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妹
(茂名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精神科 廣東 茂名 525000)
作為臨床精神分裂癥患者常見癥狀表現(xiàn),睡眠障礙對患者整個治療過程有極大影響,部分患者長時間睡眠障礙,不僅增加患者精神疾病治療難度,且患者服藥性可能因此下降。臨床治療中,主要以藥物控制治療方式為主,但常規(guī)藥物應用下,如鎮(zhèn)靜類藥物、催眠誘導劑藥物,雖然可起到癥狀緩解作用,但整體效果并不理想,且患者長時間用藥容易出現(xiàn)藥物耐藥性情況。有研究報道中提出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采取中藥治療方式,效果較為顯著,所以考慮給予秋寧液用藥治療,該藥物對于緩解患者睡眠障礙有明顯作用[1]。本次研究將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心虛膽怯型失眠治療中不同藥物方案應用下取得的效果進行分析。
選取2020 年1 月—11 月我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心虛膽怯型失眠患者98 例,采用隨機分組,每組49 例。對照組中男性28 例,女性21 例,年齡27 ~68 歲,平均年齡(42.80±4.58)歲。觀察組中男性29 例,女性20 例,年齡28 ~67 歲,平均年齡(43.00±1.3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診斷標準:(1)以ICD-10 診斷為參照,患者有睡眠質(zhì)量差、難以長時間維持睡眠、入睡困難等癥狀,確診為非器質(zhì)性失眠;(2)中醫(yī)診斷標準,患者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小便清長、氣短倦怠、遇事善驚、膽怯心悸、易驚醒、夜魅多夢、脈弦細、舌淡等,為心虛膽怯型失眠[2]。納入標準:(1)患者年齡18 歲以上;(2)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藥物依賴史、藥物濫用情況;(2)嚴重自殺傾向、極度興奮;(3)藥物禁忌證;(4)嚴重肝腎功能不全;(5)中途退出。
觀察組患者給予秋寧液治療,藥物組方:龍齒25 g,茯苓、茯神、石菖蒲、遠志、酸棗仁各15 g,川芎、知母、黨參各10 g,朱砂0.2 g(沖服),水煎服方式,1 劑/d 分2 次服用,每次服用100 mL。所有患者用藥時間2 周。
對照組患者用藥治療選擇阿普唑侖片(國藥準字H11020890),每日用藥1 次,口服用藥每日0.4 mg。
利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滿分98 分,對患者治療前后精神狀態(tài)評價,評價維度指標包括陰性、陽性癥狀以及精神病理等,分數(shù)結(jié)果與患者精神狀態(tài)呈負相關(guān)[3]。
對患者治療前后睡眠情況觀察,睡眠質(zhì)量評價通過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量表(PSQI),評分量表項目包括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質(zhì)量、睡眠障礙、睡眠效率、日間功能以及催眠藥物等,各指標評分結(jié)果計0 ~3 分,總分21 分,分數(shù)結(jié)果與患者睡眠質(zhì)量呈負相關(guān)[4]。
對患者用藥期間不良反應情況觀察記錄。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應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ANSS 評分、PSQI 評分結(jié)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評分結(jié)果相比對照組均低,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PSQI 評分結(jié)果觀察對比( ± s,分)
表1 治療前后患者PSQI 評分結(jié)果觀察對比( ± s,分)
PSQI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9 60.95±1.20 37.28±1.36 14.60±2.58 5.95±0.85對照組 49 60.80±1.35 42.60±2.50 14.95±2.69 8.85±0.86 t 0.852 6.582 0.768 6.278 P 0.135 0.000 0.168 0.000組別 例數(shù)PANSS 評分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分別為2.04%(1/49)、4.08%(2/49),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背景下,大眾生活壓力提高,很大程度上增加精神疾病發(fā)病可能性,精神障礙疾病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5-6]。從大多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癥狀表現(xiàn)看,除表現(xiàn)為精神異常外,多數(shù)患者合并有睡眠障礙情況,這種睡眠障礙表現(xiàn)直接導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作息時間混亂,生活質(zhì)量明顯下降,部分患者甚至因此加重病情,有嚴重自殺傾向。臨床治療中常見的方法以藥物控制緩解為主,如常見的非苯二氮卓類藥物,藥物應用下快速達到血藥濃度峰值,且可快速排泄,有助于誘導患者快速入睡[7]。值得注意的是,該類藥物應用下宿醉明顯,患者機體受藥物損傷明顯且藥物依賴性特征顯著。同時,該類藥物應用中,適用群體相對狹窄,如老年患者、通氣功能缺損者、肝腎功能損害者或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均禁止用藥。若藥物應用效果不理想,很難保證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生活質(zhì)量改善。在此背景下,考慮采用中藥治療失眠癥方式,幫助患者改善睡眠障礙。本次研究所選取精神分裂癥失眠患者,有心神不寧、心血虧虛、氣短倦怠、膽怯心悸、多夢驚醒等癥狀,屬于心虛膽怯型失眠類型患者[8-10]。
在中藥用藥選擇方面,取秋寧液用藥,藥物成分中,龍齒、朱砂等藥物作用下有安神效果,石菖蒲與遠志可起到定驚、入心開竅作用,是方劑中的主藥[11]。同時輔以其他藥物如黨參、茯苓等,可起到安神養(yǎng)心作用,該類藥物在功效上表現(xiàn)為健脾益氣,同時加入知母成分,可起到清熱除煩、滋陰潤燥等效果,與主藥聯(lián)合用藥可達到寧心除痰效果[12-13]。本次研究結(jié)果中,PANSS 評分、PSQI 評分結(jié)果治療前兩組患者基本相近,治療后觀察組各評分結(jié)果相比對照組均較低,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組患者治療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異常、睡眠障礙情況,而治療后觀察組睡眠質(zhì)量與精神狀態(tài)相比對照組優(yōu)勢明顯,提示秋寧液藥物應用下取得的效果較為顯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分別為2.04%、4.08%,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說明秋寧液用藥下安全性較高,不會增加患者用藥不良反應。需注意的是,為幫助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提高,也需對患者做好相應的干預指導工作,確保患者積極配合整個治療過程。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治療中,秋寧液藥物應用下對幫助緩解患者精神狀態(tài)、改善睡眠質(zhì)量效果理想,且用藥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