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文一開始就指出了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主體部分從科學指導和注重實效兩個大方面來談自己在朗讀教學中的體會。具體從明確朗讀目標,把握朗讀時機,指導運用普通話有感情讀文等方面來闡述。整個文章層次分明,實效性強。
關鍵詞:有感情;明確目標;多樣性;普通話
朗讀,是我們語文學習的傳統(tǒng)方法,也是現(xiàn)代語文學習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我是通過讀悟結合,以悟促讀等多種朗讀方法結合,配合激勵語言來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的。新課標出“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p>
目前,小學低年級朗讀能力較差,添字、漏字、錯字、破句、不知停頓及唱讀情況嚴重,且隨著年級的升高朗讀形成一種調(diào)式,無論什么文章皆如此,學生表現(xiàn)出一致的低調(diào)。實際上,朗讀是一種視覺、聽覺、運動覺等感受器官參與,通過中樞神經(jīng)、多渠道的信息反饋、協(xié)調(diào)的高度密集型的智力活動。對學生來說,應是說體性、主動性、甚至是創(chuàng)造性的生動活潑的顯現(xiàn)。要改變現(xiàn)狀,就是把好每個年段的訓練關。作為學生各種能力形成起始階段的低年段,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朗讀,是我們語文學習的傳統(tǒng)方法,也是現(xiàn)代語文學習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覺得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朗讀:
一、讀準字音
低年級課文的特點是注音課文,這就給低年級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語言的材料,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對學生加強朗讀訓練。首先,要重視拼音教學。低年級學生只有在掌握漢語拼音的基礎上,才能朗讀課文。對拼音教學,要做到持之以恒,堂堂必教,課課必學。其次,要利用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讀準“兒化”韻和輕聲詞。第二,教師要會聽,即注意聽清學生的發(fā)音,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給予糾正,保證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錯字,不漏字,不添字。
二、注意停頓
停頓,不是一字一頓或一詞一頓地點讀,也不是高腔怪調(diào)地唱讀,而是在朗讀過程中恰當?shù)拈g歇?,F(xiàn)在,有些學生點讀或唱讀的現(xiàn)象嚴重,妨礙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嚴重地影響教學效果。怎樣克服點讀、唱讀現(xiàn)象。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用適當?shù)乃俣壤首x課文,不能過慢,也不能過快,可用聽錄音,教師示范讀、帶讀等形式進行。第二,讓學生認識句子,掌握標點符號,按語法停頓的方法進行訓練。開始時,可用擊掌點拍法表示。如:頓號停半拍,逗號停一拍,句號停一拍半,段與段之間停二拍。經(jīng)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學生就能克服點讀、唱讀的缺點。
三、讀出語調(diào)
讓學生認識句子,掌握標點符號,按語法停頓的方法進行訓練。在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讀出課文的思想感情,這一點是朗讀訓練的核心所在,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語調(diào)的操作方法如下:
1.掌握標點符號所表達的語調(diào)。如問號句末語氣上揚,句號句末語氣下降,嘆號表示內(nèi)心感受,感情比較強烈。
2.注意找準朗讀的重音。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課題中的“老屋”一詞,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所以是重音。又如《春曉》這首古詩,要引導學生用下面讀法,讀好重音、停頓和速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引導學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人物說話的神態(tài)、語氣和表達的感情。如《狼和小羊》一課,要指導學生讀好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讀出狼那種惡狠狠、蠻不講理、兇殘的語氣。
四、品味詞語品味詞語是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語感精確性的有效手段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對一些準確、傳神、生動的詞語,讓學生主動品味其語言的內(nèi)涵,有助于學生領悟文章情感,理解課文內(nèi)涵。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品味,朗讀句子的時候,對文章情感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一年級下冊《春天的手》中有這樣幾個與動作有關的詞語:撫摸、掠過、拂過、拍著、拉著等,讓學生用動作來表現(xiàn)幫助理解詞義,有助于他們了解這些詞在文中的不同含義,從而用恰當?shù)恼Z氣來表達感悟。
五、經(jīng)常組織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和開展多樣化的課內(nèi)外朗讀活動
朗讀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經(jīng)常性進行朗讀練習。朗讀水平練習的形式應該隨朗讀的時間、內(nèi)容、目的不同經(jīng)常交換。朗讀形式經(jīng)常變化,有利于喚起學生的朗讀的興趣。朗讀水平的提高,不能光靠課內(nèi)練習,必須要輔之以多樣化的課外朗讀活動。例如組織學生講演會、詩歌朗誦會、參加讀報活動、小話劇等等,使學生通過這些朗讀的實踐活動,進一步認識朗讀的意義,并從中受到實際鍛煉,提高朗讀能力。
成功的語文教學,常以解決語感為標志。而朗讀教學正是培養(yǎng)語感的先決條件,新課標提出的重視語文朗讀教學是相當及時,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必然趨勢。朗讀,利于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利于領悟讀寫的技巧。朗讀是“活”的,朗讀使人感知、共鳴??梢?,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切不可忽視語文朗讀教學在新課程標準中的重要地位。
總之,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一蹴而就。低年級處于朗讀的起步階段,肩負著達到朗讀訓練目標和培養(yǎng)良好朗讀習慣的雙重任務。我們必須選擇科學的方法,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地扎實訓練,才能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任務。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學法》1998年版
【2】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新科學程教學問題解決實踐研究》2006年版
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qū)九洪鄉(xiāng)中心小學校?王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