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江蘇高考題在2020年之前已經(jīng)做出題型上的改變,但是客觀題的命題理念以及設誤規(guī)律較之于全國卷以及新高考卷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在2021年江蘇高考回歸全國高考的大背景下對于客觀題的設誤規(guī)律的探討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全國卷論述類文本閱讀的客觀題主要考查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考題設置的選項,往往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僅僅理清文章思路還遠遠不夠,不知其間的設誤規(guī)律,學生的解題正確率就無法保證。只有掌握了命題的設誤規(guī)律,才能更準確地識破陷阱選項,提高解題正確率。
研討2020年新高考卷I的論述類文本《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以及2019年全國卷I的論述類文本《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我們可以窺探論述類文本閱讀客觀題設置“陷阱”的最新動向以及規(guī)律,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一般邏輯及精準邏輯設誤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會告訴學生一些常見的論述類文本閱讀客觀題中的錯誤邏輯關(guān)系,如因果關(guān)系中的強加因果,條件關(guān)系中的條件丟失等,在2020年新高考卷I的論述類文本《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中就有所體現(xiàn)。
如,2020年新高考I卷的論述類文本《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第一題的B選項:
B.沿革地理在中國古代較為發(fā)達,是因為古代學者需要借助它來開展儒學和歷史研究,但它并沒有獨立的學術(shù)空間。
通過與原文比對,我們可以找到與第一題B選項對應的原文:
沿革地理研究的內(nèi)容關(guān)系到國計民生,也是治學的基礎(chǔ),例如歷史地名的注釋和考證、歷代疆域和政區(qū)的變遷、黃河等水道的變遷,特別是與儒家經(jīng)典和傳統(tǒng)正史的理解有關(guān)的地理名稱和地理知識,都被看成是治學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達到高峰,很多乾嘉學者致力于此。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涉及強加因果的錯誤。
而在2019年全國卷I的論述類文本《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中,考題對于常見邏輯關(guān)系的設置更加精準。
如,2019年全國卷I的論述類文本《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第一題的A選項:
A.作家樹立了與時代積極互動的理念,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就能做到以人民為中心。
通過與原文比對,我們可以找到與第一題A選項對應的原文:
目前,文藝界普遍認識到,只有與身處的時代積極互動,深刻回應時代重大命題,才會獲得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蓬勃生機。
原文中強調(diào)的是“只有……才……”的邏輯關(guān)系,而A選項呈現(xiàn)的是“(只要)……就……”的邏輯關(guān)系,而“只有……才……”的邏輯和“(只要)……就……”的邏輯是有區(qū)別的?!爸灰汀北硎緱l件非唯一。如:只要A就B,A是B的充分非必要條件?!爸灰睆娬{(diào)的是必要條件,即“就”后面的內(nèi)容要實現(xiàn),“只要”的條件是必備之一,但不是唯一。“只要……就……” 有之必然。
例如:
①只要有時間,我們就去旅行。
②只要我們有錢,我們就去旅行。
③只要我們有機會,我們就去旅行。
“只有……才”表示條件唯一。如:只有A才B,A是B的充分必要條件。即“才”后面的內(nèi)容要實現(xiàn),就必須做到“只有”的條件,且條件往往是唯一的?!爸挥小拧睙o之必不然。
例如:
只有年滿18歲,才有選舉權(quán)。
另外,再來考察一下具體內(nèi)容,原文中說“文藝界普遍認識到”,這里指出理念的樹立。“然而,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還有許多作家、藝術(shù)家困惑于”,也就是說,不是有了這樣的理念就能做到“以人民為中心”。
又如,2019年全國卷I的論述類文本《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第一題的C選項:
C.人民是認識現(xiàn)實、理解時代的依據(jù),因為普通勞動者才是文藝最理想的讀者。
通過與原文比對,我們可以找到與第一題C選項對應的原文:
這些作家是屬于某個情感共同體的,這個共同體時刻提醒著他……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將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廣大人民作為我們認識現(xiàn)實、理解時代的依據(jù)。
所以C選項表述幾乎是照搬原文,那么普通勞動者是不是文藝最理想的讀者呢?原文中說“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或許并不是我們的讀者”,可見因果的邏輯關(guān)系根本無法成立。
以上選擇項中涉及的邏輯關(guān)系既有屬于傳統(tǒng)講解邏輯關(guān)系的大類,又有設誤點更加精準之處,理應做到兼顧,如若只是籠而統(tǒng)之,則會大而化之,難以提高此類客觀題的正確率。
二、概念不清設誤
由于論述類文本要求文本的表達不僅邏輯周密,而且在概念表述上要異常精準??陀^題選項常用一些看似等同的概念,偷換了原文中的概念,實質(zhì)上卻改變了原文中概念的適用范圍、修飾語、所指對象、屬性等,造成概念的屬性、本質(zhì)特征、發(fā)展趨勢等發(fā)生改變。
如,2020年新高考卷I的論述類文本《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第二題的C選項:
C.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歷史地理學的一些研究在國際上領(lǐng)先,主要得益于學科分支的開拓和研究領(lǐng)城的擴大。
通過與原文比對,我們可以找到與第二題C選項對應的原文:
我國的歷史地理學者繼承和發(fā)揚沿革地理注重文獻考證的傳統(tǒng),充分運用地理學和相關(guān)學科的科學原理,引入先進的理論、方法和技術(shù),不斷開拓新的學科分支,擴大研究領(lǐng)域,在歷史地圖編繪、行政區(qū)劃史、人口史、區(qū)域文化地理、環(huán)境變遷、歷史地理文獻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績,有的已居國際領(lǐng)先地位。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敘述概念由雙向變單向,概念不清導致該選項出現(xiàn)錯誤。
又如,2019年全國卷I的論述類文本《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第一題的A選項:
A.作家樹立了與時代積極互動的理念,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就能做到以人民為中心。
如果仔細觀察,選項當中說的是“作家”,但是原文怎么說的?“文藝界普遍認識到”,作家當然是屬于文藝界的,但是它至少是一個部分,而不能默認為是全部,所以這個主語的范圍搞錯了。
即使論述類文本涉及的概念再生僻,也應該明確可能出現(xiàn)的設誤點,擦亮眼睛,甄別真?zhèn)巍?/p>
三、壓縮語段設誤
論述類文本閱讀客觀題的基本特點是答案往往在文章里,但又不是照抄原文。也就是說,對原文語段進行歸納壓縮是論述類文本解答和命制客觀題過程中很重要的設誤點。然而,考生經(jīng)常因為在原文中找不到合理的對應點,對客觀題產(chǎn)生誤判,進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如,2019年全國卷I的論述類文本《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第一題的B選項:
B.對人民的情感認同,是新文化運動以來很多作家創(chuàng)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如果我們要判定這句話的正誤,有這么幾點是要確認的:
①是不是作家對人民的情感認同。
②是不是他們確確實實取得了成功。
③ ①是②成功的重要原因。
首先,我們看一看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很多作家,是不是對人民具有情感認同。我們比照原文不難發(fā)現(xiàn),①是對的。
那他們的創(chuàng)作是不是取得了成功呢?不管如何查找,原文都沒有提及。這時,就需要仔細梳理相關(guān)段落的邏輯,去看看是否存在著語段的壓縮概括意。
認識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地位,是為了從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間,是為了解決我是誰、我屬于誰的問題。(觀點)
新文化運動以來……他的生命和創(chuàng)作與這世界上更廣大的人群休戚相關(guān)。(例子)
這個例子是個正例,它是說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很多作家在這個方面做得很成功,所以第②點是正確的。
另外,在整個的這個邏輯里面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很多作家取得成功,是他們對人民的情感有認同,所以他們作為一個正例放在這里。那么,是不是可以作為原因呢?這個邏輯關(guān)系也是成立的。所以B選項難就難在②③兩點的這個言外之意,需要我們根據(jù)文本的壓縮意去判定。
雖然,2019年全國卷I的論述類文本《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第一題的B選項,并沒有出現(xiàn)錯誤,但是出現(xiàn)一個在此前高考題中鮮有的潛在設誤點,應該引起考生和教師的足夠重視。
除此之外,對于論述類文本閱讀的客觀題,還有一些常見的設誤點,并沒有在2020年新高考卷I及2019年全國卷I中出現(xiàn),考生和教師還需在練習中進一步補充完善。
當然,對于論述類文本閱讀,除了了解常見的客觀題設誤點,課外的積累也非常重要。平日還需關(guān)注論述類文本討論的對象,對于文化交流與碰撞和社會科學的新發(fā)現(xiàn)、新觀點等熱點話題都要適當關(guān)注,進一步養(yǎng)成閱讀論述類文本的習慣,以求效率的最大化。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