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有效貫徹落實,小學語文教師逐步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斷對教學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而以往只針對教材內(nèi)容為主的授課形式,不能滿足現(xiàn)代教學需求,需要在此基礎上對相應的語文知識進行延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較為普遍,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中有章可循,促使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高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教學;小學生
在國家經(jīng)濟與科技加速發(fā)展的進程中,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應邁向全新的征程。以往的教學形式已經(jīng)無法跟上現(xiàn)代教學步伐。特別是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逐漸走進語文教學課堂,改變了師生的課堂體驗,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而微課教學模式深受小學生的歡迎,其短小精悍的精彩視頻內(nèi)容,概括了語文教學的核心知識點,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讓求新求趣的小學生感受到語文的豐富多彩。
一、借助微課進行課前預習,提升教學效率
預習是所有學科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語文教學也是如此。但在教學實踐中,有部分教師忽視課前預習的重要性,認為小學生不必進行課前預習。其實對于那些在學習過程中過于依賴教師的學生,其自主能力更需要得到培養(yǎng)及重視,倘若不能得到良好培養(yǎng),會使學生出現(xiàn)惰性思維,遇到困難時不愿動腦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對學生未來發(fā)展極為不利。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課前預習方法,借助微課加強預習成效,幫助學生明確預習的方向,讓預習變得更具有目的及針對性。例如,在學習《揠苗助長》時,教師可借助微課視頻,在講授之前為學生布置預習內(nèi)容。由于該文屬寓言性文章,預習會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教師可根據(jù)文章特點,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問題,讓預習變得高效,以便更好地解決文章中的重難點。當教師講授該文時,會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減弱學習過程中的吃力感,進而增強其學習成效。
二、借助微課講授新課,提升教學趣味性
在以往教學中,因部分教師深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禁錮,在上課時習慣性地嚴格把控整體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學生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無法得到體現(xiàn),始終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使該狀況能夠得到良好的改善,教師可將微課引入教學中,豐富教學形式,加強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得以充分發(fā)揮,并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以此提升教學成效及質量[1]。例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介紹該文的歷史背景。由于本篇文章所處的背景是在長征時期,學生對該時期并不是很熟悉,這時教師可借助微課對其進行知識普及,以便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nèi)容,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當學生通讀全文后,教師可在微課視頻中配上音樂及圖片,用音樂渲染該文主題。讓學生知道我們的前輩為了革命事業(yè)的成功,不惜犧牲自己。作為新時代少年,要學習老一輩革命者這種寶貴的優(yōu)秀品質,更要加以傳承及發(fā)揚。通過該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以此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三、借助微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需借助微課讓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即便沒有他人監(jiān)督管理,自己也可以獨立完成。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借助以往學習經(jīng)驗主動尋找解決方法,而不是等待教師解決問題。例如,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一些字詞不知道如何表達,教師不要直接給予幫助,而是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找到答案,比如翻閱自己之前記錄的摘抄筆記,查詢教師以往分享的微課學習資料,同時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自律學習,比如,課后主動積累詞匯,并進行分享。對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存在的疑惑,教師首先讓學生自己借助微課視頻資料解決,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微課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對于新時期教學改革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在“以生為主”的今天,自主學習意識是學生終身必須具備的學習素養(yǎng),無論課前、課中還是課后,都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語文知識,打破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在時間上的禁錮,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微課遷至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效果了然于目。但在實際教學時,教師仍需不斷地探索及優(yōu)化,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基準,增強學生在教學中的體驗感,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及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崔金水.淺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7):177-178.