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
摘 要 現(xiàn)階段我國正大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閱讀普及率雖有所提高,但整體情況并不樂觀,受移動互聯(lián)網影響閱讀質量仍相對偏低。筆者到德國探親了解到德國主流閱讀文化推崇深度閱讀,這對于解決我國國民閱讀質量不足等問題有一定參考價值。對此,筆者梳理德國閱讀文化的特點及作用,總結了我國國民閱讀現(xiàn)狀,認為在借鑒德國閱讀文化的基礎上,我國應結合實際國情,改變體制上造成的縱向管理模式,將閱讀推廣納入一種融合模式中,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新時代閱讀文化。
關鍵詞 德國 ?閱讀文化 ?閱讀質量 ?體制改革
分類號 G250.4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3.012
Enlightenment of German Reading Culture on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Reading Quality
Liu Jin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vigorously carrying out nationwide reading activities. Although the reading popularity has improved,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Affected by the mobile Internet, the reading quality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The author went to Germany to visit relatives and learned that the mainstream reading culture in Germany advocates deep reading, which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reading quality of Chinese people. In this regard, the author comb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German reading cultur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ional reading in China, and believes that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German reading culture, China should change the vertical management mode caused by the syste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bring reading promotion into a fusion mode, and form a new era reading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German. Reading culture. Reading quality. System reform.
近年來我國正大力推廣全民閱讀計劃,公共圖書館在提供基本文獻資源服務之外,也發(fā)揮著正確引導公眾閱讀習慣和基于閱讀的社會性教育等作用。但從實際閱讀效果來看,由于受移動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影響,碎片化“淺閱讀”習慣在國民中日漸普遍[1],現(xiàn)代數(shù)字閱讀日漸主流化,閱讀質量并不理想。同時,從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來看,以個人工作經驗視角認為,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是以注重受眾群規(guī)模發(fā)展、閱讀量增長、基于信息技術的閱讀渠道與形式創(chuàng)新而組織的一些活動,而在閱讀內容的專業(yè)化、縱深化發(fā)展方面投入相對偏低,這使得國民閱讀在“專業(yè)知識與文化認知”方面不夠深入,缺乏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吸收。由此,本人在2019年5月探望留學德國的女兒旅途中,基于國民閱讀質量的發(fā)展思考,也不由自禁地想考察了解一下德國民眾閱讀情況,在友人陪同下參觀了德國鄉(xiāng)鎮(zhèn)圖書館。在與同業(yè)者的交流中了解到有著深厚閱讀文化的德國,在現(xiàn)代閱讀推廣和閱讀教育發(fā)展方面取得了不俗成效,讓讀書成為了德國民眾都喜歡的一件事。筆者認為德國在閱讀文化上的一些做法,可對我國全民閱讀推廣質量發(fā)展和基層公共圖書館主管體制改革融合具有一定借鑒價值。
1 德國閱讀文化概況及形成背景
在德國有幸真正感受到德意志民族的閱讀文化,真正感受到了“當讀書成為一種全民文化時,民族的強大真的不再遙遠”的深刻含義。在德國你看不到深夜還有人在飯店胡吃海喝;也沒有大片大片低頭一族(手機依賴群)。在德國給人印象是人們的休閑方式只有看書、咖啡或啤酒。女兒告訴我她來慕尼黑兩年從沒聽說該市舉辦什么明星、網絡紅人大型演唱會,更多的是書市、報告會和科技博覽會等知識性會展。我想是因為讀書才使德國變得民富國強,也是因為高質量閱讀普及讓這一國家在二戰(zhàn)后重新崛起。
出于職業(yè)敏感,想進一步領略德意志閱讀文化,于是在德國友人建議之下,從德國鄉(xiāng)村圖書館閱讀推廣、人們閱讀習慣和傳承開始了解。星期天,我們一行5人在德國人馮·特萊斯陪同下前往德國慕尼黑—佩爾斯姆村鎮(zhèn),參觀了該鄉(xiāng)村圖書館。該館選址和全德國大多數(shù)圖書館一樣都選擇在人口密集居住區(qū),充分體現(xiàn)了圖書館人文建設和服務價值。該館館舍占用面積一千平方米左右,設有少兒室、親子閱讀室、語音室、借閱室、咖啡啤酒休閑區(qū)、科技信息和手工實驗區(qū)等。走進圖書館,工具書出展在館藏書籍借閱最醒目處,從翻閱程度上看,此類圖書借閱顯得比較頻繁,在此筆者可以看出德國人的閱讀取向和閱讀質量。另外值得一提是德國幼兒出版物均為“無字天書”,它沒有文字,書中的圖畫、卡通每個細節(jié)都可以由孩子自創(chuàng)故事。由此可見,德國人對幼兒啟蒙讀物的心思和從小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于激發(fā)孩子想象力,啟發(fā)創(chuàng)造力。
經友人介紹,圖書館館長尼科先生(村民行政委員會社會事業(yè)部部長)熱情接待了我們一行。好客的館長就我所關心的有關基層圖書館建設、圖書館閱讀推廣質量和服務以及德國人閱讀文化和習慣等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德國當代閱讀文化發(fā)展始于18世紀末,當時德國開展的“閱讀革命”在普通民眾中流行,以中產階級為代表的讀者群體規(guī)??焖侔l(fā)展,同時德國圖書出版業(yè)、圖書館事業(yè)也隨著國民閱讀需求暴增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空間[2]。這一時期德國文化啟蒙運動推動了閱讀在中產階級、有閑女性群體中的流行,最終發(fā)展成了全民“娛樂”活動。目前主流的國家級閱讀推廣和教育項目來看,其中主要的閱讀推廣是面向青少年和兒童的,例如“起跑線工程”“閱讀測量尺方案”“閱讀童子軍計劃”等都是關注青少年和兒童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全國性項目[3]。
在當前情況下,可能德國移動網絡設施便利程度不如國內,但是相比于中國人移動互聯(lián)網終端設備的使用,德國人對紙質的書刊更加青睞,一是出于對眼睛的保護,二是認為用手翻開紙質書籍的樂趣更能讓他們獲得求知滿足感。他們認為真正的閱讀源自于書,而非實時消息。他們更愿意閱讀有價值的,即便是長篇大論的文章,而不是閱讀那些無用的、八卦的、沒有任何營養(yǎng)的花邊消息。尼科館長告訴我們,德國除專業(yè)圖書館外,基層的各類圖書館均由教育部門統(tǒng)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易形成合力,使多元主體的閱讀推廣能有效地開展。經過長時間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也就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有的讀書文化氛圍。德國人普遍認為相比于那些網絡“信息”,書籍中所承載的知識更具價值。在德國無用八卦、沒有任何營養(yǎng)的偽知識是沒有市場的,所謂的“淺閱讀”更是無從談起。
德國現(xiàn)代閱讀文化的發(fā)展,得益于學校閱讀推廣和家庭教育的融合。雖然德國家庭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會監(jiān)督孩子的閱讀,但學校閱讀文化也十分濃厚,學校閱讀推廣并未與社會化閱讀推廣割離。德國有許多將這兩類閱讀推廣銜接起來的親子互動推廣項目(如閱讀童子軍計劃、朗讀者俱樂部親子閱讀項目等),提升了面向成人的閱讀推廣質量,也保障了閱讀文化的傳承。這些項目的實施主要與德國閱讀教育一體化發(fā)展有較大關系,目前德國社會化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和公共服務由教育部門負責統(tǒng)一管理,這不僅提升了社會閱讀、校園閱讀的融合,還有效保證了公共管理體系下各類圖書館資源的高度共享。學校教育除了執(zhí)行正常的教學計劃外,也高度重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這項培養(yǎng)工作不僅是語言和文學專業(yè)學科的教育任務,也是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和學校綜合教育管理部門的任務。政府機構和學校將讀書視為拓展孩子智力的重要方式,同時學校對學生在圖書館閱讀信息量的考核也納入到相應的教育發(fā)展計劃當中。這使德國人能夠從小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并有效打破了在校學生和成人之間的閱讀隔斷現(xiàn)象。正因如此,該項社會閱讀工程也進一步促進了德國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
公共圖書館除開展閱讀服務和推廣外,還擔當學校課外活動的服務和技能開發(fā)培訓,成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第二學校。德國小學只有四年,且只有上午半天學習文化知識,下午是在圖書館、科技館和藝術館等場所度過。中學下午三點左右放學,老師有時會布置些主題創(chuàng)新思考性作業(yè),需要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或通過圖書館電腦進行三維技能模型推演,以便完成作業(yè)。
2 我國國民閱讀發(fā)展現(xiàn)狀及問題
我國國民閱讀的廣泛發(fā)展始于改革開放前期,在國家恢復高考后,有著強烈求知欲的學習者推動了全面閱讀。除理論性書籍外,當時的國民閱讀內容傾向于現(xiàn)代派文學作品、思想讀本、當代武俠和言情小說等,這一時期國民閱讀率快速發(fā)展,但全國性的閱讀推廣政策始終缺位。1997年,文化部發(fā)起了“知識工程項目”,1999年始,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科學研究所持續(xù)至今開展了國民閱讀調查,這是我國現(xiàn)代閱讀推廣和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起點,國家和地方在閱讀推廣相關的基礎建設和推廣活動等方面不斷加大投入。2014年“全民閱讀”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意味著我國現(xiàn)代全民閱讀推廣正式、全面地開啟。
國家新聞出版研究院在第十七次全國閱讀調查報告中指出,2019年我國國民閱讀率為81.1%,較之上年增長0.3個百分點;我國成年人紙質書閱讀量為4.65本/人,較之上年增長0.02;國民日均紙質書閱讀時間平均為19.69分鐘,較之上年減少0.12分鐘;國民日均數(shù)字閱讀時間平均為100.41分鐘,較之上年增長15.54分鐘[4]。這些數(shù)據(jù)在近5年的變化趨勢上基本一致,能夠說明我國國民閱讀20年間的國民閱讀率、閱讀總時長等都在快速增長,足以體現(xiàn)我國全民閱讀推廣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認,當前我國國民閱讀目的是用以消遣、娛樂,娛樂化閱讀內容占比偏高,多數(shù)成人閱讀的知識性收獲較小,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國民閱讀質量。
綜合國內研究來看,對于當前我國國民閱讀較為集中的觀點就是國民閱讀質量問題,大致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民閱讀的過度娛樂化問題,受娛樂文化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節(jié)奏加速等因素的影響,普通民眾更傾向于接觸娛樂化的文本和信息,用以消解生活壓力或滿足娛樂需求[5];二是國民閱讀的碎片化問題,在互聯(lián)網社交和碎片化信息傳播主流化的今天,大眾的信息獲取習慣呈現(xiàn)出碎片化特征,加之社交臨場感的刺激,大眾的閱讀行為也呈現(xiàn)出碎片化的特點[6];三是國民閱讀深度不足的問題,即大眾在閱讀中欠缺知識性的目標意識,閱讀行為通常停留在泛化水平上,閱讀的價值未能被充分發(fā)揮[7]。
公共圖書館雖然大多創(chuàng)新了讀者服務及閱讀推廣的形式和方法,如智能化服務和智能化閱讀環(huán)境改善、城市書房閱讀新空間的建設、24小時書吧、十分鐘閱讀圈、微信公眾號推廣開通、移動多媒體服務、數(shù)字圖書館、有聲圖書館等等,但并沒有突破“閱讀人群規(guī)?;l(fā)展量變和質變”的層面,全民閱讀及其閱讀質量發(fā)展并無起色。筆者作為一名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深入?yún)⑴c了大量基層閱讀推廣、閱讀文化建設相關工作,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的受眾范圍雖在不斷擴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形式主義問題。目前我國各地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面有硬性任務,為完成相應任務,圖書館管理層在開展推廣互動時普遍強調活動數(shù)量及次數(shù),由于參與者熱情不高,加之圖書文獻的整理和定向推廣工作不夠深入,導致閱讀推廣受眾不給力,久而久之這種推廣活動的受眾范圍也被局限在了“精英群體”的小圈子內,難以從圈子文化發(fā)展為大眾閱讀文化。這對于培養(yǎng)群眾堅持閱讀、深度閱讀的習慣造成了一定阻礙;二是創(chuàng)新導向偏差問題。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在自身發(fā)展和閱讀推廣方面都存在一個典型誤區(qū),即在閱讀服務方面更傾向于終端服務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而在閱讀推廣過程上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發(fā)展較為緩慢。例如在圖書館終端服務方面投入大量新型智能技術,如智能借還、智能環(huán)境等服務,為讀者提供了借閱和閱讀便利,但并不能直接優(yōu)化讀者閱讀需求與推廣的質量,在對國民閱讀質量的促進作用方面偏弱。如筆者剛剛去過一家新建投資近10億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智能化程度雖然較高,但當天到館僅為554人次(下午4點左右時圖書館智慧墻顯示的數(shù)據(jù)),許多服務窗口的人次為零。
總結上述問題,筆者認為,當前我國國民閱讀需要逐步從“普及閱讀”向“深度閱讀”過渡,亟待有一個“質變”。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應及早扭轉讀者服務工作和閱讀推廣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真正地關注全民閱讀的推廣工作,用“提升文化認知、積累科學知識、發(fā)展專業(yè)技能”的信息窗搶占人們的眼球,引領全民閱讀質量的整體提升。
3 借鑒德國閱讀文化成功經驗,推動我國國民閱讀質量發(fā)展的建議
德國形成這樣一種良好的普及的閱讀文化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這種必然性是建立在18世紀中后期德國文化發(fā)展新思潮基礎上的,而且在20世紀后開始逐步與民族主義文化、啟蒙教育文化等高度關聯(lián)[9],才有效推動了閱讀推廣主體發(fā)展,深度閱讀也因此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空間。而現(xiàn)代中國并不具備這種特殊環(huán)境,完全套用和模仿德國閱讀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并由此構建中國閱讀文化是不完全現(xiàn)實的。筆者認為我國應結合實際國情,改變體制上造成的縱向管理模式,將閱讀推廣納入一種融合模式中,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新時代閱讀文化。
3.1 擴大閱讀受眾范圍,培育讀者自覺閱讀性
就當前我國國民閱讀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短期內快速使所有群眾形成深度閱讀習慣有很大難度,同時圖書館等推廣主體的壓力也相對較大。對此,我國可以借鑒德國多主體推廣策略,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務管理及閱讀推廣相關行政部門應加強對社會性閱讀推廣組織的培育,推動閱讀推廣文化向廣度方面發(fā)展,使全民都能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另一方面加強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到閱讀推廣工作,促成讀者轉化成閱讀推廣者,使更多的人在閱讀推廣活動中自覺地深度閱讀,帶動閱讀質量的階梯式發(fā)展。
3.2加強與社會機構合作,大力發(fā)展深度閱讀文化
公共圖書館可與社會機構進行合作,形成一種多主體的閱讀活動舉辦模式,將閱讀推廣任務中的一些組織功能轉移給合作方,由他們來參與策劃活動的流程和形式,而圖書館可根據(jù)行業(yè)特點,專業(yè)特長,圍繞深度閱讀內容來制定方案,提供文獻資源。一是圍繞“為什么深度閱讀”問題設計國民閱讀意識培養(yǎng)策略,可從讀者的專業(yè)發(fā)展、終身學習、興趣培養(yǎng)、家庭發(fā)展等多個角度讓國民認識到“讀書對自己的價值”,由此喚醒國民自主閱讀的意識;二是圍繞“如何深度閱讀”問題設計國民閱讀習慣策略,組織開展一些群體閱讀交流活動,從其他讀者的閱讀體會中提升深度閱讀的認識,并逐步糾正錯誤的閱讀習慣。
3.3 發(fā)揮新媒體傳播效用,提升社會閱讀文化效應
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應主動擁抱信息技術,打通各種社交平臺鏈接脈絡,發(fā)揮新媒體傳播效用,推動閱讀質量的發(fā)展。圖書館除了目前使用的微信、微博等多媒體社交平臺外,也要及時跟進新媒體技術,注重“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應用。圖書館若能將"提升文化認知,積累科技知識,發(fā)展專業(yè)技能”的熱點內容作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常規(guī)工作,用喜聞樂見的短視頻要點形式在“抖音”平臺不斷推送每個受眾者所需要知道的知識點、信息點、文化及思想,就會不斷提升大眾對圖書館及其相關知識的了解。圖書館在推送過程中,若再通過二維碼等信息技術鏈接到點擊不高、不被大眾重視的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相關欄目或圖書館電子文獻庫或數(shù)字圖書館,就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數(shù)據(jù)庫的使用率,讓大眾不僅感受到“淺閱讀”的泛娛樂信息,而且能在豐富的圖書館文獻資源中進行深度閱讀,使其感受到圖書館就在我身邊。
3.4融合教育與文化體制,促進閱讀教育發(fā)展
德國的社會閱讀與教育融合的推廣策略對閱讀文化的有效傳承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我國可以參考這一模式對閱讀推廣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目前我國基層圖書館都是由當?shù)匚幕姓块T主管,各中小學圖書館由當?shù)亟逃姓块T主管,由于分散管理,閱讀推廣中面向學生的閱讀推廣與社會化閱讀推廣通常是分離的,不僅造成文獻及信息資源不能共享,資金投入浪費,重復建設嚴重,而且導致部分學生認為讀書只適用于學生身份,成人則普遍存在功利性閱讀心里。而一般社會化閱讀推廣易出現(xiàn)形式化問題,學校閱讀推廣質量較高但很難對成人閱讀推廣起到輔助作用。所以,筆者認為閱讀與教育融合的推廣策略將有助于提高閱讀推廣深度,并能推動校園閱讀文化的社會化傳播,對于推動閱讀文化發(fā)展、提高國民閱讀質量有一定幫助。首先可協(xié)調管理公共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科技館的資金、資源統(tǒng)一調度使用,避免重復浪費,有效保證統(tǒng)一管理體系下各類圖書館資源的高度共享。其次各圖書館系統(tǒng)管理平臺互聯(lián)互通,打通了彼此蕃籬,讓館際互借,文獻共享和流通真正實現(xiàn)。第三,能更好的將社會、學校各類讀書活動同步開展,閱讀、科技技能同步推廣和學習。一方面將閱讀教育作為學生在學校學習一門功課,同時把學生在圖書館的閱讀信息量納入考核,打通學校閱讀和成人閱讀的過渡通道。這樣不僅能正確引導學生的閱讀取向、提高閱讀質量,而且還能推動國民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扭轉青少年學生和大眾“為考試而閱讀”的錯誤觀念,真正讓閱讀成為大眾生活的組成部分,為國民閱讀質量的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前年,有全國政協(xié)委員在兩會提案中,提議修改《圖書館法》,將基層公共圖書館從文化行政部門中分離,由當?shù)亟逃姓块T負責主管,從而打通阻礙圖書館高質量閱讀發(fā)展的堤堰,為公共圖書館和中小學圖書館的各項事業(yè)融合發(fā)展掃清行政障礙。筆者認為基層公共圖書館若納入教育部門管理,相信無論對社會、對讀者、對我國閱讀推廣質量提高,對我國閱讀文化的提升有百益而無一害。
4 結語
總體而言,目前我國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盡管豐富,但國民閱讀質量總體上并沒有得到明顯提升,而德國形成了全民深度閱讀的文化,其閱讀文化推廣和發(fā)展方式對解決我國國民閱讀質量有一定幫助。公共圖書館要將全民閱讀深入推廣開來,筆者建議國內公共圖書館可借鑒和推廣德國閱讀文化,實現(xiàn)從“閱讀推廣”向“閱讀質量發(fā)展”的推廣理念轉變,結合我國實際國情發(fā)展全民閱讀推廣文化、深度閱讀文化、數(shù)字鏈接化閱讀文化等,并加大體制改革,強化閱讀教育融合探索。通過閱讀質量發(fā)展的提升扭轉國民閱讀觀念,強化其自主閱讀意識,培養(yǎng)其深度閱讀習慣,從而為我國國民文化素養(yǎng)發(fā)展和社會文化進步創(chuàng)造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賀逸群,劉黎明.蜜糖或砒霜:碎片化閱讀的利與弊[J].編輯之友,2018(11):11-15.
趙丹,李新宇.近現(xiàn)代德國閱讀文化發(fā)展概況[J].電子世界,2013(6):170-171.
張宇.德國促進青少年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7(9):73-77.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fā)布[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0(3):18.
王涵,鐘蕾,葉陽.社交媒體環(huán)境下用戶泛娛樂化閱讀影響因素研究[J].情報科學,2018(10):116-121.
梁士金.社交媒體視角的用戶持續(xù)碎片化閱讀意愿:基于ECM-ISC和主觀規(guī)范的實證[J].圖書館學研究,2020(9):82-90.
李蕊.德國社會閱讀推廣考察及啟示[J].圖書館界,2014(1):46-49.
李存金.論德國教育歷史文化人類學的理論傳統(tǒng)[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8 (1):30-36.
洪莉.德國人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很用心[J].中華家教,2018(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