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駿德 王金明
摘要:青海方言擁有著久遠歷史和文化內涵,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發(fā)展,青海方言慢慢呈現出淡化和流失的現象。通過實地采集青海不同地區(qū)的方言數據來設計青海方言保護與傳承網站,對青海方言的針對性保護與信息化存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此來促進青海方言的發(fā)展,大力弘揚青海方言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青海方言;PHP;數據庫;網站
1 緒論
青海方言作為青海地區(qū)的特色文化之一,按地區(qū)主要分為八個主要的方言分支:大通、門源、樂都、民和、循化、湟源、湟中、西寧。不同地區(qū)就會有不同的發(fā)音與咬字,不同的發(fā)音和咬字就會有差別化地區(qū)方言的流傳。很多時候青海方言無法用文字表達,必須讀出來、唱出來、聽得見,才更有趣味。因此采用“信息技術+方言文化”結合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業(yè)優(yōu)勢,帶動青海方言保護與傳承工作的開展和延續(xù),有效服務于廣大用戶[1]。
網站使用開源的Windows操作系統(tǒng),以MySQL數據庫技術為基礎,搭配PHP開發(fā)環(huán)境,運用PHP腳本語言,以網頁為表達方式,采集方言數據素材,設計以方言保護與傳承為目的的平臺來實現方言文化、資訊信息的預覽,并將青海各區(qū)方言的歌謠和歇后語等進行語音播放和文字展示[2]。
2 方言語音收集
青海各地區(qū)的方言語音收集是青海方言保護與傳承網站建設的重要部分,以青海方言獨具特色的八個語言區(qū)域為收集點,各個地區(qū)的方言互有差異,因此選擇這樣的收集區(qū)域進行方言的收集才具有代表性和客觀性。把青海方言的一些歌謠和歇后語等用八個地區(qū)不同的方言讀一遍用錄音設備存儲,然后用相應的文字對照展示,最后在附上相應的地區(qū)備注。
3 系統(tǒng)分析
針對用戶和管理員兩個身份不同的功能需求展開分析。用戶進入網站可直接預覽網站首頁、方言文化和方言資訊,搜索查看方言文字并收聽方言語音等[3]。還可對基礎教學中喜歡的方言進行收藏。
管理員進入網站的后臺管理系統(tǒng),需要獲取管理員身份權限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后臺管理系統(tǒng)包括的模塊有:管理員信息設置;方言分類管理;青海方言管理;方言文化管理;方言資訊管理;用戶管理。
在功能需求的基礎上,用邏輯關系轉變成關系模型。主要是用戶、管理員、方言信息、方言資訊和方言文化五個屬性之間的實體關系。用戶與方言信息之間屬于多對多的聯系;用戶與方言文化及方言資訊之間屬于多對多的聯系;管理員與方言資訊、方言文化、方言信息屬于1對多的聯系;管理員與用戶之間屬于1對多的聯系。
4 系統(tǒng)設計
4.1功能模塊圖
采用 B/S 架構,網站最終的功能模塊圖,如圖1所示。
3.2數據庫設計
采用MySQL數據庫作為后臺的數據庫。數據庫設計的過程中,根據方言內容的不同,要貼合相應的字段屬性,針對網站的不同功能,建立了一個數據庫,多個數據表。
4 系統(tǒng)測試
經過系統(tǒng)測試,網站整體的功能已可以實現,用戶端用戶可瀏覽到首頁、方言文化和方言資訊,并了解基礎教學中方言的相關信息(如:歌謠和歇后語的文字展示和音頻收聽)以及方言信息的收藏和搜索等。而管理員也可對該網站的首頁、方言文化、方言資訊、方言素材信息等進行增添、刪除、修改和搜索,不會出現流程的斷裂或者信息的存儲失敗,網站可以正常運行,主頁面界面如圖2所示。
總結
青海方言承載了青海地區(qū)各個民族和地區(qū)獨特的語言與文化資源,青海方言保護與傳承網站的建設是個意義深遠的工程[4]。本文將青海方言歌謠、歇后語等素材通過保護性收集與信息化存儲實現了用戶的可查閱、可檢索、可聽講效果,從而解決想去了解沒有平臺,想去學習又沒有渠道的問題,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為廣大青海方言愛好者提供了便捷服務。
參考文獻
[1]于亞楠.大數據視域下方言民俗文化的保護[J].科教文匯,2020,(17)
[2]巫湘林,梁為瓊,刁禮智.方言資源采錄與展示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現代信息科技,2020,4(12)
[3]林佳慶,李涓子,張鵬.中國語言資源采錄展示平臺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J].語言文字應用,2019(04):26-34.
[4]通拉嘎.方言數據庫建設與研究現狀評述[J].福建圖書館學刊.2020(01)
作者簡介:
周駿德,(出生年月:1998.10),性別:男,民族:漢,籍貫:青海省湟源縣,單位名稱:青海民族大學,學歷:本科,職稱:無,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
王金明(出生年月:1998.11),性別:男,民族:藏,籍貫:青海省門源縣,單位名稱:青海民族大學,學歷:本科,職稱:無,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
(青海民族大學 ?青海 ?西寧 ?8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