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麗娜,童少軍,樊曉芳,單 薇,汪凌霄
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危重急癥類型之一,患者往往表現(xiàn)為高糖、高酮及代謝性酸中毒癥狀;該病起病急驟,進展迅速,如未及時治療致死致殘率較高,嚴重威脅生命安全[1]。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西醫(yī)多在對癥干預基礎上給予外源性胰島素強化輸注以控制病情進展,但個體療效差異較大[2-3]。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歷史悠久,近年來其亦開始被輔助用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急重癥治療,并取得令人滿意效果[4]。基于以上證據(jù),本文通過分析滋陰益氣飲聯(lián)合西醫(yī)藥物降糖方案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療效,進一步探討潛在作用機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共10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3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齡為(67.29±8.50)歲,平均糖尿病病程為(6.75±1.43)年,平均BMI為(25.29±3.04)kg/m2;觀察組中,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齡為(67.80±8.87)歲,平均糖尿病病程為(6.68±1.35)年,平均BMI為(25.50±3.09)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方案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且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1.1 納入標準 ①符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中西醫(yī)診斷標準[5-6];②尿酮體檢查陽性;③pH值低于7.35;④年齡18~75歲。
1.1.2 排除標準 ①既往酮癥酸中毒史;②低血糖繼發(fā)昏迷;③入院后死亡;④合并重要臟器功能不全;⑤過敏體質。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醫(yī)藥物降糖方案治療,包括:①補液;②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③營養(yǎng)支持;④胰島素泵皮下輸注劑量為0.5 U/(kg·d),首先給予50%基礎量,其余則在三餐前追加,維持血糖在11.1 mmol/L以內;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養(yǎng)陰清熱活血方治療,基本方為薏苡仁30 g,山藥15 g,生石膏15 g,生地10 g,鬼箭羽10 g,知母10 g,玄參10 g,荔枝核10 g,麥冬10 g,黃連8 g及天花粉8 g,其余隨癥加減,1劑水煎2遍留汁150 ml,早晚分服,對于昏迷患者通過胃管輸注藥液;兩組療程均為1周。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血糖復常時間、酮體消失時間及酸中毒改善時間;②主要癥候積分評價參考相關文獻,具體包括口干、惡心嘔吐、胸悶氣促、舌紫黯及脈細弱,每項總分6分(0/2/4/6),分值越高提示病情越重[6];③采用丹麥雷度ABL700 FLEX型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檢測pH和HCO3-水平;④實驗室指標包括β-HB、SOD、GSH-Px及CAT;其中β-HB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試劑盒由上海生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SOD、GSH-Px及CAT水平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試劑盒由廈門愛得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4 療效評估標準[7]參考相關文獻制定療效評估標準:①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減輕或消失,尿酮體檢查陰性,且血氣分析復常;②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減輕,尿酮體檢查陰性或弱陽性,且血氣分析改善但未復常;③無效,未達上述標準。
2.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3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58%(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糖復常時間、酮體消失時間及酸中毒改善時間分別為(17.12±3.59)h、(38.64±5.45)h、(47.86±7.13)h,均短于對照組的(22.36±5.82)h、(45.11±7.78)h、(64.72±10.26)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比較(h)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證候積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主要癥候積分顯著低于治療前、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證候積分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水平比較
2.5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β-HB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SOD、GSH-Px及CAT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干預前(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水平比較
急性感染、降糖藥物停用導致血糖紊亂加重,可能與酮癥酸中毒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8-9]。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因血糖和酮體水平快速升高,引起細胞毒性損傷,干擾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誘發(fā)胰島素分泌水平降低,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已有研究顯示,脂肪酸在肝臟內經β氧化代謝形成酮體多屬于β-HB,而在酮癥酸中毒患者中酮體亦以β-HB為主,其血清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10];同時高血糖和酸中毒狀態(tài)還可導致患者體內氧自由基大量合成,而異常氧化應激反應被認為是造成胰島細胞功能損傷的重要原因[11];SOD、GSH-Px及CAT是臨床評估氧化應激反應的常見指標,三者均能夠促進氧自由基清除,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減輕氧化應激損傷[12]。
西醫(yī)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主要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從而達到緩解病情進展的目的[13]。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歸于“消渴”、“昏迷”范疇,發(fā)病與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所致熱毒內蘊和氣機郁結關系密切,多表現(xiàn)為氣陰兩虛之證[14];同時陰虛液少,血運無力,還可導致血瘀內滯,濕濁毒邪,如上蒙清竅則可致昏迷重癥出現(xiàn)[15]。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中醫(yī)治療當以滋陰益氣、活血清熱作為基本治則。本研究所用滋陰益氣飲由玉女煎和增液方化裁而來,基本方中薏苡仁健脾祛濕,山藥補中益氣,生石膏清熱生津,生地滋陰涼血,鬼箭羽散結祛瘀,知母滋陰潤燥,玄參涼血養(yǎng)陰,荔枝核通經活絡,麥冬養(yǎng)陰生津,黃連清熱燥濕,而天花粉則止渴生津,以上諸藥合用可達滋腎陰,益脾氣、活血瘀及清濕熱之功效。中醫(yī)藥理學實驗研究證實,石膏能夠通過有效刺激胰島素相關受體及底物表達,調節(jié)肝糖原含量,糾正機體糖代謝紊亂[16];麥冬提取物具有降低血糖濃度,預防糖尿病相關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的作用[17];而玄參則可通過提高葡萄糖激酶活性,降低血糖水平,保護胰島細胞功能[18]。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血糖復常時間、酮體消失時間及酸中毒改善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pH和HCO3-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前,提示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在改善整體療效、加快病情康復方面具有優(yōu)勢。而觀察組治療后SOD、GSH-Px及CAT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β-HB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前,證實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在西醫(yī)治療基礎上加用滋陰益氣飲可有效降低β-HB水平,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這可能是該方案療效更佳的可能機制所在。
綜上所述,滋陰益氣飲聯(lián)合西醫(yī)藥物降糖方案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能夠早期有效控制病情,促進血氣指標恢復。這一療效優(yōu)勢可能與該方案對于β-HB代謝和異常氧化應激反應的調節(jié)作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