯,各長各的,不久,開始互相纏繞爭著向上了。
我趕緊豎上幾根竹竿,將它們分開,讓它們沿著自己跟前的竹竿憑自己的本事向上攀。
一攀上墻頭,它們就開始搶占地盤,各自緊緊抓住墻頭不放。
不久,黃色的絲瓜花、白色的葫蘆花、紫色的扁豆花在墻頭上相互爭艷,炫耀自己,一下子忙壞了蜜蜂和蝴蝶。
天氣越來越?jīng)?,秋天來了,一串串挑在空中的扁豆,有紫色的,有綠色的;那一根根吊在墻上的絲瓜,有直而長的,有短而彎的;一個個蹲在墻頭的葫蘆,有的像胖娃娃,有的像羅漢。
小菜園第一年喜獲豐收。
有了第一年的經(jīng)驗,第二年一開春,我就在小菜園里種下了絲瓜、扁豆和葫蘆的種子,直接萌芽,不需要再經(jīng)過移苗、緩苗的過程。
同時,又栽上了一棵桃苗。它是我無意中在野外看到的。我家只有杏樹沒有桃樹,希望這棵桃苗能長成一棵桃樹。把它連土挖來時,它的葉瓣還夾在桃核殼中,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栽下。
桃苗長得最快,頂芽出葉后,迅速變大,繼續(xù)發(fā)芽出葉。同時,葉柄下也拱出新芽,長出新枝。桃苗變成了小桃樹,在向上躥的同時,向周圍搶占空間,搶占陽光。
母親看見說:“桃樹很能鋪排,不能栽在院子里,快挪到大門外的園子里去?!?/p>
大門外的園子原先也是種菜用的。正好空著,我把小桃樹挪到了那兒。
由于我挪栽時特別小心,兩天后就緩過苗來了。
我想,它一定很高興,誰也擠不著它,可以盡情瘋長了。
秋后,它那醬紫色的樹干已有大拇指粗了,并長出了許多枝杈。
第二年一開春,它就醒過來了,每根枝條上發(fā)出了一些新芽,長出了一些紫綠色的新葉。
秋末落葉時,它那被褐色樹皮包著的樹干已經(jīng)有我的胳膊粗了,并由許多枝杈形成了樹冠。
冬天過后,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枝條上出現(xiàn)了許多黑點,黑點越來越大,最后,變成了一簇簇紫褐色的花骨朵。
我忽然記起“桃三杏四梨五年就結(jié)果”的說法。小桃樹正好三年了,它要結(jié)果了。
紫褐色的花骨朵越來越大。不久,骨朵前端慢慢裂開,露出了淺紅色的花瓣。
花瓣等不及了。過了一天,都舒展開了。
小桃樹開花了,滿樹一簇簇淺紅色的花朵,小蜜蜂們“嗡嗡”飛舞著趕來祝賀。
“哎呀,樹上的桃花一百朵也不止呢,要結(jié)一百個桃子了。”小妮看著滿樹的桃花高興地說。
“你把謊花(公花)也算上了。謊花是不結(jié)桃的?!敝诱f。
三天后,花開始謝了。花瓣像雪片一樣一片一片地飛去。
一些花托也掉下來了。那是謊花的花托。
最后,留下了一只只“毛紐兒”,都戴著紫色的小花帽,緊緊地靠在剛長出來的小葉子旁。
“毛紐兒”一天天變大,旁邊的葉子也陪著它一起長大變綠。
小伙伴們都來一遍一遍地數(shù),最后確認,“有46個呢。”
都佩服小桃樹,“真能結(jié)!”
但幾天后,有的“毛紐兒”黃了,掉下來了。
此后,每天都有“毛紐兒”掉下來。
“樹小,結(jié)多了受不了,就要扔掉一些?!杯h(huán)環(huán)說。
但我擔心,“會不會掉光了?”
后來,我注意到,剩下來的“毛紐兒”越來越綠,越來越胖了??磥?,不會再掉了。我仔細地數(shù)了一遍,還剩下18只。
小伙伴們也都過來數(shù),都說:“18只?!?/p>
“桃尖兒這么長,不像秋桃,不知是什么桃?”柱子問。
“我認得,這是六月鮮,我姥姥家就有一棵這樣的桃樹?!迸d宇說。
六月鮮!多么好聽的名字,多么誘人的名字。
我沒吃過,許多小伙伴也沒吃過。
桃一天天變大,一天天變白。
終于,麥收后的一天,我發(fā)現(xiàn)有的桃開始“紅尖兒”了,我高興地叫母親過來看。她看了說:“搬個凳子踏著,都摘下來吧,眼前的小孩兒們一人一個,省得天天盼著。”
小桃樹一下子卸了擔。腰挺得更直,頭抬得更高了。
發(fā)稿/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