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鴻
摘 ?要:以現代教育制度體系逐步趨于完善為背景,賦予了小學語文教育新的內涵與意義。為了更好的適應新課改,越來越多教師認識到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予以優(yōu)化的重要性,并將其踐行于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小學語文課程內容同時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的雙重特點,使得教師更加樂于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開展授課工作,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本文將情境教學法的認知與應用原則作為切入點,對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優(yōu)勢以及小學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了一系列的淺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5-0096-02
A Brief Discussion on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
MA Zhihong ?(Education Bureau of Guanghe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as a background, new connotations and meanings have been given to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more and more teacher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optimiz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practice it in actual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cont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has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ty and instrumentality at the same time, which makes teachers more willing to use situational teaching to carry out teaching work in order to mobiliz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learning.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gnition and application principles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as an entry point, and launches a series of brief discussions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to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s and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s.
【Key words】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Classroom teaching;Situation creation;Effective strategies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還未形成成熟的學習意識,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難以在整節(jié)課的時間都將注意力集中于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上。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越來越多小學語文教師選擇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課堂當中,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情境教學法的概念、原則以及優(yōu)勢形成清楚的認知,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授課活動,以達到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目標。
1.情境教學法的認知
從概念性的角度來看,情境教學法主要指的是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立足教學內容與授課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氛圍,使得學生在氛圍中能夠對其中涉及的知識形成更加有效的感知,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積極學習與思考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使作用下主動獲取知識。一般情況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形式較為豐富,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觀能動性。
2.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原則
(1)啟發(fā)性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當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其輔助作用,引導學生在生動性的氛圍中主動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強化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作為依據,創(chuàng)設情境,用以啟發(fā)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拓展其思維空間,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對于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2)愉悅性
這項原則的提出基礎為認知活動的體驗性以及人的行為效率。環(huán)境能夠對人形成較強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中營造輕松且愉悅的情境,能夠提升學生之間交流活動的效率,使學生之間的思維得到互相碰撞,促進其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形成核心素養(yǎng)?;诖?,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應該遵循愉悅性原則,使學生能夠以輕松的心態(tài)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學習語文課程。
(3)適用性
以新課程持續(xù)改革作為背景,越來越多教師認識到創(chuàng)設情境在教學工作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新課改提倡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應該使學生能夠獲取知識的同時得到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這就使得教師應該將適用性原則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不僅應該將更加多元化的元素以及其他學科的內容融入到課堂當中,還應該保證教學情境能夠契合語文課堂的情況,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3.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優(yōu)勢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概念,其中包含的類型較多,形式也各不相同。教師將其靈活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氛圍充滿趣味,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對于豐富化的活動更能產生參與興趣。教師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能夠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通過互相交流鍛煉其思維能力,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2)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形式的豐富度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所采用的形式相對單一,以教師以講解形式傳授語文知識,學生被動獲取,課堂教學的效率難以提升。將情境教學融入語文課堂,能夠使學生在不同的教學形式中獲得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啟發(fā)學生的質疑意識,并組織其進行合作討論,使得學生能夠切實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情境形式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有利于增加師生課堂互動頻率
以新課程改革為導向,強調了學生在教學關系當中的主體性。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盡量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將更多自主探索語文知識的機會交給學生,并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在課堂情境活動當中,無論是師生對話,還是情境表演,都能夠提升師生互動的頻率。
(4)有利于深化學生的語文學習體驗
情境教學法側重于通過契合課程內容的情境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語文知識的世界當中,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的學習體驗。相比于教師一味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程的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樂趣。這樣的教學方式具有較強的生動性,有利于在深化學生語文學習體驗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4.小學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的有效策略
(1)抓住知識重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對于小學生而言,難以獨立理解一些語文課程中存在的難點。如果教師直接為學生剖析,難以使學生形成深刻的理解。因此,針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水平,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通過設計凸顯難度梯度的問題引導學生對于語文知識進行循序漸進的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與提升,發(fā)揮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作用。例如,教師講解到《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可以利用如下問題將課堂中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串聯起來,比如,課文中對于閏土外貌描寫的句子有哪些?每個段落大意是什么?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通過塑造閏土這個人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等,使學生能夠以問題為中心,對于課文進行深入閱讀與思考。
(2)借助實物創(chuàng)設直觀化課堂情境
直觀化的事物更能在課堂中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內容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根據課文的內容,將相關實物運用于課堂當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課文,并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例如,教師講解到《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時,盡管很多學生在生活中見過爬山虎,也知道爬山虎是一種植物,但是卻只形成了對于爬山虎的整體印象,卻沒有對其進行細致觀察的經歷,也就并不了解爬山虎的腳有哪些特點。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可以在課前采摘一些爬山虎,將其帶到課堂上,分給學生,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結合自己觀察的情況與課文文字進行對比,找到爬山虎能夠向上爬的原因。通過觀察,學生能夠對于作者的文字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從而將課文內容在思維層面形成畫面。
(3)融入生活化元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盡管小學語文課程包含的文學知識較為豐富,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以實際生活為背景的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授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尋找課文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契合點,將更多生活化元素融入到課堂當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課文內容當中,使得課堂中充滿輕松且和諧的氛圍,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以及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講解到《火燒云》這篇課文時,這是一種學生在生活中都普遍見過的天氣現象,但是將其轉化成文字的形式,學生卻難以形成清楚的認知。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粘貼出幾張呈現火燒云景色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所觀看到的火燒云,對比作者的文字,嘗試自主分析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意識。
(4)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虛擬教學情境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一項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以創(chuàng)設契合小學語文課程特點的情境作為目標,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創(chuàng)設虛擬情境,將一些學生無法通過直觀想象或者直接見到的內容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有利于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信息化素養(yǎng)的同時,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講解到《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大多數學生并沒有去過鳥的天堂這個景區(qū),通過閱讀作者用文字形式描寫的兩次去到鳥的天堂的經歷,難以形成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兩節(jié)微課,分別呈現以作者視角兩次看到鳥的天堂的景象,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認知。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聆聽鳥鳴聲,從視覺和聽覺這兩個角度獲得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5)立足課程內容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帶給學生更加真切的學習體驗。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嘗試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例如,教師講解到《小馬過河》這篇課文時,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并讓學生在組內商量分配角色,自主排練,將故事內容以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學生要想成功完成表演,就需要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并進行互相配合。每個小組完成課堂表演后,教師可以組織其他學生為其點評,使得學生能夠從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與掌握課文內容。
5.結論
綜上所述,將情境教學法切實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當中已經成為了基礎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對于提升該學科的教學質量發(fā)揮關鍵作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抓住知識重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借助實物創(chuàng)設直觀化課堂情境;融入生活化元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虛擬教學情境;立足課程內容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通過本文對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優(yōu)勢以及小學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的一系列淺論,希望能為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永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23):171
[2]黃瑩.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分析[J].讀與寫,2020.17(34):68
[3]王秀娟.小學語文教學中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的實踐探索[J].神州,2020(23):100.
[4]宋祖龍.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小學語文情境化教學探究[J].讀與寫,2020.17(23):82-83
[5]戴秀銀.如何讓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添彩增值[J].新課程導學,2020(2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