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鈺淇
【摘要】一年級學生在語文課程學習中也應該培養(yǎng)收集錯題的習慣。但是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年齡、性格以及能力特點,傳統(tǒng)的錯題本并不適合這個“特殊”群體使用。不如嘗試換個角度,讓老師來登記錯題,以投影的形式放給學生看,組織學生學習錯題收集的方法,并讓學生每日“溫故”,這樣的“錯題本”才能發(fā)揮其真正的優(yōu)勢。也為以后學生自行登記錯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電腦;錯題;好處
搜集錯題的習慣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yǎng)。在第一次單元檢測之后,老師就應該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集錯”能力了,學生到了中、高年級真正使用錯題本時,才不會聞“錯”而慌??墒牵荒昙壍膶W生,會寫的字少,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自主性,怎么讓錯題本在這群“特殊”群體中發(fā)揮作用呢?我的做法是讓錯題“走進”電腦銀屏?,F(xiàn)在多媒體逐漸走進校園,相信很多教師都能夠使用這種方法。接下來,請允許我來說說用電腦來登記錯題的好處。
一、試卷變活,創(chuàng)新富有吸引力
一年級學生對于語文試卷中的題型不熟悉,不了解答題技巧,導致考試丟分嚴重比比皆是。老師正好可以利用電腦中的word文檔功能來創(chuàng)建一份“錯題文檔集”。打開錯題文檔集重新編輯學生出錯較多的題目,再把文檔集投影出來,讓每一位學生看到這一張“電子試卷”,了解到讀題、答題的方法,知道如何查看每道題所占卷面的分數(shù)值等。這樣“手把手”的講授方式,學生會立即感知到試卷的題目都是有意義和有要求的,從而學會認真讀題。
二、隨時收集,方便快捷好便利
一年級的語文課堂上隨時都會產(chǎn)生錯題,教師只要打開保存在電腦桌面上的文檔,既可以馬上登記錯題。要舉一反三地講解也只需要敲敲文字的功夫。而且利用文檔的方便性,可以任意給重點知識進行特效編輯,如變色或變大,畫出對錯符號,寫出錯原因等。做到即錯即登記,即講即反思。再者,每天早讀、午讀課,班干部只需要點開錯題文檔,馬上就可以組織全班進行朗讀回憶,做到溫“錯”而知新。學生減少了抄抄寫寫的作業(yè),又可以常與錯題“見面”,老師們省了一份批改的力氣,少操一份心,何樂為不為?
我在一年級講完音序查字法后,課本中有如下表格要完成: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要學會看表格已經(jīng)存在著難度,這個表格又有音序、音節(jié)等如此多的信息要填,中等生、后進生能基本掌握嗎?擔心他們會因為難度大而產(chǎn)生畏難情緒,于是,我把課本上的表格原原本本地畫在了錯題文檔集中,讓學生看著這些整齊的格子,再把內(nèi)容添上去,就變成他們書本中一模一樣的題目了。然后,我慢慢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偏旁、背過的音序表等,一邊講一邊敲鍵盤把答案填進去。起初,我擔心這種辦法不能讓他們卸下“難題”的包袱,沒想到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填表方法,而且在“小老師出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很多學生已經(jīng)能夠舉一反三,出題給其他同學做了。最后,我把所有答案進行掃紅特效,從視覺上讓學生又加深了印象。錯題收集如此方便,我就是這樣自“做”自“答”的。
三、保證短板,做好復習必勝利
普通錯題本是專門收集學生本人出錯較多的題目,針對的是一個小方向,錯題文檔集則是收集班上大部分學生出錯的題目,是一個比較大的方向。因為一年級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專注力不高。在日常授課中,就算老師講得再生動具體,也會有“漏網(wǎng)之魚”神游課堂。這些后進生在考試中導致失分最多的就是字、詞、音節(jié)出錯和沒有掌握答題技巧。此時教師要做的就是補差,利用錯題文檔集設計針對性的練習,讓后進生學會審題,加深對錯題的印象,盡快掌握知識點和技巧。做到保證學生中的“短板”,提高整體平均分。我在期中質(zhì)量檢測以及期末備考前,翻閱了錯題文檔集,調(diào)出了一些基礎題目讓我班上的后進生反復練習,最后這些后進生在期末考試時分數(shù)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錯題本走進電腦其實是很實用的方法。教師若利用好它,不僅方便課堂,還方便學生。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學情,我是這么利用錯題文檔集的:
1.雙擊microsoft office word,新建一個文檔,命名為“錯題回收站”;
2.登記錯題時,要組織好學生認真聽,教師一邊講,學生一邊讀,表揚認真聽講的學生,給做錯題目的孩子打氣;
3.屏幕投影可結合投影電腦與數(shù)碼展臺的方式,讓學生知道電腦中的錯題是從日常的作業(yè)練習中收集而來的。
4.精選一些出錯率較高的錯字、詞、音節(jié)、句式,讓學生回家抄寫。(要注意數(shù)量,為不加重一年級學生的負擔,內(nèi)容以精、少為主,每次布置抄寫工作只指定一種內(nèi)容,如今天是抄兩個易錯字,下一次是練習寫幾個句式等。)
5.每日利用早讀、午讀課進行錯題回憶和朗讀,對讀得認真、大聲的孩子進行獎勵;
6.期末復習時統(tǒng)一打印錯題集分發(fā)給學生復習,教師則收集留底。
錯題收集如此使用,我們就是這樣自“給”自“足”的!
其實,只要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注意力在哪,老師就能因地制宜,選擇合適學生學習的辦法。當然,在收集的過程中,還有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項如偏旁部首的輸入、音節(jié)符號的輸入以及連線等,只要課前稍作準備,相信教師們都能夠輕松突破,讓習題變“錯”為寶,造福學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小學教育心理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