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先鋒 晏燕 郭紅飛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南昌330006)
近年全球癌癥發(fā)病率迅速增長,年新增癌癥患者近1 900萬。我國每年新增癌癥患者約400萬,居全球第一。其中,結直腸癌、婦科惡性腫瘤、前列腺癌、膀胱癌等發(fā)病率高,放療可以有效治療腹盆腔惡性腫瘤,大多數(shù)腫瘤患者需進行放射治療。雖然放療延長了部分患者的生存期,但無法避免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導致了放射性腸炎的發(fā)生,尤以放射性直腸炎最為多見,治療難度高,治療效果差[1~2]。放射性腸炎臨床表現(xiàn)有解血便、黏液膿血便、便急、大便次數(shù)顯著增多、腹部疼痛、里急后重和肛門墜脹感[3],多種多樣,不具有特異性,疾病后期甚至可能并發(fā)腸梗阻、瘺管形成、腸道穿孔、下消化道大出血等。放射性腸炎患者生活質(zhì)量極差。有數(shù)據(jù)顯示,90%左右放射性腸炎患者會出現(xiàn)排便習慣的永久性改變,工作生活不便,護理艱難,這給患者及家屬帶來額外的負擔,患者身心備受折磨。
放射性腸炎的發(fā)病機制,推測與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劑量的大小、腸道黏膜屏障破壞[4]、血管內(nèi)皮損傷、腸道菌群紊亂[5]等多種因素相關。內(nèi)窺鏡下可見毛細血管擴張、腸道黏膜充血、潰瘍形成、腸腔狹窄及組織壞死[6];病理表現(xiàn)為腸道黏膜炎癥、水腫、壞死和纖維化[7]。目前臨床上多予抗生素,糖皮質(zhì)激素+止血類藥物+止瀉藥+鎮(zhèn)痛藥等保留灌腸,或中藥方劑中藥灌腸治療[8];癥狀嚴重的患者進食流質(zhì)食物,給予營養(yǎng)支持治療。其中部分患者被迫選擇手術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我們采用燥濕健脾法治療放射性腸黏膜損傷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探討燥濕健脾法修復放射性腸黏膜損傷的機理?,F(xiàn)報道如下:
1.1 實驗動物 SD大鼠60只(由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雌雄各30只,體質(zhì)量190~210 g,喂食標準飼料7 d,提供足夠水分,保持動物房25℃恒溫,12 h交替照明,濕度50%~70%。
1.2 試劑與儀器 平胃散方藥組成:蒼術、厚樸、陳皮、甘草、大棗、生姜。提取流程:將蒼術、厚樸、陳皮三味藥材加水8倍充分浸泡3 h,用水蒸氣蒸餾提煉揮發(fā)油6 h,揮發(fā)油置入棕色瓶中密封保存?zhèn)溆?,分離出藥渣后,藥液保留待用;將生姜、大棗、甘草加水10倍浸泡2 h,加入蒼術、厚樸、陳皮的藥渣,武火沸后改文火,煎3次,每次2 h,去藥渣留藥液;將以上三部分藥液一起混合,濃縮為生藥含量1 g/ml的藥液,加入提取的揮發(fā)油,4℃冰箱保存?zhèn)溆?。直線加速器、冷凍離心機由實驗室提供。
1.3 模型構建 建模前準備:采用2%戊巴比妥溶液靜脈麻醉大鼠,仰臥體位,夾板固定四肢,模擬機下劃定照射野,按解剖定位腸道照射部位,鉛塊保護其余正常組織。照射條件:7 MeV直線電子加速器,皮膚距離放射源1 m,輻射范圍半徑6 cm,單次劑量10 Gy垂直照射。完成照射后大鼠正常進食??瞻讓φ战M12只大鼠維持平常生活,不予照射,保持環(huán)境穩(wěn)定,大鼠均自行喝水。建模成功判斷標準:照射后大鼠出現(xiàn)消化道癥狀,即進食后嘔吐、大便帶血、解黏液便等,從受照射大鼠中隨機選取2只,麻醉后截取一部分大腸洗凈,福爾馬林固定、制作蠟塊,切片后置于高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確認腸黏膜損傷,確認模型建立成功。
1.4 分組與給藥 將48只建模大鼠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四組:模型組、燥濕健脾組、胰高血糖素樣肽-2(GLP-2)組、自然恢復組。根據(jù)體表面積確定每只大鼠灌胃的原藥劑量。放射8周后造成符合慢性放射性腸炎臨床表現(xiàn)的模型,造模成功后每天定時予各組等體積相應藥物或生理鹽水2 ml灌胃,GLP-2組予GLP-2 250μg/(kg·d),分2次腹腔給藥,間隔12 h。
1.5 取樣 給藥7 d后采大鼠動脈血5 ml,靜置2 h,按2 400 r/min離心15 min,低溫抗凝保存上清液,待檢GLP-2含量;活體取大鼠空腸、結腸組織,固定待檢;活體刮取腸黏膜,部分分離細胞送檢,部分低溫保存待檢;隨機處死大鼠另取空腸、結腸常規(guī)處理,固定待檢。
1.6 檢測方法 腸道內(nèi)毒素(LPS),采靜脈血1 ml注入肝素抗凝試管,低溫離心后取上清液,稀釋5倍恒溫加熱10 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按鱟試劑說明書定量測定[9]。腸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測定鄰苯三酚自氧化速率[10]。腸道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制作腸組織勻漿液,離心后采集上清液,ELISA法檢測細胞因子TNF-α含量[11]。腸道血小板活化因子(PAF)采用放射免疫技術測定[12]。GLP-2采用放射免疫技術測定[13]。
1.7 療效評定標準 參考《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14]和《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版)》[1]確定放射性腸炎療效標準。腸黏膜損傷程度療效量化標準定義每個+為1分。充血水腫:一級為輕度;二級為中度;三級為重度。糜爛:一級為輕度;二級為中度可伴出血;三級為觸之易出血。潰瘍:一級≤3分;二級≥3分,紅腫明顯;三級,分布范圍廣,表面穢苔,紅腫顯著。見表1。
表1 腸黏膜損傷程度療效量化標準
1.8 觀察指標 比較各組療效,測定LPS、SOD、TNF-α、PAF、GLP-2水平。
1.9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 燥濕健脾組、GLP-2組療效評分優(yōu)于模型組和自然恢復組(P<0.001)。見表2。
表2 各組療效評分比較(分,±s)
表2 各組療效評分比較(分,±s)
注:與空白對照組和自然恢復組比較,#P<0.001。
?
2.2 LPS、SOD、PAF、TNF-α、GLP-2水平比較 模型組LPS、SOD、PAF、TNF-α、GLP-2水平較空白對照組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示建模成功。自然恢復組LPS、SOD、PAF、TNF-α、GLP-2水平與模型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燥濕健脾組與GLP-2組LPS、PAF、TNF-α水平較模型組降低,SOD、GLP-2水平較模型組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各組LPS、SOD、PAF、TNF-α、GLP-2水平比較(±s)
表3 各組LPS、SOD、PAF、TNF-α、GLP-2水平比較(±s)
注:與模型組相比,#P<0.01,△P>0.05。
組別 n LPS(EU/ml) SOD(U/mg) PAF(pmol/L) TNF-α(pg/ml) GLP-2(pg/ml)空白對照組模型組燥濕健脾組GLP-2組自然恢復組12 12 12 12 12 1.20±0.05 1.68±0.17 0.65±0.06#0.73±0.06#1.57±0.05△138.12±6.85 129.07±12.70 288.22±15.79#191.45±10.88#118.26±6.49△1.38±0.07 1.82±0.13 0.51±0.05#1.00±0.06#1.70±0.03△78.68±5.79 167.09±15.54 36.99±5.86#41.29±2.57#114.43±3.87△2.88±0.14 3.10±0.20 3.70±0.17#3.86±0.26#2.91±0.07△
中醫(yī)學認為惡性腫瘤患者正氣虧虛,高能射線屬于火(熱)毒[15],作用于腸道,熱毒內(nèi)蘊[16],傷及脾土而致脾胃虛弱,脾虛百病生,濕邪不能運化。熱毒與濕邪在腸道混雜,致使腸道氣血瘀阻,腸道傳導失司,發(fā)為腹痛。濕熱毒邪灼傷腸道陰絡,脾虛不攝血,致腹瀉便血。中醫(yī)辨證為脾虛濕阻,瘀毒內(nèi)結,病位在腸,與脾胃肝腎虛損相關,臨床運用方藥治療效果明顯。張小萍[17]教授認為腸道功能是脾胃功能的延伸,腸黏膜水腫的病理改變,究其內(nèi)涵,與中醫(yī)理論“濕盛脾虛”有關;腸道的肌肉、黏膜、上皮細胞等也需要得到后天脾胃之氣的滋養(yǎng),亦屬于脾主肌肉的范疇,腸黏膜功能與脾主肌肉有關,受損是脾虛的表現(xiàn)。燥濕健脾方——平胃散為苦溫燥濕的代表方,歷代醫(yī)家創(chuàng)造的諸多芳香化濕方劑都是在此基礎上化裁而來,長期臨床驗證療效確切。方中重用蒼術健脾燥濕為君;厚樸行氣化濕為臣;陳皮行氣化滯為佐;厚樸復脾胃升降之力,姜、棗、草健脾和中,調(diào)和諸藥為使,諸藥合用,共成燥濕健脾之功?,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明,陳皮、甘草、厚樸均有抗炎作用,可清除氧自由基。本研究結果顯示,健脾燥濕方可以減輕放射性腸炎大鼠腸道損傷。運用燥濕健脾法對受損腸黏膜進行修復符合傳統(tǒng)中醫(yī)證治療法,燥濕健脾方對放射性腸炎型大鼠腸道黏膜損傷有修復及治療作用,對臨床有重要指導意義。中醫(yī)藥治療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更符合我國當前國情。
綜上所述,燥濕健脾方可有效提升提升放射性腸黏膜損傷大鼠GLP-2含量,增強SOD活性,發(fā)揮清除氧自由基作用,阻斷腸黏膜氧化,促進腸黏膜修復,這為燥濕健脾方防治放射性腸黏膜損傷的臨床應用提供了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