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婷
(1.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湖南長沙 410083;2.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長沙 410100)
螢石是我國一種戰(zhàn)略性礦產(chǎn)資源[1]。雖然我國的螢石總儲備量以占世界總儲備量10%的儲藏量居于世界第三[2],但是2017年的螢石產(chǎn)量卻占到世界總量的64%[3],造成我國螢石資源可繼續(xù)開采年限迅速縮短。對此,國家對螢石的開采及出口進行了多項合理管控[4],近年來,對螢石礦的開發(fā)有所放緩。現(xiàn)階段對螢石礦的開采,一方面相關企業(yè)加大對螢石資源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也從單一型的螢石礦床開采轉(zhuǎn)向伴生型螢石礦的開采研究。
本文正是在分析檢測白云石螢石伴生礦中的氟化鈣含量時,以現(xiàn)行的氟化鈣檢測方法,檢測分析出氟化鈣的結(jié)果與該類礦物中氟化鈣的真實含量存在較大差異所進行的深入研究。在現(xiàn)行氟化鈣的常規(guī)分析方法基礎上,尋找到一種能夠準確分析出該類礦物中氟化鈣含量的有效方法。
常規(guī)的螢石礦石中氟化鈣的含量檢測采取EDTA滴定法(GB/T 5195.1-2017《螢石 氟化鈣含量的測定》)[5],該方法先用(1+9)的醋酸溶液溶解除去礦物中的碳酸鈣,過濾后的殘渣用硼酸-鹽酸-硫酸混合溶液(ωCaF2>60%)浸取,或 AlCl3溶液(ωCaF2<60%)[6]浸取,通過 EDTA標準滴定溶液滴定,測出浸取后溶液中的鈣,再換算成CaF2。但是對于含白云石的螢石礦,由于白云石是由碳酸鈣和碳酸鎂組成的復鹽,有著和方解石類似的空間結(jié)構(gòu),與方解石晶體結(jié)構(gòu)不同之處在于,白云石中50%的Ca所處的結(jié)構(gòu)位置,恰好被Mg所占據(jù)。由于白云石不同于純碳酸鈣的晶體結(jié)構(gòu),造成稀乙酸不能充分使氟化鈣和白云石中所攜帶的碳酸鈣分離,導致部分碳酸鈣隨氟化鈣一起保留在分相殘渣中,從而出現(xiàn)檢測出的氟化鈣結(jié)果高于實際樣品中氟化鈣含量的現(xiàn)象。試驗通過對5個不同品位氟化鈣的含白云石螢石礦進行分析,為該類礦物中氟化鈣含量的準確測定提供參考。
分析中除另有特別說明外,所使用的容量瓶均符合 GB/T 12806-2011[7]的規(guī)定;移液管符合GB/T 12808-2015[8]的規(guī)定;所使用的分析純試劑及蒸餾水或相當純度的水均符合 GB/T 6682-2016[9]的規(guī)定。
1.1.1 主要試驗設備與儀器
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BSA124S-CW);電熱鼓風干燥箱(北京中興偉業(yè)101-2AB);水浴恒溫振蕩器(上海博訊SHZ-B);石墨恒溫電熱板(長沙永樂康YKM-400C);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ICP-OES,Varian 715-ES);X射線衍射儀(XRD,Bruker,Germany D4)。
1.1.2 主要試驗試劑
1.醋酸(1+9)。
2.三氯化鋁(80 g/L)。
3.三乙醇胺(1+2)。
4.氫氧化鉀(200 g/L)。
5.EDTA(約0.15 mol/L)。
6.碳酸鈣(基準試劑)。
7.鹽酸(分析純)。
8.鹽酸(1+1)。
9.硝酸(分析純)。
10.氫氟酸(分析純)。
11.鈣黃綠素(0.2 g)、百里酚酞(0.12 g)、硫酸鉀(20 g)研磨均勻配制混合指示劑。
12.鹽酸(250 mL)+硫酸(25 mL)+硼酸(12.5 g)溶解混合稀釋至1 L配制混合溶液。
13.鈣標準溶液。配制:準確稱取1.000 8 g碳酸鈣基準試劑,配制溶液相當于氟化鈣0.001 560 1 g/mL。
14.EDTA標準溶液,c(EDTA)=0.015 mol/L。配制:稱取EDTA5.8 g溶解于燒杯內(nèi),轉(zhuǎn)移至1 00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搖勻,7 d后標定。標定:按照GB/T 5195.1-2017的標準平行標定三次,隨同標定空白。滴定三份鈣標準溶液所需的EDTA標準溶液體積極差需小于0.10 mL,計算EDTA標準溶液對CaF2的滴定度(g/mL)。
15.樣品及其制備。按照GB/T 22564制備樣品,加工至粒度小于0.063 mm,并于105±5℃電熱恒溫干燥箱內(nèi)干燥2 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內(nèi)冷卻至室溫。
1.2.1 樣品中的鎂含量的測定
準確稱取0.100 0 g樣品置于50 mL聚四氟乙烯燒杯中,鹽酸-硝酸-氫氟酸硝解至近干,加入10 mL(1+1)鹽酸,再次加熱至完全溶解。冷卻后進500 mL容量瓶,以水定容,搖勻。用ICP-OES法測定樣品中總鎂含量。
1.2.2 XRD分析樣品中的化學成分
為了準確檢測出含白云石螢石礦中氟化鈣的含量,先對該礦的原礦樣品和一個精礦樣品進行XRD檢測,判斷該礦中對氟化鈣分析檢測產(chǎn)生干擾的鎂元素全部來源于白云石,不是其它含鎂礦物質(zhì)。XRD檢測分析結(jié)果如圖1所示。
圖1 原礦0和精礦4的X射線衍射圖
原礦0的衍射峰:d1=3.350 7;d2=3.154 5;d3=2.885 0;d4=1.931 5;d5=1.642 8。
精礦4的衍射峰:d1=3.153 1;d2=2.888 5;d3=1.931 5;d4=1.648 8。
由X射線粉末衍射結(jié)構(gòu)可知,原礦0和精礦4的衍射峰,有四個位置完全重疊,與氟化鈣和白云石的基準卡片數(shù)據(jù)基本吻合,只是原礦0的白云石含量比氟化鈣含量略高,精礦4中氟化鈣的含量明顯提高,白云石只是少量存在??梢缘贸鼋Y(jié)論,原礦0中存在少量石英類雜質(zhì),不含其它除白云石外的含鎂礦物。因此,在后續(xù)的試驗計算過程中,可以利用白云石中鈣鎂比例進行殘渣中鈣(兩個不同來源:氟化鈣和碳酸鈣鎂)含量的計算。
1.2.3 分相后濾液中鈣鎂含量和殘渣中鈣含量的測定
稱取0.250 0 g樣品于200 mL燒杯中,加入15 mL(1+9)乙酸溶液,搖勻,蓋上表面皿,于 90~95℃恒溫水浴鍋內(nèi)加熱并以60 r/min的速度震蕩30 min。取下,用定量慢速濾紙過濾,將殘渣全部用超純水洗滌至濾紙上,用水洗燒杯和濾紙各5次。濾液進250 mL容量瓶內(nèi),用ICP-OES測溶液里的鎂含量,并與表1中所測定的樣品總鎂含量進行對比。
可以得出結(jié)論,稀乙酸對白云石中鎂(即碳酸鈣鎂)的去除并不完全,仍有部分白云石(碳酸鈣鎂)殘留在殘渣中。濾液中鎂含量見表1。
表1 樣品各個處理階段鎂含量分析及殘渣中由白云石攜帶的鈣的物質(zhì)的量
殘渣中鈣含量的測定方法參考GB/T 5195.1-2017。計算出殘渣中的氟化鈣質(zhì)量分數(shù)ω′CaF2/%,計算結(jié)果見表2。
表2 去除白云石影響前后氟化鈣的含量對比 %
若是氟化鈣估計含量小于60%,則在殘渣連同濾紙移入原燒杯后,加入50 mL三氯化鋁溶液浸取,后續(xù)操作流程同上述分析方法一致。
其實現(xiàn)在計算得出的氟化鈣含量高于樣品中氟化鈣含量的真實值。由表2中樣品中總鎂含量與濾液中鎂含量對比可知,碳酸鈣鎂并未完全被稀乙酸溶解與氟化鈣分離,造成殘渣中留有部分碳酸鈣鎂的情況。為了檢測出樣品中氟化鈣的實際含量,需對檢測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處理。
樣品中Mg的質(zhì)量分數(shù)減去過濾所留下的濾液中Mg的質(zhì)量分數(shù)即可計算出殘渣中Mg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由于白云石內(nèi)鈣鎂的摩爾比為1∶1,對應可以計算出由白云石所攜帶的鈣在殘渣中殘留的摩爾含量。殘渣中Mg的物質(zhì)的量即等于殘渣中由白云石所攜帶來的Ca的物質(zhì)的量。
因此氟化鈣含量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ω渣Ca為殘渣中Ca的質(zhì)量分數(shù)/%;m為試樣質(zhì)量/g;MCa為 Ca的摩爾質(zhì)量;n渣Ca(白云石)為殘渣中由白云石攜帶來的Ca的物質(zhì)的量/mol;MCaF2為CaF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計算結(jié)果見表2,對比表1的結(jié)果,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含白云石的螢石礦,常規(guī)的稀乙酸分離方法,不能完全去除白云石中的碳酸鈣鎂,造成其攜帶的碳酸鈣依然留存在下階段與三氯化鋁溶液或者鹽酸-硼酸-硫酸混合溶液反應的殘渣中,并且在原礦中白云石含量更高即鎂更高,分析結(jié)果與真實值的差異就更大的現(xiàn)象。即使在經(jīng)過浮選后的精礦中,白云石對氟化鈣分析的影響依然存在,只是不如原礦中明顯。
白云石對該類礦產(chǎn)品中的干擾不容忽視,尤其是在原礦中的鎂含量更高的情況下。必須先利用XRD確定該類礦物里面的物質(zhì)成分,確定這一類礦物中的鎂全部來源于白云石,而不是菱鎂礦或者含鎂硅酸鹽等礦物,才能在后續(xù)的計算過程再用到白云石中鈣、鎂的摩爾比例關系,進一步計算出該類礦物中氟化鈣的真實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