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直研究當代文學,但文學批評的經(jīng)驗卻很少,所以讓我來談批評觀有紙上談兵的危險。幸好最近在研究莫言,并嘗試寫了幾篇文章,也因此有了一點點粗淺的體會,不至于無話可說。
一直很羨慕那些才華橫溢的批評家,我自覺缺少文學批評應有的才華,所以只能下些笨功夫,這些年一直沉浸在歷史的故紙堆里,作些史料、文學史的實證性研究,以掩蓋自己知識水平的低下和思想、語言的貧乏。但內心的焦慮也越來越強烈,做當代文學研究,沒有幾篇研究作家作品的像樣文章,終究有點說不過去,同時也想以此擺脫別人對我的印象,“這個人是做史料的”,這樣的印象其實是對我的提醒,那就是學術研究不能自樹藩籬,更不能安于現(xiàn)狀待在舒適區(qū),那會形成新的自我的限制。所以我希望能寫出有自己特點的批評文章,并借此鍛煉一下自己的能力,防止文字感覺和文學感受力的進一步退化,作為一種調節(jié),這對個人的研究無疑是一種促進。
然而,長期處理那些實實在在的史料,讓我在面對充滿想象和虛構的文學作品時常常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下手,因為兩種研究對象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來對待。對歷史的興趣一時半會顯然無法放棄,把歷史帶進文學或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詹姆遜在《批評的歷史維度》中說,文體分析、道德批評、神話批評、精神分析和結構主義等方法都不是完全自足的,將其中的任何一種方法延伸,都會再次進入批評的歷史維度。米爾斯在《社會學的想象力》中同樣強調社會科學研究對歷史的運用,他認為,每一門考慮周全的社會科學,都需要具備觀念的歷史視野以及充分利用歷史資料,而且運用歷史絕不是作為“歷史背景的概述”這種“儀式上的運用”,必須是“真正的運用”。他們的觀點給了我信心和啟發(fā)。
我在研讀莫言的研究文章時,發(fā)現(xiàn)很多相關的概念、判斷是缺少歷史維度的,但是任何觀念都是“有歷史根源的觀念”。很多概念被簡化和平面化,放置在同一個層面討論,歷史自身的時間維度被抹殺了,產(chǎn)生了一種“時間上而非地點上的局部主義”。比如“高密東北鄉(xiāng)”向來被作為莫言文學的起源,并在某種程度上被當成了一個“神話”,但這也意味著在研究的意義上,它失去了應有的解釋能力。僅僅作為 “神話”和“概念”,“高密東北鄉(xiāng)”無疑會被抽象化,喪失它應有的縱深度和豐富性。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擴張作為“經(jīng)歷”和“歷史”的“高密東北鄉(xiāng)”,也就是說,重要的不僅是“高密東北鄉(xiāng)”是什么,還要探究“高密東北鄉(xiāng)”發(fā)生了什么,莫言在這里又經(jīng)歷了什么,這些經(jīng)歷又如何影響了他。因此我們要把很多看似不言自明的概念、方法、結論作為問題重新提出,就像米爾斯說的,這就需要歷史提供一種“多樣性”,擺脫“一時一地”的研究所假定的“同質性”。
把歷史帶進文學批評,雖然是要打破形式分析的壟斷,但并非要取消文學自身的主體性,把它作為歷史研究的附庸來處理。就像詹姆遜提醒的,如果僅僅是用歷史學家的專業(yè)研究簡單取代文學批評家的方法,也是很糟糕的。文學是歷史的一部分,也是歷史生產(chǎn)的參與者,因此我們應著眼于建立一種文學內部的歷史感,把歷史的視野和方法帶進文學研究,據(jù)此去揭示作家寫作的秘密,以及文學回應、參與歷史和社會的方式。
王秀濤,2011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研究員,《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副主編。 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發(fā)表五十余篇論文,著有《中國當代文學生產(chǎn)與傳播制度研究》《歷史的細節(jié)——中國當代文學史觀察》《第一次文代會與當代文藝的發(fā)生》(即出)、《城市文藝的重建(1949—1956)》(即出)等多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等科研項目,曾獲得首屆《揚子江評論》獎和《南方文壇》年度優(yōu)秀論文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