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我廠稠油產量占采油廠年產量的38.3%,具有油藏類型多,產量占比大的特點,且以熱采稠油為主。目前稠油面臨:
(1)采油廠每年注蒸汽量149萬噸,將產生年煙氣量13.8億標方,產生大量的以氮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為主的煙道氣;
(2)注汽鍋爐尾氣端煙氣排放存有大量的余熱被排放到大氣中,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不符合節(jié)能、低碳的要求。
針對上述問題,按照全國低碳日 “低碳生活,綠建未來” 的活動主題要求,堅持從戰(zhàn)略和全局的高度抓好綠色低碳發(fā)展,為實現(xiàn)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堅定不移向“凈零”目標邁進,因此提出“熱采稠油轉換開發(fā)方式,實施綠色低碳技術”的項目。
1研究內容
針對多輪次、低滲敏感等低效開發(fā)單元,實施節(jié)能提效重點工程,強化冷采降粘及微生物采油等綠色技術的研究應用,替代部分稠油熱采技術,減少碳排放,實現(xiàn)開發(fā)方式新轉變、綠色發(fā)展水平新提升。
1.1 微動力分散降粘,解除近井地帶重質組分堵塞
微乳液降粘體系含油溶性降粘體系與水溶性降粘體系,兼具“溶解降粘”和“乳化降粘”降粘機理,特有的“增溶作用”可以實現(xiàn)微動力降粘。技術優(yōu)勢:(1)在微動力條件下高效降粘,處理半徑大;(2)不動管柱施工,節(jié)約作業(yè)費用。微動力分散降粘劑施工液量大、波及范圍廣、可用于普通稠油油藏多輪次吞吐后期,解除近井地帶重質組分堵塞,有效疏通地層,提高稠油在地層中的流動能力。與熱采相比:(1)不動管柱施工,費用大幅下降;(2)替代了稠油熱采,減少碳排放及溫室氣體的排放。在多輪次吞吐低效稠油 “三高”(高能量、高液量、高含水)的單2館陶、單10館陶、鄭36、鄭41等單元實施。
1.2油溶性降粘劑+CO2,降低對敏感儲層傷害。
針對低滲、敏感性儲層不適用水溶性降粘劑問題,配套使用油溶性降粘劑減少對地層的傷害。采用“相似相溶”原理,以芳烴類溶劑為主要組分,增加稠油連續(xù)相比例,降低稠油膠束尺寸,從而降低體系粘度,同時注入CO2,通過兩者的協(xié)同降粘、混合傳質及增能助排作用,降低原油粘度,有效補充地層能量,提高原油采收率。適用于滲透率低、敏感性強、注汽效果差的鄭34-01塊。
1.3“微生物+”復合降粘,提升油藏適用范圍。
針對不同油藏特點,配套“內源微生物+高效嗜烴菌”、“微生物+生物表活劑”以及“微生物+CO2”3套微生物復合降粘體系,改進的復合體系降粘率能夠提高40%,對原油粘度適用范圍由10000mPa·s提高到20000mPa·s,進一步提升油藏適用范圍及應用效果??稍趩?館陶、單10館陶等邊底水熱采稠油油藏開展微生物吞吐降粘。
2實施效果
2.1 ?措施效果
領導高度重視,經主管領導審核批準,成立了以分管副所長為首的項目實施小組,于2021年開始在鄭34-01塊、鄭36塊單10、單2塊等低效區(qū)塊開展治理試驗,共實施油井34口,累計增油1.43×104t,措施有效率91%。
以WZ36-1X4井為例:10P414
鄭36-1X4井位于鄭34-01塊,區(qū)塊地層滲透率低、有中-極強水敏。本井生產ES11,孔隙度32.9%,滲透率417*10-3um2,泥質含量7.4%,油層厚度18m/2層,蒸汽吞吐開發(fā),周期注汽2500t,注汽壓力17.7-19.2MPa,,周期產油300t,生產油汽比0.12,注汽開發(fā)效果差。針對上述存在問題,設計采取油溶性降粘劑復合CO2降粘冷采吞吐,通過不動管柱施工,套管注入油溶性降粘劑36t+液態(tài)二氧化碳110t。
通過該措施,鄭36-1X4井生產情況明顯好轉,措施前日液16t/d,日油3t/d,含水81%,措施后日液25t/d,日油8.5t/d,含水66%,平均日增油5.5t/d,同時減少鄭36-13X24井轉周、注汽費用85萬元,有效減少了煙道氣的排放,措施后原油粘度下降明顯,由33865.3mPa.s下降到2158mPa.s,目前階段累產油1729t,累增油883t。
2.2 ?經濟效益
該項目實施后,實現(xiàn)了鄭34-01塊、鄭36塊、單2塊和單10塊等區(qū)塊的低效稠油的有效動用,產能恢復較好。
平均單井措施費用18萬元,減少熱采注汽井34口,減少注汽量9.52×104t,減少注汽費用2550萬元。
經濟效益=∑增油量×噸油效益-∑項目當期措施投入+∑項目節(jié)省注汽費用
=14300×2272/10000-18×34+2550
=5186萬元。
2.2 ?社會效益
(1)減少熱采注汽井34口,平均單井注汽2800t,有效減少單井廢煙氣22.82萬標方,合計減少廢煙氣776萬標方,大大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2)通過鄭34-01塊、鄭36塊、單2塊、單10塊綠色技術的應用,為敏感稠油油藏、低效熱采稠油油藏下步治理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 谷俊標,申龍涉,黃東維,穆文俊.稠油降粘技術在采油工藝上的應用[J].遼寧化工,2003,32(10):430-432.
[2] 吳信朋,李燕,宋林花.稠油開采中降粘技術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6,43(4):50-53.
[3] 全紅平,黃志宇,張?zhí)粒敿t升,段文猛,明顯森.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劑的合成與性能評價[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2,19(1):69-71.
[4] 王霞輝,李季,張秀蓮,肖細煉,元艷.塔河油田油溶性降粘劑的合成及室內評價[J].化學工程與裝備,2009(3):65-67.
[5] 趙素惠,王永清,趙田紅.稠油化學降粘法概述[J].化工時刊,2005,19(8):64-66.
[6] 張?zhí)?,龔科,閔敏,李建波,鐘水清.高效油溶性稠油降粘劑CYJJ的性能評價[J].鉆采工藝,2007,30(2):115-116.
作者簡介:
王濤(1986-),男,漢族,2016年畢業(yè)于中國石油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碩士學位,助力工程師,現(xiàn)從事油氣井開發(fā)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