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污名與去污名

2021-07-21 15:42高和昌
中學(xué)語文·教師版 2021年5期
關(guān)鍵詞:文化心理

高和昌

摘 要 秦王在以城易璧、澠池之會兩事件中都是先挑釁后退讓,傳統(tǒng)觀點的秦王被威服論、主動讓步論、試探威嚇論等均不能完整解釋秦王此不合常理做法;諸侯各國因文化定式而長期對秦國污名化,出身卑秦、國力卑秦、文化卑秦;秦王的兩次挑釁都是秦國在崛起過程中為去污名化、尋求文化心理突圍的現(xiàn)實策略選擇。

關(guān)鍵詞 以城易璧;澠池之會;卑秦;污名化;文化心理

秦、趙兩國“以城易璧”“澠池之會”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經(jīng)典內(nèi)容之一,被多個版本語文教材選為教學(xué)篇目。兩事件中秦王一些做法其實頗讓人疑惑。秦王先是提出“以十五城請易璧”這樣一個明顯不合常理之要求,最后卻又對提前使人歸璧于趙且在秦廷上斥責(zé)秦國歷代國君的藺相如網(wǎng)開一面。“澠池之會”上秦王先以“令趙王鼓瑟”挑釁對方,被藺相如威逼后又“為一擊缶”。秦王的做法為何前后矛盾?是魯莽沖動、膽小怕事,還是另有深意?

一、三種傳統(tǒng)觀點

一是以漢代司馬遷為代表的“秦王被威服論”。太史公評價說:“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fā)。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贊藺相如之勇在敵國傳揚,其名比太山還重。秦王等人被威服,成了藺相如智勇形象的背景板。

二是以明代王世貞為代表的“秦王主動讓步論”。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說:“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認(rèn)為藺相如私自歸璧、于秦廷上威脅秦王等行為確實理虧,秦王完全有理由處罰藺相如,甚至因此攻打趙國,但當(dāng)時秦國還不想與趙國完全對立,所以秦王最終大度主動讓步,藺相如及趙國從而得以保全。

三是現(xiàn)代部分學(xué)者所持的“秦王試探威嚇論”。認(rèn)為秦王這一系列行為是對趙國的試探。南開大學(xué)徐江教授在《“完璧歸趙”邏輯思維批判》中說:“很可能是具有虎狼之心的秦國對趙國放出的外交風(fēng)球,看趙國人的態(tài)度?!鼻迦A大學(xué)林聰舜教授論及秦此行為時說:“在于透過騙璧、羞辱的操作,以吃定趙國的姿態(tài),突顯趙國在強秦壓力下只能忍氣吞聲。藉此打擊趙國民心士氣,并向東方六國宣示,趙國不是合作抗秦的合適伙伴,造成趙與東方各國合縱抗秦的困難?!蓖樥撌菍υ囂秸摰倪M(jìn)一步補充。

但三種觀點或多或少都有待商榷之處。

首先看“威服論”。藺相如威脅秦王人璧俱碎,當(dāng)面斥責(zé)秦二十余君,威脅血濺五步,其勢咄咄逼人、非常人所及。但僅憑一介使者幾句外交辭令,秦王和秦國就這樣輕易被威服嗎?易璧之事發(fā)生在秦昭襄王二十四年,先來看這二十四年里秦昭襄王和秦國做了哪些大事。據(jù)《秦本紀(jì)》記載:(秦昭襄王)四年,攻取蒲阪;六年,平定蜀國;八年,攻取楚新市;九年,任用齊孟嘗君薛文為相;十年,扣留楚懷王;十一年,抵抗山東五國聯(lián)軍;十三年,奪取韓武始;十四年,攻打韓魏聯(lián)軍;十五年,奪楚宛城;十九年,秦王稱西帝;二十一年,攻打魏河內(nèi);二十二年,攻打齊;二十四年,一直打到魏都大梁。這樣的秦王和秦國會被區(qū)區(qū)一個人幾句話輕易威服?絕無可能!再看秦王在易璧事件中的表現(xiàn)。秦王“辭謝,固請”“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從容、冷靜、理性!更不用說藺相如想以一己之身與秦王以命相搏純屬一廂情愿,這完全是把秦王那些“欲刃相如”的“左右”們當(dāng)作擺設(shè)的空口白話。被威服論明顯不能自圓其說,太史公之筆法只是借以寓個人情感罷了。

再看“主動讓步論”。該觀點可以解釋秦王和秦國最后的容忍讓步,但不能較好說明秦王為何屢次主動挑起事端這個問題。若真沒必要與趙國出現(xiàn)爭端沖突,那完全沒必要提出“以十五城易璧”這樣不現(xiàn)實的主意,更沒必要在兩王相會時讓御史記下“令趙王鼓瑟”這樣明顯挑釁的文字。

最后看“試探威嚇論”。與主動讓步論相反,試探威嚇論可以解釋秦王和秦國的兩次挑釁行為,即以此試探趙國和其他諸侯國對秦國的態(tài)度,甚至就是想直接威嚇。但其又不能很好解釋秦王最后的讓步緩和行為。威嚇就該強硬到底,半途而廢,草草收尾,這反而會給趙國及其他國家一個印象——秦王、秦國也不過如此,就一“紙老虎”罷了!這不僅不能達(dá)到威嚇施壓效果,反而會助長趙國等氣勢。

言為心聲,行為意表。一次行為也許還可稱之為偶然,若在一定條件下多次出現(xiàn),則必然有某種內(nèi)在邏輯。“澠池之會”在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與易璧之事只相隔四年。僅就軍事實力而言,這時秦國是諸侯中最強,趙國僅次之。兩強國間交鋒,其行不可能不慎重。因此,秦王和秦國這兩次看似虎頭蛇尾式的行為,一定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這便是文化心理。秦國軍事實力等確實最強,但文化心理則恰恰相反;與山東諸國相比,秦國文化遠(yuǎn)遠(yuǎn)落后。從立國始,秦國在其他諸侯國眼里就一直與蠻夷無異,秦國因此承受了不少“污名”。此時諸侯各國在軍事上是“畏秦”,在文化心理上仍是極度“卑秦”。

二、秦國的污名

“污名”一詞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其義指“惡劣的名聲”(《辭源(修訂本)》)。如《管子·中匡》:“入者不說,出者不譽,污名滿天下。”來的(賓客)不滿意,出的不稱贊,惡劣的名聲(或壞名聲)就傳遍天下。或指“毀壞名譽”(《漢語大詞典(12卷本)》)。如《全唐文·故辰州瀘溪令趙公碣銘(并序)》:“公剛潔不群,精明獨斷,非義所在,不以利污名?!壁w公剛強純潔高出同輩,精細(xì)明察做事專斷,如果不符合義,不會因利而毀壞名譽。

藺相如使從者歸璧于趙,在秦王依約齋戒五日后拿不出和氏璧,這本來是違約在先,然而藺相如在秦廷上卻先斥責(zé)“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從秦繆(穆)公嬴任好到秦昭襄王嬴稷,前后21位國君,歷時四百余年。秦國“污名”之甚可見一斑。

秦國在發(fā)展過程中,確實不擇手段做過若干不遵守信約之事。僅楚懷王熊槐就受過秦兩次騙。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想要伐齊卻又顧忌齊、楚之盟,于是派張儀欺騙楚王,先是以商於六百里地為餌讓楚王與齊國交惡,達(dá)成目的后卻只給六里地。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邀楚王至武關(guān)結(jié)盟,待楚王到來后便將其扣留,以割地相要挾,最終導(dǎo)致楚王客死他鄉(xiāng)。如果說前一次還可將責(zé)任推到張儀個人身上的話,那么第二次則完全是秦王和秦國行為。這讓秦國的國家信譽喪失得干凈徹底。

其實,紛爭不斷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其他諸侯國所做之背信棄義之事,比起秦國來也不遑多讓。《史記·晉世家》記載,晉惠公即位后就違背承諾,以致國內(nèi)的人都不愿歸附他。而“請糴”之事更是將其背信棄義形象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晉國因饑荒向秦國求援,秦繆公認(rèn)為晉君雖惡但其民無罪,于是許其糧并從雍城運到絳都。下一年秦國遇饑荒,于是秦向晉請求買糧。按理晉國當(dāng)投桃報李,然而晉惠公卻在虢射慫恿下落井下石,不但不與糧食,還發(fā)兵攻打秦國。趙國也不乏其例。三家分晉時,“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三家分智氏之田。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周王朝滅商后尚且封商紂王長兄為宋公,雖有市恩目的,但畢竟也屬寬仁之舉。反觀趙襄子,不僅將智氏一族斬盡殺絕,還將智伯之頭制成飲器,這是何等殘忍!

同樣是諸侯國,同樣有污點,但唯有秦國污名最盛,這足以說明天下諸侯皆“卑秦”。不僅“卑秦”,而且是全方位“卑秦”。

卑秦君出身。雖然嬴是“少昊氏之姓也”(《說文解字》),但秦始國時地位不高。周王朝分封諸侯國,主要有王室宗族、前朝部分貴族和戰(zhàn)爭功臣等三類。如晉國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虞(唐叔虞),“桐葉封弟”典故即源于此;虢國為周文王弟虢仲;燕國為周召公封地(其子就封);魯國為周成王子伯禽;衛(wèi)國為周公弟康叔;鄭國為周宣王之弟桓公友;宋國為商紂王長兄微子啟;齊國為輔佐周武王滅商的太公望(姜子牙)……秦國則不然?!妒酚洝で乇炯o(jì)》記載,秦成為周附屬國始于秦非子。秦非子善養(yǎng)馬,周孝王派他主管馬匹,馬匹也確實繁殖很快,于是“邑之秦,使復(fù)續(xù)嬴氏祀,號曰秦嬴”。周平王元年周室東遷,秦襄公護(hù)送平王東遷有功,“平王封襄公為諸侯”,將岐西之地賜之,“襄公于是始國”,秦正式成為諸侯國中的一員。在那些有周王室血脈者和各大傳統(tǒng)貴族世家眼里,秦君就是出身低鄙。

卑秦國國力。與中原諸國優(yōu)渥自然條件不同,秦國地處西陲,與西戎、犬戎交錯,生存競爭非常殘酷,只能通過不斷遷徙、征戰(zhàn)來獲得生存發(fā)展空間。秦國最初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對周邊民族的征戰(zhàn)史?!爸苄跫次?,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周宣王召莊公昆弟五人,使伐西戎,為西垂大夫,居于犬丘。西戎、犬戎殺周幽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zhàn)甚力,有功。周平王避西戎、犬戎難,襄公以兵送平王。平王封襄公諸侯,賜岐以西之地。文公十六年以兵伐戎。寧公二年,徙居平陽。武公伐戎彭羲氏,伐邽、冀之戎,來小虢(西虢)?!笨恐懤m(xù)滅掉周邊部落,秦國才逐漸站穩(wěn)腳跟。在中原諸侯各國眼里,秦國就是偏居一隅的蠻夷之國。

卑秦國文化。長期艱難求存中的秦國,文化方面相比山東諸國確實差距極大。秦國幾乎沒有自己的文化,更沒有產(chǎn)生有影響力的學(xué)派、大家。以諸子百家為例——儒家孔子是魯國人,孟子是鄒國(今屬山東)人,荀子是趙國人。道家老子是楚國人,莊子是宋國人,列子是鄭國人。法家韓非子是韓國人。墨家墨翟是宋國人。名家惠施是宋國人,公孫龍是趙國人。陰陽家鄒衍是齊國人。縱橫家鬼谷子是衛(wèi)國(今屬河南)人,蘇秦是雒陽(今屬河南)人,張儀是魏國人。雜家呂不韋是衛(wèi)國人。農(nóng)家許行是楚國人。醫(yī)家扁鵲是渤??ぃń駥俸颖保┤?。兵家孫武、孫臏?zhǔn)驱R國人。無一人為秦人,其文化落后顯而易見。

一個國家的文化會受到其所處環(huán)境影響?!安煌牡乩憝h(huán)境與物質(zhì)條件,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在衣食住行方面,中國各地歷來就存在很大的差別,久而久之就形成不同的風(fēng)俗習(xí)慣?!鼻貒诤喜⒈A袅瞬簧傥魅治幕?xí)俗,這些習(xí)俗大多較為落后,確實容易讓人詬病。其中有的甚至非常殘忍,比如“人殉”?!叭搜场笔且曰钊伺阍?,野蠻殘忍,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受到越來越多人反對。《禮記·檀弓下》記載,齊大夫陳子車死后,他的妻子和家宰(家臣頭子)想以人殉葬,子車弟子亢勸止說:“以殉葬,非禮也。雖然,則彼疾當(dāng)養(yǎng)者,孰若妻與宰?得已,則吾欲已;不得已,則吾欲以二子者之為之也。”子亢是孔子弟子,他說以人殉葬不符合“禮”,最好停止不殉,若實在要殉,也應(yīng)該是與陳子車關(guān)系更親近的“妻與宰”。最后結(jié)果是“于是弗果用”。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中也說:“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轉(zhuǎn)述出孔子反對之意的同時也表達(dá)了孟子自己的態(tài)度。然而秦武公、秦穆公等卻反道而行。“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陽。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三十九年,穆公卒,葬雍。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針虎,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辈粌H沒有取消人殉,反而從66人增加到177人。無怪乎成為眾矢之的,民間亦作歌諷之?!敖唤稽S鳥,止于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詩中嘆惋奄息、仲行、針虎三人的優(yōu)賢,渲染臨殉的恐懼不安,寫出對他們的同情,表達(dá)對秦穆公以人殉葬的憤慨。

跨文化交際本來就容易出現(xiàn)文化定式現(xiàn)象,何況秦國文化遠(yuǎn)遠(yuǎn)落后。文化定式是一個文化群體對另一文化群體形成的一套固定的信念或先入為主的觀點,一旦形成就很容易根深蒂固,可能在很長時間內(nèi)都會運用到該群體或個人身上。這種信念觀點一般帶有偏見,常以凌駕態(tài)度對待另一方。諸侯“卑秦”即是這種文化心理的典型體現(xiàn)。正如錢穆先生所指出的那樣,秦昭襄王時期,“當(dāng)時東方之國,以武力言,固已遠(yuǎn)不敵秦。而言文化,則仍不脫其鄙視秦人之舊見?!边@種“卑秦”文化定式,也許正是藺相如自己不守信用卻仍在秦廷上當(dāng)面斥責(zé)秦王的重要文化心理原因。

三、秦國的去污名

沒有人愿意一直被“卑”,長久背負(fù)污名,秦國當(dāng)然也不例外。秦國“去污名”也不可能寄希望于其他諸侯國主動改變這種文化定式,只能靠秦國自己。

秦國本土文化不足,只能把視線投向東方,任用東方諸國之人,借鑒東方諸國之政,不斷向東方學(xué)習(xí)。秦國的發(fā)展史也是一部向東學(xué)習(xí)史。錢穆先生在《秦漢史》中說:“故秦之措施,大抵襲自東方,其任用以見功者,亦率東土之士也。秦自襄公始國,與東方諸侯通聘享之禮。及繆公,與晉通婚姻,與東方交涉益頻。”從秦穆公到秦昭襄王時期,秦國東學(xué)與文化西漸以秦穆公時代百里奚、蹇叔,秦孝公時代商鞅,秦惠文王時代張儀,秦昭襄王時代范雎為代表。

百里奚,虞國(今屬河南)人。虞被晉滅亡后百里奚被俘淪為奴隸,秦穆公用五張羊皮從市上將其換回。蹇叔,宋國人,為百里奚所薦,任秦上大夫。穆公在他們輔佐下內(nèi)修國政,外拓疆土,稱霸西戎,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商鞅,衛(wèi)國人?!爱?dāng)是時也,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保ㄙZ誼《過秦論》)秦孝公發(fā)布“求賢令”,商鞅輔之實行變法,對內(nèi)制定各種法令制度,獎勵耕戰(zhàn);對外采用連衡策略收復(fù)河西之地,秦國由此國力日強。張儀,魏國人。得秦惠文王賞識,以“連橫”之策對抗山東各國“合縱”謀;助秦伐蜀,使“天府之國”成為秦國堅實大后方,為秦國在政治、經(jīng)濟上的進(jìn)一步崛起打下堅實基礎(chǔ)。范雎,魏國人。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為相,采用“遠(yuǎn)交近攻”之策,進(jìn)一步強盛秦國政治、軍事實力,使秦成帝業(yè)之資,天下皆畏秦。

因為長期的生存發(fā)展壓力,秦國主要學(xué)習(xí)的也是實用文化。朱熹在《朱子語類》卷五十六評論商鞅時說,“他欲致富強而已,無教化仁愛之本”;《韓非子·五蠧》中也有秦“境內(nèi)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的記載;更不用說《史記·李斯列傳》中所記載的秦后來“諸有文學(xué)《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所不去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這種情況了。錢穆先生也說:“秦人本無文化可言。東方游士之西入秦者,又大多為功名之士,對其故土文化,本已抱不滿之感,欲求別辟新局以就功業(yè)。秦人之視文化,亦僅以為致國富強之捷徑?!?/p>

到秦昭襄王中期,在富強上秦國確實超越了山東諸國。但這只是“力”強。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秦國要想成為真正的全方位強國,還必須“心”強,在文化心理方面能支撐起其統(tǒng)一天下之大志。但是,“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文化底蘊不是短時間可以追趕上的,文化歧視定式也不是短時間就能改變的。秦昭襄王可以任用白起、司馬錯等人攻城拔寨、開疆拓土,可他無法讓文化土壤貧瘠的秦國迅速開出能匹配其力的文化心理自信之花。

怎么辦?既然不能“立己”,那就“破人”!既然秦國長期承受污名,那么就把山東諸國的面具撕破,把他們的污名也進(jìn)一步呈現(xiàn)于天下。秦國不能迅速扭轉(zhuǎn)改變自己的污名,那就讓其他諸侯國與其同污。只要大家都同樣污名,那么秦國原有的污名客觀上自然就會淡化很多。這是秦國在短時間內(nèi)強“心”的最直接有效的策略選擇。很不幸,當(dāng)時實力僅次于秦國的趙國成為靶子。

理解了這一點,秦王在“以城易璧”和“澠之池會”事件中那看似不合理的行為也就自然而然、順理成章了。

以城易璧時,秦國給趙國出了一道“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兩難選擇題,趙國不得已讓藺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無意償趙城”,繼續(xù)給藺相如施壓。重重壓力下的藺相如連續(xù)犯錯:先自以其“智”而歸璧于趙,這讓趙國首先失信;再自以其“勇”而于秦廷先發(fā)制人怒斥秦王以至歷代秦君,這更讓藺相如失德??v觀整件事,秦王及秦國并沒有任何實質(zhì)失當(dāng)行為,藺相如和趙國的臆想猜測不能作為實證;相反倒是藺相如和趙國不止一次失信失德。甚至在對方無端辱及歷代國君時,秦王表現(xiàn)出的仍是冷靜、理性和大度。兩相對照,高下立分,藺相如和趙國“污名”立顯。

澠池會上,秦王請趙王鼓瑟本無傷大雅,可御史書“令趙王鼓瑟”則明顯挑釁,秦王首先理虧。接下來藺相如上場,“一奮其氣”威脅秦王,最終秦王在“不懌”中“為一擊缶”,藺相如也回頭召御史記下“秦王為趙王擊缶”。接下來秦群臣以“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發(fā)起挑釁,藺相如則回敬以“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表面上看,藺相如是對等反擊,其行并無不當(dāng)。但若換個角度看,本來很正式、莊重的兩王相會,最后竟演變成一出鬧劇。鬧劇是沒有贏家的。在秦王和秦國一方挑釁下,藺相如和趙國一方卻沒能像易璧事件中的秦王那樣牢牢穩(wěn)住陣腳,占據(jù)理與德的制高點,而是赤膊上陣同對方扭在一起。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不是泥也是泥”,同樣成為笑話。在這一事件中,秦國利用趙國敏感的自尊心,輕松將其拖進(jìn)鬧劇泥潭,趙國形象同樣受損。秦、趙同污,受益者無疑是秦國。

秦國力弱之時,沒有條件更好提升自身文化心理;即便有其行也不會有實際效果,或許只會招致諸侯各國進(jìn)一步文化歧視。而當(dāng)秦國力強,一點風(fēng)吹草動都會引發(fā)諸侯各國的放大連鎖反應(yīng)。正是有國力后盾,秦國這種去污名化策略才有底氣,付諸行動也才會收到在易璧和澠池會事件上這樣立竿見影的效果。

[作者通聯(lián):四川眉山市仁壽第一中學(xué)]

猜你喜歡
文化心理
論路遙筆下人物的別樣人生
新世紀(jì)美國超級英雄電影的文化心理分析
唐宋時期敦煌消費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探析
當(dāng)代漢語親屬稱謂詞綴化分析
身體化傾向文化心理對于獨立人格教育的影響和抑制
一個古老民族文化心理的藝術(shù)沉思
透過方言詞語看東安喪葬民俗文化
透過方言詞語看東安喪葬民俗文化
跨越時空的閾限
旺苍县| 上杭县| 雅江县| 大渡口区| 德庆县| 涟水县| 山西省| 天水市| 驻马店市| 阜康市| 贵溪市| 松潘县| 申扎县| 南开区| 天镇县| 唐山市| 恭城| 武乡县| 海宁市| 夏邑县| 成武县| 辉南县| 沈阳市| 金平| 皮山县| 安陆市| 凤城市| 中超| 五华县| 哈尔滨市| 唐海县| 上栗县| 宿州市| 屏东县| 华坪县| 长岭县| 祁东县| 德钦县| 千阳县| 临沧市|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