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飲食承載特定的社會象征意涵,是規(guī)范個體身份認同的核心構件,國民以飲食為中心形構起了社會生活互動鏈,并借助飲食表達身份認同。在身份認同塑造過程中,飲食文化具備符號性功能,使個體飲食文化認同經(jīng)在地化調適、交互、構筑,實現(xiàn)了在地化構建。地域飲食文化是國民認同感、歸屬感的交織場域,通過把握各地域飲食文化的同一性,并厘清其交融性、辨明其聯(lián)結性,構筑了中華飲食文化認同的基礎。在傳統(tǒng)節(jié)日、儀式慶典、空間重構、話語敘事等多重維度,因襲、推廣、形塑、更新中華飲食文化,發(fā)揮其“文化黏合劑”效能,使國民藉此在持續(xù)整合進程中自覺生成“全民一體”感,以中華飲食文化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進路。
【關鍵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飲食;中華飲食文化;飲食文化認同
【作 者】劉春呈,云南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云南昆明,650504。
【中圖分類號】C9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21)02-0043-0010
飲食在歸屬社會群體身份認同方面的功能不容忽視。在社會歷史變遷進程中,飲食與社會群體身份認同間始終存在密切關聯(lián)。中國歷史上,飲食即被用做“華夷之辨”的核心依據(jù),不食谷物、食物不經(jīng)烹飪的周邊部族因此區(qū)別于華夏。進入民族國家時代后,食物與社會群體間的認同聯(lián)結更趨清晰,“具體的食物與飲食偏好成為一個國家(地區(qū))與民族自我認同的重要方式,口味的巨大差別也會被認同是區(qū)分不同國家(地區(qū))和文化的標志”[1]5。飲食不只是國家文化象征的構件,更同民族主義密切關聯(lián)。以不同學術視角考察飲食有不同側重,歷史學視角著重考察飲食的變遷、傳播及其影響社會的效能等;人類學視角側重于飲食的意義與做法,并進一步思考其與文化間的聯(lián)系;政治學視角多研討飲食的生產(chǎn)、分配及消費模式,著重審視其在國家政治話語中的功能。在功能主義理論的框架下,飲食同儀式、身份、宗教、社會關系間的問題被反復研討。同人類社會生活存在密切關聯(lián)的飲食,由生存屬性到社交屬性,再到儀式屬性,逐級呈遞?!帮嬍诚到y(tǒng)總是建立在人們該吃什么,如何吃,為什么吃,在什么情況下吃等模式之上,體現(xiàn)了人類文化的一個層面,涉及人的思想、信仰、行為、藝術等。同時,人們也通過食物來維持社會和身體的意義?!盵2]203 經(jīng)歷了特定的社會編碼后,以飲食為中心形成了地域飲食文化,飲食逐步具備了特定的社交屬性,在事實層面生成了社會生活中個體聯(lián)結的互動鏈。飲食的意義功能逐步超越了其本質層面的實用功能,賦予了特定的象征意義。人們開始借助飲食來表達自己在種族、宗教、階級等不同維度的認同,飲食被用于規(guī)范和表達身份認同。時下中華民族共同體面臨著空前復雜的形勢,要想凝結處于高頻流動過程中個體的共同體意識,須通過持續(xù)性的認同構筑來完成,以超越地域性的共同體認同進行統(tǒng)領,即“在國民整體結構的框架內構建了一套國民差異化的制度機制”[3]20,從而達到調整并平衡異質性與整體性間張力的目的。飲食文化同樣是構成對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核心維度。日常社會生活中,人們在食物獲取、加工制作以及地域飲食習俗方面,展演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傳統(tǒng)文化及價值觀。共有的飲食文化認同連接了全體國民,交織了全體國民的歸屬感,規(guī)范著全體國民的認同感,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有效的“文化黏合劑”,在阻斷不斷呈現(xiàn)的離散趨勢的同時提供反向作用力,進一步推進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合進程,持續(xù)推動著國民整體化進程,為中華現(xiàn)代國家發(fā)展筑牢了根基。
一、身份認同塑造中飲食文化的符號性功能
全球化時代,個體“離散”于生長地域已趨常態(tài)化,人們脫離地域性、依附性的關系束縛,在現(xiàn)代化塑造的城市化進程中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開啟了更大范圍的流動。高頻流動中的個體,溝通了共同體地域范圍內的城市與鄉(xiāng)鎮(zhèn),扮演了“橋梁”角色,使“離散”成為重塑現(xiàn)代社會的能動性力量。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飲食文化,其符號性功能在人口“離散”趨向下愈發(fā)顯著?!帮嬍诚笳魑幕ㄟ^主體把外在的飲食活動與其內在的觀念意識、心理狀態(tài)及思維方式有機地整合起來,形成一個人與物、物與物、人與人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轉換的系統(tǒng)結構?!盵4]4以飲食象征為指引,人們能夠超越地域、時空束縛回溯本源,直指個體身份認同。有關飲食與身份認同的探討,在諸多文化中早有呈現(xiàn)。印度文化中即存在“一個人就等同于他吃什么”的說法,法國文化中亦有“告訴我你吃了什么,我就能告訴你你是誰”的類似表述,標明了飲食與身份認同的密切關系。[1]2
(一)飲食文化是構筑身份認同的生存性符號
飲食文化的選擇是人類適應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理性行為,彰顯了人類“順天時”的理念?!爱斘覀兩钊肽骋粋€民族,從其生活方式中尋找該民族的線索時,總能夠找到反映其特征的符號。這些符號往往不是抽象的圖像或想象,而是顯現(xiàn)于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項?!盵5]76論及彰顯地域社會群體屬性的具體標記特征,最普遍且常見的當屬飲食。第一,飲食奠定了生存生活的基礎?!懊褚允碁樘臁?,飲食首先滿足的是個體生存的基本需要,與民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飲食文化伴隨人類文明的始終長期普遍存在。本質來看,飲食是人類維系生存和生理需求的根基要件。第二,飲食充任了身份構建的標識。人們特定的飲食習慣與品味養(yǎng)成于地域環(huán)境內的長期生活與實踐,在同身體感官經(jīng)驗相結合后,烙印在人們的歷史記憶之中,在長期烹飪、食用的過程中得以持續(xù)鞏固并不斷形成相應的“身體感”。人們以飲食文化為中心,開啟了豐富多元交流互動,并依靠飲食來“判別族群、文化變遷、歷法與家庭食物,以及社會交往”[6]194。第三,飲食關聯(lián)了情感認同的想象。在滿足個體生理性需求的基礎上,飲食錨定了個體的情感記憶,使個體同特定地理空間相聯(lián)結?!帮嬍沉晳T的保持與維護會起到一種凝聚與穩(wěn)固的力量?!盵7]47超乎于味蕾的飲食文化,對地域社會群體成員具備極強的穿透力,在流動過程中不斷傳播著被賦予的社會價值、集體記憶和共同想象。
(二)飲食文化是凝合身份認同的聯(lián)結性符號
王朝國家時代,飲食就是“華夷之辨”的標志性符號。民族國家時代,飲食和社會群體間的聯(lián)系更加明晰,“具體的食物與飲食偏好成為一個國家(地區(qū))與民族自我認同的重要方式,口味的巨大差別也會被認同是區(qū)分不同國家(地區(qū))和文化的標志?!盵1]4~5作為個體生存選擇的飲食,在介入具體實踐后,便從一般生活物品擢升為承載文化內涵的標記物而通行于地域社會,經(jīng)內涵生產(chǎn)而具備特定的聯(lián)結性。第一,飲食文化連通家鄉(xiāng)記憶?!拔沂钦l?”“家鄉(xiāng)何在?”“以何思鄉(xiāng)?”等牽涉身份認同的核心問題對個體而言長期存在。在遷移、流動過程中,家鄉(xiāng)味道始終難以“擺脫”,并在高頻度、廣向度的流動趨向下不斷清晰豐富,為個體提供了情感維度的絕佳慰藉。置身異鄉(xiāng)的個體通過復現(xiàn)家鄉(xiāng)味道實現(xiàn)了對家鄉(xiāng)的記憶與想象,在身份層面找到了歸屬與認同。第二,飲食文化承載集體記憶。飲食為個體想象集體提供了最為生活化的支點,并在一日三餐中賦予了個體家園感。雖然烹飪手法隨時代發(fā)展與社會變遷不停變化,但在個體成員看來,飲食的本質味道歷經(jīng)滄桑穿梭時空而來,是恒定不變的,是個體關聯(lián)集體的基礎性情感紐帶,使個體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借由熟悉的飲食反復重溫集體記憶。在“多變”的時代,“不變”的飲食充任了特殊意象,貫穿于個體的集體記憶之中。第三,飲食文化表達認同歸屬。飲食兼具喚起主體情感記憶的功能,在時空維度追溯過去、聯(lián)結彼此,使人們能夠借食物的形態(tài)、味道等外化特征找到鮮明但趨向隱去的本我,為個體提供時空聯(lián)結點。像餃子這樣符號性特征鮮明的食物,已演化為呼喚情感共鳴的特殊意象,使個體無論置身何處均能產(chǎn)生保存過去生活方式的感覺?!柏潙佟碧囟ㄊ澄锛捌鋵w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傳襲與再現(xiàn),就是個體表達認同歸屬的常見方式。
(三)飲食文化是區(qū)別身份認同的界限性符號
“在特定的節(jié)日或者時令消費某種特別的食物都是飲食作為族群邊界符號的特征。”[8]17在異文化環(huán)境中,飲食錨定身份認同,為個體的自我定義提供參照物。在思考“我者”與“他者”間關系時,飲食扮演了積極角色。在與“他者”持續(xù)接觸過程中,邊界得以確認,進而界定了“我者”。如大貫美惠子所指,“一個民族的烹調方法,或者一種特別的食物,常常標記著集體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邊界,例如作為區(qū)別他者的依據(jù)”[9]1。第一,以飲食文化指向身份認同。飲食在人類歷史演進過程中和人的本能緊密聯(lián)系,經(jīng)內化成為文化的構成要件。飲食直接關聯(lián)個體的歸屬感,往往充任身份屬性與情感需求的隱喻,以社會交際、情感交流的紐帶形式呈現(xiàn)。以飲食文化為參照,個體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完成了“自我標記”,確立了各自的身份認同與情感歸屬。在演化為認同符號的過程中,飲食文化鏈接了個體的情感記憶,直接作用于處在社會群體中的個體。第二,以飲食文化確立身份認同。個體的飲食習慣在形成后往往具備固化性特征,在生成聯(lián)結身份認同的特定飲食記憶后,關乎飲食的習俗、禮儀、禁忌“牢不可破”,直接反映地域社會群體的生活方式。在同“他者”飲食文化接觸的過程中,甚至會產(chǎn)生排異乃至抵觸。不同地域間社會群體根據(jù)飲食文化差異區(qū)分彼此,藉此強化了自身的身份認同。第三,以飲食文化展演身份認同。人們在飲食文化中選取了其中的顯著點,作為傳襲集體意涵的符號來表述自身的社會群體身份。在進入人們主觀建構的身份認同區(qū)分體系后,飲食上升為一種可被展演、被感知的文化符號,作用于邊界維持。而產(chǎn)生這樣區(qū)分表征的社會現(xiàn)實本相,正是地域范圍之上個體的地方社會認同情境。伴隨著區(qū)分表征的固定化,其對個體的規(guī)導能力亦隨之提升。
(四)飲食文化是回溯身份認同的地域性符號
人們格外關注地域與飲食間的關系。地域環(huán)境中的資源分布與生長周期直接影響地域人群飲食習慣的形成,當飲食習慣轉化為地域性認同后,重新作用于地域人群,使飲食文化表現(xiàn)出地域性特征。由“家”到“國”,飲食作為一種特殊語言參與進個體的家國情懷構筑進程,以特定話語敘事編織個體的身份認同與情感記憶。第一,飲食文化內蘊家國情感。飲食記憶是人們在長期經(jīng)歷、體驗過程中不斷生成的,直接關聯(lián)地域特定資源與習俗。飲食文化以物態(tài)化形式直觀呈現(xiàn)了地域文化特征,匯聚了個體最為普遍的情感認同,為生成共有身份認同提供了基礎。個體能夠在飲食過程中產(chǎn)生相應的味道記憶,并進一步找到文化意義層面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實現(xiàn)自我乃至彼此間的身份認同確認。第二,飲食文化標記地域特征?!笆澄锸巧钌钋度胨来娴淖匀画h(huán)境(氣候、土地、地形等)以及人文環(huán)境(傳統(tǒng)生成技術、地方信仰、社會文化與價值)中的”[10]169,生長在不同地域文化環(huán)境中的個體,通過各自的菜單就能確定彼此的認同。飲食文化的生成與發(fā)展,深受“在地”的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影響,在氣候、物產(chǎn)、習俗、信仰等多維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構了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圍繞飲食與生產(chǎn)而形成的諸多文化事項,表現(xiàn)了地域范圍內社會群體的核心特征,具備突出的文化標記性。第三,飲食文化嵌進儀式互動。“無論何處,幾乎任何禮儀在儀式過程中的某一階段都牽涉到吃和(或)喝,而與之有關的食物和飲料絕不是隨意安排的?;瞰F肉、死獸肉、生食、熟食,在幾乎每一個為儀式限定的禮物交換系統(tǒng)中,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11]61飲食文化作為信息傳遞的符號,反映著群體性文化現(xiàn)象,并在儀式慶典、社會交際、節(jié)日慶祝、祭祀、宗教等多種社會活動中充任象征符號,傳遞著特定信息,產(chǎn)生著賦予意義。
二、個體飲食文化認同的在地化構建
全球化、現(xiàn)代化、信息化密織的背景下,國民在國家內部經(jīng)常性、持續(xù)性流動,國民間交往交流頻次驟升,曾經(jīng)人口均質化的分布狀態(tài)被改變,國民身份內涵更趨多元化、復雜化。在進入新的社會環(huán)境時,國民首要面對的就是情境下的身份轉換問題,不同的對話與交往背景使國民在關聯(lián)互動過程中不斷感知到或強或若的差異,亟需在與“他者”交往過程中對身份認同進行適應性調整。個體在地化進程中,首要任務就是適應新環(huán)境并接納在地飲食文化,以滿足自身生存需要。在此過程中,“人們通過對飲食的選擇,重新建構著自己的身份”[12]99。飲食習慣的在地化轉換直接關聯(lián)國民身份認同的位移,飲食習慣實現(xiàn)在地化能夠使個體在形成同當?shù)鼐用窆餐纳鐣矸菡J同感后進一步生成融入感,這意味著個體本身的由“客”化“主”轉換,為情境維度下構建身份認同意識產(chǎn)生效能。
(一)個體飲食文化認同的在地化調適
飲食文化在集體記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敘事功能,被用來劃分社會群體。特定的飲食在地域社會話語體系中具備特定意義,同時與話語體系中的其他符號相結合在社會群體中發(fā)揮賦予功能。通過觀察人們在有意展演或無意流露時的各類表征,可以看到社會現(xiàn)實本相與表征間作用的交互性。第一,個體飲食指向的原生性。“符號化的思維和符號化的行為是人類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盵13]35在社會交往過程中,飲食文化不斷上升為群體的特征符號存在。事實上,社會人的行為或多或少受“符號化思維”的影響。個體在符號感知的“文化指向”下進行相應的社會化行為,并藉由對符號體系的認同與歸屬逐步構建相應的集體身份認同與歸屬。即使個體在脫離原生社會環(huán)境后在生活習性等方面形成了在地化的適應性調整,但仍難以完全割棄原生文化的影響,最鮮明的實例就是日常飲食習慣。第二,個體飲食價值的變動性。飲食文化并不局限于“吃”本身,更涵蓋相關的生產(chǎn)、傳播、共享等多重行為活動,充斥于人們的家庭和日常社會生活之中。作為人們的自覺性行為,飲食活動同地域范圍內特定的社會文化呈直接關聯(lián)性,特定的飲食實踐對地域飲食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具備相應的反作用力。于集體而言,共同的飲食文化蘊含著其在評判及價值標準方面的共享,有助于增強集體性身份認同。當集體基于特定飲食構筑身份認同時,飲食即充任多元社會環(huán)境的過濾機制,提供了定義與再定義的場域。第三,個體飲食話語的可塑性。人們基于各異的社會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并構建了各自的飲食文化,飲食文化內涵隨社會環(huán)境變遷而變化。無論基于生存還是發(fā)展,個體均須同新地域環(huán)境進行交往互動,飲食在“文化適應”過程中難以避免,是身份構建的核心任務。中國歷史上生活在草原地區(qū)的游牧民族,其飲食文化即伴隨著定居過程中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產(chǎn)生了適應性轉變。長期在固定地域范圍內生產(chǎn)生活,將使個體文化身份逐步穩(wěn)固,在成為集體成員的同時被賦予相應的“文化身份”,尤以后天習得的飲食習性和語言習慣最為鮮明。
(二)個體飲食文化認同的在地化交互
社會發(fā)展至今,飲食已豐富為受多維因素影響的文化現(xiàn)象與社會活動,是承載地域文化傳統(tǒng)的象征性符號。一方面,飲食文化通過“內嵌”進飲食而相互作用,使地域社會能夠依靠飲食文化區(qū)分社會間差異,并作為確認社會秩序和社會本身文化意義的手段存在。另一方面,飲食文化就是對地域文化的儀式性展演,濃縮著地域文化的思想、意識與情感。飲食象征文化作為主體間信息傳遞形式,可直觀反映人際間的內在關系,使不同主體借助飲食這一客體媒介實現(xiàn)彼此間的心理交流乃至更深層次的認同。第一,溯清認同起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于“從身份來想象其對應的飲食,并嘗試從飲食來認同和強化其身份”[14]155~156。飲食是直抵文化核心的進路,飲食在情感層面給予了個體歸屬感,“家鄉(xiāng)味道”以身份和文化標識的形式存在,探討飲食與身份認同間的關系有助于理解同飲食相關的地域社會集體。“故鄉(xiāng)這個地方的味蕾轉化成一種文化味蕾——我們透過飲食這種方式延續(xù)了對家鄉(xiāng)、對故園文化的記憶和認同?!盵15]63以家庭為單位傳襲下來的地域飲食習慣,為個體烙印上了強烈的地域文化標簽。第二,構建認同聯(lián)結?,F(xiàn)代化、城市化共同稀釋了人們傳統(tǒng)的家鄉(xiāng)文化習俗,人們的文化認同與歸屬意識漸呈多元化。但在地意識與歸屬意識的錯位、生活選擇與文化認同的非同構,使人們的行為表現(xiàn)出復雜性。事實上,人們的家鄉(xiāng)文化記憶仍植根于日常行為之中,在社會生活與節(jié)日飲食中直觀呈現(xiàn)。個體在進行空間轉換后,面對地域間差異性文化所引致的內在沖突,往往會選擇在借鑒遷入地飲食文化的同時留存自身長期以來的飲食偏好。在此背景下,亟需探索共同飲食的聯(lián)結點以實現(xiàn)個體在地與歸屬意識的交錯共構,以實現(xiàn)對個體的日常浸潤。第三,實現(xiàn)認同再造。全球化進程中,地方性與民族性的構建離不開食物消費過程。飲食在社會群體的自我理解、自我認同進路中具備突出效能。個體在流動過程中,通過飲食與在地構建起聯(lián)系,并借助飲食延展了時空雙維度的社會關系鏈,拉伸了社會關系的廣度。伴隨個體的適應與沉淀,一方面“家鄉(xiāng)飲食”在個體在地化進程中不斷植入,另一方面?zhèn)€體原生飲食習慣逐步位移,其對在地飲食的接納度不斷提升。在原生飲食文化和在地飲食文化二元認同浸潤交融的背景下,個體意識在飲食場域中表現(xiàn)出在地化。
(三)個體飲食文化認同的在地化構筑
飲食是可以流動、傳播、整合的,不僅能夠充任邊界,還能夠在交融中消解邊界。個體在流動過程中一并攜帶著原生飲食文化,并在高頻流動中引致飲食間的碰撞與糅匯,使飲食文化在掙脫傳統(tǒng)地域束縛過程中不斷生成新形式。在地交融生成的新飲食,內嵌個體對于維持原生生活方式的嘗試,同時匯集了個體對在地飲食的接納,標志著飲食文化間邊界的消融。第一,塑造文化性身體?!坝捎凇澄锝?jīng)常被視為造成或影響人的‘內在身體的東西,因此人們常以‘食物來表達群體認同及與其他群體的區(qū)分?!盵16]45飲食在供給人們生物性身體的同時,亦塑造著人們的文化性身體。人們對飲食文化進行選擇、挖掘與詮釋,使其在交流交往過程中不斷轉化為各類文化符號,維持著各類社會邊界,甚至造成社會邊界的變遷。當飲食被購買、被消費時,所攜帶的原生文化符號通過飲食進行表現(xiàn),同時彰顯出深層次的文化歸屬、地域特征乃至集體記憶。第二,明確在地認同取向。仰賴飲食獲得生理和社會化經(jīng)驗后,人們能夠以飲食表達特定認同訴求。在對外傳遞地域文化和生活信息的過程中,“家鄉(xiāng)味道”為人們的認知和想象提供了進路。事實上,“家鄉(xiāng)味道”始終處于流動狀態(tài),“在新環(huán)境扎根定居后,移民者及其后代一般都會吃體現(xiàn)文化延續(xù)性的食物以及與當?shù)丨h(huán)境文化互動出現(xiàn)的改造食物。享用家鄉(xiāng)美食或民族美食與個人作為特定民族范疇的自我意識相關”[17]5。在地飲食文化與原生飲食文化交融,使個體意識的認同趨向在二者間不斷位移,并不斷指向經(jīng)交融而生的新飲食文化。第三,著力實現(xiàn)雙向互構。認同是雙向性的社會識別行為,是自我與他者的統(tǒng)一。個體在思鄉(xiāng)時往往會藉“家鄉(xiāng)味道”進行情感表達。為了適應新的社會環(huán)境,個體不得不借鑒、吸納諸多在地飲食特征,對家鄉(xiāng)飲食進行在地化的適應性改造與再發(fā)明。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個體在適應地方文化環(huán)境后,最終都會實現(xiàn)以通曉地方方言、習慣地方飲食為標志的在地化??梢哉f,保持原生飲食使個體在情感維度同家鄉(xiāng)相連,表達了情感認同;習慣在地飲食使個體在現(xiàn)實維度同地域聯(lián)結,表達了身份認同。
三、構筑中華飲食文化認同的基礎
飲食問題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圍繞飲食,產(chǎn)生并形成了系列文化現(xiàn)象,滿足了人們的生理、心理乃至社會需要。在社會活動中,人們所采取的飲食行為往往具備鮮明的象征性,契合了人們對于觀念意識和心理狀態(tài)表達的訴求,內蘊相應的文化意涵。牽涉身份認同時,飲食文化作為社會區(qū)分體系中重要的表征符號存在?!笆鞘裁矗闯允裁础迸c“吃什么,即是什么”二者表里同構,飲食在區(qū)分人群的同時進一步彰顯認同。經(jīng)與歷史文化、社會環(huán)境等要素相結合,飲食文化所生成的諸多符號經(jīng)結構性轉化形成表征,經(jīng)成員使用、擴散、重復而作用于社會現(xiàn)實本相。
(一)把握各地域飲食文化的同一性
個體飲食行為是構成廣泛社會體系的重要部分。在飲食文化的話語形式下,國民能夠借助其共享性特征實現(xiàn)情感交互,并依靠其兼容性特征實現(xiàn)內涵的時效性更新。以最常見的土地為例,“土地在產(chǎn)生象征性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斷向外衍生的過程。例如土地的象征性就會延續(xù)到土地所產(chǎn)的農(nóng)產(chǎn)品和在這片土地上所飼養(yǎng)的動物之上,即從‘我們的土地到‘我們的食物。而實際上,這種‘我們的食物更加近似于一種‘想象的共同體”[18]116。第一,提供認同凝一的價值紐帶。社會群體內部成員均沿襲飲食文化規(guī)范,飲食文化形構了社會群體的外在表征,在演化為文化符號后成為有效區(qū)分彼此的核心標識。在社會聚合過程中,共同飲食屬于中心環(huán)節(jié),共有的飲食文化認同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國民增進彼此間的理解。飲食文化在提供著共同性的同時,亦充任著社會群體凝結的紐帶。對飲食文化的堅守,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有效強化了相應的認同與歸屬。第二,提供飲食文化的規(guī)范場域。飲食文化認同是深層次的、穩(wěn)固性的身份認同。相同或相近的飲食文化,賦予了人們同一性的歸屬感。借助飲食文化,個體實現(xiàn)了地域文化認同與情感認同的雙向確認。海外華裔乃至亞裔對中華美食的認同,強化了他們的集體性歸屬感,使其以飲食文化為媒不斷增進彼此間的理解與認知。飲食文化在此過程中發(fā)揮了作用于個體的規(guī)范效能,即當個體選擇了某種飲食文化,就意味著他進入到相應的社會文化規(guī)范場域。第三,提供內聚交融的象征符號?!笆澄锊粌H僅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發(fā)揮生命維持之功能,更是一種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自然環(huán)境借以食物有節(jié)奏的給予,形成民族的一套食物認知的知識體系,也正在不斷的形塑著不同民族的認同。”[19]30通過飲食文化,社會群體中的個體感知到同一的文化符號、同一的文化理念、同一的行為規(guī)范,為塑造同一的認同提供了進路。飲食文化作為共同體身份的象征,是共同體文化認同的核心構件,個體能夠透過飲食文化實現(xiàn)情感交流,切實產(chǎn)生了共同體凝聚效能。
(二)厘清各地域飲食文化的交融性
地域飲食文化是經(jīng)交融生產(chǎn)的?!稗r(nóng)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匯成就了北京飲食,飲食是這一過程中文化行為和表征的集中體現(xiàn)……北京的民族交往歷史與民族間的飲食文化不斷相互滲透是同步的,每一時代飲食風味的轉換都是新的民族入駐北京的結果,而民族成分的異動又直接通過飲食表現(xiàn)出來。”[20]76飲食文化的交融,事實上就是“他者”與“我者”互構的發(fā)端。多元文化交融催生飲食新樣態(tài),雜糅共生為身份認同交匯出連續(xù)性與在地化的雙重特征。不斷交融的飲食文化穿透了地域與階級壁壘,扮演了跨文化交流的媒介。第一,著力呼喚情感共鳴。人們的意識行為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下不斷注入特定飲食之中,賦予了其相應的文化內涵,使其蛻生為特殊的象征符號,在生理性、心理性和社會性三個不同需求層次發(fā)揮功能。人們通過飲食來表達精神世界的各種愿望、情感、訴求等,并通過特定條件下的表達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以滿足人們在信仰、審美、奮斗等方面的精神需要。春節(jié)的“餃子”已然上升為能夠呼喚全球華人共鳴的“崇高”意象,為在不同空間保存過去提供了路徑。因此,須著眼于個體對共同飲食的“貪戀”與“難離”,作為喚起國民情感共鳴的關鍵著力點。第二,持續(xù)深化共享交流?!案髅褡屣嬍澄幕慕涣鳎笾陆?jīng)歷了原料的互相引入、飲食結構的互補、烹飪技藝的互滲到飲食風味的互相吸收四個階段,各民族在保持自身飲食風貌的同時,都不同程度地糅合了其他民族的飲食特點?!盵21]22當下的中華飲食文化,其內在各具體片段均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內部各民族成員,無論是江南的“飯稻羹魚”,還是塞北的“食肉飲酪”,均在長期交流交往交融過程中凝合為一體。但該過程難以一蹴而就,須要國民在中華飲食文化認同的屋頂下持續(xù)互動,在不斷深化共享交流中謀求更深層次的交融。第三,長期進行調適互動。飲食文化是在歷史、文化和社會間的持續(xù)互動進程中經(jīng)不斷調適生成的,其符號象征意涵亦是在社會活動持續(xù)深化的過程中得以創(chuàng)新并被賦予的。飲食文化載荷社會系統(tǒng)內部的符號信息,反映著社會群體的風貌特征,內蘊情感與歸屬等心理活動,能夠直觀反映認同并規(guī)范個體的行為,同時指導著個體應如何在與“他者”產(chǎn)生關系時思考自己。在構建機制推動“我者”與“他者”飲食文化調適互動時,應促使全體國民不斷以共同飲食為標準校正自我的身份認同,以不斷彌合國民間的差異。
(三)辨明各地域飲食文化的聯(lián)結性
在不同社會群體中,飲食會被賦予不一樣的體驗,并表征為不同的文化內涵與理念。在同一社會群體中,成員間共享同一的飲食評價標準,藉共情為進一步延拓社會關系提供空間。而對飲食缺乏共情體驗的不同個體,在互動過程中則面臨較大局限。以此來看,共有的飲食文化認同形構著集體記憶的切面,“舌尖”上的共同記憶為強化身份認同提供著進路。“飲食認同之共識起初可能是有限的、有條件的、場景性的,而飲食認同之擴大則是一個復雜的歷程?!盵22]96“他者”多借共享飲食逐步浸入“我者”的領域,以此開啟跨文化交流。飲食文化認同的延拓,使人們能夠基于共有的味覺記憶和相異的味覺體驗開展交流、對話,在共同飲食的過程中得到共情體驗,構筑想象彼此的場域,從而實現(xiàn)“不同而和”的核心目的。第一,著力編碼重構。飲食以象征的手段成為了地域(家園)與文化(歷史)間的聯(lián)結,為集體記憶的編織與社會意涵的編碼提供了核心載體。在社會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餐館、餐廳是飲食文化的核心載體。承載“他者”飲食文化的餐廳,則在“我者”中為“他者”構筑了原生文化聯(lián)結場域。在“他者”飲食文化進入的同時,亦存在對“我者”飲食文化的影響與重構,使相同的飲食在同一地域中經(jīng)不同的文化場域編碼呈現(xiàn)出新樣態(tài),飲食本初表征的認同信息被重塑。在飲食文化交融過程中,不同地域文化的整合乃至進一步的認同整合被開啟,重構的飲食文化為更廣泛的社會群體提供著認同凝結點。第二,構筑凝聚核心。美國華裔即通過保持傳統(tǒng)飲食習慣傳襲中華文化,其對中華文化的記憶伴隨春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特定的傳統(tǒng)食物生成,他們的父輩依靠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特定飲食為子女在太平洋彼岸復現(xiàn)了“故鄉(xiāng)記憶”。[23]61~62依靠飲食過程中對記憶中的家鄉(xiāng)進行再定位,個體實現(xiàn)了與情感記憶的互動。堅守原生飲食文化,事實上就是試圖在“他者”中保存“我者”的文化場域,藉飲食文化傳遞相應的認同意識。飲食文化串聯(lián)起了在“我者”中的過去和在“他者”中的現(xiàn)在與未來,成為了認同凝聚的核心。第三,確立認同屋頂。在國民各不相同的飲食文化片段之上,存在著“全民一體”的中華飲食文化認同。形式各異、味道不同的各式地域飲食在走出國門后,正是依靠中華飲食文化的共同特征才能統(tǒng)一地以“中餐”被識別。沒有人會認錯中餐館,因為飲食的形式、味道、工藝、手法均會直接調動個體的中華飲食文化認同意識,使其能夠迅速識別。中華飲食文化凌駕于地域和社會群體存在,是包涵各地域與各社會群體飲食方式的飲食話語體系,在現(xiàn)實層面作為各地域與各社會群體飲食文化的認同屋頂存在。
四、以中華飲食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當前日趨復雜與激烈的國際競爭態(tài)勢下,亟需構建起以中華民族認同為核心的全體中國人的認同從而促使“全民一體”。我們須認識到,“將散在的國民整合為一個整體,以此來凝聚國民共識和國家力量,是現(xiàn)代國家構建和由傳統(tǒng)文明轉向現(xiàn)代文明的客觀要求”[3]23。從普遍意義上看,如何使個體沖破原生地域文化的束縛而認同于更加廣泛的共同體文化,將共同性要素注入到既有認同之中,使諸多異質性凸顯的身份認同不斷豐富同一性,最終朝向共有身份認同的方向演進是我們研究的旨歸。中華民族內部各群體間交往密切、交融頻繁,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備形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客觀基礎。通過構建起一整套的使共同體成員接受并認可的價值體系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須要著眼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構建、鞏固與提升,進而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超然于國家體系提供著力點。要想超越地域、文化等因素的束縛,那么透過最具基礎性的飲食文化開啟共享交流進程,則是現(xiàn)階段最為易與的舉措,是塑造國民整體性乃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進路。
(一)通過傳統(tǒng)節(jié)日因襲中華飲食文化
在傳統(tǒng)社會中,民眾在時間維度的認知依靠傳統(tǒng)的年節(jié)習俗往復串聯(lián),年節(jié)習俗中固定化的飲食逐步蛻生為配套的文化符號。在每年固定的時間刻度上,年節(jié)特定的文化行為與飲食被一再重復,積習日久,浸潤于環(huán)境之中的人們對象征文化符號的飲食產(chǎn)生了因襲的文化聯(lián)想。而后即使脫離這樣的文化環(huán)境,再接觸到具備特定文化意涵的飲食時亦會產(chǎn)生相應聯(lián)想?!笆澄锱c這種母國文化身份構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成為表征其獨特族裔文化的圖騰符號,是她們的集體記憶和民族感性的重要內容。”[24]102可見,節(jié)日性飲食表達著地域社會群體特定的文化認同,更兼具展演集體記憶中地域環(huán)境認知的功能。第一,符號化呈現(xiàn)中華民族文化?!霸谥袊奈幕?,大事小情皆與吃吃喝喝有關,而飲食作為維系人情的重要手段,也早已超越了吃吃喝喝本身。”[25]27無論是餃子、元宵,還是月餅、粽子等,均在中華民族深層次的文化認同維度充任表征符號,以其形態(tài)、顏色、名稱為標志,儲存著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意涵,具備其他飲食所未曾囊括的特殊含義,作為一種現(xiàn)象級的文化表征符號存在。身處異鄉(xiāng)的人們,會通過包餃子、煮元宵、包粽子、吃月餅等行為,使自身和固定的傳統(tǒng)年節(jié)產(chǎn)生關聯(lián),依靠具物的年節(jié)飲食實現(xiàn)情感追思。第二,情境化再現(xiàn)中華民族文化?!叭藗儗ψ约?、對家鄉(xiāng)的認識,很多時候是通過飲食來實現(xiàn)的。”[14]153要知道,“飲食對人類文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甚至是作為民族的文化象征而持久地存留于人們的內心深處,決定著人們的生活習俗及行為方式”[5]78。飲食具備鮮明的地域屬性和認同政治烙印,在特定節(jié)日安排固定的飲食是身份認同的強力體現(xiàn),個體認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食物認同依序構建。飲食文化中飽含先輩記憶,無論處于何方,熟悉的味道總能將我們帶回熟悉的家園,由味蕾上所維系的認同更具穩(wěn)固性。第三,風味化表達中華民族文化?!笆澄锏臏蕚渑c消費須遵循民族和文化的信仰、習慣及法律規(guī)范。食物和文化便相互定義了彼此。食物也因此而具有了超越其營養(yǎng)功能的社會意義和文化意義?!盵2]204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追溯年節(jié)記憶,往往藉由標志性的飲食進行。脫離母文化環(huán)境后,人們從未停止過對家園的想象與重構,傳統(tǒng)飲食文化中所內嵌的味覺感知與記憶,持續(xù)參與并修正著這一變遷進程。在年節(jié)固定品嘗的飲食,使人們超越了時空局限聚合共情。
(二)通過儀式慶典推廣中華飲食文化
飲食不僅滿足口腹之欲,更富含強烈的象征意涵,作為文化具象符號在諸多儀式慶典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認同構建進程中,“儀式”有效地喚起了特定的觀念和情感,將現(xiàn)在作為過去的連續(xù),將個體同群體相聯(lián)結。“人們在各種儀式過程及日常生活中,利用特定的食物、飲食器具和飲食行為作為媒介或載體,采用類比、聯(lián)想等直觀而形象的思維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將隱藏在群體和個體人們內心深處的欲望、愿望、情感、情緒、個性以及相應的價值觀念充分地表露出來,起到傳遞信息、溝通人際關系、規(guī)范行為活動以及認識自然與超自然現(xiàn)象的功能?!盵4]4儀式的核心目的,在于通過儀式賦予個體認同于群體并使二者連通的路徑。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中,飲食和儀式的關系十分密切,飲食本身就是儀式的核心構件。第一,傳遞中華飲食文化的特定意涵?!霸谌祟惖姆N種行為中。吃總是最重要的。當它滿足了人類果腹需求之后,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禮儀、禁忌、社會交往等文化事項就具有了較深層次的文化內涵,由此可以瞥見‘吃表象下所折射的種種深層分類體系和象征意義諸如族群認同、族群邊界。”[26]139飲食活動是人們社會生活中最日常的文化行為,人們會根據(jù)飲食的形狀、顏色、氣味等直觀特征而將其同習俗觀念相聯(lián)系,使特定飲食在特定儀式活動中具備特定意涵。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飲食的特定象征意涵,通過儀式慶典實現(xiàn)傳遞,浸潤塑造著參與的個體。第二,傳遞中華飲食文化的特定情感。身份認同是一個抽象概念,由文化、儀式等維度的共同體表象進行表征,是具備共同信仰和情感的人們經(jīng)內在凝聚生成的,對于維持秩序的身份與角色具備突出作用。個體的飲食情感記憶,事實上依附于地域、依附于情感層面的“家”記憶,人們借飲食折射出了往昔的生活、行為,飲食文化由此成為凝聚共同體意識的象征符號。儀式性飲食作為個體自我完善的構件,展演了個體的回憶與訴求,對身份的歸屬或異化情況進行著直接反映,由現(xiàn)實可感的飲食所表征的共同體意識,使情感得以實現(xiàn)交互傳遞、感知。第三,傳遞中華飲食文化的特定價值。“飲食行為是飲食主體為了消費食物而采取的各種行為舉動和特殊習慣的總稱,其中有部分飲食行為具有某種文化的象征意義,就是說人們在特定時間和場合中為滿足心理需要和社會需要而采取的帶有禮儀性和規(guī)范化的行為舉動,往往反映出飲食主體與飲食客體之間的互動關系?!盵27]146儀式慶典中的飲食行為,表現(xiàn)出了人際間的次序、地位乃至權力關系,儀式性地展演了地域社會乃至文化層面的價值觀念與價值規(guī)范。情境中所關聯(lián)的食材、器具等,均直接表達了與社會文化相關的禮儀、禁忌乃至信仰,向各參與主體傳遞著規(guī)范性價值。
(三)通過空間重構形塑中華飲食文化
食物是全球貿(mào)易最早的交易物,世界各地最早通過食物聯(lián)結在一起,各地區(qū)文化通過食物構建起的超越時空聯(lián)結鏈而絞合。食物在不同空間進行著不同階段的生產(chǎn),使空間依靠食物構建了有效且穩(wěn)固的鏈接,并進一步錨定了空間的連接性。伴隨飲食文化的縱向傳承與橫向傳播,飲食上所賦定的情感超越時空、規(guī)則等的束縛,成為了群體性的溝通媒介。以全人類的宏觀視野審視,飲食文化具備兼容性、共通性的特質,能夠充任凝結差異性社會群體同一性認同的情感紐帶。在香港、北京、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中,南來北往的人群在為城市帶來多元文化的同時,更為城市帶來多元飲食。飲食伴隨著人員的進入而楔入城市,在交融與碰撞中形塑了文化再生產(chǎn)的前沿空間。第一,為中華飲食文化營造同一的空間氛圍。飲食文化的生成源于地域社會群體對客觀環(huán)境的直接反應,是區(qū)分“我者”與“他者”的直觀界限,藉此有效區(qū)分社會群體的身份認同。對相同飲食文化的熱愛,能夠彌合人們在地域文化方面的差異,且通過飲食文化的浸潤超越種族、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實現(xiàn)平等交往。匯聚了國民情感記憶、地域文化特征、家庭血緣親情的飲食文化,彰顯了中華民族成員的共同情感與心理特征。在中華民族生產(chǎn)生活的家園中,應以飲食文化為進路,在文化維度營造感知中華民族同一性的空間氛圍。第二,為中華飲食文化描摹同一的空間輪廓。在主流文化推進、社會流動增加、社會環(huán)境變化的背景下,國民飲食呈現(xiàn)出來源多元化、烹調現(xiàn)代化、樣式豐富化的趨勢,飲食文化在潛移默化中被重塑,帶動了個體身份認同的變遷,引致飲食和社會群體間的認同關系出現(xiàn)位移。歷史上,人口遷徙、族群移動、族際互動等行為,均推動著飲食文化的交流交融。國民在流動中進入他域時,若在飲食文化中感受到同一性元素,便會藉此在心理層面升騰起相應的認同感乃至歸屬感,從而進入同一的身份認同空間場。第三,為中華飲食文化構筑同一的空間歸屬。擁有相同文化的社會群體往往具有相同的飲食習慣,分享著相同的飲食變量集合。相異文化的社會群體則分享著不同的飲食變量集合。具備強烈地域歸屬感的個體,在飲食方面存在鮮明的地域文化烙印。以“家鄉(xiāng)味道”為楔子,可以窺見“想象”的復雜性與多重性,不僅囊括“我對我的想象”,還內含“他對我的想象”“我對他的想象”及“他對他的想象”。作為地域間文化交融的紐帶,飲食文化為國民構筑了明確自身空間歸屬的同一性空間場,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須的國民凝結提供了進路。
(四)通過話語敘事更新中華飲食文化
飲食在人類文明進程中長期作為重要標志存在,各地域、各民族的人們在生存發(fā)展史上均能夠看到與飲食相關的歷史話語,牽涉飲食文化的認同更是個體最基礎、最核心的身份認同。流變的飲食文化見證著歷史發(fā)展進程,同時承載著歷史進程中的集體記憶與情感歸屬。對飲食的認同和對地域的感知,借助飲食文化的世代傳襲得以實現(xiàn)。日常的飲食文化經(jīng)持續(xù)展演轉化為特定表征,并強化著相應的社會現(xiàn)實本相。民族國家時代,飲食不僅發(fā)展為標志性的國家文化象征,更同民族主義情感直接關聯(lián)。作為一種內蘊語言、行為、儀式等多種敘事方式的特殊話語,飲食文化為國民“想象”共同體提供了支點,賦予了國民“家園感”。在高頻流動的背景下,國民借助飲食追憶過去,“不變”的食物成為了“多變”的時代的特殊意象,貫穿于國民的集體記憶之中。第一,凝聚集體性認同。曾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即呈現(xiàn)了國家地域領土范圍內的多元飲食文化,使國民憑借特色飲食整體性地感知了中華民族,以飲食交匯了全體國民的共識。正如海外華人所議:“你也許可以強迫自己頭腦遺忘中國的一切,但你的舌頭和胃總會不屈不撓地想念中國菜,中國饅頭,老干媽……這完全是無法遏制的?!盵28]49~50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須催生國民個體自覺歸屬于共同體的主體意識,這就需要凝結集體性共識以匯聚認同感,從而為在不同意識維度開辟認同進路筑牢根基。第二,表達集體性認同。飲食具備特定符號性功能,為國民提供了意義共享的指向性場域,充任了共同體內部的連接符號。飲食中蘊含的象征符號彰顯了共同體性格,使原本無法被直接感知的信仰、理念、情感等變得可感、可知。作為凝合共同體特定文化價值的非語言符號,飲食文化在支撐共同體社會性存續(xù)與發(fā)展的同時,還在潛移默化中形塑著成員的日常生活認知與實踐。憑借在數(shù)量、種類及方式等維度的差異化呈現(xiàn),飲食發(fā)揮著文化分殊的情境功能,為凝聚后的集體性認同提供了進一步表達的路徑。第三,再造集體性認同。飲食具有共享性,在共同體內部充任連接符號,表征共同體的歷史、風俗與文化。飲食是形構共同體敘事的關鍵一環(huán),以一個個情景切片同構了集體記憶。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xiàn)實鍛造過程中,亟須“再造傳統(tǒng)”,以自然化的方式用“歷史的連續(xù)”來承接“歷史的斷裂”,通過構建“過去—現(xiàn)在—未來”連貫國民的共同體感。在“再造”進程中,不斷調動共同體成員的能動性與參與感,使龐雜的個別文化現(xiàn)象不斷歸攏于整體文化進程之內,鍛造必要的歷史連續(xù)感。
結 語
以文化視角審視飲食,不同飲食文化具備不同特征,藉此相互區(qū)別。在飲食從自然界到進入人口中的過程中,事實上存在一個相對復雜的加工過程,這個過程既包含烹飪,亦包括內涵生產(chǎn)。中國飲食文化的主體性,形成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來華夏族長期同周邊異族的飲食內容與方式相對比的過程之中。中華民族的構建與演變,本就是在歷史上眾多族類群體交流交往交融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王朝國家崩解后,原本松散的國民在內力、外力的多重作用下逐步整合為以“中華民族”為稱謂的實體。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概念在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國民力量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推動國民凝聚并朝向國民整體化發(fā)展提供了機制。[3]16進入新時代后,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重大現(xiàn)實命題,如何增強國民個體自覺歸屬于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亟待探索并解決。飲食文化作為構成對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核心維度,無論是在食物的獲取、加工環(huán)節(jié),還是在地域飲食的文化與習俗方面,均在不同程度上展演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傳統(tǒng)文化及價值觀,為國民通過進一步“想象”全面塑造中華民族提供了可能性。國民最為廣泛、最為普通的日常飲食行為不容小覷,同樣能夠對歷史演進發(fā)揮作用能力。飲食行為經(jīng)多次反復生成一般性,經(jīng)結構化沉淀逐步延展至社會生活的“上下游”,通過世代傳襲對國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產(chǎn)生相對固定的影響。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進程中,正是要借共有的中華飲食文化凝聚起國民相應的集體認同感與共識,藉此紐帶推進國民整體化進程,持續(xù)孕生“全民一體”感,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 張沐陽.人類學視野下的食物與身份認同[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
[2] 袁同凱,吳新悅.當代國外飲食人類學研究的范式轉變[J].河北學刊,2020(1).
[3] 周平.塑造國民整體性:中華民族構建的內在邏輯[J].江漢論壇,2018(8).
[4] 瞿明安.隱藏民族靈魂的符號——中國飲食象征文化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
[5] 閻莉,莫國香.傣族稻米飲食與文化象征意義[J].貴州民族研究,2014(3).
[6] [美]尤金·N·安德森.中國食物[M].馬櫻,劉東,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7] 馬海龍.遷徙、認同與飲食:馬來西亞的中國回族及清真餐飲業(yè)[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
[8] 周大鳴.多元與共榮:族群研究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9] [美]大貫美惠子.作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時間的身份認同[M].石峰,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10] 程小敏,于千千.飲食類非物資文化遺產(chǎn)的“嵌入式”傳承與精品化發(fā)展——以云南過橋米線為例[J].思想戰(zhàn)線,2017(5).
[11] [英]埃德蒙·利奇.文化與交流[M].郭凡,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 馬成明,崔莉.外來移民群體的日常飲食實踐與文化認同——基于寧夏銀川的人類學考察[J].貴州民族研究,2020(7).
[13] [德]恩斯特·卡西爾.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M].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14] 王素珍.流動的家鄉(xiāng)風味——飲食的記憶和想象[J].民俗研究,2013(4).
[15] 袁躍興.鄉(xiāng)愁中的飲食[J].美食,2005(5).
[16] 王明珂.青稞、蕎麥與玉米——一個對羌族“物質文化”的文本與表征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9(2).
[17] 陳志明.海外華人:移民、食物和認同[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
[18] 張沐陽.猴子、大米與櫻花——關于大貫惠美子的歷史象征主義[J].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19(4).
[19] 韋瑋,陳志明.食物的節(jié)律與認同:基于貴州荔波布依族的飲食人類學考察[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3).
[20] 萬建中.民族交往與文化交融的歷史演進——基于北京飲食文化的視角[J].西北民族研究,2020(1).
[21] 何宏.論中國烹飪文化的民族特征[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7(5).
[22] 莊孔韶.北京“新疆街”食品文化的時空過程[J].社會學研究,2000(6).
[23] 張洪偉,孟凡飛.淺析《華女阿五》中飲食在身份構建中的作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24] 黃新輝.舌尖上的“印度”——解讀印裔美國作家拉希莉《同名人》中的食物政治[J].外語研究,2020(2).
[25] 曹雨.海外華人的飲食文化自我認同[J].浙江學刊,2019(5).
[26] 郗春媛.文化安全視域下人口較少民族飲食文化嬗變及走向——以云南布朗族為例[J].學術探索,2014(5).
[27] 張景明.人類學視野下北方游牧民族飲食行為的文化象征[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8(2).
[28] 于烜.從《舌尖上的中國》看國家認同的意識形態(tài)構建[J].北京社會科學,2012(6).
THE IDENTIFICATION WAY OF DIETARY THAT SOLIDIFIES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Liu Chuncheng
Abstract:Diet carries a specific kind of social symbolic meaning and is a core component that regulates individual identity. National have built a social life interaction chain with diet as the center, and expressed their identity with the help of diet.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shaping, dietary culture has a symbolic function, enabling individual dietary culture identity to be adjusted, interacted, and constructed locally, realizing local construction. The regional dietary culture provides an intertwined field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belonging by grasping the identity of dietary culture in different regions, clarifying its integration and identifying its connection, it has built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identity. In multiple dimensions including traditional festivals, ceremonial celebrations, spatial reconstruction, discourse narration and so on, the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is inherited, promoted, shaped, and renewed which is helpful for nationals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for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serves as the "cultural glue"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generate the sense of "the whole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integrati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provides a way to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Keywords: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diet;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dietary cultural identity
〔責任編輯: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