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平,李瑩瑩,宋旭東#
1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yī)院病理科,河北唐山063000
2唐山市婦幼保健院病理科,河北唐山063000
子宮內膜癌是子宮內膜上皮發(fā)生惡性增殖從而引發(fā)的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病變,臨床上又被稱為子宮體癌。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中,該病的發(fā)病率顯著高于宮頸癌,嚴重威脅女性的生命健康。診斷性刮宮是臨床上診斷宮頸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針對疑似患有宮頸管病變者進行分段診刮,可明確其病變部位及程度,有助于疾病的治療。但是在臨床上對患者實行單純的分段診刮術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及不確定性,不能對子宮內膜的全部情況進行判斷,從而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診斷誤差。近年來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多且應用技術逐漸完善,采用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進行子宮內膜癌檢查越來越廣泛,由于其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性小、無需擴張宮頸且安全性好,避免了術后感染等癥狀,且臨床上針對子宮內膜癌的篩查準確率較高。本研究探討了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與分段診刮術對子宮內膜癌患者宮頸受累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2—8月于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y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88例子宮內膜癌患者。納入標準:①經病理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②具有子宮內膜癌手術指征且無手術禁忌證;③超聲檢查顯示子宮內膜增厚超過5 mm;④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以及絕經后陰道流血。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女性;②合并腎臟疾病;③合并心腦血管疾??;④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虎轃o法按時進行門診復查。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4例。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1.13±6.58)歲;依據國際婦產科聯(lián)盟進行病理分期:Ⅰ期20例,Ⅱ期12例,Ⅲ期9例,Ⅳ期3例;病理類型:腺鱗癌5例,腺癌35例,透明細胞癌4例。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0.25±12.36)歲;病理分期:Ⅰ期21例,Ⅱ期16例,Ⅲ期5例,Ⅳ期2例;病理類型:腺鱗癌7例,腺癌32例,透明細胞癌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理分期及病理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進行分段診刮術。首先刮取患者宮頸管內的組織,然后再探入到患者宮腔內擴張宮口,最后進行宮頸組織及宮腔內膜組織的刮取。
觀察組患者采用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取樣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婦科檢查,便于確定其子宮位置,然后對患者的外陰、陰道、宮腔以及置窺器進行消毒處理,將負壓吸引器的抽拉手柄置于最底端,并將負壓吸引器前段的螺旋扣與取樣管的尾端相連接。然后將取樣管的頂端緩緩插入患者的宮頸口,通過宮頸口輕輕推入子宮直至宮底,并將取樣器前端的吸口貼緊子宮內膜壁,抽動負壓吸引器的手柄,使金屬鎖扣與抽拉手柄鎖定并處于負壓狀態(tài),緩慢吸取子宮底部的內膜組織。由于取樣管具有一定的弧度,因此也可以吸取兩側宮角的內膜組織。分別吸取宮腔內各個位置的宮頸內膜組織,并將采集到的樣品置于子宮內膜保存液中,需進行3次取樣。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取樣及分段診刮術均由同一操作者進行,兩組的細胞學涂片和病理檢查均由同一個病理醫(yī)師完成。
1.3.1 診斷效能以術后病理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比較兩種方法對宮頸受累的診斷效能。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假陽性)例數×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陽性)例數×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例數(/真陰性+假陰性)例數×100%,約登指數=靈敏度+特異度-1,誤診率=假陽性例數(/假陽性+真陰性)例數×100%,漏診率=假陰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診斷符合率=(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
1.3.2 子宮內膜組織取樣出血量、疼痛程度和樣本質量比較兩組患者的子宮內膜組織取樣出血量,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價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樣本質量分為優(yōu)、良、差3個維度。
1.3.3 取樣滿意度采用滿意度量表對兩組患者的取樣滿意度進行評價,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Cronbach’s α=0.95,效度系數為0.87。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以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采用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診斷宮頸受累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約登指數、診斷符合率均高于分段診刮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誤診率、漏診率均低于分段診刮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表3)
表1 分段診刮術診斷宮頸受累與病理診斷結果的對照
表2 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診斷宮頸受累與病理診斷結果的對照
表3 兩種方法對宮頸受累診斷效能的比較(%)
P
﹤0.01);兩組患者的樣本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4)表4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組織取樣出血量、VAS評分和樣本質量的比較
χ
=2.256,P
=0.033)。(表5)表5 兩組患者的取樣滿意度[ n(%)]
子宮內膜病變的主要發(fā)病人群為絕經過渡期及絕經后期的女性,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子宮內膜疾病的發(fā)展是由良性逐漸向惡性轉變的過程,臨床中如果能夠較早地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情況,就能夠有效地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繼續(xù)惡化。但目前尚未找到篩查子宮內膜癌早期病變的有效手段。臨床中針對子宮內膜癌的檢查方式多種多樣,超聲檢查對患者造成的侵入性較小,但診斷的假陽性率較高,診斷性刮宮對患者造成的痛苦較大,且容易引發(fā)術后感染。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宮腔鏡下對患者子宮內膜進行活檢,該方法是子宮內膜癌臨床診斷的金標準。因此,如何便捷地獲取子宮內膜組織并準確地進行診斷是目前的研究熱點。有研究者通過采用子宮內膜細胞刷對患者進行檢查,為子宮內膜取樣器的研究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近年來子宮內膜取樣器不斷更新?lián)Q代及改進,其在子宮內膜癌診斷中對子宮內膜的損害較小,患者無明顯痛苦,且無需擴張宮頸,因此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但由于其價格昂貴,在中國并未得到廣泛使用。本研究探討了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與分段診刮術對子宮內膜癌宮頸受累的診斷價值,但仍存在不足。目前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在子宮內膜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較少,導致臨床試驗數據較少,需要通過臨床醫(yī)師進行不斷地探究,進一步提高診斷的可行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以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采用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診斷宮頸受累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約登指數、診斷符合率均高于分段診刮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誤診率、漏診率均低于分段診刮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是分段診刮術實施時,操作人員不能對取樣部位進行清晰判斷,從而導致了對病變部位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困難,且在診斷過程中可能會漏掉一些隱秘且具有局限性的小病灶,從而造成了診斷結果的不準確;而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不僅彌補了分段診刮術的不足之處,且操作簡單,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性小,診斷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減少,因此具有良好的診斷效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子宮內膜組織取樣出血量和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且兩組患者的樣本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本研究對兩組患者的子宮內膜組織取樣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取樣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由此可見,采用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對患者進行子宮內膜取樣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小,減輕了患者檢查時造成的陰道流血現(xiàn)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取樣滿意度,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積極配合態(tài)度,增加了診斷結果的準確性,與Habiba等的研究結果一致。綜上所述,負壓型子宮內膜取樣器對子宮內膜癌患者宮頸受累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且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子宮出血量和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