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韻惠
摘要:愛倫坡的短篇小說著意描寫人的內(nèi)心世界,探討人的精神狀態(tài),對表現(xiàn)人的思想病態(tài)很感興趣。本文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從死亡本能、戀母情結和人格結構三方面來分析埃德加·愛倫坡的部分小說,揭示作品的社會啟示。
關鍵詞:精神分析;愛倫坡;死亡本能;戀母情結;人格結構
中圖分類號:I712.0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01-0037-02
0引言
愛倫坡擅長描繪畸形變態(tài)的人物心理,展示人物從心理變態(tài)和精神崩潰的全過程,被譽為“精神分析批評與偵探小說之父”,他成為美國文學史上首位把精神病人作為小說主人公的作者。但是生前他的作品并不受重視,隨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興起和發(fā)展,才被人們廣泛接受。
精神分析從誕生之日起,注定不可能只限于特殊的臨床醫(yī)學,而是滲透著哲學、文學、倫理學和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精神分析學是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重要成就,經(jīng)過榮格、拉康等人發(fā)展為精神分析理論。本文從死亡本能、戀母情結和人格結構三個方面對愛倫坡的部分短篇小說進行分析,從而探討愛倫坡作品的社會啟示。
1 死亡本能——《泄密的心》主人公的必然歸宿
《泄密的心》描述的是一個神經(jīng)過敏的年輕人因鄰居老頭有一雙像禿鷹的眼睛而仇恨老頭,于是他產(chǎn)生了殺機。漆黑之夜,年輕人殺死老頭,肢解尸體,并將尸體藏在地板之下。警察盤詰時,年輕人不慌不亂,還和警察們坐在藏尸之處聊天,可是不久之后,年輕人仿佛聽到了老頭的心跳聲,而且越來越響。最終,年輕人精神崩潰,承認了殺害老人的事實。
弗洛伊德認為,無論是生的本能還是死的本能,它們都屬于無意識領域。這些本能雖然是不可知的,卻蘊含極大能量,暗中影響著人類的一切行為,決定著個人一生的主要活動。死的本能是一種暴力性的、破壞性的、侵犯性的沖動,它的最終目的是滅亡。弗洛伊德進一步把死亡本能區(qū)分為兩種不同的傾向:當它受到外界條件的限制,無法向外發(fā)泄時,便表現(xiàn)一種向內(nèi)的傾向,退回自我內(nèi)部,形成所謂的自我懲罰或自殺傾向。但是,一旦外界的發(fā)泄成為可能,死的本能則不會尋求自我毀滅,而表現(xiàn)為向外侵犯的傾向[1]。破壞、侵略、爭吵、毆斗等,都是由向外表現(xiàn)的死亡本能的體現(xiàn),因此,破壞和侵略成了死亡本能宣泄的途徑,而破壞沖動的內(nèi)傾則表現(xiàn)為自虐或自殺,一旦找到了宣泄口,他們就外傾為折磨他人。由此可見,不安和焦慮一直潛伏在年輕主人公的主體意識之中,這種死亡的本能終于外化為歇斯底里的謀殺行為和文學語言[2]。其實年輕人內(nèi)心一直孤獨、焦慮、抵抗和無助,長期的壓抑使得死的本能蓋過了生的本能,但是由于鄰居老頭似鷹的眼睛,使得本該向內(nèi)的死亡傾向有了可以寄托的對象,進而向外侵犯。年輕人把老頭當作了發(fā)泄口,把對自己理性的向內(nèi)死亡本能轉化為對老頭沖動的向外死亡本能,人性長久壓抑的宣泄與釋放,最終表現(xiàn)為對老人的謀殺。弗洛伊德認為死亡本能設法使個人走向死亡,只有死亡,才能真正的平靜,才能解除緊張和掙扎。所以即使年輕人后來沉著應對警察,但個人的緊張和焦慮依舊沒有釋放,沒了死亡本能的宣泄,年輕人最后只能選擇自己的滅亡。可見,在死亡本能的驅使下,靈與肉的一同覆滅是年輕主人公的必然歸宿。
2戀母情結——《厄舍古屋的倒塌》主人公的畸形情感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愛倫坡哥特式恐怖小說的一個典型。孿生兄妹羅德里克和瑪?shù)铝兆≡趲缀跖c世隔絕的厄舍古屋,妹妹患病多年,而哥哥由于長期思想壓抑而出現(xiàn)精神混亂。后因妹妹病重無人相伴,哥哥邀請“我”前去作陪,不久哥哥謊稱妹妹死亡將妹妹埋葬。七天后的夜晚,妹妹破棺而出,哥哥驚訝而死,作為朋友的“我”倉皇而逃。最終,厄舍古屋也隨之倒塌,沉入黑暗的山湖[3]。
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時就有各種形式的性欲沖動,而幼兒的第一個性愛對象,就是自己的母親。最初,幼兒對母親的依戀是出于生理上的需要即獲取食物,隨著感情的發(fā)展,幼兒想要獨占母愛,希望母親完全歸自己所有,不愿與別人分享母親的愛。弗洛伊德把這種愛母忌父的傾向,稱為“俄狄浦斯情節(jié)”,即戀母情結。兒童沒有社會知識和道德意識,因而把自己的父母或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作為性愛的對象,這種情況叫做“亂倫期”。有著悠久歷史的厄舍家族,敏感和一脈單傳是其傳統(tǒng)??擅舾羞^度,整日深陷哀愁和嘆息中,則會導致加倍的苦痛,而一脈單傳更是加劇了羅德里克的焦慮與恐懼。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使得兄妹倆友情匱乏,而孿生妹妹瑪?shù)铝帐橇_德里克在世上僅有的最后一位親人和多年來唯一的伴侶。羅德里克把感情都傾注在妹妹身上,妹妹是羅德里克的生活依靠和精神支柱,是他感情的唯一繼承者,可是這份感情里除了親情、友情,還摻雜著愛情。對于羅德里克來說,因為生活環(huán)境的不允許,正常的愛情是奢侈品,但是感情的本能使他內(nèi)心仍渴望愛與被愛,卻缺少一個合適的愛和被愛的對象。戀母情結基本上出現(xiàn)在孩童時期,隨著環(huán)境的變遷和心智的成熟,這種情節(jié)會隨之消失,但在極端的生活環(huán)境中,羅德里克心理無法健康成長,人格無法健全發(fā)展,情感世界荒蕪的他把妹妹當作救命稻草,緊抓不放。弗洛伊德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流露出作家的潛意識,而亂倫行為的根源是戀母情結。在小說中,孿生妹妹瑪?shù)铝粘闪四赣H的化身,既是親人又是愛人?!斑^早埋葬”的描寫,也體現(xiàn)羅德里克渴望重回母親子宮,不難看出主人公的戀母情結,在戀母情結的影響下,羅德里克對妹妹終是畸形之愛[4]。
3三我博弈——《黑貓》主人公的多重人格
同樣充斥著恐怖元素的作品《黑貓》是愛倫坡哥特小說的又一典型?!拔摇北緪燮抻謵蹌游?,后因成了酒鬼,殘暴地將家里寵物黑貓的一只眼睛挖掉,后又將它吊死,誰知當晚家中失火。心懷愧疚,“我”收養(yǎng)了一只來路不明的獨眼黑貓,后因黑貓擋路,“我”一氣之下抄起斧子去殺貓,妻子將“我”擋住,“我”卻把妻子殺死,將尸體砌進墻里,黑貓也被砌進墻里。當警察來檢查時,黑貓的叫聲使警察找到了殺妻的證據(jù)。
弗洛伊德將人格分為三個結構: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按照“快樂原則”行事,它是潛意識的,不考慮價值觀念,不遵循思維法則,不顧及道德,只是一味追求本能需要。自我,依照“現(xiàn)實原則”行事,是人格結構的管理分支,它從本我中分化出來,受現(xiàn)實和超我的制約。超我依照“至善原則”形式,是人格結構的道德分支,判斷事物是非,力求達到完美。三者共同構成人格的整體,如果三者失去平衡,相互沖突,人的心理和行為就會失常。因此,在《黑貓》中,由于“我”的超我無法控制本我,最終造成人格失衡自我毀滅的結果。本我是人格結構的矛盾之源,但“我”惡的本性并非一直存在,沒酗酒時,“我”待妻子溫柔,待動物善良,這表示社會道德或多或少約束著“我”。由于染上酗酒的惡習,憤怒的本我不受控制的出現(xiàn),“我”開始肆無忌憚的虐待動物。在醉酒挖去黑貓一只眼睛后,“我”對自己的殘暴有過短暫的愧疚,這是自我在調節(jié)平衡。但一旦酗酒,邪惡的本我就會打破自我調節(jié)的平衡,繼續(xù)下毒手,將黑貓活活吊死。殺死黑貓之后的好幾個月,“我”都被黑貓幽靈般的糾纏,后來收養(yǎng)了一只相似的黑貓,這時,自我人格對于殺死黑貓的行為是悔恨的。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本我和超我?guī)缀跏怯谰脤α⒌模瑸榱藚f(xié)調二者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自我調節(jié)。在故事中,自我出于虐貓和良心譴責之間,權衡著欲望、現(xiàn)實和道德。但是因為第二只黑貓使“我”想起殺貓的行為,“我”更加恐懼和害怕,僅存的一絲善意也被本我戰(zhàn)勝。“我”的內(nèi)心一直在本我和自我之間徘徊,從原本的溫順變?yōu)樾锞埔鸬谋┰?,暴躁變?yōu)閼嵟?,憤怒轉為愧疚,愧疚轉為恐懼,恐懼又變?yōu)楸┡璠5],但最終還是被本我吞噬,妻子的阻止是超我在進行自我救贖,將妻子殘忍殺害是本我戰(zhàn)勝超我的一種巔峰,但內(nèi)省的超我最終還是主動把藏尸之處說了出來??梢姳疚?、自我和超我并不是靜止的,而是處于矛盾運動狀態(tài),人在追求本我欲望滿足的過程中,自我通過超我引導并調節(jié)我們的思想和行為,達到人格的動態(tài)平衡。
4結語
愛倫坡高度關注并深刻剖析當時美國社會生活中人們變態(tài)掙扎的內(nèi)心世界,并以文學創(chuàng)作的形式呈現(xiàn),雖沒有直接表現(xiàn)濃重的道德說教,卻對人的精神世界進行多方面的挖掘。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讀愛倫坡的文學創(chuàng)作,可以發(fā)現(xiàn)其作品深入挖掘了人的潛意識領域,集中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在日益變化的環(huán)境中所感受的焦慮、孤獨和絕望,具有時代氣息,展現(xiàn)對人精神領域的高度預見,敲響世人靈魂的警鐘。
參考文獻
[1]張惠.荒島的希望:從“本能說”角度淺析《蠅王》[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8):69-70.
[2]張牧瀟.荒誕中的合理:從人格心格學的角度剖析小說《泄密的心》[J].長治學院學報,2008(4):28-30.
[3]康芬.《厄舍府的倒塌》中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解讀[J].青年文學家,2017(6):137.
[4]吳光蔚,張亞男.解讀愛倫·坡作品中的戀母情結[J].文教資料,2009(35):22-23.
[5]朱明元.惡的吞噬:運用人格結構論分析《黑貓》[J].青年文學家,2014(26):90-91.
(責編:王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