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 要:習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它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因此也是老師非常關(guān)注的重點。因為它不僅僅在于其本身的難,而在于面對的是基礎(chǔ)薄弱、天性活潑的小學生。因此,采用科學的方法,在教學中激發(fā)小學生習作興趣,讓他們寫好作文,就成了小學語文老師深思的問題。
關(guān)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一、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認識
實踐證明,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檢驗標準,學生對字詞、好段、金句的積累水平,都將在作文中有所體現(xiàn)。首先,學習語文基礎(chǔ)知識。作文寫作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首要是基礎(chǔ)知識扎實,才能保證完成。比如,在平時的學習中,對字的積累,詞的理解,金句、好段的背誦,美好閱讀欣賞等,都是基礎(chǔ)素材的積累。學生有了這些扎實的基礎(chǔ)知識,既是其語文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對基礎(chǔ)知識運用能力的檢驗。其次,作文寫作要有方法,更要有好的謀篇布局。學生有沒有更好的寫作方法,整篇作文有沒有更好的構(gòu)架,主要看他們對于課文的學習是否透徹,是否做到了深入理解,還有學生課外閱讀的多少以及效率。可見,學生要想拓展語文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既需要在基礎(chǔ)上積累,又需要在寫作上鍛煉其熟練的輸出。顯然,習作教學,不僅僅在于學生能不能寫出一篇完整的作文,還在于學生為此而展開的一系列自覺、自主的課外學習。所以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養(yǎng)成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主性、自覺性,督促引導學生扎實利用各個渠道奠定語文基礎(chǔ),寫出好的作文。
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坑
其實我們都知道,一篇好的作文有其很突出的個性,如描寫方法的個性、語言運用的個性、素材選擇個性、角度切入的個性,等等,這樣才能寫出一篇與眾不同的作文。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小學作文教學可以說從根本上就忽略了個性的培養(yǎng)。首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老師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是被動接受,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知識運用中,都是被動的、統(tǒng)一的,缺少主動性,使習作教學或者學生習作寫作都陷入低效率的泥潭,不能自拔。其次,寫作不結(jié)合生活。事實證明,好的作文素材來源于生活,因為生活不但是變化的,而且是鮮活的。只要學生認真觀察生活,懂得隨時用日記的方式、寫隨筆的方式進行記錄,就能把生活寫活,突出習作中的個性??蛇z憾的是,老師在教學時就脫離了生活,使學生根本沒有意識或者不會在生活中找素材,也就不會把生活中他們看到的鮮活的東西用在習作中,導致學生的作文干巴巴的,缺少生活的氣息和溫度,更沒有什么可圈可點的地方。第三,方法單一。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教師對于學生的作文教學,除了講解,就是給學生一篇相應的例文,讓學生仿寫。其實,仿寫沒什么不對,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途徑,可是用多了,用濫了,反而就成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束縛,成了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絆腳石。
三、新課程下小學作文教學的原則
1.多樣性
小學作文教學的原則,既體現(xiàn)在教學方式上、評價過程中,也體現(xiàn)在評價結(jié)果的呈現(xiàn)上,更體現(xiàn)在學生個性化的作文中。所以,對于小學語文老師來說,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尊重小學生的天性,擺脫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在評價中或者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給他們不一樣的評價,如,“XX,你還會寫金句了,雖然你的這篇作文還需要完善,但是這句值得肯定,很有哲理。”再比如,“XXX,你這么熱愛作文創(chuàng)新,一定能寫好作文的!”等等。方法上,老師也可以實現(xiàn)多樣性,比如,對于對寫作文有興趣的同學,老師只要鼓勵他們利用一切閑暇時間創(chuàng)作就好,老師進行適當?shù)脑u價和肯定,就能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對于對作文沒有興趣且語言邏輯比較差的學生來說,老師可以讓他們多積累一些金句、好段,引導他們多閱讀一些課外讀物等,這樣慢慢培養(yǎng)其興趣,讓他們發(fā)現(xiàn)作文創(chuàng)作的魅力、文學作品的魅力,從而敞開懷抱擁抱文學世界。這樣學生對寫作文的熱情就被激活了,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或者提升教學效率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2.互動性
這里的互動不僅僅是學生之間互相評判和修改作文,還有老師在課堂上的點評和提問。比如,寫《美麗的秋天》,有的學生寫到了果實、黃葉,那么為了拓展學生的認識和想象,老師不但要問學生為什么運用果實和黃葉作為秋天的標簽,而且可讓其他學生運用“果實”和“黃葉”試著寫寫,看能不能寫出自己心中秋天的果實和枯黃。當然,老師與學生互動的方法很多,但對于作文教學來說,老師一定要抓住批改作文的這個機會,與學生交流或者認真給學生寫上針對性評語,避免簡單地用A、B、C來劃分等級,讓學生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改進、提升。與老師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活躍了,想象豐富了,成文的速度、作水的水平就會相應地提升。
四、結(jié)語
隨著素質(zhì)教育中能力培養(yǎng)的突出,師生中居然流行這樣一種認識,學好語文是以后升學的王道,這里的王道主要是指閱讀和寫作。不管這個認識是否正確,但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性、習作寫作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總結(jié)經(jīng)驗,用自己個性化的教學,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同時也提升習作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夏美紅.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細致性”指導:由個人教學實踐引發(fā)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6):91.
[2]陶靜.小學語文課堂因?qū)懽鞫剩簻\談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小練筆[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