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月
電視劇《小舍得》是繼《小別離》《小歡喜》之后,第三部教育題材的“小”系列作品。自2015年《小別離》熱播,6年時間,3部電視劇,講述了同一個話題,且每部都能引起強烈共鳴。這說明,教育領(lǐng)域是劇本創(chuàng)作一個可以不斷深挖的“富礦”。
《小舍得》集合了宋佳、佟大為、蔣欣、李佳航、張國立等演員。他們飾演的角色,圍繞著4個孩子,把“小升初”階段中國家長的焦慮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該劇劇本創(chuàng)作有扎實的采訪基礎(chǔ),故事代入感強,現(xiàn)實主義色彩十分濃厚。
出品方將《小舍得》稱為“溫暖現(xiàn)實主義”作品,大概是因為劇作的核心表達是“愛”,對子女健康成長的愛,關(guān)注孩子未來前程的愛。這樣的溫暖基調(diào)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地方在于,孩子似乎并不接受伴隨著愛一起降臨的沉重。劇中的一句扎心臺詞,點出了家長與孩子之間因為教育問題產(chǎn)生的隔閡——“媽媽愛的不是我,而是考滿分的我?!?/p>
《小舍得》緊緊圍繞當下熱議的“教育焦慮”議題。田雨嵐(蔣欣飾)堅信精英教育和城市叢林法則,為兒子安排了各式各樣的補習課。原本堅持快樂教育的南儷(宋佳飾),也架不住老師的勸,還是給成績倒數(shù)的女兒報了補習班。張國立飾演的外公,通過老下屬的關(guān)系得到了一個金牌班名額,最初打算把名額給親外孫女,最后卻偷偷給了繼女的兒子,結(jié)果引發(fā)了一場家庭戰(zhàn)爭。《小舍得》告訴我們,在諸多家庭紛爭與煩惱中,子女教育是一個重要導(dǎo)火索。
現(xiàn)實生活亦是如此,教育焦慮無處不在?!靶∩酢?、學區(qū)房、補習班,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家長群里的高頻詞。和劇中的兩位媽媽一樣,家長們一方面把小升初、中考、高考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當成人生大事來對待,如臨大敵。另一方面,還想追求詩與遠方,想著讓孩子親近大自然,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似乎也放不下這種理想的生活與教育方式。
這個癥結(jié)想要解開,家長就要學會在“教育內(nèi)卷”的大環(huán)境與“快樂教育”的理念間找到平衡點。然而事實是,大多數(shù)人無法處理這種矛盾——看看周圍的家長,有多少人將喜怒哀樂捆綁于孩子的成績單上?又有多少人能灑脫地說出,分數(shù)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唯一標準?
“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古老的人生智慧,越是淺顯易懂,到執(zhí)行時卻越是困難。從劇名看,《小舍得》的價值觀輸出,可以被理解成“小舍大得”。比如劇中佟大為飾演的夏君山,就敢于提出“不只看書面上的成績,能讓孩子擁有更豐富未來與人生”。擁有這種父親的孩子是幸運的,但在點贊的同時,又有多少父親會向他學習?
文藝作品負責提出問題,但不負責解決問題。如果更多的人能在觀劇吐槽之后,靜下心想一想;思考之后,于行動層面做出努力,或許就有更多的家長與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