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魚腥草水提物和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體外誘導肺炎支原體耐藥的對比研究

2021-07-07 09:50:42凌琳金秀萍黃燕穎孫愛華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 2021年3期

凌琳 金秀萍 黃燕穎 孫愛華

1紹興市柯橋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共體總院藥劑科,浙江紹興312030;2紹興市柯橋區(qū)中醫(yī)院醫(yī)共體總院檢驗科,浙江紹興312030;3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病理科310003;4杭州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與法醫(yī)學院310053

兒童肺炎支原體(MP)感染性肺炎的首選藥物是大環(huán)內酯類,但近年MP對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耐藥率有升高趨勢,既往研究多認為靶基因點突變導致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與菌株的親和力下降是耐藥的主要機制,但引起點突變的機制仍不明確[1]。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民間廣泛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它對白色念珠菌和肺炎鏈球菌等病原體具有抑制作用[2-3]。本文把魚腥草水提物和兒童MP感染常用藥紅霉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作為實驗藥物,檢測亞抑制濃度下多步誘導后MP的耐藥情況及耐藥機制,為探討魚腥草水提物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的可能效果提供依據(jù),報道如下。

材料與方法

一、菌株及試劑來源

10株MP臨床菌株命名為MP1~MP10,對紅霉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等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全部敏感。質控菌株M129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MP專用培養(yǎng)基配制:每100 mL含PPLO基礎培養(yǎng)基(BD公司生產(chǎn))70 mL、小牛血清(購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0 mL、50%的酵母提取液 (OXOID公司生產(chǎn))5 mL、20%的葡萄糖2.5 mL、1%酚紅200μL、2.5%醋酸鉈1 mL、20萬IU的青霉素鉀0.5 mL和2萬IU的頭孢噻肟0.5 mL,調節(jié)pH至7.8,4℃保存?zhèn)溆?。MP專用培養(yǎng)基配制、藥敏試驗所用抗菌藥物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二、方法

1.魚腥草水提物制備

魚腥草用自來水漂洗干凈脫水干燥后粉碎,過60目篩得魚腥草粉末;稱取魚腥草粉末200 g置燒杯中,加水1 500 mL,浸泡0.5 h,大火煮沸后換小火再煮1 h,過濾,再加1 000 mL水,中火煮沸后,再換小火煮0.5 h,后轉入1 000 mL燒杯中濃縮至400 mL;再轉到500 mL燒杯中濃縮至180 mL;換200 mL燒杯中濃縮為約100 mL藥液時,過濾,冷卻加雙蒸水至100 mL,每1 mL相當于2 g生藥材,分裝,115℃高壓滅菌15 min,4℃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2.菌株濃度檢測

參考Waites等[4]建立的顏色改變單位(CCU)試驗測定MP菌株濃度。CCU測定法:①取0.5 mL高壓滅菌EP管10個,每管加MP培養(yǎng)基180μL;②在第1管中加入待測菌液20μL,混勻后吸取20μL至第2管,如此順序作10倍遞增稀釋10-1~10-9;③置37℃、培養(yǎng)48~96 h;④以培養(yǎng)基顏色不繼續(xù)發(fā)生改變?yōu)榻Y果判定終點。發(fā)生顏色變化的最高稀釋度為CCU。

3.微量稀釋法測定MIC

96孔板每孔含一系列稀釋藥物濃度專用培養(yǎng)基90μL,魚腥草水提物最終濃度為62.5~2 000 mg/L,紅霉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為0.125~256 mg/L。溶解凍存于-20℃的MP臨床菌株和M129標準株于1.5 mL試管中用專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37°C培養(yǎng)48~96 h至肉湯由紅變黃,根據(jù)CCU試驗檢測結果,明確待測菌株濃度,調節(jié)菌液濃度至105CFU/mL,各取10μL至96孔板中與含一系列稀釋藥物濃度專用培養(yǎng)基混勻,滴入無菌液體石蠟密封,蓋上板蓋,輕搖混勻,37℃培養(yǎng)48~96 h后觀察結果,當陽性對照孔發(fā)生顏色改變(即培養(yǎng)液中酚紅指示劑由紅色變?yōu)殚冱S色)且無混濁,加藥孔不再出現(xiàn)顏色變化的最小藥物濃度為最小有效抑制抑菌(MIC)。

4.體外誘導試驗

將各臨床菌株分別接種在魚腥草和3種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濃度成倍增加的MP專用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培養(yǎng)48~96 h,初始濃度為1/2 MIC,每個藥物濃度培養(yǎng)3~5代,當細菌生長不良時可降低濃度重復傳代培養(yǎng),同時接種無藥平皿觀察細菌生長情況。對誘導出的耐藥菌株在無菌培養(yǎng)基中傳代培養(yǎng)3~5代,微量稀釋法測定MIC值,比較誘導前后MIC的變化,藥物誘導后MIC≥4倍誘導前MIC定義為誘導耐藥成功。同時做菌株自身對照試驗:①將各臨床菌株和M129直接涂布于128 mg/L的阿奇霉素MP專用平板,于37℃培養(yǎng)48~96 h,觀察結果;②各臨床菌株和M129在無抗菌藥物的培養(yǎng)基中傳代培養(yǎng)30代,檢測每代菌株MIC。

5.穩(wěn)定耐藥試驗

將誘導后的耐藥株在無藥物液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每48~96小時轉種1次,10代后測定MIC,以判斷耐藥的穩(wěn)定性。

三、PCR及純化與測序

誘導前后各臨床菌株培養(yǎng)液各1 mL置1.5 mL離心管10 000轉/min(離心半徑50 mm)離心10 min,取沉淀加入50μL裂解液,充分混勻后,100℃水浴10 min,12 000轉/min(離心半徑50 mm)離心5 min,上清液即為DNA模板。參考M129菌株已報道序列23S rRNA結構域V區(qū)和核糖體蛋白L4、L22編碼基因rplD、rplV核苷酸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umber.:NC_000912)設計引物見表1,委托上海Invitrogen公司合成引物。PCR總體積為100μL,內含2.5mmol/L各dNTP、250 nmol/L各引物、2.5 U Ex-Taq DNA聚合酶 (TaKaRa)、5μLDNA提取物為模板、1×PCR緩沖液 (pH8.3)。PCR參數(shù):94℃5 min;94℃30 s,60℃30 s,72℃90 s,35個循環(huán);72℃10 min。采用溴乙錠預染色的2.0%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擴增產(chǎn)物。采用3S柱離心式瓊脂糖DNA小量快速純化試劑盒提純PCR產(chǎn)物,委托上海Invitrogen測定PCR純化產(chǎn)物各目的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與Genbank已報道的MP129對應該基因核苷酸序列進行比較,以確定上述菌株誘導前后23SrRNA結構域V區(qū)和rplD、rplV核苷酸序列突變情況。

表1 PCR擴增肺炎支原體各目的基因引物及產(chǎn)物大小

結 果

一、藥敏試驗結果

誘導前魚腥草水提物對10株臨床MP菌株的MIC為250~500 mg/L,紅霉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的MIC范圍分別為0.25~2、0.125~1和0.25~1 mg/L。詳見表2。魚腥草、紅霉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對標準菌株的MIC分別為250、1、0.25和0.25 mg/L。

二、誘導耐藥結果

各臨床菌株和M129直接涂布于含128μg/mL阿奇霉素的平板培養(yǎng)后,無一存活。各臨床菌株和標準菌株在無抗菌藥物的培養(yǎng)基中傳代30代,檢測每代菌株MIC,各代之間及與原始菌株MIC差距≤2個稀釋度。10株MP臨床菌株經(jīng)紅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體外誘導后藥物的MIC分別提高了2~16倍。誘導后MIC≥4倍誘導前MIC為誘導耐藥標準,分別有8株、5株和3株成為紅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穩(wěn)定誘導耐藥株,紅霉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誘導MP耐藥率分別為80%、50%和30%。經(jīng)魚腥草誘導傳代30代后,各MP臨床菌株MIC變化不超過2倍,且無明顯耐藥性產(chǎn)生。詳見表2。

三、誘導耐藥穩(wěn)定性

所有體外誘導耐藥的菌株在無藥物液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10代后,對所有藥物均未恢復敏感性,說明體外獲得性耐藥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

四、目的基因PCR產(chǎn)物測序結果

臨床菌株誘導后的核糖體蛋白L4、L22編碼基因PCR擴增獲得預期大小的目的片段,rplD和rplV基因PCR產(chǎn)物測序結果與GenBank公布的M129對應序列完全一致,未發(fā)現(xiàn)突變菌株。紅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均誘導耐藥成功的3株臨床菌株(MP2、MP6和MP10)誘導后23SrRNA結構域V區(qū)2063位均發(fā)生A→G突變;紅霉素和阿奇霉素誘導耐藥成功菌株的MP3和MP5株,其中MP5株發(fā)生2063位發(fā)生A→T突變;MP1、MP8和MP9株僅紅霉素誘導耐藥成功,MP1誘導后23SrRNA結構域V區(qū)未檢測到突變,MP8和MP9株均發(fā)現(xiàn)2063位A→G突變。按誘導耐藥標準判斷MP4和MP7菌株誘導未成功、誘導前后23SrRNA結構域V區(qū)均未檢測到突變。見表2。

表2 10株MP臨床菌株耐藥誘導前后MIC及目的基因突變情況

討 論

MP是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除了引起呼吸道感染外,也可能引起神經(jīng)、心血管等多系統(tǒng)并發(fā)癥,嚴重者可導致死亡[5]。臨床上治療MP感染推薦用大環(huán)內酯類、喹諾酮類和四環(huán)素類抗菌藥物[6-7]。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喹諾酮類和四環(huán)素類抗菌藥物在使用時受一定限制,因此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是MP引起的CAP患兒治療首選藥物[8]。隨著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廣泛使用,近年耐藥率有所升高[8-9]。

MP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的耐藥機制主要是:①基因突變或甲基化導致靶位改變;②主動外排;③藥物滅活。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作用區(qū)域在基因23SrRNAⅡ區(qū)和Ⅴ區(qū),點突變會導致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與之親和力下降而產(chǎn)生耐藥。已有MP對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耐藥機制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亞抑制濃度長時間作用可誘導MP耐藥[10]。本研究中10株對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敏感的MP臨床菌株用亞抑制濃度的魚腥草水提物和3種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多步誘導,結果魚腥草不產(chǎn)生誘導耐藥,而紅霉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分別誘導80%、50%和30%的菌株產(chǎn)生穩(wěn)定耐藥。目的基因測序也發(fā)現(xiàn)8株誘導耐藥株6株存在23S rRNA結構域V區(qū)2063位A→G或A→T突變、未發(fā)現(xiàn)核糖體蛋白L4和L22編碼基因突變,與目前多數(shù)研究認為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耐藥MP臨床菌株90%存在23SrRNA結構域V區(qū)2063位突變相關一致[11-12]。魚腥草水提物對MP臨床菌株的MICs為250~500 mg/L,有較好的抑菌能力,且長時間亞抑制濃度魚腥草水提物作用于MP后,其MICs改變沒有達到誘導耐藥標準。這一結果提示魚腥草水提物不易發(fā)生誘導耐藥,在治療MP感染中可能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

同為亞抑制濃度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誘導MP耐藥研究,唐愈菲等[10]2016年的研究報道結果與本研究明顯不同,其研究顯示11株對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敏感的MP臨床菌株經(jīng)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誘導后2株發(fā)生L4編碼基因C162A和A430G突變、2株發(fā)生L22編碼基因T279C和T508C突變、1株發(fā)生L22編碼基因A209T突變,但未檢測到23SrRNA 2063,這一差異有待進一步研究。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慈溪市| 郸城县| 鄂州市| 泉州市| 灵武市| 郴州市| 南宫市| 南丹县| 麦盖提县| 蕉岭县| 西乌珠穆沁旗| 陕西省| 溧阳市| 商丘市| 尼玛县| 怀来县| 绩溪县| 松滋市| 来宾市| 益阳市| 武威市| 龙胜| 钦州市| 博爱县| 大宁县| 名山县| 济源市| 和林格尔县| 嘉义县| 监利县| 达拉特旗| 庄浪县| 海盐县| 筠连县| 墨江| 玉环县| 汕头市| 独山县| 绵阳市| 桂平市|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