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嫻
【摘 要】策略引領下的音樂學習更加高效,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尋找音樂與學生情感之間的聯系,本文從學生的內心實際出發(fā),從導入、活動、交流和拓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意在使學生因音樂學習而更優(yōu)秀,使音樂課堂在策略的引領下活起來。
【關鍵詞】小學音樂;策略;學生
策略,是課堂有效性獲得的保障,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特別要關注方式和方法,在有效策略引領下,讓課堂煥發(fā)新的生機。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也不能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得到快樂和發(fā)展。怎樣才能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課的魅力呢?教師可以從音樂活動和學生主體參與等方面下功夫,讓音樂在活動中凸顯出它的情感魅力和審美力量,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品質。
一、動畫導入課程,讓學生的情緒活起來
情緒,是學生學習的基本保障,離開了積極的情緒參與,整節(jié)課都會如同嚼蠟,索然無味。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學生更加需要情緒,音樂本身具有審美性和欣賞性,如果沒有積極參與的情緒,那么課堂就會如同一潭死水,不能將情感的漣漪蕩起來。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愛的動畫片來開始新課的講解,導入中,教師便可以使學生的情緒迅速調動起來,當前信息技術發(fā)達,教師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簡短的動畫故事,讓學生們開心地走進課程學習中去。
例如在小學音樂《捉泥鰍》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動畫來吸引學生的目光,使課堂活起來,“同學們,大家看,這都是誰啊,在做什么???”學生們立即被畫面吸引了,老師利用了學生們的頭像制作了簡單的動畫,讓他們開心的在河里捉泥鰍,這樣先進的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在這樣的體驗中,學生們可以輕松走進音樂的世界,感悟其中的快樂情緒,讓學生的心情與思想都變得積極主動起來。
動畫導入課程,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期待,在音樂學習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習更有效,課堂也更靈動。
二、設計多彩活動,讓學生的身體活起來
活動,始終是學生的最愛,在音樂活動中,學生更容易忘掉被動學習的身份,能夠全情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小學音樂課程學習中,如果學生還是端坐課堂之中,一本正經的談論音樂,那么也許就會使音樂少了那么一份情趣,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的身體動起來,而后才能牽動思想,讓他們在音樂活動中真實的體悟到自身的存在,這樣才有利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形成。心未動,身已遠。音樂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一場遠行,而小學音樂課堂也需要學生的身動,以身達意,以身悟情,如此,才能使課堂學習更具有實效。
例如在小學音樂《OK,星期天》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展開音樂活動,讓學生的身體隨之舞動起來,“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傾聽一首歡快的歌曲,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為其創(chuàng)編一段優(yōu)美的舞蹈,動起來,好不好?無論你跳得怎樣,只要將你的情感表達出來即可?!睂W生們開心極了,隨著音樂快樂起舞,開心得將自己的情感釋放了出來,每個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不一樣,故而他們的舞臺表現也是不一樣的,雖然他們稚嫩的舞步中沒有技巧,但是我們卻分明感受到了學生快樂的情感,學生也在這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了音樂的張力和包容,它可以包容每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讓每個人的情感得到釋放,這樣的課堂才是鮮活的。
設計一些身體與心靈一起放飛的活動,有利于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形成,更有利于他們在課堂上充分地認識自我和表現自我。為歌伴舞,角色音樂情景劇,這些都可以成為活動的組織形式。
三、交流音樂主題,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
音樂背后有著深刻的思想意蘊,而只有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才能感受到這一點,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交流音樂主題,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思維跟著活躍起來,這樣,在音樂學習中,我們才能看到最智慧的學生。小學音樂課程也要拒絕滿堂灌,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音樂的主題,以此來使學生的思想更加豐盈,更能凸顯出學習的自主性。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展開交流的時候引導學生想象,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從生活中找尋音樂主題的價值和意義。
例如在小學音樂《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充分地交流這首歌曲的思想內涵,“聽完這首歌曲,你能聯想到什么?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好不好?”學生們開始分組交流討論起來,“老師,那個時代真的那么窮困嗎?為什么會有地主呢?”“地主是那個時代的標志,我們現在就沒有,土地都是農民自己的了?!薄霸瓉磉@是社會制度的問題?!薄皨寢屩v的這個故事,很凄慘,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它來得太不容易了呢!”學生們在交流和討論中,漸漸懂得了歌曲的深意,而且在歌曲中聯想和想象到時代的變遷,了解了那個水深火熱的時代,思維和品質都在這樣的交流中得到了發(fā)展,他們自己層層的挖掘,遠遠勝過于教師苦口婆心的講述。
思維的活躍恰是思想發(fā)展的源泉,沒有思維的延伸,就沒有思想的形成。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這樣才能使其充分感受思想的成長,感受到課堂的靈動。
四、拓展音樂思想,讓學生的品質活起來
音樂作品本身的魅力是無窮的,但是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課堂的活,不僅體現在一個小小的曲目上,音樂內容的選擇上,也應該是活的,在音樂學習中,教師要進行適當的拓展,借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品質。音樂本身蘊藉著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是可以激勵學生的思想成長的,而如果可以將這樣的思想進行集中拓展,那么課堂就會變得更靈動,而學生的品質也會在拓展中得以形成,在音樂思想形成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小學生恰是喜歡音樂、活潑好動的年紀,在這樣的年紀,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地表現自我,是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品質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小學音樂《森林與小鳥》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拓展思想品質,使學生靈活感悟音樂的內在屬性,“同學們,在這首歌曲中,也許我們都感受到了動物與自然間的那種和諧,就像我們熟悉的光頭強一樣,他砍樹總會遭到熊大熊二的干預,動物們總是會守護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該怎樣守護我們的家園呢?”在這樣的拓展中,教學內容變得活起來了,從音樂到環(huán)境再到生存空間,這樣的拓展中學生的思想品質得以升華,在音樂學習中思想得以凈化,“我要保護自己的環(huán)境,我要守護自己的家園?!睂W生們發(fā)自內心的呼喊,可以看到音樂的內在精神對學生成長的巨大作用。
拓展音樂思想,培育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這需要教師精心選擇拓展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呼喚學生的情感融入,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生活態(tài)度,我們都可以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找到答案。
總之,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才是最有效的。教師要精心選擇那些對學生的思想發(fā)展有利的策略,使其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活躍的課堂中盡展自我的風采。
【參考文獻】
[1]顧惠娟.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初探[J].教育界(教師培訓),2019(10):4-5.
[2]史霽.小學音樂課堂中律動教學的應用研究[J].名師在線,2019(3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