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改變。近年來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對于微課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微課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對于高中生物教學的優(yōu)化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文章對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微課;高中生物;應用
微課在生物課程中的應用,使得生物知識變得更加的直觀、宏觀和形象易懂,降低了生物學科的難度,使學生更容易對所學的生物知識和生物現(xiàn)象進行理解和掌握,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學的效率。因此說教師一定要對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實踐,以便更好地使用微課進行生物學科學科的輔助教學,將微課對生物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一、 微課的概述
微課是指以教師為主體,以視頻為載體的一種記錄性的視頻短片,是針對某一個學科知識點進行精彩的教學活動記錄的過程。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教學設計、教學素材、教學思考、教學練習以及學生反饋,微課是在創(chuàng)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但又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微課視頻一般教學的時間較短,大約是5~8分鐘的左右,最長也不會超過10分鐘;微課的課堂內容都較為聚集,主題突出,特別符合教師的教學需求,且內容一般來講少而精,存儲起來也較為方便,比如說手機、電腦都可以進行存儲觀看,教師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進行課程的觀看、分析和研究;微課還具有趣味性強的特點,針對性反饋性強的特點,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請情境教學下,輕松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掌握和理解。
二、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的作用
(一)可以增加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
高中的生物科目是理科的重要科目之一,學習的內容也非常的多,需要進行記憶的知識點也很多,在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大量知識的灌輸,很容易造成高中生的抵觸情緒,因此部分學生進行生物學習的興趣并不高。微課是一種利用視頻來進行學習資源的呈現(xiàn)的教學手段,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微課進行授課,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講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能很好地激發(fā)出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提高生物課堂的教材效率。比如說教師在實驗教學時借助微課視頻,讓學生觀看優(yōu)秀教師的實驗課程,不但可以節(jié)約時間,還解決了高中生物實驗器材不夠完善的問題。又比如說在《細胞的基本結構》實驗中,如果教師和學生自己進行課堂實驗的話,耗時就會比較長,而且細胞膜一般需要電子顯微鏡才可以觀察得到,但是高中實驗室條件有限,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使用電子顯微鏡,學生進行試驗時更多的是光學顯微鏡,因此在進行觀察的時候是根本看不清楚細胞膜的結構的,只能隱約地觀察到細胞和外界之間是有界限的。但是如果利用微課導入的話,時間也就只有短短的6分鐘左右,但是在知識的講解面上更廣,也更具有直觀性,學生也容易進行理解和掌握,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建立其生物學習的自信心,也愿意投入生物學習中去。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提前做好微課的制作,并在微課視頻中多進行啟發(fā)性的提問,比如說在《細胞膜成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獲取細胞膜的途徑是什么?用什么樣的材料才可以進行細胞膜的獲?。俊比缓笤儆梦⒄n視頻將植物、動物以及細菌的細胞圖片展示出來,然后在繼續(xù)提問“動物細胞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在進行動物細胞的選擇時應該選擇哪種類型?”“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細胞核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嗎”通過這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認真地進行思考,從而全身心地投入生物實驗中去。
(二)讓復雜的生物知識變得易于學生理解
高中生物課程屬于理科范圍,生物知識內容本身比較復雜難懂,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如果學生本身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較差的話,對生物知識就不能很好地進行理解和吸收。但是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就可以將各種不同的生物現(xiàn)象、性質和動態(tài),常見物質的運動形態(tài)等整合成直觀的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將微觀的生物現(xiàn)象宏觀化,學生進行理解起來也就比較容易,也就愿意進行生物學習,對生物知識的掌握也就會更加的牢固。
(三)能夠從生活和綜合角度對生物知識進行呈現(xiàn)
高中生物知識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利用微課進行高中生物教學,可以讓高中生物教學更加的生活化,之后再在教學中加入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使得高中生物教學更具有綜合性,這一教學模式是非常符合高中生的認知和心理特征的,也符合高中生現(xiàn)階段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說微課的應用對于生物教學來說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值得每一個高中生物教師去嘗試和探索。
(四)提高高中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在科學的教育引導下,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微課的應用剛好可以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在進行生物學習是時候,如果學生遇到了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內容,而身邊又沒有一個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的幫手時,學生就要學會自己去尋找生物教學資源來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微課就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好幫手”,通過對微課相關知識的查找,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解題能力,還提高了高中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意識,這對于高中生今后的生物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三、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一)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預習
預習功課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對生物知識的預習,學生可以將下節(jié)課中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提前預知,這樣在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難點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對現(xiàn)有的微課資源進行分類整理,進行微課資源庫的建構,然后再按照教學進度進行微課的發(fā)布,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對微課的觀看,對新課內容進行了解,并將自己認為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標注,以便為高中學生掃清新知障礙。
比如在生物課《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中,這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是對細胞中的各種元素以及化合物的名稱功能等,需要學生使用高倍顯微鏡對動植物細胞進行觀察,這節(jié)課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多而瑣碎,學生如果只是自己通過學習教材進行預習的話根本就不能了解到各種元素之間存在什么關系,這就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學習。于是在進行這節(jié)課課程的教學之前,筆者就根據(jù)課堂內容制定了微課課件,用動畫視頻的方式展現(xiàn)出各種元素、化合物、細胞結構和功能等知識,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可以很好地對新的學習內容進行預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