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荊州人會吃,他們會一早起來,去人氣最旺的面館排長隊,吃上一碗早堂面;也會熬到很晚,特地去燈火通明的老街嘗一碗牛肉米粉,配上一籠蒸餃;他們會在鋪著一次性塑料桌布的家常小館里吃油膩膩的牛肉鍋子、羊雜湯、羊肉串;也會到人滿為患的本幫菜餐廳“溫習”八寶飯、排骨藕湯、杜家雞、魚糕等荊楚老味。
與其說荊州人會吃,不如說荊州人會做。勤勞聰明的荊州人利用得天獨厚的食材,巧做出一系列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美味菜肴,流傳至今。
相比川菜的“辣”,淮揚菜的“甜”,粵菜的“淡”,魯菜的“厚”,正宗的荊楚家鄉(xiāng)菜究竟是什么味?
“湖廣熟,天下足。”
荊州處于江漢平原的濱江介湖之地,江河縱橫,湖網(wǎng)成片,氣候溫和,物產(chǎn)富饒,向稱“魚米之鄉(xiāng)”,素有“飯稻羹魚”的傳統(tǒng)。因為湖泊多,盛產(chǎn)魚類以及甲魚、烏龜、泥鰍、蝦、蟹等水產(chǎn)。漢代史學家班固在《漢書·地理志》中說:“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民食魚稻,果蓏贏蛤,食物常足?!?/p>
豐富的物產(chǎn)為菜肴的制作創(chuàng)造了更多可能。
新鮮的食材在鍋中一番蒸、煨、燒、炸、炒……無論是口感粉糯的蓮藕、滑嫩的魚片、香甜的八寶飯,還是清香可口的魚糕、筋道的公安牛肉、多汁入味的土雞,都離不開一個“鮮”字,而“鮮咸”就是楚菜的基本味型的根,是荊州人、湖北人千百年味覺記憶的基調(diào)。
楚菜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jīng)漢魏唐宋漸進發(fā)展,成熟于明清時期,1983年躋身中國十大菜系之列。
屈原早在《楚辭》的“招魂”“大招”兩篇中,記載楚宮佳宴有20多個楚地名食,是國內(nèi)有文字記載最早的宮廷筵席菜單。楚菜以淡水魚鮮為主,擅長蒸、煨、炸、燒、燴、熘等技法;注重汁濃芡亮,突出嫩、爛、酥、糯等質(zhì)感;具備原汁、味濃、純正、微辣、咸鮮的特點。
美食就是一張城市的名片。近年來,湖北省推動楚菜創(chuàng)新發(fā)展,于2018年啟動《楚菜標準》的編制工作。
2020年12月3日,第三屆楚菜美食博覽會在武漢舉行,當天的楚菜產(chǎn)業(yè)發(fā)展大會上,發(fā)布了首批21項《楚菜標準》,其中包括荊沙甲魚、排骨藕湯、洪湖鴨燜蓮藕、雞茸筆架魚肚等多道耳熟能詳?shù)那G州招牌菜品。
這幾道招牌菜讓荊州美食再次引人關注,但讓人回味無窮的荊州菜肴遠不止這些。
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就說荊州是“飯稻羹魚”,以米為飯,以魚為菜,在飲食上大概是最早的“小康”地區(qū)之一,自是不同于山區(qū)和高寒蠻荒之地的惡衣粗食。荊州古有四大名菜——龍鳳配、魚糕丸子、皮條鱔魚、冬瓜鱉裙羹。
四大名菜不僅在配料上反映了極濃郁的荊楚地域特色,而且包含了很深的文化內(nèi)涵。當美食遇上文化,一道菜就是一個故事。
龍鳳配,源于東漢末年,劉備和孫夫人成親后返荊州,諸葛亮為了給主公接風,也是為了慶賀這一段“龍鳳呈祥”的佳話,便用了以鱔魚為龍,以雞喻鳳的形象手法,在劉備的接風宴席上擺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荊州廚師特制的“龍鳳配”。當時這道菜的造型也十分獨特:只見一條大黃鱔被做成龍形,蜿蜒于盤中,昂首垂須,鱗甲片片,腳踏祥云,昂首張口,翹角垂須呈飛騰之狀;雞形如鳳立于龍旁,引頸展翅,羽毛絢麗,頭冠殷紅似翩翩起舞,有如龍飛鳳舞。劉備一見,心中大喜,贊不絕口,陪座人更夸荊州是“龍鳳之地,魚米之鄉(xiāng)”,劉備夫婦很是得意。從此“龍鳳配”一菜也就聲名遠揚,從而才有了這道千百年來一直流傳的名菜。在喜宴特別是婚宴上,“龍鳳配”必不可少,以象征吉祥如意。
魚糕丸子,相傳其制作緣自楚國,在楚都紀南城有一酒店,專做各種魚菜佐酒。夏日的一天,店主買魚多了一些,偏偏這天生意清淡,到晚上還剩不少魚。眼看魚已離刺將要腐爛,店主急中生智,索性把魚刺全部剔除將魚肉剁碎成茸,摻進幾個雞蛋,加上一些豆粉,又倒點白酒除腥,然后做成糕放在蒸籠里蒸熟。第二天把魚糕切成塊裝碗蒸熱,澆上調(diào)料擺案出售,結(jié)果大受歡迎。后來魚糕越做越精美,人們用魚和肥膘肉做糕,再用豬肉、山藥等制成肉丸。肉丸墊底,魚糕放在上面,最后以肚片、腰片烹炒蓋帽,多菜共碗,俗稱“雜燴丸子”。
皮條鱔魚,原稱“竹節(jié)鱔魚”,因其俗稱“皮條子”,故名“皮條鱔魚”。此菜以新鮮黃鱔為原料,宰殺去骨,切成長條,掛糊上漿,用麻油炸至酥黃再澆糖醋黃汁即成。《名醫(yī)別錄》中有錄,此菜色澤金黃、酸甜適中、酥脆可口、開胃健脾,為江陵傳統(tǒng)名菜之一。傳說清道光年間,臺灣省宜藍五品縣令朱才哲是湖北監(jiān)利縣人,當時臺灣人民還不知鱔魚能吃,朱縣令在請客時吩咐家廚以“皮條鱔魚”作為頭菜,食者嘖嘖稱贊,從此“皮條鱔魚”在臺灣扎根落戶。
冬瓜鱉裙羹,早在北宋時就成為膾炙人口的名菜。據(jù)《江陵縣志》記載:北宋時期,宋仁宗召見江陵縣令張景時問道:卿在江陵有何景?張景說:兩岸綠楊遮虎渡,一灣芳草護龍舟。仁宗又問:所食何物?張景說:新粟米炊魚子飯,嫩冬瓜煮鱉裙羹。仁宗見張景應答如流、佳句天成,心中十分高興,食欲大增,當即下令御廚依照江陵本土做法烹制冬瓜鱉裙羹嘗鮮,仁宗在品嘗完后連連稱贊。另據(jù)清代李漁,《閑情偶寄》記載,“斷粟米吹魚子飯,嫩蘆筍煮鱉裙羹”。春季以嫩蘆筍煮鱉裙羹,味道照樣鮮美。
如今,四大名菜已漸漸淡出年輕人的視野,但聰明、會吃的荊州人推陳出新,創(chuàng)造出了更多美味。從過早到小吃到特產(chǎn),一家挨著一家,一桌挨著一桌,氤氳的香味灌滿整條巷子。牛肉米粉、糯米包油條、矮子餡餅、歡喜坨、鍋塊、小胡鴨、八寶飯、千張扣肉、春卷、公安牛肉……荊州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傳承至今,已成為一道亮麗的旅游風景線。
荊州作為楚文化發(fā)源地,悠久的歷史哺育了燦爛的荊楚飲食文化。荊州傳統(tǒng)菜肴歷史悠久,是楚菜的主流,湖北菜的發(fā)源地。荊楚大地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賦予了荊州人聰明才智,荊州人利用得天獨厚的食材,巧做、細做出的一道道美味菜肴,令人回味悠長。
荊州魚糕
荊州自古盛產(chǎn)魚,魚糕作為荊州的八大名肴其歷史源遠流長,相傳為舜帝妃子女英所創(chuàng),在荊楚一帶廣為流傳,春秋戰(zhàn)國時開始成為楚宮廷頭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宮廷菜,據(jù)說乾隆嘗過荊州魚糕后脫口而詠:食魚不見魚,可人百合糕。2009年,荊州魚糕制作工藝獲得湖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稱號。2019年,荊州魚糕入選中國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區(qū)域公用品牌。
荊州八寶飯
荊州八寶飯是湖北荊州的地方傳統(tǒng)名點,在全國八寶飯中獨樹一幟,原是清代的一位御廚從宮廷出來后,到荊州城開設飯館流傳下來的。吃到口里,覺得潤滑溶消,香甜透味,油而不膩,甜而不厭,于是有“淺盞小勺細品嘗,離席數(shù)時回味長”的贊語。
石首筆架魚肚
荊州千張扣肉
相傳此菜為唐宰相段文昌回荊州江陵省親時,在傳統(tǒng)的梳子肉制法基礎上加以改進而成,并將其帶回長安供朋友品嘗。自此,此菜名揚八方。此菜以肥瘦兼有的五花豬肉為原料,經(jīng)煮炸,上紅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紙,形如梭,片數(shù)多,故名“千張扣肉”,又名“梳子肉”。
荊州松滋蕎麥豆皮
荊州傳統(tǒng)手工特產(chǎn),其原料主要有蕎麥、大米、土豆、綠豆。傳統(tǒng)做法是將蕎麥、大米用開水浸泡后打磨成漿糊狀,按比例加入土豆、綠豆淀粉,攪拌均勻后將漿糊在熱鍋里攤成皮。
荊州洈水鱖魚
荊州洈水鱖魚是我國特產(chǎn)的一種名貴味美的淡水食用魚,也是洈水最受游客歡迎的魚種。肉質(zhì)鮮嫩,味道純正,食之回味無窮。
荊州洪湖野鴨
荊州洪湖民間素有“九雁十八鴨,最佳不過青頭與八塔”之諺。以“青頭”和“八塔”為代表的洪湖野鴨可說全身是寶。洪湖紅燒野鴨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被選入《中國菜譜》。
荊州松滋雞
松滋市有一道家喻戶曉的美味佳肴——松滋雞,又名杜婆雞、杜家雞、沙道觀雞,源自湖北松滋沙道觀鎮(zhèn)一位杜姓婆婆以本地雞為原料加工制作的火鍋而得名。松滋雞能飛善舞,羽翼光澤,個體健壯,肉質(zhì)緊密,品質(zhì)優(yōu)良,乃食材佳品。湖北荊州特色菜“松滋雞”,油而不膩,雞肉有韌勁,越嚼越香。對于一個地道的松滋人來說,松滋雞就是家鄉(xiāng)的味道,是荊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來源|楚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