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芳芹 陳麗娟 茅志娟 夏小鵬
1.江蘇省南通市中醫(yī)院手術室,江蘇南通 226001;2.江蘇省南通市中醫(yī)院骨傷科,江蘇南通 226001
經(jīng)皮穿刺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automated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可有效緩解或解除患者腰腿痛或下肢麻木癥狀[1-2]。但PLD 手術操作可能會造成肌肉和軟組織損傷,甚至引起椎管內(nèi)粘連,術后早期直抬腿訓練能夠有效預防PLD 術后神經(jīng)根粘連,腰背肌肉訓練可快速恢復患者腰背功能、預防術后腰痛及復發(fā)[3],但前提是患者術后有較好的康復訓練依從性。多媒體健康教育形式利用現(xiàn)代傳媒方式,能將健康教育內(nèi)容直觀、生動地傳遞給患者,利于促進患者養(yǎng)成健康行為[4]。本研究旨在探討多媒體健康教育在PLD 術中的應用效果。
選擇2017 年7 月—2018 年6 月江蘇省南通市中醫(yī)院收治的PLD 患者106 例。納入標準:①明確診斷為LIDP 并行PLD 治療;②意識清楚,能正常溝通;③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精神疾病、腫瘤、腰椎感染、嚴重身體殘疾、骨折等疾病;②生活不能自理;③伴嚴重心血管疾??;④腰椎滑脫等引起腰椎不穩(wěn),椎間孔狹窄導致神經(jīng)卡壓。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 例。觀察組男30 例,女23 例;年齡35~70 歲,平均(46.12±10.66)歲;病程7 d~8 年,平均(3.74±0.65)年;病變節(jié)段:L3~414 例,L4~523 例,L5~S116 例;住院時間8~25 d,平均(16.09±6.27)d。對照組男33 例,女20 例;年齡35~70 歲,平均(46.54±10.72)歲;病程7 d~9 年,平均(3.71±0.58)年;病變節(jié)段:L3~414 例,L4~527 例,L5~S112 例;住院時間8~25 d,平均(16.21±6.11)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包括術后康復知識口頭宣教、功能鍛煉指導、自訂小冊子、回答咨詢、出院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多媒體健康教育。
(1)影音多媒體宣教:科室護士長組織PLD 術后康復訓練特別小組,閱讀相關文獻,制作PLD 術后康復訓練影音宣教材料,配合專業(yè)人員講解。在病區(qū)USB 多功能電視中滾動播放不同階段的康復訓練視頻,每天2 次。①術后6 h 作擴胸運動及深呼吸訓練(10~20 下/次,3 次/d)。②術后1~2 d 初始進行股四頭肌靜止下收縮、舒張鍛煉(30~50 下/次,3 次/d)。術后第2 天進行早期直腿抬高訓練,初始幅度<10°,此后抬高幅度逐漸增加(10~20 下/次,3 次/d)。③術后第3 天開始指導患者腰背肌功能鍛煉,以五點支撐法、飛燕式為主(10~20 下/次,3 次/d)。④術后4~7 d 根據(jù)患者耐受情況,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提高鍛煉頻率;增加四點、三點支撐訓練。指導患者扶床站立,及扶床行走等鍛煉。⑤出院前1 d 囑患者出院后仍以床上或者是床邊功能鍛煉為主,術后1 個月方可作快走、慢跑和游泳等運動;佩帶腰圍不少于3 個月,以保護腰椎。
(2)紙質(zhì)媒體宣教:制作健康宣教手冊,在納入LIDP 常規(guī)教育內(nèi)容基礎上,增加LIDP 與陽性體征相關性、術后功能鍛煉的目的和重要性、術后“反跳痛”原因等疾病知識,住院期間,觀察組患者人手1 冊,護理人員逐一講解。
(3)健康知識講座:由資深醫(yī)生和護士負責每個周一、五下午對PLD 手術患者及家屬進行集中知識講座(60 min/次)。借助多媒體和模型,責任護士同時現(xiàn)場示范,講解術后康復訓練的項目和動作要領,耐心指導患者現(xiàn)場練習,直至其掌握。同時,請已成功行PLD 手術的患者介紹術中、術后感受,如何做到術后堅持康復訓練,增加康復信心。
(4)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信息化平臺宣教:患者出院時,建立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等網(wǎng)絡平臺,邀請患者及家屬參與,由專門護士通過網(wǎng)絡推送PLD術后功能鍛煉相關知識。指導患者臥硬板床,加強腰背肌鍛煉,盡量減少椎間盤承壓,鼓勵患者積極通過網(wǎng)絡平臺討論交流,責任醫(yī)師解答咨詢。
(5)電話隨訪:于術后1、4 周,3、6 個月進行4 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疼痛、肢體恢復情況、康復訓練依從性,指導患者養(yǎng)成健康行為,提醒患者按時復查。
1.3.1 認知水平 教育前、隨訪6 個月,參照文獻[5-6]自制《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患者康復鍛煉知識調(diào)查問卷》,包括LIDP 發(fā)病原因及誘因、手術指征、PLD 治療原則及術后康復鍛煉方法、術后康復訓練時間及術后康復訓練頻率。由責任護士在入院時及出院后10 d復查時進行問卷調(diào)查。采用“是”“否”回答。量表經(jīng)檢驗:Cronbach’s α=0.924。
1.3.2 早期康復訓練依從性 教育前、隨訪6 個月,參照文獻[7-8]采用自制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量表進行依從性評估,共有15 個項目,包括9 項身體鍛煉、4 項主動尋求建議、2 項術后注意事項等,每個條目評分1~4 分,分為完全依從(>54 分)、偶爾依從(42~54 分)、不依從(<42 分)。
1.3.3 腰椎功能 教育前、隨訪6 個月,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9]、日本骨科協(xié)會(JOA)[10]、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shù)(ODI)[11]測評腰椎功能。VAS 評分0~10 分,0 分表示無痛,10 分表示劇痛,評分越高,疼痛越劇烈。JOA 滿分為29 分,其中25~29 分為功能優(yōu),16~24 分為功能良好,10~15 分為中,<10 分為差。ODI 問卷包括疼痛強度、提物、站立等10 個維度,每個維度6 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0~5 分。評分越高,腰椎障礙程度越嚴重。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教育前,兩組患者康復知識知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隨訪6 個月,兩組患者術后康復知識知曉率均明顯高于同組教育前,且觀察組康復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隨訪6 個月,觀察組早期康復訓練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康復知識知曉率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早期康復鍛煉依從性比較[例(%)]
教育前,兩組VAS,JOA 評分,ODI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隨訪6 個月,兩組患者VAS,ODI 明顯低于同組教育前,JOA 評分明顯高于同組教育前;觀察組VAS,ODI 明顯低于對照組,JOA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術后早期康復訓練是保證PLD 手術效果與功能恢復的有效途徑[12]。因患者年齡相對偏大、缺乏LIDP及PLD 相關認知、康復訓練專業(yè)性等,PLD 患者術后早期康復訓練依從行為整體水平偏低[13-14]。而傳統(tǒng)健康教育形式單一、缺乏系統(tǒng)性,也不利于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并促進健康行為的養(yǎng)成[15-16]。
多媒體健康教育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載體,可突破時間與地域限制[17-18];通過對文字、圖片、音樂等形式的有效組合,更能吸引患者興趣[19-20]。本研究中,將復雜的PLD 術后康復鍛煉內(nèi)容制作成淺顯直觀的視頻、動畫,使枯燥復雜的教育變得圖文并茂,易于理解;同時根據(jù)不同階段對疾病知識的需求,在病區(qū)USB 多功能電視中滾動播放,使患者分階段去學習功能鍛煉技巧,同時也保證了PLD 術后康復鍛煉教育的同質(zhì)化。健康知識講座、集中授課,責任護士同時現(xiàn)場示范,這種互動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學習興趣。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康復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李翠翠等[21]也有類似報道。
表3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腰椎功能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腰椎功能比較(分,)
注:VAS:視覺模擬評分;JOA:日本骨科協(xié)會;ODI: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shù)
PLD 患者術后進行正確康復鍛煉、使用腰圍進行保護性訓練、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保持正確生活勞動姿勢,可以提高患者術后脊柱穩(wěn)定性,防止LIDP 復發(fā),減少腰痛發(fā)生率[22]。患者術后康復訓練的依從性是動態(tài)變化的,隨著時間延長,患者對康復訓練內(nèi)容存在遺忘現(xiàn)象[23],導致術后康復訓練依從行為逐漸降低。本研究中,通過新媒體信息化平臺宣教、電話隨訪等措施,讓患者出院后也能與醫(yī)護人員保持交流,護士也可通過網(wǎng)絡多媒體平臺督促患者保持訓練依從性,根據(jù)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情況及時調(diào)整康復計劃。結果顯示,觀察組早期康復訓練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積極有效的康復訓練,也有利于預防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術后肌肉萎縮,緩解粘連,促進肌肉力量的恢復,進而改善患者腰椎功能[24]。
綜上所述,多媒體健康教育應用于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后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復訓練認知水平,促進早期康復訓練依從行為的養(yǎng)成,改善患者腰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