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秉龍
【摘要】當前學校層面對青少年學生的教育主流還是以賞識教育為主,知恥教育的占位相對不受重視。文章在對“知恥”與“至善”概念做一些引述和個人的解讀基礎上,重點論述了“知恥”是個體通向“至善”之路的起點,以期引起社會對作為“至善”起點的“恥”的認識,進而切實加強恥德教育,以克社會虛浮失根之詬病。
【關鍵詞】知恥;至善;起點
“知恥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然而當前學校層面對青少年學生的教育主流還是以賞識教育為主,知恥教育的占位相對不受重視。綜合社會發(fā)生的諸多青少年違法犯罪現(xiàn)象,以及青少年的道德、紀律、法制意識方面的現(xiàn)狀來看,加強知恥教育是非常必要且有急迫性的。本文擬在對“知恥”與“至善”概念做一些引述和個人的解讀基礎上,重點論述“知恥”是個體通向“至善”之路的起點,以期引起社會對作為“至善”起點的“恥”的認識,進而切實加強恥德教育,以克社會虛浮失根之詬病。
一、“知恥”與“至善”的內(nèi)涵
“恥”,小篆作“恥”。《六書說要》曰:“恥,從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意。凡人心慚,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意思就是人因“恥辱、羞恥”,會產(chǎn)生面紅耳熱的生理反應,產(chǎn)生羞愧之心。
“恥”,從觀念到實踐,在中國有古老的源流。
上古社會的夏、商、周三代就有“伊尹放太甲”之說?!妒酚洝ひ蟊炯o》中記載:“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于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贝呵飼r期,孔孟進一步發(fā)展了“恥”的倫理思想??鬃拥溃骸靶屑河袗u,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标U述了“恥”與修身治國之間的關聯(lián)。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睆娬{(diào)了“羞恥之心”是“人禽之別”的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管子·牧民》有“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之論,“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秦漢以降,恥感文化因應歷史風云,長河奔浪,蛟吼鼉鳴,不斷發(fā)展。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薄爸獝u是由內(nèi)心以生。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标懢艤Y說:“夫人之患,莫大乎無恥,人而無恥,果何以為人哉?”明末清初顧炎武在《日知錄》中也對《管子》的“國之四維說”繼承并發(fā)揚,強調(diào)“廉恥立人之大節(jié)”“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清代龔自珍說:“農(nóng)工之人、肩荷背負之子則無恥,則辱其身而已;富而無恥者,辱其家而已;士無恥,則名之曰辱國;卿大夫無恥,名之曰辱社稷?!笨涤袨橐蔡岢觯骸皭u者,治教之大端。”[1]可見,中國的恥感文化源遠流長,“行己有恥”已成古人之通識?!帮L俗之美,在養(yǎng)民知恥。”使民知恥,對我國歷史發(fā)展各個時期的社會風氣建設有莫大之用。
歷史發(fā)展到今天,“恥”依然是道德建設的重要范疇,是人區(qū)別于禽獸的重要標志。它是倫理主體對“善”的一種“否定性”的自我把握方式,是主體內(nèi)心深處的“靈魂”對“自我”的“回顧”和“打量”,是對大寫的“人”驚異地仰望時產(chǎn)生的一種“羞愧”“反省”和道德自覺。
近些年來,我們目睹了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物質領域的巨大繁榮,卻也見證了整個社會精神道德領域的巨大滑坡,“世道久喪,禮俗日弊”,那種對道德底線的無休止的突破,令我們憂心忡忡和痛心疾首。因此,“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于國”,加強知恥教育;“行己有恥”“知恥向善”,樹立正確的榮辱觀;“篤道崇德”“風化還淳”,于國于民,于近于遠,于民族精神的塑造、健康人格的嬗養(yǎng)以及社會風氣的優(yōu)化及返本開新,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和作用。
對“至善”的理解,可以有多重維度。
“善”,《說文解字》曰:“善,吉也。從誩,從羊。此與義美同義。”故善從美、從羊、從祥。引伸而言,“善”含有“善良”“最好”“親善”“仁善”“本善”“慈善”“友善”“善意”“和善”“妥善”“積善”“善舉”“面善”等義。如《管子·幼官》:“至善不戰(zhàn),其次一之?!笔钦f“最好的”辦法是不打仗,真要打,那就要一戰(zhàn)勝之。
中國古典文化對“至善”的指謂,一般是指個體自覺地做道德實踐的功夫,以達到“至善”之地,即追求人的道德修養(yǎng)趨于最高境界?!爸辽啤本褪巧频碌臉O處,沒有濁沙污泥的私心欲念與邪思妄識,心靈達到純凈的“上善”之境。如道德與法治七年級教材引用的《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奔创酥^也。朱熹、王陽明等則在自己理學和心學的系統(tǒng)之上對“至善”做了超然的詮釋,如《大學章句》:“天之賦予人物者謂之命,人與物受之者謂之性,主于一身者謂之心,有得于天而光明正大者謂之明德?!边@又把“至善”本體論化了。
在西方倫理思想中,“至善”有廣泛的含義,也是一個道德本體論的問題,是對道德終極價值的“形上的”追問。柏拉圖說“不是善是最高的理念,而是至善才是最高的理念”,是一切“理念”共同追求的目的。亞里士多德認為:“自足似乎就是終極的善,……它使生活變得愉悅,不感匱乏?!钡终f:“靈魂的善是主要的、最高的善?!敝挥兴急娌攀亲畲蟮男腋!5轮兛死?、伊壁鳩魯?shù)热藙t把幸福歸于善的屬性,幸福就是至善。近代康德則否認了這兩者統(tǒng)一在現(xiàn)實中的可能性,而把它推到彼岸世界,并設定了“靈魂不朽”和“上帝”的存在,作為實現(xiàn)這種統(tǒng)一的假設條件。因此,在現(xiàn)實的此岸世界中,人只能痛苦地在道德與幸福之間掙扎、選擇、自由自決。馬克思主義的至善觀,則立足唯物史觀,從社會實踐出發(fā),依據(jù)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道德善的最高目標,必須推翻私有制才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
毋論東西,“至善”都是一個在遠處的“光明”,它是一道光,有著引力,對人召喚。
二、“知恥”是個體通向“至善”之路的起點
中國有一句古語說:“五刑不如一恥?!币馑际窃賴揽岬男塘P,都不如讓百姓懂得一個“恥”字??鬃右舱f:“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比绻庥幸环N外在的強制,也就光會產(chǎn)生一種外在的服從,不能真正從“根”上、從“心”上去改變現(xiàn)有的行為。所以又說,只有“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所以,當局者要厘定經(jīng)制,推行公義,行德致善,行禮義教化,加強知恥教育,才能山河有序,萬方得宜,世世常安。
清人姚元之《竹葉亭雜記》卷7(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52頁)記載,道光十一年,這年因海水倒灌,江水泛濫,沿江各地洪災多發(fā),安徽桐城也發(fā)生了水災。大水中,一女子躲避未及,水快要淹到腰部了,有一男子伸手救援,拉了一下女子的左臂。女子呼號大哭:“我?guī)资甑呢懝?jié),怎么能讓陌生男子污了我的左臂?!睋屜乱黄鹛与y者帶的菜刀,將左臂砍下[2]。這是深重的恥感文化對人的行為的影響。這也說明,作為一個德目的“恥”,在人的道德教化中有極其強大的內(nèi)驅作用。
今天雖然剔除了封建糟粕,但我們?nèi)砸匾晜鹘y(tǒng)文化中的恥德思想,作為道德建設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加強中學生的“知恥”教育,把它作為道德教育的基礎,因為它是通向“至善”之路的起點?!皭u”作為人類道德生活的一個要素,它本身有一套內(nèi)在的進階理路,遵循一定的道德心理發(fā)生機制。
首先,“知恥”是個體通向“至善”之路的“認識”起點。
作為“認識”環(huán)節(jié)的“恥”,它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知”恥,這是“恥的觀念”的理性部分,是質的部分,是個知識論的東西,這是所有德行前進的根據(jù)。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或者一個人成長過程的不同時期,都會有不同的內(nèi)容。每個人都立于大地之上,他們的內(nèi)心都裝著一泓這個時代及他的周圍環(huán)境孕育的道德之水,但有的清澈,有的污濁,質地不同,其德迥異。
在審視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種現(xiàn)象是特別值得關注的,那就是“恥點”的水平及運動形態(tài)。人們常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睂崉t指的就是這種恥德之點的社會平均水平在不斷下降,門檻愈低。于個人而言,那就更加殊相迭生,萬般情態(tài)了,有時還會讓你瞠目結舌。比如,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振華就說自己嫖娼是有底線的,16歲以下的絕對不碰,要求判自己猥褻無罪并恢復自己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全國勞模等榮譽。在這方面,刷新“三觀”的例子實在太多。因此,我們必須找到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根源是什么。
修復社會的道德環(huán)境,提升社會的“恥點水平”,在“知恥”的環(huán)節(jié)沁生一泓道德清泉,宜堅持個人修為與國家教化兩者并重,不可偏頗。特別是在“公共領域而言,恥感的培育首先需要一個善惡是非、榮恥分明的倫理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需要的是對制度正義的堅守,畢竟道德意識的樹立有賴于社會的公序良俗,有賴于制度正義。同時,恥感的培養(yǎng)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堅持對于善的肯定與對于惡的懲罰”[3]。在目前的國際國內(nèi)環(huán)境下,道德建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力促實現(xiàn)司法公平和社會正義,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榮知恥的教育尤其重要。
其次,“知恥”是個體通向“至善”之路的“情感”和“意志”的起點。
歌德的戲劇作品《托夸多·塔索》有這樣的描寫:“環(huán)繞著我們的,有那么一些由命運挖掘的深壕,它們深深地埋藏在我們內(nèi)心的最隱秘之處?!边@就是羞恥,是一種人類普遍的幽深的情緒。
在“恥”的觀念形態(tài)內(nèi),在“知”的鐵墻之上,有一個澎湃的動力機制,它就是將知恥教育對象化,將觀念的“知恥”激活的“情意”。這也許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是充滿激情地前進或者倒退的微妙的環(huán)節(jié)。假設“認識”環(huán)節(jié)的“知恥”是一件衣裳,但那還是靜態(tài)的,只有經(jīng)過動態(tài)環(huán)節(jié)的對恥的“情緒”“情感”“愿望”“欲望”“要求”“意志”“信念”的選擇與把握,行為的主體才會穿上道德的衣裳起舞。馬克思說:“恥辱就是一種內(nèi)向的憤怒?!盵4]指的就是知恥的心理機制。一個人一旦對一件事產(chǎn)生恥感意識,在他的心中就會有一種怨恨自己的負罪感、羞恥感。如果此時他有正向的恥感情緒體驗,那就將啟動其內(nèi)在的道德約束機制,將自己的言行導向自尊、自愛、自重、自警、自省,進而去追求更高的道德理想境界。
我們有太多的經(jīng)驗證明,家長、教師給孩子講了無數(shù)正確的道理,最終都成了廢話;國家給一些干部講了無數(shù)的紀律、廉潔、不忘初心的要求,依然有大量落馬的官員。從心理機制上說,這就是對“恥”的觀念沒有從“知”的階段轉化為“情”和“意”的階段,對恥的“情感”還處在待喚醒的狀態(tài),意志不堅定,缺少抵制誘惑的信念。而其根源,又是“知”的不足和缺乏,或者是行為主體周遭環(huán)境的縱容和冷漠。這是一種可怕的“恥的淡漠”或“恥的麻木”。還有一種更“無恥”的現(xiàn)象,那就是以丑為美,不但不知恥,反而對無恥的行為洋洋得意,或自詡,或攀比的“無恥化”的蔓延。
要形成“恥”的正向的情感,“除了制度性的制約之外,還需要依靠正確有效的宣傳和教育……就學校教育而言,學校的道德理念和價值觀的教育,無論是教育內(nèi)容還是教學模式都需要符合各個階段學生的實際,如果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不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就很難保障。在恥感文化的宣傳教育中,媒體尤其是網(wǎng)絡媒體應該發(fā)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盵5]
再次,“知恥”是個體通向“至善”之路的“實踐”的起點。
從“知”到“情”到“意”,“知恥”的德性已經(jīng)完成了在觀念范圍的邏輯演繹,現(xiàn)在它需要“驚險的一跳”,去實現(xiàn)否定的否定。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實踐”的環(huán)節(jié)。藉此,“恥”的德性將由觀念的形態(tài)“外化”為像自然一樣的“實在”,縈繞在善的周圍,是通向“至善”的起點。只有完成了這個環(huán)節(jié),“知恥”才有完整的意義。
辯證邏輯證明,“恥”的德性經(jīng)過理性階段的孕育、滋養(yǎng),在破“繭”而出之前,有一個連結“理念”和“實在”的小環(huán)節(jié),它既是“理念”的,又是“實在”的。這就是“恥”的“實踐觀念”。筆者把這個環(huán)節(jié)叫作“恥的濡沫”?!肚f子·天運》:“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鄙硖幱凇皭u”境的行為主體,猶似泉涸之魚,需以“濡沫”慰其心,通其意,動其情,憐其境,以資外助。這對發(fā)揮恥德的作用往往具有直接現(xiàn)實的意義。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教師對待犯錯的學生,家長對待迷途的孩子……都需要一個這樣的救助前置,這方面,學校、家庭、社會都應該有所作為。
“知恥近乎勇?!苯?jīng)過一段波瀾起伏的靈魂改造過程之后,直如蝴蝶破繭,幼芽破土,這時候作為有意識的“省己遷善”,倫理主體還是非常脆弱的,此時的外部環(huán)境、“氣候”“風氣”就顯得特別重要。此時,作為向善的起點,需要兩種“氣候”“風氣”,一種是助善生長的“陽光和雨露”,長其德心,使其知“恥”;一種是抑“蟲”殺“菌”的法治氣候,袪其蠻孽,使其知“罪”。如此,方能實現(xiàn)諸德洽和,修法揚德,內(nèi)外兼修,發(fā)揮知恥近善的長效機制。
“知恥”作為向善實踐的起點,走出的是一小步,這一步其實也是試探。只有經(jīng)過反復的磨礪,最終才會固化為穩(wěn)定的行為方式。那時,“至善”的光就會照亮一切黑暗。
【參考文獻】
關媛媛,王曉廣.中國傳統(tǒng)恥感文化及其當代價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01):114-116.
鳳凰網(wǎng)讀書頻道.清代女子不可思議的貞潔觀:被男人看一眼碰一下就自殺 [DB/OL] .(2009-09-21) [2020-11-10].http://book.ifeng.com/shuzhai/detail_2009_09/21/300779_1.shtml.
劉致丞.恥的道德意蘊[D].上海:復旦大學,201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劉碩,王琳琳.人須知“恥”[J].半月談,2014(2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