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胡明艷
一、解讀詩題,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理解“秋暝”。學生借助文中注釋,初步理解“暝”的意思。教師解讀“秋暝”。
2.理解“居”字。
(1)借助不同場景,用“居”字組詞。
在山中居住是(山居)。
在異國他鄉(xiāng)居住是(客居)。
居住時不想讓別人發(fā)現(xiàn)是(隱居)。
(2)王維在終南山有一間非常著名的別墅,叫“輞川別業(yè)”,這首古詩寫的就是王維在這間別墅里看到的情景。
二、誦讀感知,賞音韻美
1. 自由朗讀古詩,讀出自己的感覺。
2. 多種形式讀,讀出音韻美。讀書不能只讀出節(jié)奏,還要讀出韻味。你們讀一下每句詩的最后一個字,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秋、流、留、舟”都押同樣的韻。)
三、以讀悟情,賞詩中畫
1.同學們,通過朗讀這首詩,你們看到了哪些事物?
2.通過對詩中景物的分析,感受作者的高潔品格。
(1)正如蘇東坡所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通過這些事物,同學們能看到哪些景致呢?
(2)請同學們選擇課文里的一幅插圖,展開想象,把你想到的內(nèi)容寫下來。誰來說一說你想象的畫面?
(3)仔細觀察這兩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板書:一靜一動、一景一人)
(4)王維住在自己的輞川別業(yè)中,在這樣山清水秀的環(huán)境中,看到的肯定不僅僅只是這些景物。那他為什么只寫了這些景色呢?明月、松樹、清泉、石這些事物在古人的描述中都代表了什么,寄托著古人的哪種情感?
總結(jié):其實這正是作者的人格寫照,這些事物都寫出了作者高潔的品質(zhì)。
四、移情入境,感心中“空”
1.結(jié)合王維的其他詩作,感受“空”。
(1)教師介紹王維人生經(jīng)歷和創(chuàng)作背景。
(2)這山真的是空的嗎?是因為作者在宦海中沉沉浮浮,他漸漸地看淡了一切,他的心靜了。
(3)這個“空”字,在王維的詩中出現(xiàn)過90多次。出示幾句王維帶有“空”字的詩句。
2.借助音樂,感受“留”。
(1)播放歌曲《山居秋暝》。請同學們跟隨音樂一起來唱一唱。
(2)歌曲最后一句為什么要唱兩遍呢?這是總結(jié)之句,表達了作者想要留在此情此景中的心愿。
一、初讀詩詞,賞音韻美
1.理解“長相思”。補充白居易的《長相思》?!伴L相思”是一個詞牌名,多用于寫人的思念之情。
2.讀準字音,讀出音韻美。
(1)借助注釋理解“聒”?!榜钡囊馑际锹曇羿须s,這里指風雪聲。
(2)理解“更”:古時候一夜分為五更,“風一更,雪一更”,寫出了寒夜中一直在刮風下雪的景象。
(3)教師出示標出分隔號的長句子,引導學生讀出音韻美。
二、誦讀感知,尋詩中景
1.讀完后,你內(nèi)心有什么感覺?
2.通過對詩句的解讀,想象作者可能在什么地方。(預設(shè):營帳中、船上、馬背上……)
3.再讀詩詞,他的“心”在哪里呢?
4.配樂朗讀,用心感受作者描繪的“風雪行軍夜”。
(1)就在這樣的一個夜晚,他想到了“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這就是征途即景。
(2)請學生思考,納蘭性德這時會看到什么樣的景色,作者的家鄉(xiāng)曾經(jīng)是什么樣的。
三、品讀悟情,“碎”離別
1.作者征途所見、心中所想,這都是我們的想象。閉上眼睛,聽著音樂,如果此時作者出現(xiàn)在你面前,你會問他點什么?
2.遷移引用,體會“碎”離別。
(1)其實,不只我們在這樣問納蘭性德,他也是這樣問自己的。他在詞中說自己身心怎么樣?(碎)他問自己什么呢?(出示《菩薩蠻》首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保?/p>
(2)如果此時你是納蘭性德的家人或友人,你會怎么問他?如果你是納蘭性德,你會如何回答?真的是“輕離別”嗎?
總結(jié):這離別,讓我們看到了納蘭性德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思念。但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帮L一更,雪一更”,更更都是長相思。伴隨著詩人的長相思,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心碎。
四、對比悟情,燈火情
1.在張繼的《楓橋夜泊》中,我們能感受到什么呢?文中哪一個字又讓你有所感悟?
2.介紹古詩寫作背景。張繼也是在途中,心系北方戰(zhàn)事。《長相思》《楓橋夜泊》這兩首古詩很相似,《長相思》突出的是“碎”,《楓橋夜泊》突出的是“愁”。
3.解讀“愁”字?!俺睢弊稚厦媸恰扒铩?,秋天萬物由繁盛至蕭衰,是令人感傷惆悵的季節(jié)?!扒铩毕逻吋右粋€“心”就是“愁”,春遠夏去,草木凋零,不由得讓人感傷憂慮。再讀這首詩,同學們在張繼筆下又看到了什么?
4.對比這兩首古詩,在昏暗的夜里都有光。對比“燈”和“火”,你又有什么感受?
5.這兩首詩中除了都有光以外,還都有聲。在《楓橋夜泊》中我們聽到的是鐘聲,在《長相思》中我們聽到的是“聒碎”的聲音。這聲、這光,構(gòu)成了兩幅不同的思鄉(xiāng)圖。請同學們根據(jù)詩意寫一寫、畫一畫。
教學評析
王老師站在兒童的立場,界定“教”與“學”的關(guān)系。為了學生的學而教,最終實現(xiàn)用不著教。她教學《山居秋暝》,首先,引導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如:“同學們,‘山居秋暝這個題目,你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一步一步引導、點撥,時刻關(guān)注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與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
其次,王老師引導學生讀好古詩,提示學生讀古詩還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自己的感受。在讀好古詩的前提下,教師引導學生帶著思考去讀古詩,讀出詩的韻味,理解古詩,感悟古詩的意境。
接下來,引導學生想象畫面,理解詩意。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和諧自然,王老師先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找到詩中有哪些事物,然后巧妙地用蘇東坡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想象畫面。由文字轉(zhuǎn)化為畫面,仿佛是教師帶著一群天真活潑的學生在王維的詩中暢游,感受畫一般的詩境之美。這些畫面都不是教師直接給的,而是教師用智慧的語言結(jié)合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想象出來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為學生搭起一個支架,為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
就此,王老師引導:“這一景一人、一靜一動就構(gòu)成了王維的詩畫組合。誰想住在這幅畫中?”多么智慧的教師語言??!接著再追問:“王維住在自己的輞川別業(yè)中,在這樣山清水秀的環(huán)境中,看到的肯定不僅僅只是這些景物。那他為什么只寫了這些景色呢?”王老師的追問再一次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延伸了學生有效思維的長度。在王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讀懂了文字背后的東西,體悟到詩人王維個性高潔、淡泊名利的品質(zhì)。
《長相思》這首詞的教學旨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只作簡單的點撥與引導,“扶”與“放”相結(jié)合,采用學習前一首詩的方法學習這首詩,王老師只是對學習過程中的難點給予幫助。如:關(guān)注難讀的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讀音,對于難理解的字詞通過引導追問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對作者的心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最后,將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和張繼的《楓橋夜泊》對比教學,達到教與學的最佳境界。
王紅梅老師的教學,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經(jīng)歷學習過程,讓他們站在課程的中央。由教師的教轉(zhuǎn)向?qū)W生的學,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切的、適合兒童多元發(fā)展的環(huán)境。王老師的課堂是尊重學生、順應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的課堂,讓學生共同享受學習的自由,點燃激情,展示才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