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糧囤、倉廒和倉城

2021-05-17 17:14韓振遠
山西文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糧囤義倉糧倉

那十多年,我家后院正房大門上常年掛兩把大鐵鎖,從門前經過,能聞到里面散發(fā)出的麥子與殺蟲劑的混合氣味,辛辣、濃烈、刺鼻,從后院向前院彌漫,與家的氣息很不協(xié)調。人的鼻子是有記憶的,成年后,每次聞到這種氣味,我立馬能敏感地判斷出,附近肯定有糧倉。后院正房是公家占用的,帶有強制性。我家有前后兩進四合院,二十多間房子。中國傳統(tǒng)方法計算房子,不以面積計,論間。我家房子間數(shù)不少,其實沒多少面積,門房、廂房進深都很小,用料不講究,只有后院正房質量相對好些,木料壯,進深大,高門檻,兩扇高大的護門,銅門環(huán),門兩旁有花格窗。做了糧倉,就有糧倉的樣子,墻壁刷成白色,門窗漆成黑色,在前后院殘破的房屋中很特別,又是北房,高高在上,帶幾分神秘。北房西端是去后園的過道,窄窄的,不滿三尺寬。晉南鄉(xiāng)村茅廁都在后園,我家的后園面積不大,是北房后墻與院墻的間隙,寬不盈丈。夜晚,摸黑上茅廁,先聞到正房嗆人的氣味,再聽到里面老鼠的鬧騰聲。過道漆黑,伸手不見五指,腳下是通往院里的水道,上面只篷一層松動的磚,人走過去,聲音空洞,若內急,腳步一猛,這種聲音一路響,像身后有人趕。

我七歲那年,一家三口住進我家后院西廂房,夫妻倆都是河北籍,男人姓羅,四十多歲,性情溫和,從不高聲說話。女人與當?shù)嘏藲赓|不一樣,白凈、利落,同時又嬌弱,剪齊耳短發(fā),背微駝,有兩個孩子,老大上大學,老二比我大三歲,還念小學。老羅是糧站職工,住到我家后院西廂房,一是他們沒有自己的家,二是兼管糧倉。這家人對孩子嚴厲,我從外面玩回來,??吹剿麄冊谟柍舛∽?。那孩子倔強,爸媽訓斥時,一邊抽泣,一邊梗著脖子,很不服氣。十多年后,那孩子當生產隊長,在我家對門,蓋了座只有西廂房的院子。

老羅一家在后院西廂房住了不長時間,又搬到東街口的藥王廟,那里的正殿翹角高挑,琉璃瓦錚亮,散發(fā)著與我家正房一樣的氣味,是座較大的糧庫。老羅在那里也住西廂房。南面有山門、戲臺,自他們家住到那里,我和四弟常去戲臺上玩,有時還學戲劇人物,裝模作樣地吼上兩嗓子。

老羅一家走后,西廂房又換了一家人,本村的,與我家僅隔一座院子,姓宋,所以要住到我家,是因為婆媳不和,屬于臨時借住,與正房里的糧食無關。正房散發(fā)的氣味還很大,糧食卻很少動,門縫、窗縫都用報紙剪的紙條封得嚴實。我每次經過,都歪著頭,讀紙條上殘斷的字。有時候,家門前停輛馬車,上面摞滿裝在麻袋里的糧食,我和四弟站在大門前的圪臺上,愣愣地看。兩位壯漢將麻袋背上,雙手扣住麻袋下面兩角,腳步沉重,進了我家大門,踩在磚地上,嗵嗵響,又踩著捶布石下了圪臺,走過前院,再上圪臺,穿過前后院之間的腰廳,經過后院。我和四弟跟在后面,只能看見一只碩大的麻袋隨著下面的兩條細腿晃動,抓麻袋角的雙手,大而粗糙,因為用力變了顏色。最后,麻袋晃動著,進了正房,有人將口解開,颯一聲,黃澄澄的麥子流瀉下來。一位小個子光頭男人持木锨,將麥子歸攏成一堆,锨板擦著麥粒,嘩——嘩——嘩,聲音嘶啞,很刺耳??嘎榇娜俗吡?,小個子男人還要忙一會,走出來后,先鎖門環(huán)上的鎖,再鎖門扇下的鎖,最后,提著一大串鑰匙,咣咣當當,走出我家大門。

我十五歲那年,有一天,放學回家走到后院,發(fā)現(xiàn)北房大門敞開,整個后院都彌漫著糧倉的氣味,刺鼻,嗆人。走進去,里面沒有糧食了,我第一次仔細打量我們家這面最好的房子,房梁、檁條和椽都粗壯通直,帶著淺淺的赭石色,地面鋪農家少見的方磚。墻壁雪白,坑洼處沾上薄薄的塵土,北墻偏西有一面墻柜,柜門也刷成白色,打開看,里面除了老鼠屎,沒別的東西。農村的上房多為一明兩暗,這房子卻三間通敞,中間沒有隔斷,不知一開始就是這樣,還是做庫房后才將隔墻拆除。房子打掃得很干凈,看不到一粒糧食,可能連老鼠也沒有想到會突然斷了口糧,方磚破損處,有老鼠新扒出的土。

問媽怎么回事,說是庫房搬走了,以后,北房就還給咱家了。

北房是家里位置最好的房子,冬暖夏涼,稱之為正房、上房,以后十多年,我們家誰也沒在北房住過,家里人習慣性地將北房叫庫房。北房就這么空著,偶爾走進去,還能聞到那種糧食混合著殺蟲劑的氣味。我結婚后,將北房拆除重建,起開方磚,鼠洞四通八達,能看見幾粒糧食,早已腐朽發(fā)黑。

重建后的北房分成兩部分,一明一暗,變成了適合人住的房子。如今又過去三十年,每當走進這座房子,似乎還能聞到淡淡的糧倉氣味,讓人回到當年。

與公家的糧倉相比,自家糧倉的氣味親切溫馨,盡管也能聽到老鼠打鬧的聲音。

集體化之前之后,晉南農家都有自己的糧倉,位置一般在門房,其中有兩樣必備之物,一是糧囤,一是面甕,還放各種雜物。門房又叫倒座,不向陽,正面受風,是家里最不宜住人的房屋,進出卻方便,麥收之后,麥子一毛褳(鬃毛織的口袋)一毛褳扛進家門,順勢拐進去,倒進囤里。面甕一般是陶制的,大肚小口,能放百十斤面。新麥下來,頭一件事是磨面。將麥子淘洗,晾干,去村里磨房磨好,扛進家,倒進面甕,望著白生生的面粉,心里的踏實喜悅,是農耕時代百姓獨有的。

我家的倉房在腰廳東側的房子里。家里人就把這間房子叫客房,卻從沒見過住客人。后來實際變成倉房,里面放滿了盛糧食的瓷甕、盛面用的大瓦罐和各種雜物,選這樣的地方也有原因,院子東側以前是我家場院,聽大人說,客房與前院東廂房之間的夾巷內以前開有小門,曬好的糧食可以方便地進入客房。糧囤是藤條編的,內側抹泥,下面有口,要用糧食時,打開口糧食就流出來。我的印象中,這只藤條糧囤有五六尺高,像個呆板而又腹內空空的大漢,長年站在腰廳,春節(jié)前,祖父用顏體書法,寫了個大大的繁體“豐”字,貼在藤條糧囤正中,糧囤這才像綻開笑靨,生動了許多。只是我始終沒弄明白,那么高的藤條囤,一開始是怎樣將糧食倒進去的。

祖父名儒昌,字聘卿,中學畢業(yè),當過鄉(xiāng)村教師,是村里的文化人,至今,村里還流傳著祖父當年巧妙應對日本人征糧的故事。我們村名韓家場,緊鄰舊縣城,抗戰(zhàn)時,受日本人騷擾最多。聽老輩人說,每年到麥收時節(jié),日本人會來村里征糧。祖父應對的辦法是,麥子碾打后,只扇出一小部分,多數(shù)麥子并不扇,連同麥衣混放在一起,堆在不起眼的角落,需要時,用多少扇多少。平常百姓家,麥衣一般是燒炕用的,與麥衣混在一起的麥子,不怕發(fā)霉,重要的是,能起到遮掩作用,一般人根本想不到那還是一堆沒扇的麥子。如此說來,日本人占領時期,我家的糧囤也一直是空的。

我記事已是生產隊時期,糧囤也沒什么用場,空蕩蕩,根本沒有可往里面放的麥子。那個藤條糧囤空放了幾年,占地方,又鉆老鼠,很快就破損了。生產隊分了糧,只好放在瓷甕里。大小三四口瓷甕,每只能盛三百多斤麥子,全家八口人一年的口糧全部放進去也不能滿。

上世紀八十年代,可能是中國農民購置糧囤最多的年代。所有鄉(xiāng)村似乎都彌漫著糧食的氣息,從集體化禁錮中解脫出來,農民頭一件大事,是喂飽自己的肚子,自己耕作,自己經營,自己收獲,自己儲存,面對多少年都不曾擁有的糧食,用一種特殊的糧囤來盛放。有幾年,家家都置辦一種白鐵皮糧囤。這種糧囤看似簡單,以前的農民卻從沒有用過。將整張白鐵皮卷起,直徑約一米,高八十公分,共分三節(jié),下面一節(jié)有出糧口,一節(jié)節(jié)摞起來,放在屋里,直達房梁,可放兩千斤糧食。這種糧囤最大的好處是防潮、防鼠,占地面積小。置辦這樣一個糧囤,要一百三十多塊錢。也有自己買來白鐵皮,請白鐵匠箍的。人口多的農家,往往置辦數(shù)個,一起放在房間里,蔚為大觀,提人底氣。經歷過饑餓的那代人,有這么多糧食放在家里,確是“手中有糧,心里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那份自豪,那份踏實,不是年輕一代能理解的。

置辦不起這種糧囤的人家,也有自己的辦法。那幾年,至少北方各地農村都做一種水泥甕,先做模具,和好水泥沙子,抹好,干后可盛水,可放糧食,有的家庭一次抹五六口,放在家里,也頗壯觀。還有連水泥缸也做不起的。一位朋友談到自己家當年的糧囤時哭笑不得。說他家的糧囤是用廢棄的水泥管子替代的。這種水泥管子直徑八十公分,高一米,村里打大鍋錐水井時,一節(jié)節(jié)放到井下,防泥沙,可透水。那時候,這位朋友二十歲出頭,正是娶媳婦的年齡。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女方來家相親,一看房子,二看糧囤,三看面甕。別家的糧囤不是白鐵皮,就是水泥缸做的,他家的水泥管子讓人一看就是個窮家。好在姑娘還愿意,終成姻緣。三十多年過去,小兩口變?yōu)槔蟽煽?,提起家里的水泥管糧囤,苦澀之余,又哈哈笑。

后來,我們這里由糧鄉(xiāng)變?yōu)楣l(xiāng),不產麥子了,鄉(xiāng)村也買面吃,糧囤變?yōu)闊o用物,雞肋般存在了幾年,慢慢消失。前些天,去豫西鄉(xiāng)村游玩,那里是真正的產糧區(qū),走進農家,同樣看不到糧囤。農耕時代已悄無聲息結束了,“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自西漢賈誼提出這個命題以來,積貯多少,可衡量國力強弱,“文景之治”后,“京師之錢萬巨,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边@樣的盛景,成為歷代王朝楷模。民間說起誰家沒有積貯陳糧,那叫不會過光景?,F(xiàn)在的農村,沒有誰因為囤里沒糧,擔心吃不上飯。連積貯之器也遠離了農村,曾經家家必有的糧囤、面甕,已成文物之時,積貯不再是衡量貧富的標準。

中國兩千多年農耕社會里,始終存在一條從下往上的糧食供應鏈,像一根根毛細血管。這條供應鏈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環(huán)節(jié)最顯著的標志,就是囤放糧食的糧倉,當時也叫倉廒。每個農家都連接著這根鏈條,是最基本的生產單位。集體化后,生產隊接過了農戶的這個職能,農民變成了純粹的勞動者,只負責干活。向國家糧食供應鏈條輸送糧食,變成了一種帶有政治意味的壯舉,以生產隊為單位負責完成。生產隊是個特殊年代的特殊組織,處于國家權力的最末端,中國歷史上沒有與之對應的鄉(xiāng)村組織?;蕶嗌鐣兔駠鴷r期,盡管有保甲里正之類的鄉(xiāng)村制度,卻與生產隊有著性質上的不同。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鄉(xiāng)村集體經濟興起,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解體,二十多年過去,這個體系仍不完善,譬如:糧食儲藏系統(tǒng)還沒有完全建立。

前些天,我做了一趟鄉(xiāng)村文物考察,跑過許多村子,看過幾座被冠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鄉(xiāng)村古廟,有兩三處過去是做生產隊糧倉才得以保存至今的。

在村民的言說中,還有許多本應該保留下來的古代建筑,例如祖祠、舊宅院,因為生產隊要建糧倉被拆除。我看過的運城市鹽湖區(qū)寨里村關帝廟,是一座元代建筑,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歷七百多年風雨滄桑,僅剩下的獻殿仍斗拱繁復,頗具氣勢。問看護文物的老漢,正殿什么時候拆除的?說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木料建了村里糧倉。

我們村是個只有200多口人的小村,集體化時,僅一個生產隊,同樣建立了自己的糧庫。方法也是拆舊建新。我家斜對面,有座周圍村少見的樓房,磚木結構、兩層三間、有地下室,屬村里前巷鹽店家所有,是方圓數(shù)十里內最好的私人住宅。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家主已被趕出去十多年,老兄弟三家十多口人擠在一座小四合院內。這座樓房空置,風吹日曬,很快就廢棄了。白天,灰鴿子飛進飛出,咕咕叫。傍晚,蝙蝠繞著房子飛,噗嗒嗒響。夜晚,這房子黑乎乎立在村中間,不時有野貓凄慘地叫春,很怕人。不住人的房子易損,沒幾年,這房子殘破不堪,就拆了。磚瓦、木料堆積一大片,生產隊請了匠人,以舊房檁條為大梁,讓人打了些土坯,在村東頭、打麥場前,建了六間糧倉。我和鄉(xiāng)親們走進去,只見那椽、那梁,那門、那窗,處處透露著財主家的氣息。僅僅十多年后,生產隊解體,糧倉被賣給一戶人家,仍是村里最好的房子。

這六間糧倉中間用土坯墻隔開,分為兩部分。我在村里八年,每年都多次在里面勞作。麥天,從麥場扇車下,將麥子裝進毛褳或麻袋里,扛進糧倉,倒出來。等交公糧那天,再出庫,一袋袋扛出來,暴曬多半天,下午再用毛褳或麻袋裝起。日落時分,裝上大車,一干年輕人跟著,浩浩蕩蕩,去公社糧站交公糧。

糧倉里的活就那么幾樣,從毛褳、麻袋里倒出、裝上、扛進、扛出 。保管員稱為入庫、出庫。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叫倒庫,就是將倉里的糧食倒騰一遍,目的有二,一是將下面的糧食倒到上面,通風。二是計數(shù),用一種木制提斗量,看庫里還有多少糧食。干這樣的活很遭罪,倉庫里悶熱,塵土飛揚,一會兒就成個土人,若是夏天,汗流浹背,身上就是一道道泥印。苦是苦,大家都愿意做糧庫里的活,因為至少可以不下地,免受陽光暴曬,又不出村,隨時可以回家里喝口水。

除了這六間新建的庫房,我們村另外還有三間倉庫,在村西南的韓家祠堂。祠堂不大,門朝西,高大的正房也朝西。房子質量不錯,派過多種用場,做管理區(qū)辦公地時,嫌大門不夠氣派,拆了重建,門朝了北,修上那種兩邊有尖柱、中間三角帶五星的俄式門樓,刷上紅漆,寫上字。后來還做過公社農業(yè)中學,村里人沒人將這座房子叫祠堂,都隨房子的用途叫,一開始叫公所,后來叫農中。祠堂有院子,南邊還有個場子,不做公所、農中后,成了隊里的倉庫,放棉花,每天傍晚,女人們背著大包小包從地里回來,嘰嘰喳喳,將剛摘回的棉花過磅稱重,送進庫房山一般的棉花堆上。第二天早晨,保管員領兩個女人,支上竹席,將頭天下午摘回的棉花抱出來,曬一上午,下午再收回去。

祠堂沒等生產隊解散就沒了。一天晚上,村里火光沖天,鑼聲大作。當時村里的精壯勞力全在二十多里外的引黃渠做工,在家的女人、老人從睡夢中驚醒,只見滿村滿巷映得通紅,隨著鑼聲來到祠堂救火時,已不能靠近,等消防車呼嘯著從四十里外的縣城趕來,熊熊大火中,數(shù)千斤棉花已化為灰燼,祠堂轟然倒下。從此,韓家場村再無韓家祠堂。

五年后,生產隊解體,糧庫沒用了,曾經存在過的隊級糧倉,拆的拆,賣的賣,從出現(xiàn)在糧食供應鏈末端到消失,僅僅二十多年時間,演繹出一段前所未有的歷史。

即使到現(xiàn)在,全國各地的鄉(xiāng)鎮(zhèn),都還有個奄奄一息的單位——糧站。計劃經濟的二十多年間,對于所有人而言,糧站都是個具有無上權威的地方,雖不決定人生死,卻關系溫飽。非農戶要從這里領取口糧,調動工作、上大學除了去派出所開戶口關系,還要來這里開具一份糧食關系,當年把這兩種關系叫糧戶關系,糧食關系比戶口關系更重要,排在前面。對農民而言,糧站只負責向他們征收糧食,板著一副冰冷的面孔,張開吞噬人的大嘴,高高在上,不管你豐收歉收,都得將規(guī)定數(shù)量的糧食交到這里。

一般來說,糧站是各地鄉(xiāng)鎮(zhèn)占地面積最大的單位,有高高的圍墻,寬敞的大門,一排排容積巨大的糧倉和寬闊到可以同時晾曬數(shù)萬斤糧食的場地,還有一套管理辦法。我老家所在地如今叫臨晉鎮(zhèn),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是臨晉縣城。集體化后,糧站一開始在西關的一家財主院內,沒幾年,建在了西城墻下,占據(jù)了鎮(zhèn)里一大片地方。

每年麥收后,生產隊最重要的事就是往糧站交公糧。麥子曬一天,用麻袋裝好,趕上馬車,全村所有的精壯勞力都跟著。公糧的政治意味很強,被冠以愛國糧,需要浩浩蕩蕩去交,以壯聲勢,以振村威。實際是,每袋麥子二百斤重,要背上高高的糧堆,只有身強力壯的精壯漢子才能勝任。每年交公糧那幾天,糧站門前車水馬龍,人聲鼎沸,馬車排成幾列,有數(shù)百米長。中心人物是一位冷冰冰的驗糧員。在他面前,平時再粗壯暴躁的漢子,也做出一副討好的樣子,希望驗糧員手下留情,因為他一不高興,麥子就得拉回去重曬,全村所有的人又得再忙上一天甚至幾天。鄉(xiāng)村漢子諂媚討好人的神情很好笑,生硬、呆板、無可奈何,黝黑的臉龐上,肌肉僵硬地扯出皺紋。在大家的恭維聲中,驗糧員將一根錐形探管刺進麻袋,帶出一管麥子,倒在記數(shù)的夾板上,用探管刮平,先看成色,即顆粒是不是飽滿,再看有無雜質,一點土屑沙粒,都不合格。最后一顆顆扔進嘴里咬,用這種主觀方式來測試麥子的干燥程度。這時候,他身邊會圍一大圈莊稼人,瞪大了眼睛,望那人翕張的嘴,聽他的牙齒嚙咬麥粒發(fā)出的聲音。一個人能被這么多人用如此渴望的眼神關注,怎能不心生得意。那幾年,驗糧員是我們這里知名度最高的公眾人物。他們應該這樣得意,一樣干活,他們代表的是國家權力。

驗糧員把守著入庫第一關。麥子的干燥程度,決定著麥子的儲藏安全,嚴苛一些無可厚非。我們那里的驗糧員姓馬,長一副黃板牙,長臉,不管走到哪輛糧車前,都板起面孔,眉頭緊皺,仿佛所有的麥子全不合格。周圍村的男人無端地憎恨這個人,將他的挑剔看作有意刁難。沒有人相信毒烈的陽光下暴曬了一上午的麥子還會有水分。有一年,一群壯漢先和這個人大吵,接著動了手,這個平時威風八面的男人在眾人的圍毆中,抱著頭狼狽地趴在地上,周圍各村的莊稼漢一陣陣叫好起哄,人人都想趁機搗上一拳,以解胸中郁悶之氣。那個夏天,每當看到馬姓驗糧員架著受傷的胳膊從鎮(zhèn)上走過時,男人們都會幸災樂禍,指指點點。第二年,馬姓驗糧員就調到其他地方了。

麥子驗過關,接下來,馬車吆到糧庫前,考驗男人力氣的時候來了。一架大磅秤支在倉庫門前,這時的過磅員也是個人物,不斷呵斥、催促,大家必須手腳利落,兩個人抬著,像沙包一樣,將二百斤重的糧袋扔上磅秤,摞得有一人多高,等過磅員報出數(shù)字,壯漢們一個接一個彎下腰,脊背變做平臺,另兩位漢子抬起麻袋放上去,漢子腳步沉重,走進糧倉。倉里的麥子堆成一面高坡,上面放好一節(jié)節(jié)木板,腳踩上去,力氣不夠的,心跳,腿晃,稍一松懈,會連人帶糧袋一齊跌落下來,要咬緊牙關,一步步往上走,到指定位置,有女人候著,手腳利落,解開口繩,袋里的麥子嘩一聲,流瀉下來,頓時一陣輕松。

每年,扛麻袋進糧倉,是鄉(xiāng)村漢子最顯英雄豪氣的時候,如果沒有這把力氣,再精明的莊稼人,在高高的糧堆面前,也只能英雄氣短,甘心認輸。村里的年輕人不是誰都能扛起二百斤重的麻袋,走上這要命的糧堆。去糧站交糧,隊長要像點將一樣,將村里所有男人過一遍,誰能扛得動,誰扛不動,然后計算好人數(shù),一一排列,磅秤上一次要放十幾條麻袋,要將人員排列好,一次性扛完,若有人往返第二次,就會誤了時間,被過磅員訓斥。

每次交公糧,要盡量早,遲了,糧庫將滿,倉門會封上擋板,一節(jié)節(jié)往上,扛進去會更費力。

去這么多人還有一個目的——隨時準備打架、群毆。當然不是打驗糧員,糧站前人流如潮,車水馬龍,都是年輕人,長期困守村里的年輕人氣壯如牛,戾氣很重,動不動就會和人犯口舌、動手。這時候,決不能輸了一村的人面子,該打就打,誰怕誰呢?不然,壞了村里名聲,以后年輕人說媳婦都難。

這種景象,持續(xù)到生產隊解體,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莊稼人再交糧,一家一戶,用驢車拉來,一切都是自己干。農業(yè)稅、農林特產稅、教育附加費、民兵訓練費、三提五統(tǒng),都用交糧替代,一樣樣算過,需要多少交多少。交糧,只覺得是件很艱難的事,再沒有那種榮耀感。

如今,鎮(zhèn)上的糧站蕭條冷落,無人問津,不復當年景象,偌大的糧站,竟包給私人當了小作坊。問糧食部門工作的朋友,說是全國各地的鄉(xiāng)鎮(zhèn)糧站都差不多。不收公糧,不配發(fā)非農戶口糧。基本功能就沒有了,職工或下崗或自謀職業(yè),輝煌了二十多年的糧食系統(tǒng),如今是最不景氣的單位。

我如今的住宅前面,是舊縣城的北城墻,直到現(xiàn)在,還留下一段,作為這座千年古城的見證。城墻下,原來是座古廟,祭祀中唐名將馬燧,叫馬王廟。主殿始建于唐朝,歷代重修,后來做了城關糧站的糧庫,散發(fā)著和所有糧庫一樣濃烈刺鼻的味道。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馬王廟破敗不堪,不得不拆除,大梁、斗拱拉到了博物館大院里,橫七豎八堆得滿地,不久便不知去向。原址上建了新糧庫,又建了職工住宅。沒幾年,先是門前的糧油店關門,接著,連新建的倉庫也沒用了,職工紛紛下崗。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在黃河岸邊工作時,曾接觸過一座特別的糧庫。

那座糧庫十分隱秘,就在我每次回家路過的一條荒溝內。我在糧庫所在地工作前半年,始終不知道。直到麥收過后,作為鄉(xiāng)干部充當“催糧吏”,才發(fā)現(xiàn),啊,原來這條荒溝里還藏著這樣大一座糧庫。黃河岸邊民風剽悍,征收公糧不是件容易事,夏收過后的那幾天,鄉(xiāng)干部幾乎天天泡在村里,盯著每一戶農家,誰家交了,誰家沒交,心里有一本賬。碰上難纏的人家,帶人守候在麥場,動用各種言詞,軟硬兼施,扇車下剛扇出麥子,立刻裝進口袋,套上驢車去交。交公糧的地方就在溝里的那個糧倉。第一次走進去時,我被那種場面震驚到了,沒想到糧倉居然可以這樣,一孔孔進深達三四十米的土窯洞里,滿滿當當全裝著糧食,和工作人員說起這座糧庫,言語中充滿神秘,稱之為國庫、戰(zhàn)備庫。我沒想到國庫會是這樣子。交糧的農戶早就見怪不怪,不管是不是國庫,他們都得保質保量,按時將剛打下的新麥交到這里。

再次認真打量一座糧倉,是今年麥天,得知這座清代糧倉時,先是好奇,想象清朝的糧倉和現(xiàn)代糧倉有什么不同。

這座糧倉的位置在解州關帝廟旁。從我所在的小城來解州,先迎著中條山南行,山的顏色隨距離變化,終于還原為蒼翠時,路邊出現(xiàn)了連片的水泊,鹽鹵的氣味充溢天地之間,這就是解州鹽池,過去叫解池。在池間公路行駛幾分鐘,很快就看到解州關帝廟的紅墻綠瓦。頓時,眼前的解州氤氳出古老而神秘的氣息。

本來只是一座普通的糧倉,因為誕生于百年前,又因為地處關老爺虎虎生威的地方,就有了糧倉以外的意義。由關帝廟東側的街巷往里走,那座藏在大片民宅中的糧倉就出現(xiàn)在面前,灰頂白墻,滿面滄桑。山西明清建筑特有的高圪臺前,豎立著一塊石碑,上寫“同善義倉”。

倉而曰義,容易讓人想到賑災。義倉始于隋代,“貧富差等,儲之閭巷,以備兇年,名曰義倉?!币虻靥幚锷纾O于閭巷,由社人管理,又名社倉。清代,解州是州治,領安邑、夏縣、芮城、平陸四縣,同善義倉在州府衙門正南,緊臨官道。從外面看,義倉大門朝北,簡樸高大,沒有一般中國木構建筑的雕刻、斗拱,更注重實用。從開在正中的大門進去,雪白的墻、整齊的院落、灰色的屋瓦,雖給人以熟悉的感覺,仍難脫中國古代建筑格局。大門兩側的司事房,顯然是看管糧倉吏員的辦公室兼臥室,像大戶人家的門房一樣。迎面是一排七間背向的糧倉,中間辟門洞,走過去,就是同善義倉的主體部分了。仍是左右對稱的四合院格局,與住宅不同的是,東西兩側的廂房間數(shù)格外多,各十七間,進深也格外大,多達四椽,前檐墻下有長方形的通氣口。進去看,篷在地面的防潮木板、掛在柱子上的通風竹籠,都提醒人們,這里不久前還是座真正的糧庫。就在這時,板縫中、墻角處飄來久違的糧倉嗆味,立刻將同善義倉由光緒年間拉回到現(xiàn)代,仿佛昨天這里還人如潮、糧滿倉。據(jù)領我們來的年輕人介紹,這里做了幾十年解州糧站,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糧站撤出。二十多年過去,糧倉嗆人的氣味仍不能去除。

寬七間、長十七間房屋組成的四合院,若放在清代,即使王公貴族也沒有資格享受,北京紫禁城里,也找不到一處這樣長的四合院。只有這個盛放莊稼人汗水、官家威恩的地方,才需要這樣大的院子。以前,走過的古院落都是住人的,放糧食的古院落,我是第一次進來,感覺就怪怪的。走在其中,不由想,清代農人在這里交納糧食是什么景象??隙ú粫裎夷贻p時那樣,心懷激動,將自己天生的力氣與政治聯(lián)系的一起,將農人的辛勞與民族、國家聯(lián)系在一起,毫無來由地激動興奮。中國古代文化中,交納賦稅、糧食從來就是官府殘暴的象征,寄托著文人的同情,會讓人想起陽光下黧黑悲苦的佃農,好像那時的農人個個都天生一張苦兮兮的面龐。炙熱的太陽炙烤清代的土地時,不會和現(xiàn)在的溫度有多大差異。但對交納糧食的描寫,似乎只有我們這一代人激情澎湃。杜甫、白居易、范成大、楊萬里們筆下的農人,全都是悲催的,供后人在遐想中憐憫。

同善義倉修于大災之后。中國古建筑中,元代建筑最不講究木料質量,做工也粗糙??吹酵屏x倉后,才知道古建筑中還有比元代建筑更不講究的。糧倉本來最具實用性,毋須雕飾。當年建義倉,在大災之后,有應急性質,時間倉促,資金來自朝廷下?lián)艿馁c災銀兩,修建時遇到的難處可想而知。從房屋的建筑用料,我仿佛看到了一位留著山羊胡、面容清瘦的清朝官員皺著眉頭,為建這座糧倉發(fā)愁。從北往南,數(shù)十間房屋一一看過,找不到一根通脫直順的立柱,沒有一根粗壯的大梁,連墻也是磚包土。能省的錢都省了,災后官府的窘迫可見,官員們的無奈可見。

才過去一百多年,歷史的視野里已經朦朧迷漫模糊不清,現(xiàn)有的史料,只記住了修這座義倉的官員叫閻迺玨,清代光緒六年(1880)任河東道臺。此人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即清朝名臣、來山西督辦賑災事務的欽差大臣閻敬銘的侄兒。光緒三至四年(1877-1878),中國北方發(fā)生一場罕見的特大旱災,席卷直隸、山西、山東、河南、陜西五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大饑荒。因1877年為丁丑年,1878年為戊寅年,史稱“丁戊奇荒”。五省之中,山西災情最重,山西數(shù)晉南最重,晉南又數(shù)解州最重,有人這樣描述當時的慘狀,“草根食盡,繼以樹皮,樹皮食盡,繼以樹葉,今將并此而無。倒斃餓夫,在上為鳥鳶之食。恒饑之子,沿村半鳩鵠之形,殆有云漢之詩不能賦,鄭俠之圖所不能繪者?!庇钟腥嗽疲骸柏氄唣?,賤者饑,富者饑,貴者饑,老者饑,壯者饑,婦女饑,兒童饑,六畜饑……食草根,食樹皮,食牛皮,食石粉,食泥,食紙,食死人肉……食人者死,忍饑死,疫病死,自盡死,……餓殍載途,白骨盈野?!睍r任山西巡撫曾國荃稱之為“二百余年未有之災”。大災當年(光緒三年)九月,清廷急派東閣大學士閻敬銘為欽差大臣來山西賑災。這位瘦弱而又精明的陜西朝邑老漢,在朝中以善理財著稱。來山西后,開放義倉、社倉賑災、調撥賑災糧銀,動員社會募捐,允許洋人參與。在連續(xù)三年的大災荒中,竟奇跡般地沒有發(fā)生過一次民變。對剛剛經歷過太平天國的清廷來說,這是天大的奇跡。閻敬銘因此為自己贏得了“救時宰相”美譽,得到西太后賞識。大災過后,其侄閻迺玨任河東道臺,光緒八年(1882),先在解州建成這座同善義倉。光緒二十年(1894),又在運城老東街創(chuàng)建運安同善義倉(上世紀七十年代拆除)。

清朝的糧食存儲系統(tǒng)沿襲前朝,分四級,分別是京倉(設于京畿地區(qū),儲備漕糧)、常平倉(設于省會及府州縣城)、義倉(設于市鎮(zhèn))、社倉(設于鄉(xiāng)村) 。丁戊奇荒之前,解州有義倉、社倉共四十間,位置在州署西,因年久失修,即將塌圮。

當時,總攬山西軍政大權的是山西巡撫曾國筌,往下,河東道臺是閻迺玨、解州知州叫馬丕瑤、解縣知縣名孫守恒,總監(jiān)賑災事務的是欽差大臣、東閣大學士閻敬銘。修建義倉事關賑災大計,牽扯到各個方面,閻敬銘下?lián)苜c災余銀,修好同善義倉后,又派員前往江淮等地,購得糧谷22000石,以下轄各縣名義,放進義倉存儲,以備災荒。

同善義倉建成,又存滿糧谷。這樣一座誕生于奇荒之后的糧倉,若一座標志,見證著官府與百姓的依存關系。從光緒八年(1882)建成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空置,作為糧倉使用了一百年以上。解州在山西是個很特別的地方,立于中條山下、鹽湖岸畔,水淺地濕,民風質樸,做了上千年州府,清代以后變縣,民國以后變鎮(zhèn),行政建置越來越小,因為有關羽關老爺,名聲卻越來越大。同善義倉始終是關帝廟之外,解州最重要的建筑。

一州之義倉,尚且如此規(guī)模。再往上,京畿之太倉、省府之常平倉,該有多大?

讀《隋書》,方知道與當時的國家糧倉相比,同善義倉太小了。

晉、陜、豫三省都有一個火麥連天的六月,晉南稱之為麥天。眼看又一年麥天到了,我用了兩天時間,驅車穿過中條山,跨越黃河,繞行河南,駐足洛陽、陜州、途經函谷關,進入陜西境內,站立在新修復的潼關城城樓前。這一路,我走過了中國古代最早的三個產麥區(qū),從涑水平原,到中原平原,再到關中平原。中國古代農耕文化最發(fā)達的三片土地上,到處是黃澄澄的麥子。歷史上,潼關城曾數(shù)次因黃河水沖刷改換位置,修復后的潼關城樓遠離黃河,地處高埠之上,面向關中平原,背對滔滔河水。站在城門前四望,黃色的麥子與埠下奔流的黃河、溝梁間裸露的黃土融成同一種色調,將這座古老的關城圍合。每年只有麥天,大地的顏色才會如此一致。麥黃色重重逼近,似乎又要將這座關隘攻破。明知道這個所謂的天下第一關,在現(xiàn)代社會只是一種景致,除了觀賞,別無他用。還是想象著金戈鐵馬,耳畔似乎殺聲四起,曹操、馬超、楊素、哥舒瀚、郭子儀等古人的成敗得失,一幕幕浮現(xiàn)在眼前。

如今的麥天,開始即結束,從收割機開進地頭的那一刻算起,少則幾十分鐘,多則幾小時。但從潼關城頭望,仍能感受到麥天的氣息。大地、河流,還有湛藍的天空,都靜謐得讓人惶恐,隔著薄薄的霧靄,黃河敞亮地流淌。不遠處,一股細流從西北方向斜斜匯入,那是渭河與黃河交匯處。過去的兩千多年間,那里是一條黃金水道,春秋時期,曾發(fā)生過著名的“泛舟之役”。秦漢隋唐,則是王朝的生命之脈。每天從江淮經三門,溯流而上的漕運船只首尾相接進入渭河,將糧食和各種物資運抵京城,供皇室和官家用度。

在史籍中尋覓古代糧倉,除了糧倉本身,我感興趣的還有伴著糧倉屢屢出現(xiàn)的倉城。這種因糧倉而建、消失在現(xiàn)代社會的古代城池,到底是什么模樣?

隋唐時期,洛陽實際是大運河與黃河的連接點,江淮、江南產的糧食通過大運河,源源不斷運抵洛陽,存入倉廒,再經黃河、渭河運往長安。洛陽周圍如同珍珠般,點綴著幾座赫赫有名的大糧倉。如:回洛倉,隋代的一座大糧倉,倉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隋朝強盛時,回洛倉里的糧食可供百萬軍隊吃一年。

還有洛口倉。一名興洛倉,位于洛州鞏縣(今縣東北舊鞏縣)東面洛水東岸,因地處洛水入黃河口,故有是稱。大業(yè)二年置,筑倉城周圍二十余里,穿三千窖,每窖容八千石,置監(jiān)官并鎮(zhèn)兵千人守衛(wèi)。全倉儲米約有二千四百萬石,是隋朝最大的一座糧倉。

從這兩座大得驚人的古代糧倉中,我讀到了窖這個詞。以前,我所見的窖,多放蔬菜、紅薯,后來還見過酒窖,難道古代的糧食也放在窖里?讀洛口倉考古資料,果然,洛口倉的糧倉是一座座深挖的坑。隋唐時期,還有一座著名的糧倉,叫太原倉。坐落在陜州附近,“地控兩京水陸二運”,是“蓄巨萬之倉”。也是唐代長安糧食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倉城“周回六里”。與前面兩座倉城相比,小了不少。若與一般的城池做比較,會發(fā)現(xiàn)這個倉城仍大得驚人。我老家所在的舊臨晉縣城,在唐朝算個中等規(guī)模的縣城, 1993年版《臨猗縣志》記載:“唐天寶二年(743),筑臨晉城,周三里二百零三步,高二丈八尺。”一縣之城,竟然比一座倉城小得不是一點。

倉城的作用是保護糧倉。每次爭奪倉城的戰(zhàn)斗,都會影響到戰(zhàn)爭進程。事關王朝命運的糧倉,有堅固的倉城環(huán)拱,有眾多兵士守衛(wèi),不會輕易讓人攻破。

唐朝,潼關城西,渭河與黃河相交的地方,也有一座大型糧倉。叫永豐倉。

如今,站在潼關城樓西望,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有白茫茫的霧靄。一千多年前,這一段河流是全世界最繁忙的黃金水道,漕運、貨運船只往來不絕。帆影幢幢,水流湍湍,混濁的黃河水實際是王朝的命脈。李唐王朝建都長安后,豐饒的關中平原漸漸不能供養(yǎng)日漸龐大的官僚集團,需要從江淮調入大量糧食,卻因沿途水路過長,又有三門水險,常常船毀人亡,加之一旦遇到天災,長安的物資供應就發(fā)生困難,堂堂大唐皇帝不得不率領群臣,在長安與東都洛陽八百里間來回奔走,說是去辦公,實際是去就食。開元二十一年,唐明皇李隆基受夠了過去二十多年的東奔西跑,任命京尹兆裴耀卿為宰相兼江淮河南轉運都使,改善黃河漕運狀況。

裴耀卿出身河東名門望族裴氏家族,學識淵博,他的辦法叫“轉般法”,即從江淮到黃河,分段置倉,分段運輸,以取代原來的“直達法”。如此一來,從大運河到汴河、洛河,再到黃河、渭河沿岸,就留下了許多國家糧倉。裴耀卿曾上奏玄宗:“請于河口(即汴河入黃河口)置一倉,納江南租米,便令江南船回。其從河口即分入河洛,官自雇船載運。河運者,至三門之東置一倉。既屬水險,即于河岸榜山車運十數(shù)里。至三門之西,又置一倉。每運置倉,即般下貯納,水通即運,水細便止。漸至太原倉,泝河入渭,更無停留,所省巨萬?!迸嵋溆玫氖潜哭k法,河中既然有險灘,就在三門北的山中開路十八里,用車載運,以免有覆舟之險。車運抵三門倉后,再用船運往太原倉,然后由河入渭,以實關中。

永豐倉就是設在渭河口的糧倉。當年,河、渭交匯處的漕船百帆競豎,船工號子不絕于耳,可以想象,盛況遠非春秋時代的“泛舟之役”所能比。

現(xiàn)在的渭河口看不到一只船影,這段漢唐時期的黃金水道,變成了一段純粹的河流。渭河口上,鐵路公路交集,永豐倉就建在那里,已沒人知道這座國家糧倉面積有多大,防守有多牢固,囤積過多少糧食。但只要讀過唐史,就會知道那是座倉城,防御工事之堅固,遠超一般州縣城池。

唐至德二年(757)2月,黃河、渭河交匯處,曾發(fā)生過一場惡戰(zhàn)。安史叛軍占領長安后,老將郭子儀率領朔方軍,一路南下,直取潼關,沒想到攻打這座倉城會遇到大麻煩。為不被唐軍切斷供給線,叛軍悍將安守忠率軍死守永豐倉。唐軍數(shù)員大將則舉兵猛攻,結果,唐軍殺敵一萬,自己也傷亡慘重,雙方傷亡人數(shù)在兩萬以上。永豐倉即使很大,兩萬多將士的鮮血,也足以漂杵。最令郭子儀傷痛的是,他的次子,唐軍主將郭旰,在這次倉城爭奪戰(zhàn)中陣亡。郭子儀征戰(zhàn)一生,經歷過無數(shù)大戰(zhàn),陷城無數(shù),只有這座小小的倉城最令他傷心。

古代的倉城到底是什么樣子,能讓數(shù)萬兵馬城下鏖戰(zhàn)廝殺,而且雙方死傷如此慘重?

兩天后,我來到了同處黃河岸邊的大荔縣朝邑鎮(zhèn)。古代的朝邑可稱重鎮(zhèn),漢代與我的家鄉(xiāng)同名,也叫臨晉。因為位置重要,這里曾發(fā)生過多次戰(zhàn)事,不過,戰(zhàn)爭中堅不可摧的城池,卻經不起河水沖刷侵蝕,漢唐時期的朝邑早就隨河水崩入河底,好在晚清的朝邑還留下遺跡。

那里有座糧倉。還是清代重臣閻敬銘賑災時修的糧倉,叫豐圖義倉。

清朝,京城早就東移,昔日的漢唐之都長安王氣漸失。閻敬銘修建這座義倉,與修黃河東岸的同善義倉一樣,同在“丁戊奇荒”之后,不再需要像唐朝的裴耀卿一樣首先考慮京城供給。需要考慮的,只是如何儲糧備災。他選擇的糧倉地址很有意思,在渭水、洛水(即北洛河)之北、黃河之西,距渭河二十多公里,距黃河不到十公里,距北洛河不過三四公里,三條河流加上時斷時續(xù)的涇水,形成一個三角,將這座糧倉夾在中間。閻敬銘的家鄉(xiāng)趙渡鎮(zhèn)也在附近,直線距離超不過五公里。歷時四年,動支白銀三萬余兩,至光緒十一年(1885),義倉建成了。光緒二十六年(1900)關中又遇災荒,豐圖義倉開倉放賑,活人無數(shù)。同年秋天,慈禧西逃至西安,豐圖義倉再為朝廷提供糧食。此時,閻敬銘已故去八年,但因為這座義倉,救時宰相之名日隆。

時過百年,當?shù)靥匾馑芰碎惥淬懴?,立在倉城大門前的廣場上,官帽扣頂,穿朝服,戴朝珠,留山羊胡,瘦削得像個見慣了的陜西老漢,雖氣宇軒昂,身上到底難脫陜西人的倔氣,立在這里,就像個看大門的,仿佛至今還在為這座糧倉操心。

走進去,先看到被歲月浸染出的顏色,外城殘破的夯土圍墻、內城高大的磚墻都變成了土黃色,干硬、蒼然,若流出一道道淚痕。這是黃土高原古建筑的標準色,需要用漫長的歲月才能涂上去。那墻、那磚、那箭垛,那鐵扣,讓人無端地想起至今在中國大地上隨處可見的各種墻。萬里長城和西安古城墻與這里的墻并沒什么區(qū)別。

閻敬銘是個心思縝密的人,倡議修這座糧倉時,一定參考過前朝倉廒,比如洛陽的洛口倉、陜州的太原倉。中國古代倉政有一個完整的體系,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代代相襲。中國古代的倉廒也有一套完備的建筑式樣,學識淵博的閻敬銘不會不拿來參考?,F(xiàn)在遺存的古代建筑,多為宮殿廟宇,建筑技巧雖多講結構,但無論什么用途的建筑,講究最大的實際是安全性,倉廒更如此,厚實的墻,高大的門,堅實的照壁,四面圍合的院落,是糧倉,更像個堡壘,不光要防匪患,還要防鬼怪。筑起高墻還不放心,還要請來神明。

舊朝邑城還沒被三門峽庫區(qū)淹沒時,可以清楚地看到,豐圖義倉修在朝邑城西,兩城互為依托。義倉地勢較高,處老崖之上,東南兩面深溝,北面為官道,西面開大門。不等倉城修好,已居高臨下,占據(jù)有利位置,既通風可晾糧,又踞高可迎敵。慈禧題寫在外城大門上的“以資捍衛(wèi)”四個字,道盡了倉城的作用。

如今,黃河趕走了舊朝邑城,豐圖義倉孤零零立于高埠之上,遇到危險,只能靠北城墻上小廟里的紫陽倉神保佑了。

進入倉城,先看到的是外城,一圈高大的土夯城墻,將內城城門圍得嚴嚴實實。那是座糧倉嗎?直到走到磚墻前,仍不能相信,更愿意相信這是一座城堡,一座寨子,或者一座大宅院。堅固的城墻十多米高,上面的箭垛、箭孔分明都是軍事設施才有的配置。城下,東西并列的兩座城門,裝有厚重的門扇,想當年,若有匪患,城門吱呀呀關上,城上士兵箭矢齊發(fā),整座糧倉會固若金湯。

又聞到了那種熟悉的氣息,有小麥的清香,有殺蟲劑的刺鼻。場景卻是陌生的,不同于鎮(zhèn)上糧庫的磚瓦房,也不同于河對面同善義倉的木構房,像個巨大的場院,高墻圍合起一個封閉獨立的空間,有廊檐和立柱,還有墻上小廟的飛檐翹角,墻下小院的古樸簡潔,走在回廊之下,場院便有了溫馨感,像個村落,像家,又像景觀,若不是那股氣味,誰能說這是糧倉?有資料顯示,當年,義倉建設圖紙繪就,閻敬銘曾呈給慈禧太后御覽,太后大悅,朱批五字:天下第一倉。中國古人最重建筑的文化氣息,建個糧倉也這么講究。還有,晚清已是中國集權王朝的最后階段,殘陽夕照,氣息奄奄,竟也能建出如此精致的糧倉。

重要的是,它完好保存至今,成了兩千多年來中國古代倉廒建筑的標本。比它更大、更重要的古代倉廒還有很多,可惜都只留在發(fā)黃的故紙中,深埋在黃土下,被稱為遺址。只有豐圖義倉還在,聳立在黃河岸邊,面向關中大地,僅此,便讓倡議者閻敬銘不朽,為積弱的晚清留下一處讓人敬重之處。

這一切,與時代無關,全憑糧食,蓋因所有的人,無論貴賤、不分朝代,都要吃飯,都會視糧食為生命。

豐圖義倉的糧倉全是窯洞,共58孔,可儲糧五千余噸。即使放在清代,也不能算個大糧倉。與史籍中記載的其他大糧倉相比,豐圖義倉最奇特的地方是,直到現(xiàn)在,一百多年過去,還像最初一樣正常使用。窯倉口都有高高的門檻,上面擋著一人多高的倉板,小麥的氣息從豁口處呼呼往外冒。一位朋友跳上去,站在門檻上,伸手探進倉板,抓出一把小麥來,熟悉的顏色、熟悉的味道,出現(xiàn)在這古老的糧倉中,很突兀,仿佛抓出的是一把清朝的麥子,大家爭相觀看。朋友展開了手,麥粒平靜地躺在掌心,暗黃的顏色,帶著淡淡的麥香,與平常的麥子并無二致,事實上,那就是一把平常的麥子,明顯不是今年的新麥。外面,田里的新麥即將成熟。糧倉每年都要倒庫、換倉,再過幾天,新麥下來,這一庫庫的舊麥就將出庫,運往某面粉廠,變?yōu)槊娣郏僮優(yōu)槭澄铩?/p>

這是一把身份特殊的麥子,就像這座身份特殊的糧庫一樣,本來是一種普通的糧食,因為放在這座特別的糧倉之中,便有了象征意義,被人拿出來看稀罕。這座糧倉也一樣,本身是座普通糧庫,因為上了歲數(shù),被人仔細打量著,希望找出與眾不同處。

與大家一起看麥子,我的心境和別人不一樣。過去交公糧的感覺驟然出現(xiàn),這麥子好像不再是麥子,也不是供人食用的糧食,而是一種責任,一種重負,必須用汗水浸泡,用辛勞耕作,明知道這里并不是它們最后的歸宿,能在這里邂逅,還是感到欣喜。

只是不知道,自從2006年國家取消農業(yè)稅,農民不再交納公糧后,這些麥子是通過什么樣的渠道進入這座古老糧倉的。

院子里擺著幾件大型傳送裝置??梢韵胂?,麥子拉到這里,再也不需要人扛進糧倉了。那種背負麻袋,顫顫巍巍攀上糧倉的場面,屬于過去式?,F(xiàn)在的麥子從播種、到收割,再到在這里入庫,都被工業(yè)化,輕松、便捷、低成本,如同所有的農作物一樣,被人類一番考量后,標上了價格,變成了一種商品。

從古到今,這都是麥子的宿命,但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急迫。

這里的麥子肯定沒有經過火熱的麥天,也不被無數(shù)雙饑餓的眼睛盯著。經過工業(yè)化處理后,它們是一堆沒有生命沒有欲望的糧食,靜臥在糧倉之中,變成人類的腹中物之前,先供人好奇的目光打量。

豐圖義倉名義上是朝邑鎮(zhèn)糧站,實際是國家糧倉。從進入義倉內城大門,到每間窯倉門前,都醒目地掛著一塊“糧權公告牌”,特別提示來這里的每一個人,“本糧倉存儲的都是中央事權糧食,權屬歸國務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用于抵押、質押、擔保和清償債務。”有了這塊牌子,這里所有的麥子都有了身份,是真正的國字號。這座糧倉,就是國家災荒儲備鏈條中的重要一環(huán)。

社會動蕩不安時,墻的作用似乎很重要,豐圖義倉因“丁戊奇荒”而建,墻就修得格外堅固。從外面看,高峻挺拔。從上面看,寬闊實用。比一般的城墻,甚至比長城還要寬。細看后,就不得不佩服當年設計的巧妙。原來,這堅固的倉城圍墻,用了“倉墻合一”的方法,糧倉的外墻,即城墻外墻,糧倉是窯洞,窯洞的進深有多大,城墻的寬度就有多大。走在城墻上,實際是走在窯洞頂上,感覺卻像走上一條寬闊的馬路。遠處,田疇萬頃,麥子已黃,不久就會收割。北城墻正中的小廟,一般而言,供奉的是護佑之神,衙門供奉的是蕭何、監(jiān)獄供奉的是皋陶,糧倉供奉的是誰呢?沒人能想到會是文縐縐又冷冰冰的朱熹朱夫子。小廟內,朱夫子身披紅緞,高坐神龕之上,儼然已經成神靈,叫“紫陽倉祖”。朱熹是南宋理學家,中國的倉政史可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甚至更早,讓朱熹來當倉祖,南宋以前的糧倉靠哪位神仙保佑呢?還有,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長期在江南為官,從沒在關中待過一天的“紫陽倉祖”,怎么去護佑豐圖義倉?

倉城、高墻、堞垛、神祠 ,糧倉之外還有這么多附屬設施,使糧倉呼呼外溢出濃郁的文化氣息,這就是古代糧倉和現(xiàn)代糧倉的區(qū)別。災荒發(fā)生時,一定還有兵士守在倉城前,持械而立,注視著每一個過往的災民。在城墻上走完一遭,我突然感到,這座倉城就像一只風雨飄搖的小船,在浪濤洶涌的河流中行駛,隨時都可能傾覆。如果,國家、社會都動蕩了,只靠堅固的高墻,能守住平安嗎。還有,如果整個國家都發(fā)生災荒,幾個這樣的糧倉能解百姓于倒懸嗎?

從我家曾經的糧倉,到生產隊的糧庫、鎮(zhèn)上的糧倉,再到同善義倉和豐圖義倉,糧倉都是關乎百姓生計之所在。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能看到的糧倉越來越少,以至于要將糧倉當作風景去參觀。開放的社會,糧食只是多種商品中的一種,與無數(shù)商品一起流動著。積貯糧食的糧倉會越來越少,《禮記》中說的“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辈恢獙ΜF(xiàn)代社會還有沒有意義?

【作者簡介】 韓振遠 ,山西臨猗人。在《人民文學》《山西文學》《天涯》《美文》等報刊發(fā)表大量小說散文。作品曾獲中國首屆郭沫若散文隨筆獎、趙樹理文學獎等多種獎項,被《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新華文摘》《散文選刊》等刊轉載,多次入選年度選本。著有《家在黃河邊》《回眸遠古》《古之旅》《晉商之源》《秦晉之好》等多部散文集。中國作協(xié)會員,山西省散文學會副會長。

猜你喜歡
糧囤義倉糧倉
體積巧計算
從義倉到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歷史演變
名與實:“作為一種方法”的清代云南義倉
好糧倉就是硬底氣
遠去的糧囤
糧倉
糧倉
樹懶的糧倉
上化樂善義倉碑
“義倉”故事
井陉县| 高平市| 延津县| 昭平县| 寿光市| 宿松县| 固原市| 五华县| 东丰县| 荔浦县| 平利县| 凤城市| 红安县| 根河市| 四会市| 兴宁市| 新龙县| 汶川县| 盐边县| 古丈县| 登封市| 泰宁县| 集贤县| 丰镇市| 五原县| 土默特右旗| 高唐县| 凉城县| 临潭县| 湖北省| 海兴县| 封开县| 广平县| 龙川县| 景宁| 建湖县| 宜宾市| 洛南县| 苍溪县| 聂荣县| 怀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