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俗話說:“人無德不立,業(yè)無德不興”,《周易》有云:“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可見“德”對于個人成長至關重要。將德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學教育是中國教育體系的重要構成,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其價值觀尚未形成,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能夠發(fā)揮“文以載道”的效用。文章從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出發(fā),分析了滲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旨在促進德育與小學語文教育的有效融合。
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轉變學生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觀念
教學過程中,許多語文教師刻板地將識字技巧、閱讀技巧和寫作技巧傳授給學生,這導致學生對小學語文認知存在問題。小學語文的根本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來掌握漢語文化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能夠幫助教師轉變刻板的觀念,引導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能夠形成尊師重道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樹立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通過德育真正約束自己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改變對語文教育的刻板認識,認識到語文教育的傳道性,對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語文教育的發(fā)展。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新課改要求加強學生的德育,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在小學教育階段,德育占據重要的地位。小學生處于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加強德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滲透,能夠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領悟我國文化的魅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小學階段接受德育,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勇敢面對不良事件。
(三)有利于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
“致天下之志者在人才”,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各行各業(yè)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基地,將德育滲透于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從課堂以及課本中學習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愛國主義情懷,堅定文化自信,積極為國爭光。教師要不斷向學生傳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ǎng)為國家發(fā)展而奮斗的高素質人才。
(四)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判斷力
小學生處于人生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各項能力尚未發(fā)展成熟,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全面思考問題,在生活和學習中極易受到各種不良信息的影響,導致其身心發(fā)展偏離軌道。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能夠在培養(yǎng)小學生理解能力的同時不斷提高其判斷能力,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冷靜地判斷和處理突發(fā)情況,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與小學語文教學沒有真正實現(xiàn)融合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語文教學與德育沒有充分融合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如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采用聽、讀、寫的教學方式,盡管教師已經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將德育與語文教學充分融合的方法,通常將德育用于語文教學結尾進行升華。這就導致學生對德育的認識不足,無法真正了解德育,德育也無法引導學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育與實際生活相脫離
德育的實施要考慮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德育,不能用成人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小學生。小學語文教材以小學生的生活為基礎,教師要將德育滲透到教材中,利用教材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在實際滲透過程中,存在教師脫離小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情況,教師依據成人標準來衡量小學生,不利于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小學生處于人生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其價值觀尚未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弱,對于諸多事情缺乏正確的理解能力,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學生具有向師性,教師具有示范性。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將德育滲透到語文教學過程中,要保證語文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道德水平,教師通過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人師表,在課堂上,要做到語言規(guī)范、不斷提升自己;在教室里,如果發(fā)現(xiàn)地上有垃圾和紙屑,要主動幫助學生清理,以自身為表率引導學生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在校園中,要主動與其他教師和領導打招呼,處理好人際關系,為學生樹立榜樣,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結合識字和閱讀,實現(xiàn)德育滲透
在小學學習過程中,識字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較為注重識字的作用。通過識字,能夠為學生奠定語文學習的基礎,有利于教師開展德育。學生通過識字,領悟語文學習的樂趣,更能掌握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教師可以通過識字傳播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例如,在學習“母”這個字時,教師可以根據“母”字的造字特點對其進行解釋,“母”字可以引申為孕育生命,可以看出母親十分偉大。通過識字實現(xiàn)德育滲透,能夠更有效地發(fā)揮德育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大聲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有教育意義的課文對學生進行德育。例如,在學習《說話算數(shù)》這篇文章時,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講信用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詢問學生在生活中有沒有說話不算數(shù)的情況。某學生回答說:“有一次我和小朋友約好下午兩點一起到圖書館學習,那天我午睡睡過頭了,醒來兩點半了,我立馬找到那個小朋友向他道歉,并獲得了他的原諒,之后我再也沒有出現(xiàn)說話不算數(shù)的情況?!蓖ㄟ^這樣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將德育貫穿閱讀環(huán)節(jié)的始終,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結合小學作文,實現(xiàn)德育滲透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小學作文來實現(xiàn)德育的滲透。寫作能夠反映學生的價值觀和認知水平,教師可以通過作文素材來對學生進行德育。在剛開始接觸寫作時,學生選擇作文題目和作文素材存在困難,教師可以將“德育”作為寫作題目,為學生提供有關素材,如“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雷鋒精神”等,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深刻體會德育。一旦在寫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德育問題,教師要利用教育機制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以愛的形式幫助學生改正問題,避免用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只有教師真正關愛學生,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教學效果。
(四)結合實踐活動,實現(xiàn)德育滲透
除了課內教材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校外實踐活動來實現(xiàn)德育滲透。社會實踐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在“五一”勞動節(jié)期間開展義務勞動,帶領學生到公園撿垃圾、到社區(qū)做義工或者到敬老院表演等,幫助學生樹立熱愛勞動、服務社會、尊老愛幼的美好品德;在國慶節(jié)期間開展愛國主義演講比賽,讓學生搜集身邊愛國者的事跡,提升學生的愛國之情等。在實踐活動中實現(xiàn)德育滲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四、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對這一階段開展的德育予以高度重視。將德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打破小學語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文章圍繞教師以身作則,結合小學識字和閱讀、小學作文、實踐活動等方面為德育滲透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中國的發(fā)展奠定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溫發(fā)春.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小學時代,2019(27):59-60.
[2]毛愛民.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探析[J].教育藝術,2020(05):22.
[3]陳華興.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J].課外語文,2019(21):194+196.
(作者單位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新區(q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