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卿
(云岡研究院,山西 大同 037004)
依據(jù)早期圓拱佛龕的龕的裝飾及造像設(shè)計,對云岡石窟早期圓拱龕的佛龕形制、造像題材和組合、造像特征等進(jìn)行考古類型學(xué)分析,進(jìn)而分組排比,找出早期圓拱龕先后演變順序,進(jìn)行考古學(xué)方面的研究。
早期圓拱龕據(jù)龕楣雕刻內(nèi)容的不同,又分二型。
(一)A型,空白龕楣。佛龕龕楣是素面空白的,不賦予任何宗教含義。
AI式 9個。佛龕龕楣是素面空白的,拱梁呈凸棱狀突起,楣邊同時也突起,使楣面內(nèi)凹。拱端呈渦卷狀或二獸頭回顧,有的之下置束帛。無龕座。此式龕主要見于第20窟東西壁立佛之上圓拱龕(圖1),有的柱身隱約雕出。有矩形銘刻的雕刻于龕外上部(20-2),云岡石窟僅此一例。
圖1 第20窟東西壁佛龕
AⅡ式 52個。龕楣空白,拱梁呈凸棱狀突起,楣面寬廣,楣邊呈平齊狀,尖楣尖狀突出,楣肩聳起,有的沿楣邊緣處刻一條陰線。拱端多二獸頭回顧,個別表現(xiàn)出短前腿,之下或置束帛,無拱柱,龕上或有帷幔裝飾,有的龕下雕榻形座,座內(nèi)雕供養(yǎng)人行列,供養(yǎng)人中央為博山爐。例龕見第18窟東壁及南壁佛龕,第19窟南壁、第19-2前壁和左壁、第19-1窟左壁、前壁佛龕,第17窟南壁和東西壁佛龕。(圖2、圖3、圖4)
圖2 第18窟空白龕楣
圖3 第19窟、第19-1窟、第19-2窟空白龕楣佛龕
圖4 第17窟空白龕楣
(二)B型,龕楣雕刻坐佛。是云岡石窟圓拱龕楣的大宗,龕楣的坐佛有7、9、11、13、15、16尊等,均為禪定印坐佛,偶有中央坐佛舉手說法印。
BⅠ式 19個。龕楣雕7、11、13、15尊坐佛,楣面坐佛有幾種形式:無衣紋雕刻、全部通肩式、通肩式和通肩又包裹左肩臂式相間、通肩式與包裹右肩臂式相間。拱端二獸頭回顧于束帛之上或僅表現(xiàn)獸頭,束帛懸垂。龕下多數(shù)有榻形座,有數(shù)量不等的供養(yǎng)人行列和博山爐,龕內(nèi)造像全部為二佛并坐,二佛并排而坐,龕內(nèi)空間略寬裕。例龕集中于第18窟東西壁、南壁,另有第17窟南壁東側(cè)(17-34)。(圖5)
圖5 第18窟、第17窟坐佛龕楣圓拱龕
BⅡ式 3個。龕楣雕七尊坐佛,通肩式與包裹右肩臂式相間,楣面縱向向下延伸至龕底,拱端二獸回顧立于束帛之上,偶見榻形龕座,龕下有供養(yǎng)人行列和博山爐。例龕見第16窟東西壁、東壁與南壁相接處佛龕(16-3,圖6)。
圖6 第16窟空白龕楣
依龕內(nèi)主要造像,分二型。
另外,第20窟西壁3個不完整的佛龕,其中西壁1龕(20-20)缺主像,左側(cè)有菩薩和弟子,另2個可推測為二佛并坐(20-1、2),但配置缺失。東壁1龕(20-19)主像缺失。
A型 二佛并坐。57個,其中第18窟26個圓拱佛龕均為二佛并坐造像。
B型 單尊坐佛。24個。
依龕內(nèi)主要造像組合形式,分二型。
A型 主像為二佛并坐。又有不同的組合,分八個亞型。
Aa型 二佛并坐,17個。龕內(nèi)僅雕二佛并坐,無菩薩和弟子,龕外有供養(yǎng)天。第20窟東壁(20-12、13、18)、第18窟東壁上層(18-5)、南壁東西側(cè)(18-27、29、30、31、51)、第19-1窟前壁左、右側(cè)(19-1-4、5、20)、第19-2窟前壁下層(19-2-2、3、6)第17窟南壁西側(cè)上層(17-59)、第19窟南壁西側(cè)與千佛龕相排列的(19-18)龕。
Ab型 千佛龕中的二佛并坐龕,3個。第18窟東壁上層(18-3)、第18窟南壁中層(18-57)、第17窟西壁(17-18)。
Ac型 二佛并坐二菩薩(有的龕未完成,據(jù)其一側(cè)雕刻菩薩,我們以為其設(shè)計意圖是二菩薩的配置),27個,其中第18窟17個龕。第20窟東壁(20-11)、第16窟東西壁(16-1、2)、第17窟南壁東側(cè)(17-34)、第17東壁上層(17-4)、第19-1窟左壁(19-1-36)、第19-2窟前壁(19-2-4、9、10、12)第18窟南壁西側(cè)下層(18-50、58)、第18窟東壁(18-2?、4、6)、第18窟南壁東側(cè)(18-19、23、24、25、32、33)、第18窟西壁(18-10、11、12、13、14)。第 18窟南壁西側(cè)上層(18-49)則為六菩薩較為特殊。
Ad型 二佛并坐二菩薩二弟子,1個。第18窟南壁東側(cè)(18-21)。
Ae型 二佛并坐二弟子,5個。第18南壁東側(cè)下層(18-39、40)、第16窟東南角佛龕(16-3)、第19-2窟左壁上層(19-2-15)、第19-1窟前壁右側(cè)(19-1-12,4身弟子)、
Af型 二佛并坐二弟子二梵志,1個。第19-1窟前壁東側(cè)(19-1-7,僅見1身弟子)。
Ag型 二佛并坐二梵志,1個。第19窟南壁東側(cè)上層(19-3)。
B型 一佛,23個,其中第19-1窟前壁下層的4個龕均為小龕龕內(nèi)坐佛禪定印(19-1-22、23、29、31),2個龕內(nèi)坐佛施無畏?。?9-1-19、30),第19-2窟前壁上層的2個龕也為施無畏印小龕(19-2-5、7),第17窟南壁西側(cè)上層(17-60)。其他龕據(jù)不同的組合分二個亞型。
Ba型 一佛二菩薩,13個。第20窟東壁(20-10)、第17窟南壁東西側(cè)(17-31、38、42、62)、第19-1窟左壁上層(19-1-33、34、16、17、18、21、27)、第19-2窟前壁下層(19-2-11)。
Bb型 一佛二弟子,2個。第19窟南壁西側(cè)(19-19,缺主像)、第17窟南壁西側(cè)上層(17-61)。
早期圓拱龕造像內(nèi)容包括龕內(nèi)主尊佛,龕內(nèi)外的脅侍菩薩、弟子、梵志等,雕于龕外角隅及兩側(cè)的供養(yǎng)天和弟子,龕楣之外的飛天、拱端的獸以及托抗的力士等,其各種造像類型變化介紹如下。
一依據(jù)佛衣分型。早期圓拱龕內(nèi)主佛像以坐佛居多,有獨尊坐像、二佛并坐像,多著袒右肩式佛衣,呈結(jié)跏趺坐,偶見袒右肩佛衣。圓拱龕內(nèi)坐佛佛衣分二型。
A型 袒右肩佛衣
右肩無衣,衣紋稍粗略,左右膝部衣紋呈橫向弧狀,見第20窟東壁上層小佛龕(20-12、18,圖7,1)。
B型 袒右肩式佛衣,據(jù)衣紋和佛身體比例的不同分四式。
BⅠ式 搭在右肩的袈裟面積小,袈裟內(nèi)的僧祗支衣緣呈兩條凸棱狀,腿部衣紋從足踝處向兩膝底部雕出折帶紋衣緣,兩腿衣紋豎向略帶弧狀,相對朝足部,衣紋陰刻細(xì)密,左臂及胸部陰刻衣紋密集,同主佛背光內(nèi)的坐佛有相似之處。右手上舉,左手握衣角。例見第20窟東壁立佛之上佛龕(20-11,圖7,2)。
BⅡ式 僧祇支衣緣用單線或凸棱來表示,腿部衣紋從足踝處向兩膝底部雕出折帶凸棱,左腿衣紋豎向S狀,右腿衣紋呈弧狀,衣紋密集,且兩足間空白或從足下陰刻細(xì)線紋。右手上舉,左手握衣角,肩與雙膝同寬,二佛并排坐于龕內(nèi)。見第18窟、第17窟、第19窟及其第19-1窟、第19-2窟諸龕,例像見第20窟東壁(20-13,圖7,3)、第 19-1窟前壁龕內(nèi)造像(19-1-12,圖7,4)。
BⅢ式 右肩袈裟面積加大,僧祇支衣緣用單線來表示,左腿衣紋呈弧狀且口朝膝部,右腿衣紋呈S狀曲折,雙膝比肩寬。多見于第17窟,例見第19-1窟左壁菩薩右側(cè)(19-1-36)、第17窟南壁東西側(cè)佛龕 (17-62,圖7,5)。
BⅣ式 僧祇支邊緣有呈凸棱狀,兩腿衣紋均呈S狀曲折,有的衣紋密集,順暢光滑,雙膝比肩寬,例見第16窟東西壁佛龕(圖7,6)
圖7 早期圓拱龕佛像
依據(jù)手印分三型,禪定印、右手無畏印左手持衣角和右手持蓮蕾于胸前、左手持衣角。
A型 禪定印
A型 雙手于腹前呈禪定狀。第20窟東壁上層二佛并坐佛龕(20-12)和上層坐佛龕(20-10)、第17窟南壁西側(cè)坐佛龕(17-62)、第19-1窟前壁下層的4個小龕(19-1-22、23、29、31)。
B型 龕內(nèi)坐佛右手上舉于胸,左手握衣角于右足之上,手勢略有區(qū)別,分四個亞型。個別龕佛手殘損,手形不辨。
Ba型 二佛左手均橫向斜置,手背朝外,伸拇指、食指、小指,曲中指和無名指,衣角從虎口間向右伸出,見第18窟東西壁、南壁東側(cè)、南壁西側(cè)(18-5、6、13、14、23、24、25、26、27、33、49、58)、第19-1窟前壁右側(cè)佛龕(19-1-4、5、7、12、20)、第 19窟南壁西側(cè)(19-18)、第19-2窟前壁右側(cè)(19-2-3、4、15)。
Bb型 二佛中一佛左手橫向斜置,虎口朝右,一佛左手虎口朝上,四指和手背向外,衣角也向上伸出,見第18窟東壁、南壁東側(cè)(18-4、21、22)、第19窟南壁東側(cè)(19-3)、第19-2窟前壁右側(cè)(19-2-2、9、13)、第20窟東壁(20-11、13)。單尊坐佛左手或橫向斜置,或虎口向上。
Bc型 二佛左手均虎口朝上,見第19-2窟前壁右側(cè)(19-2-6、10)、第19-1窟左壁(19-1-36)、第17窟東西壁、南壁東側(cè)(17-4、18、34、59)。
Bd型 二佛中一佛左手橫向斜置,一佛左手掌心向上,衣角從虎口向左伸出,見第18窟(18-19、23、32、39、50)、第16窟(16-3)。
C型 坐佛右手持蓮蕾于胸前、左手持衣角,見第17窟南壁西側(cè)坐佛龕(17-61)。
就佛龕方面來講,站立在主尊旁的菩薩、弟子為脅侍菩薩、脅侍弟子,包括持物的與雙手合十供養(yǎng)的,而位于龕外上部角隅及兩側(cè)的胡跪、長跪及群像圍繞的,則視之為供養(yǎng)天與供養(yǎng)弟子。
脅侍菩薩據(jù)其服飾不同,分3式。另外,還有3式特殊個例,第18窟東壁佛龕(18-4)菩薩頭戴冠,裸上身,佩項圈、瓔珞,臂、腕戴釧,下著裙,帔帛在身后順臂進(jìn)肘,裙裾齊平,雙手持物于胸(圖8,12)。第18窟南壁東側(cè)上層佛龕(18-19)左菩薩著佛衣,頭戴寶冠,身著通肩式佛衣,雙腿衣紋呈V字形,裙裾齊平(圖8,6)。右菩薩從右肩斜披絡(luò)腋,與裙裳的衣紋相對呈八字形。帔帛從臂后進(jìn)肘,飄于體側(cè),雙手捧物于胸前(圖8,13)。第17窟南壁東側(cè)(17-31)右菩薩同樣從右肩披下絡(luò)腋。
AⅠ式 頭戴圓板冠,也有梳高髻者,額頭發(fā)髻分瓣,或佩項圈、瓔珞,斜披絡(luò)腋垂于右腿足踝,下束裙,絡(luò)腋衣紋與裙紋相對呈八字形,裙裾齊平。細(xì)帔帛順臂繞肘垂于體側(cè),衣紋密集。雙手合十或右手持物于腹際,左手提大瓶下垂及至足踝,兩腳外撇呈一字狀站立。例見第20窟東西壁立佛之上(圖8,1、2、3)。
AⅡ式 頭戴寶冠或梳高髻,佩項圈、瓔珞,臂、腕戴釧,斜披絡(luò)腋下垂至膝部上下,有的絡(luò)腋上雕有折帶紋,左腿衣紋呈上豎下V形,右腿裙裳衣紋呈V字形,裙裾齊平或略有彎曲。帔帛在身后順臂繞肘垂于體側(cè),帔帛較細(xì),或雙手合十,或一手持物胸前,一手提瓶于體側(cè)。數(shù)量最多,雕刻技藝略有差異。第17窟、第18窟、第19-1窟、第19-2窟均見(圖8,4、5)。
AⅢ式 頭戴高冠,額發(fā)兩分,腦后有三角巾,或梳高髻,佩項圈,有的還有蛇形飾、瓔珞,臂、腕戴釧,斜披絡(luò)腋,帔帛繞肩后進(jìn)肘后持于手中或垂于體側(cè),裙腰外翻,左腿衣紋上豎下V形,裙裾呈鋸齒曲折狀,一手持物胸前,一手握帛或提瓶于體側(cè),雕刻精細(xì)。例見第17窟南壁西側(cè)龕(圖 8,7、8、9、10)、第16窟東西壁佛龕(圖8,11)。
圖8 早期圓拱龕菩薩
云岡石窟十大弟子造像在第18窟主尊兩側(cè),或斜披絡(luò)腋或著田相式通肩衣。早期圓拱龕夾侍在佛龕主尊兩側(cè)的脅侍弟子有坐姿、立姿,據(jù)其衣飾的不同,分四式。第18窟南壁東側(cè)上層佛龕弟子未雕衣飾(18-21)。
AⅠ式 內(nèi)著僧祇支,外披袒右肩僧衣,佩腕釧和臂釧,肩后有細(xì)帔帛繞肘,衣紋密集,腿部衣紋各呈豎向和倒V形,僧衣下擺呈曲折狀,露出內(nèi)裙,裙裾齊平。一手持物于胸前,一手持瓶于體側(cè),雙腿呈外八字形站立。例像見第20窟西壁上層弟子像(圖9,1)。
AⅡ式 著袒右肩式僧衣,僧衣披遮右肩臂后從上舉的右肘下繞過搭于左臂之外,左臂外見小小的衣角,內(nèi)裙裾齊平。多是佛龕兩側(cè)坐姿弟子,胡相梵貌,一老一少,雙手舉物于胸前,第18窟南壁(18-39、40,圖9,2)、第19-1窟前壁右側(cè)(19-1-7)、第19-2窟左壁佛龕(19-2-15,圖9,3)。
AⅢ式 著袒右肩僧衣,僧衣露右肩,雙手舉物于胸前,內(nèi)裙裾齊平,胡相梵貌,一老一少。站姿見第17窟南壁西側(cè)佛龕(17-61)、坐姿見第19-1窟前壁左側(cè)(19-1-12,圖9,4)。
AⅣ式 均呈坐姿。似著通肩僧衣,僧衣披遮外側(cè)肩部和上舉的臂肘,下垂壓至臀底。雙手持物上舉,坐束帛座于龕外。第19窟南壁西側(cè)弟子雙手合十坐束帛座(19-18)①此龕日本學(xué)者未編號,依順序筆者編為第18號佛龕。、第16窟(16-3)兩側(cè)弟子著田相僧衣,一老一少。似乎為了對稱表現(xiàn),詳細(xì)著法不清(圖9,5、6)。
圖9 早期圓拱龕弟子
早期圓拱龕僅見于第19窟南壁東側(cè)上層(19-3,圖10,2)、第19-1窟前壁左側(cè)二佛并坐龕外(19-1-7,圖10,1),二者形態(tài)、相貌基本相同,梵相胡貌,下頜揚(yáng)起,頭梳高髻,頸項青筋爆突,胸部、胳膊瘦骨嶙峋,下著短褲或短裙,雙腿前后曲膝站立,一手持骷髏和雀向上伸舉,一手撫腰。
圖10 梵志像
常常雕于龕外上部角隅并延伸至龕外兩側(cè)。一般呈胡跪或長跪,雕有頭光,雙手合十或捧物。多數(shù)雕刻粗糙,衣紋不辨,或僅表現(xiàn)頭部。據(jù)其衣紋分三式。特殊型與菩薩特殊型同龕(18-4),頭梳髻,裸上身,頸佩項圈,下著裙,雙手合十(圖11,11)。
AⅠ式 頭戴圓板花冠,頭后披三角巾,臂、腕戴釧,斜披絡(luò)腋,下束長裙,或有帔帛,衣紋密集。例龕見第20窟東西壁立佛之上雕像(圖11,1、2)、第18窟南壁東西側(cè)(18-21、50,圖11,3、5)。頭梳髻,雙手合十見第19-2窟(19-2-11、12,圖11,10)以及第19-1窟(19-1-36)。
AⅡ式 頭戴冠或梳髻,佩瓔珞、臂、腕釧,右側(cè)供養(yǎng)天斜披絡(luò)腋,左側(cè)供養(yǎng)天則絡(luò)腋加寬,包左臂和胯部。見于第17窟、第19-1窟、第19-2窟、第19窟南壁,例龕見第18南壁東西側(cè)(18-23、51,圖11,6、7)、第19-1窟前壁左側(cè)(19-1-12,圖11,12)。
AⅢ式 頭梳髻,髻寬大,佩項圈,佩臂、腕釧,左側(cè)供養(yǎng)天則絡(luò)腋加寬,包左臂和胯部。右側(cè)同樣披右肩,并包裹右臀部,例龕見第18窟南壁東側(cè)(18-19,圖11,4),絡(luò)腋輕薄,緊貼軀體。第19-2窟前壁和左壁佛龕(19-2-9、15,圖11,8、9)絡(luò)腋拖垂至底。
龕外兩上隅除供養(yǎng)天外,還有供養(yǎng)弟子,第19-1窟前壁相對稱的7號與12號二佛并坐龕龕上均有弟子像,7號龕右側(cè)為1身弟子,12號相對于龕楣尖部為2身弟子。第17窟南壁西側(cè)(17-61)龕外兩上隅均為弟子像,之下的62號龕則相對于龕楣尖部為2身弟子,均僅具頭部。第16窟龕外左上隅為弟子,右上隅為供養(yǎng)天人像,服飾不完整,可能屬AⅢ式(圖11,13)。
圖11 供養(yǎng)天人
早期圓拱龕拱端均雕獸頭,個別為渦卷狀(20-12、18),也有個別無拱端(17-31、59、60,20-9)等。據(jù)獸頭形態(tài)和面貌分六式。
AⅠ式 獸頭小圓眼,梯形眼眶,粗眉上卷,小耳耳根束起,鼻梁有橫紋,額頭有圓圈紋,頜下有彎卷的須毛,見第20窟東壁(20-11,圖12,1)。
AⅡ式獸頭略呈方形,大圓眼,粗眉上卷,頜下小須毛,見第18窟南壁東側(cè)(18-22,圖12,2)。
AⅢ式獸額頭略呈圓弧形,圓眼,頜下偶見小須毛,數(shù)量最多。見第20窟東西壁、第17窟、第18窟、第19窟及其附窟。例見第18窟南壁東側(cè)(18-40,圖12,3)、第19-1窟前壁(19-1-7,圖12,4)、第17窟南壁(17-61、62、38,圖12,5、6、7)、第19-2窟前壁(19-2-12,圖23,9右)。
AⅣ式獸頭同AⅢ式,但表現(xiàn)出前腿,很短,或呈曲肢狀。見第17窟西壁和南壁東側(cè)(17-18、34,圖12,10、11),第19-1窟前壁(19-1-36)似乎在頭下安了兩條腿(圖12,8)。
AⅤ式前肢粗壯,有肘毛,梯形眼眶,卷眉,耳根束起,上吻呈曲折狀,見第16窟東西壁3龕(16-2,圖12,12)。
AⅥ式獸頭長角成為龍頭,前肢短,見第19-2窟前壁(19-2-13,圖12,9左)。
圖12 早期圓拱龕拱端回首獸
回首獸下置束帛,我們看到除第20窟的束帛攔腰束起的上部兩側(cè)表現(xiàn)豎向紋路彎折的筒狀不明顯之外,其余形態(tài)基本相近,束帛中央用繩子束住,上部兩側(cè)表現(xiàn)出紋路彎折的筒狀,下部豎向紋路呈波狀,底部基本章平,與洞窟內(nèi)菩薩所站立的束帛、盝形龕內(nèi)思惟菩薩所坐的束帛等相近,這是早期束帛的特點。
早期圓拱龕飛天僅表現(xiàn)于龕外上部帷幔之上,有第19-1窟前壁兩側(cè)佛龕、第18窟東壁、南壁東側(cè)佛龕、第17窟南壁東側(cè)5龕。飛天高髻或冠,斜披絡(luò)腋,長裙露足,身軀呈圓“V”型、兩腿相并且向后彎,雙手拱握胸前或一手外揚(yáng),個別雕有細(xì)帔帛(圖2,5;圖3,9、10;圖4,8)。
石窟中力士種類很多,雕于窟頂、窟壁等處,佛龕所涉及的僅是托抗塔及菩薩、平臺等的力士。早期圓拱龕見于第20窟西壁,呈蹲踞狀,雙手向上托抗菩薩,粗雕,方臉,大眼,頭大肢細(xì)(20-20,圖13,1)。第16窟龕座兩側(cè)托抗弟子,上身裸,下著襩鼻褲,胸肌發(fā)達(dá),細(xì)帔帛在頭光后呈條狀從肘后進(jìn)入飄于身兩側(cè)。兩腿弓起,上舉雙手托抗(16-3,圖13,2)。除此以外,龕座中有托博山爐(19-1-7,圖13,4)和托塌足的力士(19-1-27,圖13,3),姿態(tài)相同,上身裸,下著襩鼻褲,蹲踞,兩腿外撇,上舉雙手托抗。
圖13 力士
圓拱龕龕下除第20窟外其他洞窟均有設(shè)龕座的佛龕,龕座呈榻形,榻足內(nèi)有時雕供養(yǎng)人列像(18-23、19-2-9,圖 14,6、8)。榻形框或有水波紋(19-1-7、17-38,圖14,7、9)或忍冬紋裝飾(16-3,圖14,10),供養(yǎng)人列像男左女右,男穿褲褶,女著襦裙,前有僧人引導(dǎo),中央為博山爐,博山爐或由力士托抗,或置于四方座上(19-1-27,圖14,5)。第20窟佛龕供養(yǎng)人的設(shè)置各有特點,無一定規(guī)制,西壁2號龕供養(yǎng)人置于龕外左側(cè),供養(yǎng)人著鮮卑裝,手捧蓮蕾長跪于西立佛頭光邊緣,推測佛龕較頭光早,但未完成,只好把供養(yǎng)人雕于龕側(cè)。東壁13號龕一比丘手持蓮花立于博山爐側(cè),人比爐大(20-13,圖14,3)。18號龕下供養(yǎng)人則五體投地,雙手前伸,較為特殊(20-18,圖14,4)。此二龕之上以背光為龕的9號坐佛下有供養(yǎng)人像,中央博山爐兩側(cè)為胡跪的供養(yǎng)人,未完成(20-9,圖14,2)。
圖14 早期圓拱龕龕座與供養(yǎng)人
早期圓拱龕龕上設(shè)帷幔者有15例,均在龕外上部呈連續(xù)圓弧狀,弧呈垂系結(jié)的組綬,兩端不見束起的帷帳,具早期帷幔之特點。
據(jù)上述龕像相同和相近的特點,我們把云岡石窟早期圓拱龕分作三組(表1)。
表1 云岡石窟早期圓拱龕型式表
第一組,第20窟,AⅠ式龕楣,Aa型二佛并坐、Ac型二佛并坐二菩薩、Ba型一佛二菩薩造像組合,A型袒右肩佛衣、BⅠ式、BⅡ式袒右肩式佛衣、A型禪定印、Bb型手印,AⅠ式菩薩、AⅠ式弟子、AⅠ式供養(yǎng)天、AⅠ式、AⅢ式獸頭,另有托抗菩薩的力士、位置特殊的供養(yǎng)人,獨具特色。
第二組,第18窟、第19窟、第19-1窟、第19-2窟。此四窟幾乎集中了早期佛龕和造像的主要特點。有AⅡ式空白龕楣,Aa型二佛并坐、Ab型千佛龕中的二佛并坐龕、Ac型二佛并坐二菩薩、Ae型二佛并坐二弟子、Ba型一佛二菩薩造像組合。坐佛有BⅡ式、BⅢ式袒右肩式佛衣,坐佛手印有Ba型、Bb型、Bc型,單尊坐佛有禪定印、施無畏印,有AⅡ式菩薩,AⅡ式、AⅢ式弟子,梵志像,AⅠ式、AⅡ式、AⅢ式供養(yǎng)天,供養(yǎng)弟子,AⅡ式、AⅢ式獸頭回顧,早期帷幔及其之上的飛天。
其中第18窟獨有的:BⅠ式多尊坐佛龕楣,Ad型二佛并坐二菩薩二弟子造像組合,坐佛B(yǎng)d型手印。
第19窟獨有:Ag型二佛并坐二梵志、Bb型一佛二弟子造像組合,AⅣ式弟子。
第19-1窟獨有:Af型二佛并坐二弟子二梵志造像組合,AⅣ式獸頭。
第19-2窟獨有:AⅤ式獸頭。
第三組,第16窟、第17窟。有AⅡ式龕楣空白、BⅡ式七尊坐佛龕楣,Aa型二佛并坐、Ab型千佛龕中的二佛并坐龕、Ac型二佛并坐二菩薩、Ae型二佛并坐二弟子、Ba型一佛二菩薩、Bb型一佛二弟子造像組合,坐佛B(yǎng)b型、Bc型、Bd型手印,單尊坐佛施禪定印、單尊坐佛施無畏印,AⅡ式、AⅢ式菩薩,AⅢ式、AⅣ式弟子,AⅡ式供養(yǎng)天,供養(yǎng)弟子,AⅤ式獸頭以及早期帷幔及其之上的飛天。
第17窟獨有:BⅢ式袒右肩式佛衣,坐佛C型手印、AⅣ式獸頭。
第16窟獨有:BⅣ式袒右肩式佛衣、托抗佛龕力士。
早期圓拱龕龕楣類型僅有空白與坐佛二種,空白龕楣集中雕刻于第20窟(AⅠ式),第19、19-1、19-2窟,第17窟、第18窟(AⅡ式)也有,形式略有區(qū)別。中晚期空白龕楣數(shù)量較少,多發(fā)現(xiàn)于補(bǔ)雕多的第11窟和第13窟以及第5窟明窗東壁一龕。早期曇曜五窟中第20窟(AⅠ式)龕楣內(nèi)凹不利于雕刻,所以,空白龕楣時間上應(yīng)該是最早出現(xiàn)的龕楣。
第20窟龕楣均為空白,龕楣多內(nèi)凹。造像題材以二佛并坐居多,組合有二佛并坐、二佛并坐二菩薩以及一佛二菩薩。佛像中有其他洞窟中常見的BⅡ式袒右肩式佛衣、Bb型手印,AⅢ式獸頭,更多的是他窟未見的A型袒右肩佛衣、BⅠ式袒右肩式佛衣、A型禪定印、AⅠ式菩薩、AⅠ式弟子、AⅠ式供養(yǎng)天、AⅠ式獸頭,坐佛衣紋以第20窟佛衣衣紋線條變化多,袒右肩式佛衣(BⅠ式、BⅡ式)披遮右肩的佛衣面積較少,雙肩、雙膝渾圓,與主尊背光的坐佛風(fēng)格一致。龕外兩上隅的供養(yǎng)天像排列無序,大小不一,雕刻稚拙。特殊的還有托抗菩薩的力士、供養(yǎng)人的設(shè)置,造像風(fēng)格上也獨具一格,[1]所以,屬較早一組的圓拱龕。
第17窟、第16窟有(BⅡ式)七尊坐佛龕楣,是中期常見的龕楣內(nèi)容。第18窟坐佛龕楣僅見于二佛并坐龕,第16、17窟擴(kuò)展至單尊坐佛龕。[1]第17窟其他佛龕延續(xù)發(fā)展中的空白龕楣、Aa型二佛并坐、Ab型千佛龕中的二佛并坐龕、Ac型二佛并坐二菩薩、Ba型一佛二菩薩、Bb型一佛二弟子等造像組合,單佛造像組合漸多。第16窟為Bd型手印,第17窟坐佛均Bc型手?。?7-38坐佛左手殘損,不明),單尊坐佛左手也是虎口朝上,還出現(xiàn)了中期常見的坐佛C型手印。第20窟、第18窟、第19諸窟坐佛虎口朝上的手背較平緩,手腕放于足上,衣角伸出的也少,第17窟坐佛手背已傾斜,手指朝上,中期坐佛虎口朝上者手腕漸已懸空,衣角呈圭形條狀,極具裝飾化。此組洞窟坐佛像雕刻細(xì)膩(BⅢ式、BⅣ式),二佛并坐也漸呈八字狀對坐,與中期坐佛造像接近。雖同屬AⅡ式菩薩,但第17窟的衣紋較第18窟、第19諸窟的更為舒緩明朗,弟子著袒右肩僧衣(AⅢ式),AⅡ式供養(yǎng)天雕刻細(xì)膩,且出現(xiàn)供養(yǎng)弟子。拱端回首獸頭第17窟更接近第18窟(AⅢ式),但在第19-1窟、第17窟開始表現(xiàn)短前肢(AⅣ式),有的呈曲肢狀,到第16窟已很成熟,前肢健壯站立,與中期造像相近。供養(yǎng)人的雕刻也更為纖細(xì)精致。第18窟、第19-1窟圓拱龕的飛天都是呈圓“V”型的,束長裙,即使有帔帛也不飛揚(yáng),第17窟東西壁盝形龕龕楣及龕內(nèi)頂飛天的帔帛在身后呈圓環(huán)狀,具中期飛天的典型特點。且此兩窟在營造主要造像的初始,已經(jīng)有計劃安排了較大型佛龕的位置,有目的地使用佛龕裝飾壁面,[1]綜所上述,第16窟、第17窟這一組的圓拱龕雕刻要晚些。
在早期圓拱龕中,僅有第16窟東西壁相對的佛龕(16東-1、西-1)、第17窟南壁東西側(cè)相對的佛龕(17-38、62)主像有頭光,而且頭光內(nèi)容、布局、風(fēng)格相同,四龕坐佛姿態(tài)、佛衣形式(BⅢ式、BⅣ式)相近,雙膝比肩寬。僧祗支、膝部衣紋更為復(fù)雜,右肩袈裟面積加大,腿部衣紋順暢光滑,向疏朗方向發(fā)展。菩薩的變化也是同樣的,第17窟、第16窟菩薩(AⅢ式)衣飾紋路清晰,姿態(tài)舒展,風(fēng)格相近,所以此四龕應(yīng)該是同時期雕刻的,還是同一工匠集團(tuán)。第16窟3號龕又打破東1龕,所以第16窟3個早期圓拱龕更晚些。
屬于第二組的第18窟和第19窟及其附窟中,第19窟及附窟均為空白龕楣,而第18窟有空白的也有坐佛的,同窟內(nèi)相近層位既有空白龕楣又有造像風(fēng)格相同的坐佛龕楣,說明坐佛龕楣興起之時空白龕楣還在延續(xù)。早期圓拱龕坐佛龕楣除第16窟、第17窟有4龕為七尊坐佛龕楣(BⅡ式)外,其余全部集中于第18窟(BⅠ式),且龕楣坐佛九尊至十五尊,所有坐佛龕楣內(nèi)造像為二佛并坐,龕楣內(nèi)坐佛雕刻粗糙,應(yīng)該為龕內(nèi)造像服務(wù),裝飾性較差。中期坐佛龕楣雖仍有十三、十六、九、十尊坐佛,但以七尊居多,且坐佛衣紋以通肩衣居多,與第三組第16窟、第17窟的佛龕相近。
二佛并坐中以左手橫向斜置Ba型為主,少量一佛左手橫向斜置,一佛左手虎口朝上Bb型,此二型手印已不見于第16、17窟,也不見于中期,僅在第7、8窟單尊坐佛分別出現(xiàn),應(yīng)是早期二佛并坐專屬。①中期第5窟明窗二佛并坐也出現(xiàn)了與Aa型相近的手印,仔細(xì)比較,早期圓拱龕的手印多伸食指與小指握衣角,而第5窟的則是四指微曲,握衣角,略有區(qū)別。關(guān)于第5窟明窗開鑿的早晚另作討論。二佛中一佛左手橫向斜置,一佛左手掌心向上的Bd型僅見于第18窟,延續(xù)至第16窟(16-3),手心向上最早造像者見第19窟主像,衣角橫穿手掌,伸出虎口之外。但第18窟佛左手心只是朝上而已,未展開。只有二例Bc型。其中Bc型的19-1-36龕的坐佛衣紋同為第17窟的BⅢ式,坐佛稍呈八字形坐,推測此型出現(xiàn)要稍晚。另一例于第19-2窟前壁下層,且集中于第19-1窟前壁下層的單尊坐佛手印有禪定印和左手虎口朝上,與第17窟相同,第19-1、19-2窟前壁下層佛龕與第17窟時間接近。
造像組合中,第18窟所有早期圓拱龕全部為二佛并坐造像,以二佛并坐及二菩薩為主,第19窟及其附窟上層以二佛并坐居多,夾雜少量的雕刻于洞窟壁面下層的一佛二菩薩造像。至于弟子與梵志的配置主要見于第19窟及其附屬洞窟,第19窟南壁東側(cè)為二佛二梵志,西側(cè)為坐佛二弟子。第19-1窟前壁右側(cè)二佛二弟子二梵志,左側(cè)二佛四弟子,第19-2窟左壁為二佛二弟子,右壁坍塌不明。梵志與弟子相配是受犍陀羅造像的影響,[2]以此來說明佛陀的大智慧,外道皈依佛教,證得阿羅漢果。第18窟(18-21、39、40)和第16窟(16-3)僅見弟子,設(shè)計思想略有差異。①第20窟的20-20龕因龕殘缺嚴(yán)重,弟子像配置難以明說。第18窟南壁東側(cè)下層二龕(18-39、40),有著與第19-1窟前壁兩個大龕即7、12號龕相同的飛天和帷幔,供養(yǎng)天的較為清秀的風(fēng)格也一樣,并延續(xù)至第17窟(17-42)。
此外,第19-1、19-2窟中有三例(19-1-17、33、34)脅侍的菩薩雕于龕內(nèi)兩壁不同于早期圓拱龕的菩薩均立于龕外兩側(cè),布局更接近中期第7、8窟兩側(cè)菩薩均雕于龕內(nèi)兩側(cè)。第19-1、第19-2窟龕外兩上隅供養(yǎng)天衣紋略寬松,身軀清秀。而第18窟供養(yǎng)天戴冠者居多,有的還手持長莖蓮花,衣紋密集貼身,與第20窟相近。第19-2前壁相接的二龕(19-2-12、13)造像、龕設(shè)等極其相同,但12號龕為獸頭回顧,而13號龕不僅表現(xiàn)前肢,頭上還出角成龍形,應(yīng)該是中期回顧龍的始作俑者。所以,第18窟與第19諸窟互為影響,第18窟因整個洞窟法華授記思想的表現(xiàn),龕楣首雕坐佛。四個洞窟下層的佛龕均晚于上層開鑿。
為此,第20窟的圓拱龕開鑿時間最早,其次是第18窟、第19諸窟上層佛龕,之后第17窟和第18窟、第19諸窟下層佛龕以及第16窟佛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