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偉禮
提要: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的新境界,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作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而言,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其基本假設,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其基本概念,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其解釋系統(tǒng),脫貧反腐、一帶一路是其操作系統(tǒng)。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等共同價值,既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壓艙石和定海神針,又是重塑全球化的道義制高點。我們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還要講好世界道理,講好和平大趨勢、發(fā)展大道理。
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的新境界,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如果說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這一創(chuàng)新理論的基本假設,那么實現(xiàn)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就是其基本概念和解釋體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一個完整而又任重道遠的歷史使命。它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不僅開辟了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而且有利于重塑全球化的道義制高點,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中國的國際形象。
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875 頁。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人的理論思維達到了新的高度,構建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2013 年3 月23 日,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中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xiàn)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雹凇读暯秸勚螄碚罚本和馕某霭嫔?,2014 年版,第272 頁。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首先體現(xiàn)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構想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于社會歷史時空觀的基本假設,蘊涵著馬克思所講的“歷史環(huán)境”的當代體現(xiàn),標志著我們對時代主題認識的不斷深化。2015 年9 月28 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舉行的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指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lián)合國的崇高目標?!雹佟读暯秸勚螄碚罚ǖ诙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522 頁。2020 年10 月23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 周年大會上強調指出:“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堅守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定不移走和平發(fā)展、開放發(fā)展、合作發(fā)展、共同發(fā)展道路。只要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一定能夠迎來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美好未來!”②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2-13 頁。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不僅體現(xiàn)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相互依存、休戚與共,而且體現(xiàn)在全人類融洽一致的美好愿景和文化共識,這就是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共同價值。為實現(xiàn)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類共同價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壓艙石和定海神針。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只有構建在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堅實基礎上才有正確方向。
恩格斯表達過理論創(chuàng)新存在著“源”與“流”雙重動力結構的觀點。他認為,人類意識形態(tài)的最終動力無疑是整個社會經濟“源頭”推動的;同時,人類意識形態(tài)自身發(fā)展確實與繼承先驅者所提供的思想資料,以及前人思想資料的改變和進一步發(fā)展的方式有密切關聯(lián)。③參見《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99-600 頁。然而,任何理論發(fā)展又都是從無到有塑造建構的結果,是對實踐的理性反思和提煉升華。2018 年5 月4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 周年大會上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chuàng)新?!雹芰暯剑骸对诩o念馬克思誕辰2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27、27 頁。他強調,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采眾長、不斷完善自己。⑤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27、27 頁。在這里,習近平總書記指明了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 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思想指南。
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采眾長、不斷完善自己,簡言之,就是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開辟21 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指針。馬克思從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養(yǎng)料,創(chuàng)立了新世界觀的理論體系,從而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價值先進、思想解放,是一個社會活力的來源。價值信仰是文化之根,國家之魂。馬克思曾對人類的共同價值進行了科學研究,正像列寧所指出的那樣,“凡是人類社會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討,任何一點也沒有忽略過去。凡是人類思想所建樹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運動中檢驗過,重新加以探討,加以批判,從而得出了那些被資產階級狹隘性所限制或被資產階級偏見束縛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結論”⑥《列寧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334 頁。。其中,1842 年馬克思就以“自由”為核心,肯定了人的共同價值追求。他批判普魯士政府的書報檢查令,指出:“因為他們認為自由僅僅是某些人物和某些等級的個體特性,所以他們就不可避免地要得出結論說,普遍理性和普遍自由是有害的思想,是‘邏輯地構成的體系’的幻想。為了拯救特權的特殊自由,他們就斥責人類本性的普遍自由。”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163、167、167 頁。馬克思指出:“自由確實是人的本質,因此就連自由的反對者在反對自由的現(xiàn)實的同時也實現(xiàn)著自由;他們想把曾被他們當作人類本性的裝飾品而屏棄了的東西攫取過來,作為自己最珍貴的裝飾品?!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163、167、167 頁?!皼]有一個人反對自由,如果有的話,最多也只是反對別人的自由??梢姡鞣N自由向來就是存在的,不過有時表現(xiàn)為特殊的特權,有時表現(xiàn)為普遍的權利而已?!雹邸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163、167、167 頁?!白杂墒侨烤翊嬖诘念惖谋举|……對人說來只有體現(xiàn)自由的東西才是好的?!雹堋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版,第67、282、316 頁。毫無疑義,馬克思以自由為核心,肯定人的類存在性也即共同人性,從而在共同人性的基礎上形成人類的價值共識。
時代實踐的發(fā)展對馬克思主義提出了整體性概念框架的要求,從而把人類共同價值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昂笊鐣髁x”概念的提出者、美國杜克大學歷史系教授阿里夫·德里克曾指出:“馬克思主義必須在為解放而斗爭的過程中重新界定自己,并且作好準備將自己的整體性概念融入更廣闊的整體性之中。”⑤俞可平編:《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年版,第210 頁。對于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包括自由民主,只有把眼界擴展到更為開闊的整體性視野,才能真正領悟其真諦。當年,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道:“個性得到自由發(fā)展……由于給所有的人騰出了時間和創(chuàng)造了手段,個人會在藝術、科學等等方面得到發(fā)展?!雹蕖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784 頁。在1848 年的《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又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⑦《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647、565 頁。這里,作為人類共同價值的自由,顯然是從當時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整體性出發(fā)而得以肯定的。
同樣,從理論整體性考察馬克思與恩格斯關于民主的思想也是如此。1875 年4—5 月,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講:“‘民主的’這個詞在德語里意思是‘人民當權的’?!雹唷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371、54 頁。1884 年3 月24 日,恩格斯在致愛·伯恩施坦的信中講:“民主這個‘概念’……每次都隨著人民的變化而變化?!雹帷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647、565 頁。1843年,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明確指出:“在民主制中,國家制度、法律、國家本身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規(guī)定和特定內容,因為國家就是一種政治制度?!雹狻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版,第67、282、316 頁。他還強調,人民是否有權來為自己建立新的國家制度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年版,第67、282、316 頁。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是絕對肯定的,因為國家制度如果不再表現(xiàn)人民的意志,那它就變成有名無實的東西了。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411 頁。,“工人階級一旦取得統(tǒng)治權,就不能繼續(xù)運用舊的國家機器來進行管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371、54 頁。,必須“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國家政權來代替”?轉引自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19 頁。。國家機關必須由社會主人變?yōu)樯鐣腿?,接受人民監(jiān)督。顯而易見,馬克思把民主的內涵提升到人民民主和當家作主的高度,賦予民主的價值共識以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公約數(shù)。
然而,馬克思并未放棄對資產階級思想家關于自由、平等、民主等價值的虛偽性的批判。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分析道:“在貴族統(tǒng)治時期占統(tǒng)治地位的概念是榮譽、忠誠,等等,而在資產階級統(tǒng)治時期占統(tǒng)治地位的概念則是自由、平等,等等。一般來說,統(tǒng)治階級總是自己為自己編造出諸如此類的幻想。”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100、180 頁?!懊恳粋€企圖取代舊統(tǒng)治階級的新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這在觀念上的表達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100、180 頁。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資產階級思想家所說的價值共識的虛幻性時,并未否認人類的共同價值,這一點得到了客觀公正的對待。馬克思想要改進社會,而改進對他意味著更加自由、更加平等、更加公正、更加安全、更高的生活標準。誠然,人類的共同價值根源于全體人類的共同人性,問題在于部分人的一些野蠻行為造成了人類這種文明的墮落。對此我們別無選擇,只能一步一步地重建。人類普遍的良知不應沉默無語,哪怕是暫時的沉默也不能容忍。在未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我們需要共享人類的共同價值。聯(lián)合國憲章精神及其操作文件,為我們精心構建并持續(xù)改進和調適命運共同體不可缺少的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共享價值的發(fā)展也要求人們避免雙重標準、摒棄虛偽、有選擇地閱讀和利用這些國際文獻和契約。世界上的有識之士早就呼吁“全球化與道德重建”,他們甚至簽約《世界人類義務宣言》,聲明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權利,乃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
我們繼承馬克思的人類共同價值思想遺產,必須緊密結合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中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更加切實、更有成效地實施人民民主。③參見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19 頁。
新時代的民主意識,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時空中獲得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國際關系民主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2014 年6 月28 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舉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 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應該共同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雹芰暯剑骸逗霌P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第11 頁。2015 年7 月9 日,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議上指出:“我們要繼續(xù)致力于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在國際關系中動輒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脅,無助于解決問題。要倡導通過對話和談判,以和平和政治方式解決分歧?!雹萘暯剑骸豆步ɑ锇殛P系 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上的講話》,新華網(wǎng),2015 年7 月9 日。民主更為深刻的內涵是,人民民主是跳出政黨周期率的新路,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當年毛澤東曾經對黃炎培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⑥《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年版,第144 頁。今天,人民當家作主是現(xiàn)代化國家治國理政的良方。在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趨勢,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是應對挑戰(zhàn)的必然選擇。我們只有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fā)展,才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雖然馬克思沒有提出全球化的概念,但世界有識之士都公認馬克思是全球化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恩格斯說:“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tài)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168、308 頁。他們設想,在未來的社會中,“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787 頁。,“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chuàng)造出來的福利”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168、308 頁。。今天,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相互聯(lián)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于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于問題解決。④參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477、477 頁。他分析道,導致難民問題的原因是戰(zhàn)亂、沖突、地區(qū)動蕩;國際金融危機也不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產物,而是金融資本過度逐利、金融監(jiān)管嚴重缺失的結果。⑤參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477、477 頁。然而,當世界經濟處于下行期的時候,全球經濟“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變小了,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更加突出,非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從20 世紀90 年代起,由認同危機引發(fā)的非全球化呼聲可以分為兩種思潮。首先是“后全球化”的思潮,其主要觀點認為,全球化正在逼近其自身的限度,全球化的本質是資本的全球化,而資本的本性是無限制地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隨著生產方式由資本空間向非資本空間擴展,總有一天達到自身的限度。全球化導致自然界限不斷退縮,并不斷加劇人類的不平等,資本邊際利潤率下降,人的需求欲望被過度開發(fā),引發(fā)生態(tài)危機、社會危機、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和人的異化等。英國脫歐、美國退出巴黎協(xié)定,西方出現(xiàn)“逆全球化”現(xiàn)象,世界貧富懸殊嚴重。中國擁有當今世界最大的剩余勞動力市場,擁有數(shù)億產業(yè)工人加農民工,匯聚凝結成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生產能力。隨著“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國際秩序變革等呈現(xiàn)出“后全球化”的種種特征。
其次是“新全球化”的思潮。這種觀點強調,全球化的內在矛盾表現(xiàn)為:一方面是一體化經濟與普適性的價值;另一方面是全球市場充滿經濟掠奪與文化殖民,同時伴隨第三世界廉價勞動全球征用,軍事和能源資源為少數(shù)國家壟斷?!靶氯蚧钡奶卣鳎畲蟮奶卣骶褪且浴懊\共同體”為目標,而不是以“世界市場”資本主義利己為我的霸權為理念。這一思潮認為,西方百年全球化之所以造成民族主義出現(xiàn),恰恰是一直以狹隘國家主義為目的,掠奪、霸占、獨占、轉嫁危機為手段,以倡導全球價值和文明為口號掩蓋其狹隘民族主義的用心。民族主義情緒出現(xiàn),用反全球化的方式凸現(xiàn)自己民族發(fā)展的合理性。全球化一體化失敗,根本上是因為一些國家掌控另一些國家的命運而造成的。
現(xiàn)今“重塑全球化”認知已經成為世界上有識之士的共識不是偶然的。約翰·奈斯比特最近的新書題目就是《世界新趨勢》,其副標題則是“一帶一路重塑全球化新格局”。“重塑全球化”新就新在從傳統(tǒng)資本主義主導的全球化到具有社會主義因素的新全球化成為新的世界重塑力量;新就新在以新型投資銀行為代表的新經濟實體配置;新就新在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非歐美國家主導下建立活躍的文化政治經濟共同體;新就新在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用和平和分享的方式帶動社會繁榮以及互相尊重利益和主權的全球合作治理。無論是“后全球化”還是“新全球化”觀點,都承認全球化意味著社會交往的跨洲際流動模式在規(guī)模上的擴大、在廣度上的增加、在速度上的遞增,以及影響力的深化,其中包括人類組織的變化或變革。毫無疑義,經濟全球化不是人為制造出來的,而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當然,全球化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fā)展狀態(tài)是不同的,有時快有時慢,有時順利有時曲折。全球化的發(fā)展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個是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周期,另一個是國際社會對國際關系發(fā)展有重大影響的“主導國家”的作用。
重塑全球化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全球難題和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2017 年1 月18 日,習近平主席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中指出:“人類正處在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持續(xù)推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革命正在孕育成長,各國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全球命運與共、休戚相關,和平力量的上升遠遠超過戰(zhàn)爭因素的增長,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雹佟读暯街飨诔鱿澜缃洕搲?017 年年會和訪問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時的演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0-21 頁。由于高度發(fā)展的生產國際化基礎上的全面資本滲透,形成了所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相互依存局面。在這種新局面下,人們不得不殫思竭慮地設法避免以戰(zhàn)爭作為解決矛盾的手段,而主要通過協(xié)商、對話等和平方式來緩解矛盾,為了獲得進一步的經濟發(fā)展,迫切需要保持一個和平與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
在浦東開放30 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說過,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我還要說世界經濟也是一片大海。世界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任何人企圖人為阻礙世界大海大洋相通,都只能是一種不自量力的幻想!”②習近平:《在浦東開發(fā)開放30 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9、8 頁。他強調,當前經濟全球化遇到一些回頭浪,但世界決不會退回到相互封閉、彼此分割的狀態(tài),開放合作仍然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依然是人心所向。③習近平:《在浦東開發(fā)開放30 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9、8 頁。而且,從現(xiàn)在起到21 世紀中葉,是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30 年。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中,我們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在識變、應變、求變的艱難進程中,人們清醒意識到只有牢牢把握公平正義這個道義制高點,才是重塑全球化的關鍵。2014 年6 月2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舉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 周年紀念大會的講話中指出,60 年來,歷經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法原則,集中體現(xiàn)了主權、正義、民主、法治的價值觀。④習近平:《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第4-5 頁。公平正義是世界各國人民在國際關系領域追求的崇高目標。在當今國際關系中,公平正義還遠遠沒有實現(xiàn)。2015 年10 月12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又強調,“現(xiàn)在,世界上的事情越來越需要各國共同商量著辦,建立國際機制、遵守國際規(guī)則、追求國際正義成為多數(shù)國家的共識”①《習近平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 年版,第241 頁。。由此推動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guī)則平等,推進全球治理規(guī)則民主化、法治化,繼續(xù)豐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張,弘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毫無疑義,公平正義是世界人民心目中共同向往的價值目標,也是解決當前所有全球難題的行為準則。經濟全球化是歷史大趨勢,促成了貿易大繁榮、投資大便利、人員大流動、技術大發(fā)展。經濟快速發(fā)展使社會變革變成必需,經濟發(fā)展易獲得支持,而社會變革常遭抵制。我們不能因此躊躇不前,而要砥礪前行。需要加強協(xié)調,完善治理,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著力解決公平正義問題。因此我們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國際責任,但也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國際社會的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使關于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主張轉化為各方的共識,形成一致行動。這就已經不是過去那種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所謂“靶向治理”,而成為一種具有從變革治理行為到變革治理規(guī)則的系統(tǒng)性的“綜合治理”。我們應以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而努力,不能因為現(xiàn)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堅守公平正義這個重塑全球化的道義制高點,就能構建成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指出:“大國更應該有大國的樣子?!雹凇读暯皆诼?lián)合國成立75 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1、13 頁。作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大國,中國不僅開拓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重塑全球化的道義制高點,而且還面臨兩個大局,應有完善社會主義中國的新氣魄和新做派。
從歷史上看來,西方輿論中之所以會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中國存在偏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從西方固有的意識形態(tài)出發(fā),認為中國是共產主義國家,思想理論、體制體系是與西方對立的。但是,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③《習近平在聯(lián)合國成立75 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1、13 頁。。在承認中西方價值觀差異的同時,必須超越意識形態(tài),尋求共同價值和共同語言,因為這是我們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與外界增信釋疑、和諧互信的基礎。我們應積極對外闡述中國的價值理念,并將其上升為人類共同價值,占據(jù)道義的制高點;應善于利用人類社會的共性和共識,向國際社會說明和解釋我們的政治制度、政黨制度、社會經濟發(fā)展模式,減少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誤釋”和“誤判”。
世界已不是原來的世界,中國也不是過去的中國。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已然彼此交融、深刻聯(lián)動,從過去單向的“融入”變成現(xiàn)在雙向的塑造。中國不僅是融入世界,還要“創(chuàng)造性介入”和“建設性引領”,還要接納和擁抱世界對中國的融合。行穩(wěn)致遠,必須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找尋規(guī)律,對網(wǎng)絡新媒體時代社會思潮左右沖撞的亂象及時梳理引領,確立正確的價值坐標,以利于朝向“第二個百年”再出發(fā)。
在這兩大變局重疊的歷史轉折關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fā)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雹佟读暯秸勚螄碚罚ǖ诙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446、522 頁。中國人自古崇尚“以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而當今世界的潮流只有一個,那就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和平是寶貴的,和平也是需要維護的,破壞和平的因素始終值得人們警惕。大家都只想享受和平,不愿意維護和平,那和平就將不復存在。同時,他又強調指出,中國堅持共同發(fā)展,理念不會動搖。當今世界,各國人民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市場、資金、資源、信息、人才等等都是高度全球化的。只有世界發(fā)展,各國才能發(fā)展;只有各國發(fā)展,世界才能發(fā)展。②習近平:《攜手追尋中澳發(fā)展夢想 并肩實現(xiàn)地區(qū)繁榮穩(wěn)定——在澳大利亞聯(lián)邦議會的演講》,新華網(wǎng),2014 年11 月17 日。
和平與發(fā)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價值共識。習近平主席深刻地闡述了和平與發(fā)展之間深刻的關聯(lián)。他指出,“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鑒。共同體多樣性的特點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匯聚交融,共同組成多姿多彩的亞洲大家庭。不同文明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要促進不同文明發(fā)展模式交流對話,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fā)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③習近平:《邁向命運共同體 開創(chuàng)亞洲新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 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新華網(wǎng),2015 年3 月29 日。。
完善社會主義中國的國際形象,必須厘清以下幾個理論與實踐問題。
第一,綜合國力,不僅是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還包括軟實力。軟實力,就是完善自身的國際形象,建設意識形態(tài)上的國際統(tǒng)一戰(zhàn)線,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核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態(tài)不能拒絕承認共同價值,不宣傳共同價值,犯種種“左派”幼稚病。我們應具有馬克思主義的國際主義視野,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華麗轉身,吸收全人類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價值的理念問題。2017 年12 月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中華民族歷來講求“天下一家”,主張民胞物與、協(xié)和萬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美好世界。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④參見習近平:《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3 頁。講清“天下一家”理念,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擺事實講道理,把歷史與現(xiàn)實、理論與理想統(tǒng)一起來。
第二,講好中國故事,還要講好世界道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只有講好世界道理,才能以理服人、征服人心。東方大國不僅是禮儀之邦,而且是文明大國,不斷創(chuàng)新人類文明新業(yè)態(tài)。國際形象有一個自塑與他塑的關系,他塑比自塑更重要。無論自塑還是他塑都必須建立在認同世界道理上。2015 年9 月28 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舉行的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指出,“和平、發(fā)展、進步的陽光足以穿透戰(zhàn)爭、貧窮、落后的陰霾。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lián)合國的崇高目標”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446、522 頁。。文明相處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應尊重各種文明,平等相待,互學互鑒,兼收并蓄,推動人類文明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從而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類文明多樣性賦予這個世界姹紫嫣紅的色彩,多樣帶來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產生進步。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只有把這些道理講透說清,才能把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到實處。
第三,人類共同價值具有無窮的感召力和精神威力,同時還具有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功效。東方古國的和平主義傳統(tǒng)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和平是全球人心所向,發(fā)展是國際民心所歸。講好和平大趨勢、發(fā)展大道理,是一個艱巨而偉大的歷史使命。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是中國對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發(fā)展走向的回應,更是中國人民對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目標的自信和自覺。這種自信和自覺,來源于中華文明的深厚淵源,來源于對實現(xiàn)中國發(fā)展目標條件的認知,來源于對世界發(fā)展大勢的把握,更來源于中國自身力量的發(fā)展和強大。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隱藏在其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與內在基因之中。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始終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融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2014 年3 月28 日,習近平主席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中指出:“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xiàn)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tǒng)一?!雹佟读暯秸勚螄碚罚本和馕某霭嫔?,2014 年版,第267 頁。
第四,發(fā)展是硬道理,不僅是中國的硬道理,而且是世界的硬道理。必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同時,還幫助各國人民實現(xiàn)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15 年9 月26 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舉行的聯(lián)合國發(fā)展峰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對各國人民而言,發(fā)展寄托著生存和希望,象征著尊嚴和權利……我們見證了發(fā)展中國家的崛起,也面對著南北發(fā)展失衡的現(xiàn)實。我們既為11 億人民脫貧而深受鼓舞,也為8 億多人仍在挨餓而深為擔憂。環(huán)顧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當今時代兩大主題……根本出路在于謀求和平、實現(xiàn)發(fā)展。面對重重挑戰(zhàn)和道道難關,我們必須攥緊發(fā)展這把鑰匙。唯有發(fā)展,才能消除沖突的根源。唯有發(fā)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唯有發(fā)展,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共同走出一條公平、開放、全面、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之路,努力實現(xiàn)各國共同發(fā)展?!雹诹暯剑骸吨\共同永續(xù)發(fā)展 做合作共贏伙伴——在聯(lián)合國發(fā)展峰會上的講話》,新華網(wǎng),2015 年9 月27 日。
第五,人類共同價值是世界大同理想的基石,世界和平發(fā)展是全人類億萬人民發(fā)揮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偉業(yè),人類命運共同體必將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事業(yè)。2013 年3 月23 日,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時,他就意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xiàn)實。“我們應該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識,共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業(yè)?!雹邸读暯秸勚螄碚罚ǖ谌恚本和馕某霭嫔?,2020 年版,第435 頁。文明的繁榮、人類的進步,離不開求同存異、開放包容,離不開文明交流、互學互鑒。我們應共同消除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文化壁壘,共同抵御妨礙人類心靈互動的觀念紕繆,共同打破阻礙人類交往的精神隔閡,讓各種文明和諧共存,讓人人享有文化滋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