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慧霞
摘要:在初中的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應該注重提問的有效性,要借助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豐富學生意識,強化學生效能。以此,學生才能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獲得諸多感悟,強化自身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文章基于此點,對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30
只有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英語,掌握英語知識,構建一個更為完整的英語知識框架。對此,教師就一定要關注英語教學的質量,要精心地創(chuàng)設相關的問題,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有效提問。以此,學生才能夠有更多的發(fā)展空間。
1、提問要注重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在向學生提問的時候,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要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主題上,激發(fā)他們探究問題的欲望。
以人教版八年級英語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時,這其實就涉及到了學生的一個常見話題——擇友。對此,教師就可以基于這個主題,設計一些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多多表達,參與課堂互動。問題如下:
1、Should we make friends consistent? Is it consistent with or inconsistent with your own character?
2、Can you talk about your best friend? Why did you become good friends?
3、What kind of literacy do you think a real friend should maintain?
教師在設計這幾個問題的時候,其實都考慮到了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基于單元主題讓學生對“擇友”展開了討論。學生對這個話題也十分感興趣,以此,整個課堂的氣氛也變得異?;钴S,進而達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通過這樣一個問題的創(chuàng)設,能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問題情境中,他們會根據教師的引導,層層遞進,層層深入,深化自己的認知與思考,進而實現自身學習興趣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2、提問要循序漸進,層層遞進
在英語問題的設計上,教師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原則。整個問題的設計應該契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要考慮到重難點,要用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作鋪墊,逐步解決困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所發(fā)展。
以人教版八年級英語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時,在“Section B”的閱讀中,教師在設計閱讀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向學生提出問題。
階段一:導入主題。
這一篇閱讀的主要內容就是談論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應該怎么做?可以和親近的人傾訴,一定不能自己扛著。所以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What problems have you encountered? Who will you ask for help? How do you usually solve these problems?借助這幾個問題導入主題,讓學生能夠對即將閱讀的內容產生興趣。
階段二:細節(jié)理解。
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文章,抓住一些細節(jié)之處,向學生提出問題,讓他們能夠基于自己的閱讀基礎,解決問題。如下:What's wrong with Laura? Why doesn't she dare to tell her family? How did the matter finally be solved?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他們其實能夠逐漸感知并領悟文章的中心,實現對重難點知識的有效突破。
階段三:鞏固延伸。
基于前面兩個步驟,學生已經掌握了文章的主題以及細節(jié)之處,所以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綜合運用的問題,強化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效能。對此,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以下問題展開討論: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Who are you most willing to talk to when you encounter problems? Why? Have you ever helped others solve difficulties?
通過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能夠由易到難,逐步達到閱讀的教學目標。
3、問題設計要把握“度”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度”的把握,既要把握問題的難度和深度,也要把握學生解題的容度。并不是問題越多越好,很多學生在解答完一些問題之后,就會對解答問題產生厭倦心理,這樣就很可能達不到最終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應該基于教學內容,契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提問的“度”。以此,學生才能夠實現有效的閱讀學習。
對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其一,設計表層問題。這種問題可以在文章中輕易找到,學生輕松便能解答。以此,學生也能夠獲得閱讀的成就感;其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較為隱性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學生在全面閱讀完文章之后,對文章的實際含義進行分析、理解和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有選擇地提問一些更加復雜的問題。比如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等等。這些問題則需要學生以“全局”觀點來審視并解答。總之,課堂是活的,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問題的靈活讀,促使學生的閱讀活動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高效,更加科學。以此,他們才能夠逐漸提高自身的閱讀素養(yǎng)。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展開提問教學,要注重有效提問。首先,教師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興趣,其次,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應該層層遞進,最后,教師應該注重提問的“度”。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提問,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探索空間。他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以此,學生也能夠逐漸提高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龍金.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提問中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教育理論研究(第十一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2]楊麗瑩. 初中英語聽說課有效課堂提問個案研究—常規(guī)課與公開課對比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9.
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qū)第五中學 04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