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風偉
一、什么是微課?
微課是指教師把以一個或幾個知識點為核心的教學內(nèi)容制作成時間為5—10分鐘的視頻,學生通過瀏覽視頻來加深對所學知識點尤其是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并提高教學質(zhì)量。一般情況下,教師只會選擇一個或幾個知識點來制作微課視頻,圍繞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點或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來詳細闡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掌握教學方法。以小學語文為例,小學語文教師把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生詞、生字等)或者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文章主旨、大意等)以微課的形式向同學們進行傳授,學生們在課下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來瀏覽微課視頻,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對于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的理解。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舉措
一般情況下,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別是預習環(huán)節(jié)、復習環(huán)節(jié)和重點與難點的講解環(huán)節(jié)。本文將以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盤古開天地》為例來闡述微課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會借助微課這一重要的教學形式來提高預習的效果。課文《盤古開天地》是一篇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本篇課文語言生動、形象且極具感染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這篇文章時,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可以提前制作微課視頻,視頻內(nèi)容圍繞簡要概述《盤古開天地》的前后經(jīng)過,同時指出文中幾個關鍵的漢字和詞語,設置一個問題“盤古開天地的過程是怎樣的”,讓學生們在正式課程開始前用3—5分鐘的時間觀看微課視頻,了解《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且在問題的引導下提前熟悉課文的前后安排和銜接。老師還要提醒學生將不認識的漢字或詞語以及不理解的句子圈出來,帶著問題走進課堂。
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學習《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認識這篇課文中的生詞生字,多次朗讀這篇課文,體會和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并且從文中找出在預習環(huán)節(jié)設置問題的答案,在問題的引導下去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印象。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時,首先要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并牢記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例如混沌、腳蹬、黑暗、氣息、四肢、肌膚血液、花草樹木和雨露等,其次要讓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在反復朗讀多次后總結(jié)出這篇課文的主要意思,并用自己的話進行敘述。最后,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能夠理解本文的主旨大意,體會本文主人公盤古的精神和氣概,同時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再次,小學語文教師要借助微課做好復習與總結(jié)的環(huán)節(jié)。在課程結(jié)束后,小學語文教師可把《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以及教學難點,以微課的方式向同學們進行展示。《盤古開天地》課文的重點是能夠有效地認識和識別文中出現(xiàn)的多個詞語,如漆黑、奔流不息、花草樹木、美麗、混沌,以及幾個極具代表意義的動詞,如掄、劈、蹬等。《盤古開天地》課文的難點是有效理解文中的句子,如“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他發(fā)出的聲音……,他的雙眼……,他的四肢……,他的肌膚……,他的血液……,他的汗水……”,這一段落講述的是盤古用自己的身軀創(chuàng)造了天和地,這段文字內(nèi)容復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屬于難點,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把以上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微課的形式向同學們進行重新講解,讓學生們在課下反復觀看。微課視頻認真記錄語文教師對關鍵知識點和知識重點以及知識難點的講解內(nèi)容,逐步加深自己對《盤古開天地》這篇文章的理解,牢記文中出現(xiàn)的漢字和詞語,并且能夠正確地總結(jié)文章表達的情感。讓學生們能夠有效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三、總結(jié)
綜上所述,微課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補充,對提高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環(huán)節(jié)方面,幫助學生熟悉課程內(nèi)容并且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掌握課程教學的重點和突破教學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