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德育緣起,到德育實施、德育落實,再到德育延展,都有一個質(zhì)樸而溫情的原點——師道。那是最質(zhì)樸的德育資源,最持久的德育保障,最溫情的德育之心。教師之道、教育之道、教學之道、問學之道、尊師之道,道道相通。學以養(yǎng)德,行以示德,教以立德,言以載德,邁向質(zhì)樸而敞亮的德育美好境界。
[關(guān)鍵詞] 師道;師道顯德;德育原點;質(zhì)樸溫情
一、淺析:“師道”內(nèi)涵
當我看到“師道”二字,“師德”這個詞語一下子就閃現(xiàn)了出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每日三省吾身”“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師者,人之模范也”,這些話語也隨之而來。陶行知、斯霞、李吉林、魏書生,還有那些堅守在鄉(xiāng)村教育崗位的、遠赴千里之外支教老師們的身影也涌現(xiàn)在腦海里。
可是,后來經(jīng)過查閱,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解狹隘了?!皫煹馈钡膬?nèi)涵非常豐富:
指師承、師傳?!稘h書·匡衡傳》:“望之奏衡經(jīng)學精習,說有師道,可觀覽?!?/p>
指求師學習的道理。韓愈《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p>
指為師之道?!逗鬂h書·桓榮傳》:“皇太子以聰之姿,通明經(jīng)義……臣師道已盡,皆在太子。”
在《師道》一文中,對“師道”的詮釋更加深刻,包括“師之重、師之責、師之慎、師之道,師之法、師之本”。既有教師的作用、教師的職責、教師的情懷、教師的教法,還有教師的自我約束,如果面面俱到地去探究“師道”與“德育”的關(guān)系、邏輯與效能,那么絕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完成的。
仔細閱讀分析后,發(fā)現(xiàn)“師之責:傳道之責、授業(yè)之責、解惑之責”;“師之慎:惰之慎、怒之慎、利之慎”;“師之道:仁愛之道、師范之道、謙德之道”;“師之本:樂教之本、修身之本,公德之本”,結(jié)合現(xiàn)在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內(nèi)容,大多與“師德”相一致。所以,本文側(cè)重于“師德”方面,來探究“師道顯德”。
1.“師道”:最質(zhì)樸的德育資源
如果把師德看作“師道”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那么師道是一種最樸素的、最有情感的、最溫暖的德育。教師保持質(zhì)樸與本色、專心與靜心,沒有虛偽與造作,沒有浮躁與激進,就可以積淀出一份有厚度與張力的教育資源。
(1)“長大后,我也要像你一樣做個老師”
結(jié)束了一節(jié)班會課,與學生討論“我的未來”。在班會上,我與學生分享了自己為何做老師,又如何成為老師的故事。下課后,幾個女生湊到我身邊,興奮地說:“長大后,我也要像你一樣做個老師!”
這樣的場景經(jīng)常遇到:我曾帶著學生們練習剪窗花,學生們看著我剪的窗花,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有的會下決心“以后做個剪紙藝術(shù)家”;我與學生分享自己的隨筆寫作,他們會覺得成為一名作家也很好;我與他們一起去野外露營,他們就向往探險家或旅行家的生活。
班主任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一言一行,一個特長,一段經(jīng)歷,可能成為教育資源,幫助學生形成早期的、朦朧的,也是最純真的目標追求。
(2)“老師,我可以看看你的書房嗎”
2020年初,疫情嚴重,不能夠正常開學。我堅持每天給學生上網(wǎng)課,既有語文教學、勞動教育,也有心理疏導與家庭親子活動指導,還會分享閱讀。學生透過鏡頭看到了我家的書房,驚嘆我的藏書量,紛紛提出:“老師,我可以看看你的書房嗎?”我利用網(wǎng)課向他們介紹我的書房布局,介紹我收藏的書籍,趁勢推薦閱讀書目,還說:等到復學后,可以邀請愛看書的學生到我家做客,實地參觀我的書房。于是,在疫情休學期間,學生們掀起了一股閱讀熱潮。
李亞娟博士在她的專著《覺醒情感:學校德育課程原點》中提到,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當中,一定存在著多種教育關(guān)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關(guān)系,孕育著生命成長的特殊品質(zhì)。很多時候,教師即課程,班主任對生活的熱愛、嚴于律己、奉獻精神、人格力量和強烈的責任感等,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學生學習的教材,促使他們樂于在學習成長路上不斷向前。
(3)“老師,為什么你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
有一位外校老師曾到我們班借班上課。在課前的暖場交流中,老師向?qū)W生介紹完自己,問學生:“對于老師,你們還有什么好奇的問題嗎?”一個男孩問:“老師,為什么你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這個問題,溫暖了所有聽課老師的心。上課老師笑得更加燦爛,彎下腰,靠近那個孩子,并大聲對學生們說:“因為看到了可愛的你們,老師就忍不住微笑了?!边@個話語,溫暖了所有上課學生的心。那節(jié)課的效果不言而喻。
朱小蔓教授在她的情感教育相關(guān)論著中開創(chuàng)了情感德育模式,認為情感德育理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研究兒童的情感,把兒童引入一個真、善、美的愉悅世界,步入高尚、純潔、友愛的幸福之門。在那節(jié)借班的課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老師成功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情感德育背景,老師身上體現(xiàn)的“師道”,就是學生最能直接感受到的、最能接受的、最能信服的德育素材。
2.“師道”:最持久的德育保障
如何完成德育?如何完善德育?如何優(yōu)化德育?如何創(chuàng)新德育?一切探究都需要一個最基本、最重要、最持久的保障,這個保障就是“師道”。
(1)基于德育——“教之本在師”
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lǐng)者,是學生精神發(fā)展的主要導師,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古語“教之本在師”,班主任在德育過程中體現(xiàn)出的正直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態(tài)、教育的熱情、對學生的真情、對教育的創(chuàng)新等,既是班主任的情感能力與師德素養(yǎng),也是完成德育的重要前提。將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情懷轉(zhuǎn)化為實際的教育行動,以心換心、以情共情、以德潤德,正己再育人,這些都是德育工作開展的必要保障。
(2)為了德育——“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習近平強調(diào):“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fā)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yǎng)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jié)構(gòu)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xiàn)一大批好老師?!薄皫煹赂呱小迸旁诘谝晃?。在學校,班主任與學生接觸較多,對學生影響深刻,肩負著育人的重要職責?!暗乐?,師之所存”。學校開展的每一項德育工作,都離不開班主任。為了德育,班主任的品格錘煉、知識學習、思維創(chuàng)新就顯得無比重要了。
(3)在德育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在德育過程中,一方面,班主任的仁愛之心、情緒管理、傳道之法、授業(yè)之技、自我修身,均會成為引領(lǐng)學生的教育資源,班主任用真、善、美,來做“琢玉”“雕根”的精細德育,努力使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
另一方面,“師道”也包含對老師的尊重,學生效仿老師,傳承優(yōu)良品質(zhì),可以促進尊師重教的觀念形成與氛圍營造。建構(gòu)班主任工作的社會、家庭、學校支持系統(tǒng),讓班主任產(chǎn)生職業(yè)自信感、幸福感、自豪感、成就感,從此更加樂于教育。這樣,班主任與學生相互促進、相互成全,保障德育形成良性循環(huán)。
3.“師道”:最溫情的德育之心
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終生學習、見賢思齊、集思廣益,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優(yōu)化情感品質(zhì),建立良好心理,用規(guī)范的、模范的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用崇高的品格引領(lǐng)學生的心靈。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具有最溫情的德育之心。
(1)“自我心”
習近平強調(diào),師德需要教育培養(yǎng),更需要教師自我修養(yǎng),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應該是每一個教師的不懈追求和行為常態(tài)。自我修養(yǎng)、自我約束、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完善,這些“自我心”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與品德發(fā)展,都有著正向影響,會讓班主任與學生更優(yōu)秀,教育關(guān)系更加和諧。
(2)“質(zhì)樸心”
“師道”,沒有急于求成的教育浮躁,沒有急功近利的教育功利,沒有弄虛作假的教育形式,有的就是教師的教育初心,這份初心有對學生無私的奉獻、對學生無比的熱愛、對學生無償?shù)妮o助、對學生無為的包容,還有對學生無限的期待,質(zhì)樸而厚重。
(3)“浪漫心”
有人說:有情感的道德行為才是更完美的。做個有情感的德育者,做有情感的德育工作,才能培養(yǎng)出有情感的人。這份“師道”中,學生或教師為愛的人付出愛,付出愛而收獲愛,是多么浪漫的一場德育之行。
二、踐行:師道顯德
當我們清楚地明白“師道”是進行德育工作,指導學生進行品德養(yǎng)成與情感修養(yǎng)訓練的先在條件時,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思考如何踐行師道,促進自身綜合素養(yǎng)提升,輔助學生進行道德成長。
班主任工作從“平?!弊呦颉熬省?,有一個不可缺少的“媒介”,就是“思想與專業(yè)”。且行且思,工作就有了方向感;且思且做,工作就有了方法;且做且學,工作就走向?qū)I(yè)。于是就有了“慧心教學”“愛心育人”“因材施教”“創(chuàng)新教改”等詞語。 一切改變,都繞不開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
1.學以養(yǎng)德
(1)養(yǎng)德——終身學習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發(fā)展、信息飛躍、知識爆炸的時代,要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育者,就要有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信念與習慣。
學習意味著教育。一個不愛學習的老師,怎么去教育孩子愛學習?綜觀從古到今的偉大優(yōu)秀的教育家們,無一不是窗前燈下,春誦夏弦,筆耕不輟。只有在學習中,才能悟為師之道,學為師之計,享為師之樂,讓自己擁有學識、健康、敏銳、細膩、樂觀,才能夠擁有教育激情。無論是意境優(yōu)美的曲賦、動人婉轉(zhuǎn)的詩詞、扣人心弦的小說、清雅雋永的散文,還是精彩絕妙的教育理論、發(fā)人深省的教學案例、聲情并茂的教育敘事、令人深省的教育隨筆,都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資源。閱讀、進修、寫作、咨詢、請教等,都可以成為學習的途徑。
只有學習,才能體味到“花香玉實碧苦心”的雅致,享受“皓月當空勤耕讀”的清幽,才能拋卻功利,堅定信念,才能擁有更多的教育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才能讀懂我們的學生。
付出有情感的道德行為,全心全意地為我們熱愛的教育服務;獻一份熱情給學習,在勤學中知不足,知不足而樂學,在樂學中養(yǎng)德。
(2)育德——專業(yè)提升
班主任在學習中進行自我修養(yǎng)、更新理念、積累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推進教育,不僅是自身養(yǎng)德,也是提升班主任專業(yè)道德、專業(yè)認知、專業(yè)技能,為育德而努力。
班主任的專業(yè)理念、職業(yè)道德、禮儀修養(yǎng),都需要我們?nèi)W習;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規(guī)范、班級管理、班級德育、班級文化,都等待我們?nèi)嵺`;班主任的教育資源整合能力、主題班會設(shè)計與實施能力、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專業(yè)發(fā)展能力,都需要我們?nèi)ゾ毦?還有一份份關(guān)于班主任工作的文件,一部部關(guān)于青少年權(quán)利與教育的法規(guī),一件件學生、學校、家庭的教育時事,都要求班主任去關(guān)注。
唯有專業(yè)提升,才會有“無意插柳柳成蔭”的德育契機,才能進行“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德育規(guī)劃,才能嘗試“百花爭艷競芬芳”的德育科研,最終獲得“釀得百花成蜜”的德育自信與班主任工作幸福感。
2.言以載德
學生在學校主要的關(guān)系是師生關(guān)系與同伴關(guān)系,關(guān)系是否和諧,影響學生在校學習與生活的情緒,影響接受教育的心態(tài)。而交往中的言語,就是影響與維護這層關(guān)系的重要因素之一。當我們面對學生問題,不知道如何引導、如何教育時,那就先從言語開始思考。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信于人,不失口于人”,“慎言”“善言”才可載德、傳德、育德。
(1)慎言——尊重與保護
“再不守紀律,就滾回家去!”“講了這么多遍還錯,上課干什么了?”“你看看別的同學,再看看你,還有救嗎?”“家庭作業(yè)天天不寫,我看你是沒人管了?”“就你這個成績,怎么考到我們學校的?”……這樣的教師語言,除了發(fā)泄心中怒氣,剩下的就是學生自我放棄、對老師的怨恨、師生關(guān)系的惡化。
“他成績這么差,我們不跟他玩?!薄八?jīng)常被批評,就是個差生!”“我們都有好看的鉛筆盒,你有嗎?”“告訴你們一個秘密,他的爸爸媽媽離婚了?!薄卸嗌贂r候,學生就是在這樣的同伴話語中,感到了孤獨與絕望。
在教育中,教師或?qū)W生,一言一行都彰顯著自己的修養(yǎng)與德行,也承載著德育,這一點,教育者們都知道,可是未必能做到。
良言一句暖三冬?!澳阌心敲炊鄡?yōu)點,能在自我約束上再努努力嗎?”“我們不去看別人,就看看自己進步了沒有?”“換了學校,每個人的適應期不一樣,我們一起想辦法,相信你!”當我們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保護,總有一天,他們會懂得,會愿意做更好的自己,會把這樣的溫暖與鼓勵傳遞給身邊的人。美好的情感與品質(zhì)就在悄然而生,如茉莉芬芳、春風甘霖,滋潤著你我他。
(2)善言——引導與施教
“善言”既指善意的語言,也指善于言語,就是語言技巧。有經(jīng)驗的班主任,總會利用話語技巧化解矛盾,并給予學生正確引導與鼓勵。
如何做到“善言”?
尊重?!傲⒌隆弊罱K目標是“樹人”,教育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特點,尊重學生差異,尊重學生自尊。
理解。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教學生所需。拋開冠冕堂皇的形式主義的教育話語,給予客觀細致地分析、設(shè)身處地地共情。這樣的理解是一種真誠,是一種信任,它會自然而然地體現(xiàn)在每一個細節(jié)中,潛移默化地浸潤學生心靈。
適度。無論是開門見山直接指出問題,還是聲東擊西委婉提醒,無論是避重就輕舒緩沖突,還是深刻交談避開隱私,都要把握適度:適當?shù)臅r間、適當?shù)牡攸c、適當?shù)恼Z氣、適度的情緒、適合的氛圍,做到這些,才能讓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進退有余。
自省。人無完人,面對煩瑣的班級事務、教學教育壓力,我們會有“口不擇言”“言多必失”的可能,所以,“自省”是有必要的。溝通前自我追問:“如果我是這個學生,希望老師什么態(tài)度?”“如果我是學生的家長,希望老師怎么處理?”“如果是我的孩子,希望老師這樣對待孩子?”話語溝通后自我反?。骸斑@樣處理解決問題了嗎?”“這已經(jīng)是最好的方法了嗎?”“還能生成哪些教育資源呢?”這樣的思考過程,可以讓德育更理性、更合適、更有效。
3.教以立德
班主任工作與其他教師相比,有共性,也有獨特性——德育工作為核心,將德育滲透到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細節(jié),以教立德??墒?,德育的效能往往有或長或短的驗證周期,有的時候還具有一定的“假性效能”,就是表面看起來很不錯,甚至很有效的德育行為,卻與德育規(guī)律、德育理念背道而馳。
德育是一門藝術(shù),有其自身規(guī)律。做一名合格班主任,需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德育原理、班主任理論等,才能做到第一步——會教。
(1)會教——德有所依
在我們常規(guī)的德育工作中,我們來點創(chuàng)新,如同“咖啡加點糖”,更吸引學生。
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拜月禮”“包餃子”“做彩燈”“賞菊”“登高”“踏青”“放風箏”等活動,在活動中促進和諧關(guān)系形成,在體驗中激發(fā)學生悟德、學德、樹德。
來幾個德育體驗游戲,在游戲中懂得合作、產(chǎn)生信任。
聯(lián)合社區(qū),開展公益活動,拓寬德育時空,引導學生從善、向善、樂善。
根據(jù)學生特點開設(shè)特色的德育課程。
一個會教的班主任,總有數(shù)不盡的德育辦法,總會組織精彩的德育活動,總會安排充滿魅力的德育課程。只有在德育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不斷努力,才能為德育深沉意義的發(fā)掘帶來光明。這些不正是德育所依托的土壤嗎?
(2)樂教——德有所愛
從“會教”走向“樂教”,就是班主任從“合格”走向“優(yōu)秀”。德育過程是一個以文化育人、課程育人、活動育人的過程,是以德育人、以情感人的過程,是一個引導個體生命成長的過程。在這些過程中,班主任無疑是重要的角色之一。一位樂教的班主任,一定是熱愛教育的,一定是具有高尚情操的,一定是向往和追求德育終極價值的教師。
陶行知先生、斯霞老師、朱小蔓教授,還有現(xiàn)在許許多多幾十年如一日工作在德育一線的班主任們都是這樣的,讓德育有愛的溫暖、愛的力量。
4.行以示德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弊霭嘀魅蔚?,以實際的德育行動、鮮活的德育事例教導學生,使學生得到道德方面的啟發(fā)。
(1)師范——立身為榜
李亞娟博士在《覺醒情感:學校德育課程原點》中提出:通過情感德育來提升兒童與青少年內(nèi)在創(chuàng)造能力和社會能力,應當是當下學校道德教育的根本性任務。
情感德育一定離不開班主任與學生的相互關(guān)系。班主任有文化和道德上的優(yōu)勢。當班主任在學生心中得到認可,那么很多時候,班主任的服飾發(fā)型、習慣性的動作、口頭禪、興趣愛好都會引發(fā)學生效仿,甚至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做事風格、道德習慣也會與班主任相似。班主任無形中就成了學生道德學習的榜樣。這個時候,就要發(fā)揮“啟發(fā)”和“引領(lǐng)”作用,幫助學生在“行徑”與“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正確的價值觀和德行素養(yǎng)。
我的臉型適合披發(fā)。有一天,發(fā)現(xiàn)班上好幾個女生都解開辮子,把頭發(fā)披了下來。一看,就知道效仿我了。看著他們散亂的頭發(fā),我哭笑不得。對于這種現(xiàn)象,我和學生展開討論:“適合別人的一定適合自己嗎?”我利用電腦發(fā)型匹配軟件,用自己的頭像做演示,把學生們喜歡的一些發(fā)型配到我頭像上,結(jié)果引起陣陣笑聲。然后,也有學生自告奮勇地“貢獻”自己頭像,做服裝配備游戲,在輕松嬉笑的氛圍里,他們展開討論,最后明白了:欣賞美,崇拜美,去模仿都是正常心理。但是,對于自己,適合的才是最美的。
后來,我們還開展了“小學生追求美”系列活動,對此,學生對美的認識比以前顯得清晰,一種健康的審美價值觀也在初步形成。
像這樣,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班主任更多地利用自身榜樣力量,對學生進行糾正、幫助、引導、促進,嘗試凈化學生心理,從“仿性”走向“崇性”。其實,從全面德育角度來說,學生、家長、身邊人、名人等都可以成為教育榜樣,關(guān)鍵是,班主任需要抓好時機、做好設(shè)計、搞好活動,才會有水到渠成的德育之效。
(2)相師——教學相長
溫暖的德育,依托于一個溫馨和諧的心理場,行走在一個曲折卻又明亮的路徑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一定是“共育共享共進”的?!敖逃摺迸c“受教育者”之間原本就不是篤定不變的關(guān)系。當我們在努力做著“所有為了孩子”的德育工作時,俯下身子也會發(fā)現(xiàn)所有孩子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當我們在層出不窮的問題中、左右兩難的困境中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循環(huán)往復的反思、改進、實踐時,回頭相望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進步著。相信很多老師都有過這樣的感悟。
德育的情感性、生命性、生態(tài)性,很多時候,不就是體現(xiàn)在這樣的教學相長中、這樣的師生相互成長中嗎?
總之,從德育緣起,到德育實施,到德育落實,再到德育延展,都有一個質(zhì)樸而溫情的原點——師道。教師之道、教育之道、教學之道、問學之道、尊師之道,道道相通,通向一個敞亮燦爛的德育美好境界。
[參考文獻]
[1]李亞娟.覺醒情感:學校德育課程原點[M].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16.
[2]朱小蔓,梅仲蓀:兒童情感發(fā)展與教育[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1.
[3]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楊曉慧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01-223.
[4]齊學紅、黃正平.班主任專業(yè)基本功[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7.
[5]李亞娟.覺醒情感:學校德育課程原點[M].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78.
陳海寧?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教師。南京市首屆德育工作帶頭人,南京市第三屆“南京工匠”,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南京師范大學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曾榮獲2014年長三角地區(qū)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小學組)一等獎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