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zhí)祀p
作者單位/成都市龍泉驛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身為護士,每天奔波在病房里忙于護理工作,在患者和家屬心目中,護士是無所不能的,她們可以解決病房中很多問題和困難,但是當我成為病人家屬的時候,才知道很多問題自己也是無能為力的,比如,讓自己家里的病人遵醫(yī)囑這件事。
鼠年接近尾聲,本以為即將踏入新的一年,所有負能量的事情都即將遠去,誰知,我的家里還是發(fā)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這次,我不再是醫(yī)護人員,而是作為患者的家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醫(yī)患關系之間的錯位思考點,也讓我受到了許多的啟發(fā)。
2021年1月28日,父親打電話告訴我,他腹痛比之前加重了想再去藥房買一些護胃的藥。我作為護士,還是具備一些醫(yī)學常識,當時我了解他的癥狀后,再聯(lián)想到他平時暴飲暴食、只吃肉不吃素的生活方式,我感覺父親并不是簡單的胃痛,于是讓他過來找我。在我看到他的第一眼時,我就覺得他面色異常,父親雖然務農但是臉色一直還是比較紅潤的,但是這次的臉色,略顯蒼白。隨即在我的堅持下,父親隨我一同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在住院檢查后才知道他的消化道有一個比較大的潰瘍,而且慢性出血導致他已經中度貧血。當時,我很慶幸能及時發(fā)現(xiàn),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當時父親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看來醫(yī)生讓我做個胃腸鏡也是很有必要的嘛。有時候我們覺得醫(yī)生開這么多檢查不僅浪費錢而且還沒必要,看來很有必要”。每天門診做檢查的患者和家屬或許也是同樣的心態(tài):檢查結果陽性的時候覺得醫(yī)生沒有過度開單檢查,檢查結果陰性的時候就覺得醫(yī)生是在浪費我的錢。但是他們都沒有想過,醫(yī)生比誰都更希望你做這個檢查是陰性的結果,至少換來的是健康的回應。
住院后父親需要禁食,每天靠靜脈補充能量和營養(yǎng),我的家人們又開始提出異議:“本身就貧血,現(xiàn)在還不讓吃?那不更嚴重了嗎?”我從醫(yī)學角度上做出解釋,告訴他們,現(xiàn)在給他吃,會加重消化性出血。在拗不過家人的堅持后,我父親進了流質飲食,住院三天后復查血液指標,血紅蛋白反而還下降了,證明還在繼續(xù)失血,在得知進食危害后,他們都啞口無言了,乖乖地遵醫(yī)囑禁食。醫(yī)生也每天在給他們進行消化道知識的科普,讓他們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病從口入”。以往的一些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像暴飲暴食、喜吃肉食吃辛辣,飲食結構單一、抽煙等等,如今身體都在統(tǒng)一“買單”了?,F(xiàn)在禁食幾天了他才說“早知道還是聽你們的話吃健康點,也不至于現(xiàn)在什么都不能吃了”。
我們護士在做科普和健康宣教的時候,其實真正聽進去的人并不多,因為他們覺得離他們還很遙遠。我想起在做“戒煙宣教”的時候,社區(qū)一個中年大叔說“我們這些老煙民是戒不了的,你看有好多老前輩抽了一輩子的煙活到八九十,有些不抽煙的人還是要得肺癌,這人啊都是命,跟抽不抽煙沒關系”。或許很多醫(yī)護人員在做宣教的時候都聽過這個“歪理論”。這時候,我拿出許多數(shù)據,證明這個“歪理論”是不成立的,也表明了戒煙肯定是比不戒煙更有利于健康的。但是許多群眾仍然不引起重視,依舊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性妄為地損害自己的身體。
從人文的角度而言,或許你的確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它是不健康的。在某些層次上來說,人的確需要自由,比如言論自由,行為自由,但是,站在我們健康傳播者的角度而言,我們沒有剝奪他們的行為自由、飲食自由。相反,我們是從長遠的角度去為你爭取更多的自由,畢竟長期往醫(yī)院跑更談不上行為和生活自由?;蛟S你也習慣了不良生活方式,但是,人活一世,總是不僅僅為自己而活,生命的另一層含義還賦予了我們“責任”二字,每個人生來就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于上得無愧于父母,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并辛苦養(yǎng)育我們,是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而不是讓我們不顧后果地傷害自己的身體。
既然,歲月給了我們生活的過程,命運給了我們生存的機遇,就要懂得去珍惜生命,對待健康,偏見比無知更可怕。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用健康的代價去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欲。
我是護士,也是健康理念的傳播者,但是當我成為病人家屬時,我深深地感受到在科普健康生活方式這條道路上任重而道遠,有人說“世界上有兩件事最難: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里,二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里?!蔽覀兿胍呀】档睦砟钛b進廣大人民群眾的腦袋里,這似乎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