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文言文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葉圣陶先生曾指出:“如果把中國語言比作一把折扇,文言文相當于扇軸上面的主體部分,而白話文僅僅是扇軸下部的扇尾。兩者在數(shù)量、質(zhì)量上皆不可同日而語?!蔽难晕氖侵袊鴤鹘y(tǒng)文化的載體,它記錄著我們祖先的生產(chǎn)、生活和思維方式,學習文言文,就是在了解歷史。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代仁人賢士功不可沒。他們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思考生活,創(chuàng)作了許多經(jīng)典的文言文,這些文言文傳達著他們的情意與思想。學習文言文,就是要與圣人和先賢對話,把握他們的“志”與“道”。一句話,學習文言文,就是為了讓我們的民族文化能夠傳承下去,讓這條文化的長河生生不息地流淌下去。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入了適量的文言文,其主要任務是文言啟蒙、文化啟蒙,為以后文言文的學習和研究打好堅實的基礎(chǔ)。那么,在小學階段文言文該教什么?文言文又該如何來教?這已成為擺在當下小學語文教師面前一個重要課題。為此,筆者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把握特征,確定文言文教學的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在某些方面決定著教學的方向和效率。小學文言文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1.以標定教。這個“標”就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課標在第四學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闭n標在評價中,也這樣強調(diào):“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考察學生的記誦積累,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為考試內(nèi)容?!痹趯嶋H操作中,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要求應略低于初中,學生借助注釋,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即可,注重的是記誦積累。
2.以質(zhì)定教。這里的“質(zhì)”,指的是文言文獨有的表達“特質(zhì)”。文言文是以“文言”這種古代書面語寫成的文章。準確地說,它是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的書面語?!拔难浴北磉_是它最主要的言語特征。表達時,經(jīng)常會使用一些如“之乎者也”的表達樣式。
此外,言約意豐是文言文言語表達的另一個特征。文言文里單音節(jié)的詞很多,有些詞古今的意思、用法以及句子表達方式在使用的過程中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給學生理解帶來很大的難度。一字多義、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也很普遍,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些困惑。因此,在學習中要學會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借助積累的知識,借助豐富的生活來加強理解。
3.因材定教。這里的“材”是指教材。統(tǒng)編版小語教材采用“雙線并進”的編排方式,每個單元除了有明確的“人文主題”,還有明確的“語文要素”,在鉆研教材、確定教學目標時要特別關(guān)注。例如,在研討《學弈》這篇文言文時,我們要注意單元“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作者的觀點是什么?“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庇昧嗽鯓拥氖吕齺碚f明這一觀點的?細讀課文,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作者列舉了一正一反兩個事例來加以說明:“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庇秩纭锻跞植蝗〉琅岳睢罚@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節(jié),簡要復述課文”。研讀教材時,要將這個要素切實地納入教學目標中去。
4.因文定教。這里的“文”,指的是文章。無論從實用的角度來講,還是從文學的角度來講,每篇文言文都有獨特的表達思想內(nèi)容的方式。
如《伯牙鼓琴》中,鐘子期有兩句贊美伯牙的話語:“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弊屑毐容^,就會發(fā)現(xiàn)鐘子期的兩句話在表達上有許多相同之處。讀懂了這兩句話,課文的重點就把握了。
《兩小兒辯日》中,兩小兒依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了這樣的辯論: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兩個小兒憑借視覺和觸覺的生活經(jīng)驗來判斷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距離我們的遠與近。他們的爭辯表達,句式相同,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仔細比較和品味。
5.依學定教。這里的“學”,指的是學生和學情。學生不同、學情不同,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的方法就要有區(qū)別和變化?!端抉R光》《鐵杵成針》《囊螢夜讀》這些故事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早已耳熟能詳,教學時,我們要從他們的已知出發(fā),找準學生學習的起點。
二、深入思考,探究文言文教學的實踐策略
小學的文言文如何來教,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教學中,我覺得要從如下四個方面入手:
1.借助注釋,大體把握文意。讀懂文言文固然是教學的重點之一,但它不是教學的全部。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說了哪些要點,表達怎樣的觀點,學生能借助文后的注釋和運用手中的工具書大概把握就行了,不需要“字字落實,句句清楚”。像《司馬光》一文,我們讀后能夠把“文中寫了哪些人”“他們分別在做什么”這兩個問題弄明白了,文中的大意就清楚了。
筆者在教《學弈》時,是通過這樣的三個問題來檢測學生是否大體讀懂課文意思的:第一,說說誰跟誰“學弈”;第二,說說這兩個學生各是怎么學的;第三,說說誰學得好。這三個問題弄明白了,課文大概就讀懂了。
2.品味語言,感受文言魅力。英國的文藝理論家伊格爾頓強調(diào),“文學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組織”。語文的學習一定要回歸到“語詞世界”。引導學生關(guān)注“煉字煉句處”,仔細品味詞句所傳達出的意蘊和情感,體認文章所言之志,所言之道。尤其要關(guān)注那些“特殊”的言語表達以及“陌生化”文學的語言。
《伯牙鼓琴》的結(jié)尾有這樣一句話:“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抓住“絕”字,指導咀嚼品味,深化理解。“絕”是什么意思?“絕”的僅僅是琴弦嗎?還有什么可能?
筆者曾在課上為學生講授過一篇文言文《貓斗》:
黃白二貓,斗于屋上,呼呼而鳴,聳毛豎尾,四目對射,兩不相下。久之,白貓稍退縮,黃貓奮起逐之,白貓走入室,不敢復出。
貓斗的激烈程度,作者是通過“呼呼而鳴”“聳毛豎尾”“四目對射”這幾個描寫聲音、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呈現(xiàn)出來的。教學時,筆者通過朗讀、觀察、想象、表演等手段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走進畫面。
3.注重誦讀,培養(yǎng)文言興趣。誦讀重在“味”,重在“玩”?!绊毷浅翝撝S詠,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朱熹語)誦讀是對作品的思想感情進行“原汁原味”地有聲韻表達。誦讀賦予作品以生命,它讓寫在紙上的無生命的文字,瞬間變成了活的場景。對于現(xiàn)代的語體文教學,大家都十分重視誦讀。而對于文言文,大家大多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了讀通上,花在了理解上,卻不曉得文言文和白話文一樣,可以通過聲情并茂的誦讀,展現(xiàn)出作品的情致和韻味。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王崧舟老師在執(zhí)教《兩小兒辯日》一文時,通過分角色讀、表演讀,指導學生從重音、語速、語氣、動作、聲調(diào)等方面再現(xiàn)兩個小兒爭辯的場景。學生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感悟了語言,積累了語句,明白了道理,提高了認識,激發(fā)了對文言文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文化的滋養(yǎng)。
在誦讀時,要重視教師的誦讀示范。在《學弈》一文的教學時,為了再現(xiàn)兩個學生學弈態(tài)度的不同,筆者先指名一個學生來朗讀,然后筆者示范誦讀,在示范中,讓學生仔細觀察筆者誦讀的表情和語氣。有了教師的形象示范,學生誦讀的積極性就更高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也更濃了。
4.強化背誦,提升語感表達能力。有人說,語感就等于文章朗讀和背誦的遍數(shù)。朗讀和背誦的文章多了,言語的材料、言語的規(guī)律、言語的經(jīng)驗、言語的智慧,自然而然就會轉(zhuǎn)化為學生內(nèi)在的語文素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能力就會增強,寫起文章就會達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要調(diào)動學生的背誦興趣,須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學習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可以以演促背;對于畫面感較強的課文,我們可以通過給畫面配音,引導學生背誦。也可以給學生一些背誦的“支架”,例如,出示一些關(guān)鍵詞句,引導學生背誦。當然,還可以挖掘?qū)W生的學習資源,讓學生相互介紹自己背誦的經(jīng)驗,引導學生背誦、積累。
5.揣摩思維,實現(xiàn)文化傳承與反思。朱自清先生說:“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jīng)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jīng)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蔽难晕氖侵腥A文化的經(jīng)典。文言文的教學最終落腳點應在實現(xiàn)文化的傳承與反思上。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14篇文言文內(nèi)容豐富,有神話故事,有民間傳說,有寓言故事,有人物傳記,有學習體會……這些文章不僅蘊含著很深刻的“志”與“道”,其中也承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如《鐵杵成針》蘊含著類比思維,連“鐵杵”都能夠磨成“針”,還有什么事情完不成的呢?《楊氏之子》中除了有一定的類比思維,還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駁思維?!肮袟蠲贰?,你姓楊,“此是君家果”;反之,你姓孔,“孔雀是夫子家禽”?!锻跞植蝗〉琅岳睢分姓宫F(xiàn)的是經(jīng)驗思維和推理思維,“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薄妒刂甏谩方沂镜氖莾e幸思維。由于這是一個寓言故事,文章也在警醒、諷喻具有這類思維的人?!稌麽援嬇!方沂镜牡览硎恰案攩柵棶攩栨尽?,要不恥下問,要向生活學習,這也是一種經(jīng)驗思維和逆向思維。
學習文言文,不僅要積累語言,還要學會思考,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每一個中華兒女,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自覺做一個文化的傳承人,把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文言文教學之路還很漫長,它的教學之道,需要我們慢慢地去探索!
(孫慶博,江蘇省特級教師、蘇州市昆山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