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飛
陪伴孩子成長是一件大事,也是極有意義的事。閱讀+寫作便是我和女兒堅持做的大事。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我們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收獲了喜悅,增進了親情。特別是孩子的作文在報刊上發(fā)表,收到樣刊樣報,領(lǐng)到稿費時,她驚喜無比,我也自豪之極。
其實,女兒的閱讀喜好,在她上幼兒園就開始漸漸養(yǎng)成了。我有看書的習慣,吃了飯就看,得空就看,擠時間也要看。女兒看到我看書,她說,她也要看。這個寒假,因為疫情,寒假長了,我讀十多本,她也讀了好幾本。
我經(jīng)常帶女兒去新華書店買書。買書成了我的愛好,給她買,也給我買。好多書進了我們家,到了女兒的手中,也到了我手中。她完成作業(yè)后,就一個人去臥室讀她的課外書??磥?,讀書確實已經(jīng)成了女兒的愛好。
我為女兒準備了一個厚厚的筆記本,讓她在里面第一頁工工整整寫上“日記本”三個大字,并告訴女兒:先在第一行中間寫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幾,再寫上當天的天氣情況。第二行空兩格開始寫自己想寫的話。先從寫一兩句話開始,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自由發(fā)揮,只要寫清楚就行。寫清楚一兩句話以后,再過渡到寫一兩段話。
剛開始時,女兒很感興趣,因為認識的字多,沒過多久,女兒就能寫一兩段了。我告訴她,這時候,寫日記時可以寫個題目,圍繞一個題目寫一小件事。這樣其實就是所謂的“篇”了,有題目,有簡單的事情經(jīng)過,“篇”自然就有了。
寫完后,我要她的日記來看,發(fā)現(xiàn)錯別字提一下,發(fā)現(xiàn)某個詞語好,某一句話比較通順,我用紅筆畫起來,連連稱贊;哪篇日記總體都比較好,我就在哪篇日記上畫上一大個紅“√”,并對其大加贊賞,并念念有詞地說:“你看,這個詞多好!這句話多好!”對有些不太恰當?shù)脑~句,不去計較。女兒很滿意,笑著把日記本捧回去了。
可寫來寫去,女兒沒啥寫頭了,她不知道生活中到底哪件事對她有意義或很重要。等晚上她準備寫的時候,便無從下手,記不住事情的細節(jié),她總認為一天中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沒什么值得去寫。于是,我和女兒坐在一起回憶一天中發(fā)生的事情,幫助她找到有意義的事情。我說比如你可以寫寫你的弟弟,寫寫和小伙伴玩耍的事情,可以寫寫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動作,說了什么話,等等。
我還經(jīng)常帶女兒外出,多為她創(chuàng)造一些“生活”。有了生活,就有寫的內(nèi)容。在經(jīng)歷這些“生活”的過程中,女兒不僅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還變得喜歡觀察生活,并慢慢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樂趣。
一同寫作,一同投稿。我比較愛讀,愛寫。在學校里,我愛帶著老師寫,帶著學生寫。在課堂上,我和學生一同寫作。在家里,我也和女兒一起寫,一起投稿。女兒寫作文的興趣是從她第一次發(fā)表作文開始的。女兒寫了一篇《我想當一只小螞蟻》,很有些童趣,在云南省教育廳主管的《學生新報》上發(fā)了出來。我拿著那本雜志,故作神秘地說,這個周末爸爸送你一件不一樣的禮物……還沒等我說完,女兒就搶著說,什么?什么?快拿來!我翻到有她作文的那一頁,說,你看,你的作文發(fā)表了!女兒笑得嘴都合不攏,一個人去一旁專注地看起來。
與此同時,我寫的故事也在紙質(zhì)報刊、網(wǎng)絡媒體上發(fā)了出來。我將我寫的一些小文章給女兒讀。她很羨慕。這樣一來,我讀她的日記、作文,她讀我的文章,我羨慕她,她羨慕我,我們父女倆找到了共同愛好,樂此不疲。有時,女兒會悄悄來電腦旁,看我寫,靜靜地看。那時候,我感覺女兒住進了我心里。
后來,女兒的作文陸陸續(xù)續(xù)在《學生新報》《蜜蜂報》《創(chuàng)新作文》《天天愛學習》《新作文》等報刊發(fā)表。從此,女兒更加堅定了“讀+寫”的信心,更有興趣“讀+寫”了。
我們倆都沉浸在快樂生活與寫作的過程中,享受著各自心里的那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